谍战:我在敌占区扮演鬼子军官 第93节
在日本海军体系中,舰长职务与军衔严格挂钩,即便是轻型驱逐舰的指挥权,也必须由少佐及以上军官担任。
林致远之所以急着推动石川孝介的晋升,就是希望他可以参与明年年底爆发的太平洋战争,这样就有更多的可以获取战功的机会。
不过届时执行偷袭珍珠港计划的,是日本的联合舰队,而驻守在沪市的第三舰队并未参与,到时还要想办法将石川孝介调回本土才行。
与此同时,驻沪司令部,坂田的办公室。
坂田目光冷峻,注视着面前的石川雄丸,沉声道:“华中战局陷入僵持,中国军队的抵抗远超预期。”
“金陵的1644部队虽然配合我们进行了细菌战实验,但效果并不理想。你这次从东北带来的菌种,最好能有所突破。”
石川雄丸微微躬身,神情阴冷而自信:“司令官阁下请放心,此次我携带的新型菌株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致死率,足以在短期内瓦解敌军的抵抗意志,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坂田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叩击两下,目光审视:“多久可以实施?”
"菌株培养周期需要一个月,一个月后就可以投入实战使用。"
“具体计划呢?”
石川雄丸森然笑道:“大本营的命令是让我配合第三舰队,对山城实施细菌轰炸。此外,我希望您能将战俘营的所有俘虏交给我处理。”
“我会让他们感染病毒,再分批释放回国统区。相信很快,他们的军队就会不攻自溃。”
(感谢‘奈何桥的葛桓’打赏的大神认证,我这个月实在有些忙,九月每天至少三更。)
第169章 与总部合作
林致远离开石川孝介的别墅后,神情凝重地坐进车内。
他沉默片刻,对驾驶座的周慕云沉声道:"去法租界别墅。"
石川雄丸一行人的出现绝非偶然,他记得历史上,日军在华中地区曾多次实施细菌战,甚至还对山城发动过细菌轰炸。
他前世曾去过山城大轰炸惨案遗址博物馆,看过里面播放的纪录片。
日军对山城的细菌轰炸引发了霍乱,波及周围六七十个县,造成数以万计的伤亡。
联想到石川雄丸是和石川孝介一起来的沪市,这两人的身份,更是印证了他的猜测。
但仅仅除掉一个石川雄丸解决不了问题,林致远知道金陵还潜藏着另一支与731部队相似的1644部队。
要彻底粉碎日军的阴谋,就必须找到他们在金陵的秘密研究基地,将整个基地连根拔起。
这类基地一旦遭到破坏,很容易导致病原体外泄。
不过日军为了保密,通常会在基地周边实施严格管控,严禁中国人靠近。
并且这类基地,特别是病原体的培养基地,往往选址在相对偏远、人口密度较低的区域,以降低暴露风险。
林致远抵达租界别墅后,立即拟写了一份紧急电文,命吴明即刻发往总部。
虽然当天在码头,林致远与石川雄丸只有一面之缘,但出于其大佐的身份,所以林致远就多看了几眼。
并且这具身体经受过严格的特工训练,林致远很快凭借记忆绘制出了石川雄丸大致的肖像。
虽然只有七八分相似,但石川雄丸一行人,还要携带病原体培养箱前往金陵,肯定是要乘坐军列。
只要让军统金陵站的人紧盯车站,就有机会顺藤摸瓜找出1644部队在金陵的秘密基地。
林致远也想过要不要半路将其乘坐的军列炸了,但深思熟虑后,他决定还是放长线钓大鱼。
山城,军统总部。
戴春风紧握着手中的电文,脸色逐渐凝重。
根据"穿山甲"小组从日军第三舰队和驻沪司令部获取的情报,日军即将对山城展开为期百日的轰炸。
更令他心惊的是,关东军的细菌战专家已秘密抵沪,将配合第三舰队对山城实施细菌轰炸。
一想到日军要对山城进行细菌轰炸,戴春风就感到脊背发凉。
日军在华东战场多次使用过细菌武器,手段极其残忍。如今山城人口密集,若防疫措施不到位,必将酿成巨大灾难。
不过,穿山甲小组已经获取了这位细菌专家的画像,并推测此人可能乘军列前往金陵。
穿山甲小组建议,让金陵站秘密跟踪此人,顺藤摸瓜,找出日军在金陵设立的细菌研究基地。
戴春风对情报的真实性并不怀疑,只是惊讶于穿山甲小组竟能同时在驻沪司令部和第三舰队内部安插眼线。
他下意识想要求对方上报内线档案,但最终只是长叹一声,将电文重重拍在桌上。
眼下正值抗战关键时期,他还要倚重穿山甲小组的情报能力,他必须暂时压下疑虑,以大局为重。
事实上,戴春风对穿山甲的潜伏身份很感兴趣。在孙涛返回后方训练营后,他立即派人进行了秘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孙涛与穿山甲小组除了通过电台联系外,还利用松岛楼的订餐电话进行暗号传递。
也就是说只要孙涛打松岛楼的电话,穿山甲小组就一定能得到消息。
松岛楼是日本商人石川弘明的产业,而石川商行如今已是上海最大的走私商。
结合102师获得的物资很可能来自石川商行这一线索,戴春风推断穿山甲极的潜伏身份可能是石川弘明身边的亲信人员。
至于穿山甲会不会就是石川弘明本人?当戴春风让人调查了石川弘明的详细资料后,他就否定了这个念头。
戴春风神色凝重地对毛成命令道:"立即给金陵站发报,让他们按照电文上的联络地址取回画像,务必全力追查日军在金陵的细菌研究基地。"
他起身整理了下衣领,补充道:"备车,我要即刻前往总裁官邸。"
日军即将对山城展开长达百日的轰炸,这件事也必须马上上报到军事委员会,以便尽快部署防御措施。
并且穿山甲在电文中表示,在调查出金陵的日军秘密基地后,他有渠道可以搞到重武器实施打击。
这是穿山甲首次主动请战,戴春风自然不会打击他的积极性。
次日,林致远乘车来到日军第三炮兵联队驻地。
收到通报的松本健吾早已在营区大门外等候,见到林致远的汽车驶来,更是亲自上前打开车门。
“石川君,快里面请!”松本健吾恭敬地行礼,随后引领林致远前往联队休息室。
松本健吾最初是由山本骏平引荐加入的互助会,当时还只是副联队长。后来在林致远的运作下,成功让其上位联队长。
所以松本健吾对林致远很感激,但作为互助会成员,松本健吾的资历和影响力都不及小川智久等人,因此对林致远的突然造访颇感意外。
双方落座后,松本健吾好奇道:“石川君,不知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林致远直接表明来意:"这次来是想和松本君谈笔生意。"
松本健吾也是大阪人,听到"生意"二字,顿时来了精神:"愿闻其详。"
“我在浮山岛新建的药厂需要加强防卫,特来问问你们联队有没有淘汰的火炮?"
