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谍战:我在敌占区扮演鬼子军官

谍战:我在敌占区扮演鬼子军官 第95节

  傅瑛淡淡道:"我特意嘱咐手下不要动刑,就是想给沈营长留些体面。只要愿意合作,无论是官职还是钱财,都好商量。"

  沈岳沉默片刻:"你们到底想要我做什么?"

  "据我们所知,军统上海站的许多物资都是通过忠义救国军的渠道输送的。我需要沈营长帮我查清楚,具体是哪条线路在负责这项任务。"

  沈岳闻言眯起眼睛,虽说忠义救国军在苏南有数万人,但在沪市周边活动的实际兵力不过数千。

  其中真正具备战斗力的部队,恐怕连三千人都不到。

  而总部提供给军统上海站的别动队,因为要不断地向沪市补充行动人员,所以素质都会高一些。

  对于这些人的动向,他还真了解一些。

  面对当前的处境,沈岳心里清楚,如果不配合他恐怕难以全身而退,76号的凶残,在沦陷区早已是人尽皆知。

  沈岳目光闪烁地打量着傅瑛,原本想趁机提出些非分要求,但很快意识到这个念头有多危险。

  眼前的女人绝对不可以碰,他暗自庆幸在妓院时只是搂了一会,应该不会被事后报复吧?

  压下心头乱七八糟的想法,他沉声道:"五千大洋,我可以提供线索,但事后必须放我离开。"

  傅瑛闻言轻笑:"钱不是问题,不过沈营长,你是聪明人,应该明白我不可能就这样放你走。"

  她向前倾身,声音转冷:“我要你亲自带我们实施抓捕,这是你的投名状。”

  沈岳喉结滚动,良久才重重地点头:"好。"

  天色将明时,傅瑛安排沈岳悄然返回妓院。

  由于未受刑讯,他身上的痕迹并不明显。只是沈岳带着原班人马离开时,队伍里多了几个生面孔。

  "营长,这几位是?"一名亲信疑惑地问道。

  沈岳神色如常地解释道:"总部新调来的警卫人员,以后专门负责我的安全工作。"

  傅瑛在放沈岳离开时就明确警告过,她的人会一直跟在身后。若沈岳敢有异动,周边据点的伪军随时可以将其一网打尽。

  等林致远赶到金陵时,已是次日下午两点多,他让赵天明和孙文彬在预定地点接应,自己则乔装成香客独自登上紫金山。

  日军在金陵的细菌基地位于九华山脚,九华山日军基地戒备森严,并且九华山只有几十米高,他根本混不进去。

  林致远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九华山东侧的紫金山。

  紫金山是金陵的制高点之一,日军在登山道设置检查岗哨,但主要是检查往来车辆,预防有人携带重型武器上山,而对步行上山的香客盘查并不严格。

  林致远顺利通过检查站,行至半山腰处,寻得一处视野开阔的平地。

  他佯装歇脚,趁四下无人后,从空间中取出望远镜,观察不远处的九华山日军的基地。

  这里距离日军的细菌基地目测直线距离有两三公里,刚好处于迫击炮的有效射程外。

  但若使用203mm岸防炮,这个距离恰好在最佳射程内,基本都不用调整角度,居高临下,对着轰就是。

  林致远趁着白天默默记下方位坐标,又观察了周边地形,便寻了个角落躲起来,等待天黑。

  而另一边,军统金陵站的行动队长强一虎正带着上百号行动队员在九华山外围运动。

  根据行动预案,他们要在炮击结束后立即突袭日军基地,执行纵火任务,并重点破坏实验室和储藏区。

  因为缺乏防毒面具,他们每人都携带了一条浸过药剂的厚棉布。

第173章 大火净化

  凌晨一点多,紫金山笼罩在静谧的夜色中。

  林致远借着月光,来到白天勘察好的发射阵地。从这里俯瞰,九华山日军基地的零星灯火清晰可见。

  他深吸一口气,心念微动,储物空间中的德制克虏伯203mm岸防炮瞬间出现在山腰平台上。

  沉重的炮身令地面微微震颤,哪怕这个地方早已被人踩平了,炮架仍深深陷入泥土中。

  林致远迅速检查火炮状态,这门岸防炮的的每发炮弹重达120多公斤,好在克虏伯公司专门为这种重型岸防炮,设计了辅助的手摇式装弹机。

  正常情况下至少两三人协作,但他凭借储物空间的辅助,省去了不少麻烦。

  可即便借助装弹机,他也是费了好大劲才完成装填。

  他在心中测算了一下时间,在不做任何停歇的情况下,每发射一枚炮弹,至少需要三分钟。

  日军在九华山的细菌基地驻扎了一百多守军,配备有坚固的防御工事。但在203毫米高爆弹的威力面前,这些防御形同虚设。

  林致远将炮口优先对准白天标记的日军兵营坐标,他深吸一口气,猛然拉动击发绳。

  炮身剧烈震颤,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响彻紫金山,惊起林中飞鸟。

  炮口喷吐出数米长的火舌,炮弹呼啸着划破夜空,朝着日军基地的兵营而去。

  伴随着惊天动地的爆炸,一团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冲击波瞬间将基地内的一些木质营房夷为平地。