松本健吾闻言神色一凛,"石川君,我们联队目前只配备了36门75mm野战炮和12门105mm榴弹炮,都是现役装备..."
林致远似笑非笑道:"我怎么听说上月,你们联队有榴弹炮因炮管磨损被判定报废了?"
松本健吾有些为难,以他对林致远的了解,对方要的肯定是现役的装备。
日本的炮兵联队除了现役装备外,仓库中的确还会存放几门备用或报废的野战炮,但这些装备都受到宪兵和军部的严格管控。
如果是75mm野战炮还好办,可以用次品替换现役装备,等实战时再报损。
但105mm榴弹炮每门都有详细编号和档案,实在不敢轻易出手。
第170章 203mm岸防炮
松本健吾思虑良久,压低声音道:“石川君,以我的权限最多可以处理两门75mm野战炮。”
林致远闻言有些不悦,75口径太小了,他这次来的目的可是105榴弹炮。
松本健吾见林致远脸色不对,连忙道:“石川君,据我所知,浮山岛就在海军基地附近,安全应该不成问题。"
"松本君有所不知,"林致远叹了口气,"药厂生产的药品关系重大,我必须确保绝对安全。若是过度依赖海军,万一日后要强行征收..."
松本健吾如有所思的点点头,像是想到什么,忽然眼睛一亮:"石川君,我倒是想到一个办法。"
“哦?说来听听。”
“淞沪会战时,我们在江阴西山炮台缴获了一门203mm岸防炮,当时我们旅团长还专门从军部申请了配套弹药。”
“只可惜这门炮已服役了三四十年,不仅性能落后,还十分笨重,是半固定式的岸防炮,拆解和运输的成本极高。”
“最终只能一直封存在仓库,如果石川君用作岸防炮的话,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林致远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这可是203mm的大家伙,还有配套的弹药,可真是意外之喜。
至于机动能力差?他的储物空间完全可以弥补这个缺陷。
"现在能带我去看看吗?"
"当然,"松本立即应道,"我这就带路。"
很快松本健吾就带林致远来到了第三炮兵联队的仓库,当林致远看到实物时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眼前的庞然大物比他想象中还要壮观,炮身与沉重的钢制底盘浑然一体,表面虽然有些许锈迹,但整体保养状况良好。
"这是克虏伯公司制造的203mm岸防炮,"松本用手拍了拍厚重的炮身,"全重19.5吨,炮管长12米,射程可达三十多公里。"
(点开查看图片)
“在战场上可是大杀器,就是太过笨重,远不及帝国现役的 150 毫米加农炮和240 毫米榴弹炮好用。”
林致远绕着火炮走了一圈,注意到炮架下方装有铁轮,但显然需要专门的轨道或重型拖车才能移动。
旁边还有两个木箱,松本示意士兵打开其中一个,露出里面的巨型炮弹。
"每发炮弹重122公斤,装药量15公斤,目前只剩八发炮弹。虽然射速较慢,但威力惊人,一发就足以摧毁一艘小型舰艇。"
林致远满意地点点头:“松本君,如果我要调运这门岸防炮,是否需要特别的手续?"
松本健吾迟疑道:"石川君,虽然这是老式装备,但毕竟是203毫米的重型火炮。你如果要运到浮山岛上,肯定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最好提前向军部报备。”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可以帮你准备相关的申请文件,毕竟这类重型武器和炮弹的调动记录都要存档,提前报备可以避免后续的麻烦。"
林致远点头表示理解:"那就麻烦松本君了,另外,能否再私下协调两门75mm野战炮?"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张支票递了过去。
松本健吾接过一看,是张一万美元的银行支票,他心中一喜。
按照当前黑市行情,两门75mm野战炮连同弹药至少价值上万美元,但缺要冒很大的风险,哪有直接卖给林致远方便。
至于那门203mm岸防炮,要经军部报备,松本健吾并无操作空间。
上一篇:凛冬领主:从每日情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