  飞溅的弹片和冲击波将方圆百米内的建筑物玻璃全部震碎,熊熊烈火立即在营区内蔓延开来。

  林致远在发射完后,就立即开始装填第二发炮弹。

  手摇起重机发出吱呀声响,将第二发炮弹缓缓送入炮膛,这次他将炮口微微下调,瞄准了基地正门的防御工事。

  几分钟后,第二发炮弹以近乎平直的弹道朝着基地正门而去。

  虽然这发炮弹稍稍偏离目标,落在正门后方的空地上,但爆炸威力丝毫不减。

  巨大的冲击波瞬间掀翻了门口的机枪阵地,木质瞭望塔像积木般被抛向空中。

  距离爆心较近的混凝土工事墙体出现蛛网般的裂痕,躲在后面的日军士兵被震得口鼻流血,当场昏死过去。

  然而,就在林致远发射第一发炮弹时,巨大的声响,就惊动了驻扎紫金山脚下的据点里的日军。

  带队军曹迅速集合队伍,正准备上山查看,突然数枚炮弹落在他们的哨所周围。

  原来是赵天明和孙文彬早已埋伏在据点附近,他们利用地形优势。

  用掷弹筒对日军据点实施压制射击,爆炸产生的烟雾和火光顿时扰乱了日军的判断。

  据点里的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懵了,军曹急忙命令士兵寻找掩体,同时呼叫增援。

  等他们终于组织起反击时,山顶的炮击已经持续了十多分钟。

  在这十几分钟里,林致远已经打出了去五发炮弹。

  除去第一发炮弹是提前预装好的,剩下四发炮弹,几乎每枚都要三四分钟才能发射一枚。

  此时,林致远的双手因持续用力而有些颤抖,身上的衣服也早已被汗水浸透。

  虽然有手摇起重机辅助,但毕竟是一百二十多公斤的炮弹,并且为了争取时间,他根本没敢做任何停歇。

  算着时间,从第一发炮弹到现在已经差不多过去十五分钟了,他果断将岸防炮收入空间,开始转移。

  紫金山是金陵的制高点之一,日军在周围必定部署了炮兵观察哨。

  岸防炮炮口的火焰在夜间格外显眼,很容易被日军侦测到。

  并且,他还要给金陵站的行动队员留足时间,不然他们可能还未撤离,很可能就会遭遇日军的合围。

  不过在离开时,他还是往原先炮台的地方扔了几枚手雷,岸防炮在地上留下的炮身压痕太过明显,必须毁掉。

  果然,在林致远撤离不到五分钟,原先阵地就遭到日军报复性炮火覆盖。

  听着身后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林致远加快脚步从小路下山,他要尽快和赵天明等人汇合撤离。

  这次冒险使用岸防炮实属无奈之举,他不知道日军的细菌武器已经运往江城,还是正在加紧生产?

  每延迟一天摧毁,就意味着更多无辜百姓将遭受荼毒。

  哪怕没有岸防炮,他也会想办法搞到其他的重型火炮。

  与此同时,潜伏在九华山日军基地外围五百米处的金陵站行动队员们,仍能清晰感受到地面传来的震动。

  强一虎更是有些激动的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就在刚刚,他从望远镜中看到日军基地的防御工事已在炮火中化为废墟。

  林致远对细菌基地发射的五发炮弹,主要轰炸的是兵营、门口的防御措施和其他可能军用设施。

  他刻意避开了实验室区域,那些深埋地下的实验室里存放着大量活体细菌培养皿,贸然轰炸可能导致病原体外泄,造成难以估量的生态灾难。

  强一虎立马下达行动命令,所有队员迅速用浸过药剂的棉布掩住口鼻,分成多个战斗小组向基地突进。

  他们有的直奔配电室,快速切断日军基地所有电力供应。

  有的携带特制燃烧弹,开始对建筑群实施定点纵火。

  有的则负责清剿残敌,重点狙杀试图逃窜的日军细菌专家。

  这些日军培养的鼠疫、霍乱等致命病菌对温度极为敏感。

  断电后,实验室的恒温设备停止运转,再加上熊熊烈火的炙烤,即便深藏地下的实验室也难以幸免。

  行动前,戴春风给每位队员都发放了丰厚的安家费。

  此刻,他们不是为了军统,而是为了千千万万可能受害的同胞而战。

第174章 后续处理

  当林致远赶到预定地点时,赵天明和孙文彬已等候多时。

  看着两人身上狼狈的样子,林致远没有多余的言语,只是用力拍了拍两人的肩膀。

  赵天明望向远处火光冲天的日军基地,枪声仍在持续,“都是好汉子!”

  林致远微微颔首:“走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

  很快,车子启动,林致远靠在后座上闭目沉思。

  紫金山上的炮击动静很大,但赵天明二人识趣地没有多问。

  作为从山城就跟随林致远的老部下,他们早已习惯林致远身上那些不便言明的秘密。

  而坐在后座的林致远则在脑海中复盘着此次行动,203mm岸防炮虽然威力惊人,但准备时间实在太长。

  即便有系统辅助,耗时十五分钟也仅完成五发炮击。

  这次能发挥这么大的威力,全赖地形优势。

  居高临下的射击位置,加上仅两公里的平直射程,根本就不用计算弹道。

  若换作城市作战,这种重型火炮就会面临诸多限制。

  首先,很难找到合适的制高点,普通建筑结构难以承受近20吨的炮身重量。其次,开火时产生的巨大后坐力足以震垮普通楼房。

首节 上一节 95/1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凛冬领主:从每日情报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