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制霸全球,从杀虫剂开始 第185节
香江传统华商,像李加成,郭德胜,李肈基,郑裕彤,本身他们借助这几年,也是进一步让它们实力和其他华商拉开距离的年代。
只是,李加成现在遭到程功的狙击,已经受到很大的影响。
而郭德胜家族目光一直都是在地产业上,可以说,只要是地产业都涉及到,包括像水泥建筑材料。
在其他地产商向青洲英坭购买的情况下,郭德胜家族自己开水泥公司,自己的地产开发用自己的水泥。
不但如此,郭德胜家族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开发,一方面积极参与官地竞拍,一方面则是从其他地产公司或者私人购买相关的物业后,然后联合或者自己开发。
但是,实际上,随着香江楼市恢复,香江的地价也在开始飙升。
这也就意味着,郭德胜家族想拿到更多官地则是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正是这种情况下,在1980年左右,也就瞄准了当时香江两大巴士集团,他们看上这两大巴士集团,一开始看上确实不是这两家巴士公司带来的利润。
而正是两家巴士集团积累几十年的土地。
郭德胜的新鸿基是地产公司,对于土地非常敏感的,他们非常清楚当年积累的大量廉价土地,如今已经变得非常值钱。
如果能够直接收购两大巴士集团,也就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获取这些土地,进行开发。
实际上,郭德胜家族一开始确实是两家巴士集团都看上,只是出手收购九龙巴士的时候,颜成坤和他的中华巴士已经警惕起来,自然也就收购失败。
而以此同时。
在这个时代,同样快速发展的正是罗氏家族。
罗鹰石的鹰君集团,可以说当时是在当时发出强盛,仅仅排在李加成的长茳实业集团,郭德胜新鸿基地产,郑裕彤的新世界发展,陈松靑的佳宁置业之后的第五位。
为了获取更多廉价的优质土地开发,罗鹰石的目光和郭德胜家族是一样,罗鹰石旗下的百利保公司也是想同时吞掉这两大巴士集团。
只是,郭德胜家族出手太空,罗氏家族反应过来已经迟了,这种情况下,罗氏家族的百利保公司只能和颜成坤硬拼中华巴士。
但是,颜成坤为保住中华巴士的控股权,也是不惜一切代价买入更多的中华巴士股份,最终,颜家是保住了控股权,但是,也损失巨大,而罗家在收购中华巴士控股权失败后,没有多久,内部也是出现很大的问题。
第215章 两大巴士集团股价低迷(2/5)(求订阅)
两大巴士集团在这几十年积累下来的车厂,停车场,修车厂,甚至巴士总站,巴士的总部等等。
这些土地在这之前,都是属于比较偏僻,以前不值钱。
但是,现在,特别是八十年代初,香江地价大幅飙升,这些土地是变得越来越值钱的。
其实,这两大巴士集团和当年怡和收购香江牛奶公司,程功收购的青洲英坭都一样,那就是明明拥有非常优质的土地,却是不懂得或者不舍得拿出来开发,这也就导致这些公司明明单是拥有的土地价值就超过它们本身的市值,但是,不懂得,或者不舍得,或者是太过于保守经营才导致遭到其他资本的觊觎。
“现在中华巴士市值四亿多港币,九龙巴士市值五亿港币,两大巴士集团加起来也就10亿港币,虽然垄断香江的巴士市场,但是,它们的市值却是一直高不了,你们知道什么原因吗?”
“老板,我知道,是香江总督府和交通部门限制这两大巴士集团的票价和利润。作为公共交通公司,即使是属于盈利性质的,也禁止票价继续上涨。”詹培忠直接说道。
“培忠,其实,我前往坐那辆巴士,是从九龙塘到湾仔的,距离也算不上很远,但是票价也要18港币一张。如果按照你说的,巴士公司还想继续涨价,那岂不是要涨到二十多港币一张?”
“老板,如果没有监管,那两家巴士集团确实会串通起来,直接加价的。”
这一点上,詹培忠还是太了解那些资本家的本性了。
虽然这些年香江市民薪酬在上涨,但是,香江市民的开支也在大幅度增加,像搭巴士这些,价格确实飙升很快。
如果不是现在香江总督府规定不能再继续大幅度上涨,可能早就涨到更高了。
很明显,那些投资者也是觉得这两大巴士集团利润受到香江总督府限制,利润和营收无法上涨,股价和市值自然无法上涨,那么投资这两大上市公司就没有太大意义。
“老板,其实我听说香江总督府一直想引入英资进入香江和两大巴士集团合作,所以一直打压这两家华资控股的巴士集团。只是,无论是九龙巴士,还是中华巴士的股东都不愿意屈服而已。”
曹志明说的正是当时1973年发生的事,当时香江的交通咨询委员会认为香江这两大巴士集团的服务水平不高,也就建议由Y国联合海外运输公司合作,甚至接手这两大巴士集团。
当时甚至威胁,如果两大巴士集团不同意,在1975年的专利权合约期满后也就中止续约。
而那家Y国海外运输公司,是Y国电机牵引公司旗下的附属公司,主要业务遍布非洲,中南美洲,甚至印度。
一直以来,Y国海外运输公司就非常眼馋香江的巴士市场,只是因为两大巴士集团垄断,一直没有机会进来。
正是这种情况下,可能是收买了当时香江总督府一些议员,然后通过这种施压的手段想进入到香江公共交通市场。
可惜的是,还是失败了。
按照计划,Y国海外运输公司是想获取中华巴士30%股份和九龙巴士45%股份。
还有。
在曹志明看来,无论是九龙巴士,还是中华巴士,年载客运量是越来越高的,甚至到现在年载客运量已经达到两三亿人次。
在四五百万人口的香江来说,这种频次已经是非常高了。
而且,按照现在巴士票务价格来算,那么多人次搭载巴士,算下来单是每年票务收入也不低。
还有就是车身广告费,又是一大笔的收入。
这种情况下,抛出各方面支出,其实每年都有一大笔利润。
但是,无论是九龙巴士,还是中华巴士,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分红了。
对于那些普通投资者来说,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股价没有任何炒作价值和炒作前景,股价自然无法飙升,也就没有短线投资的意义。
如果上市公司不愿意拿出利润来分红,那么买入这样的公司也没有任何意义。
正是这种情况下,这也是导致这两大巴士集团股价长时间没有上涨的关系。
说到底,那就是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没有任何的炒作意义。
“老板,你说的那两大巴士集团不愿意分红的事,这我太清楚了。本质上,这和之前的九龙仓,青洲英坭,和记黄埔有些相似,但是,又不一样。如果是九龙巴士,我觉得九龙巴士那几大股东还算是不错的。但是,中华巴士那些董事长颜成坤,那根本就不可能把每年的分红拿出来分,而是直接拿到银行里面存起来吃利息。”
“培忠,你对颜成坤很了解?”
“太了解了,我和他也算是老乡了。颜成坤是我们潮商首任会长,五十年代就是香江的首席立法局议员,行政局议员,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分别获得王室OBE和CBE的勋爵,还担任十多个香江重要协会的会长,副会长,会员等等,当时颜成坤是我们潮商非常羡慕的对象,要钱有钱,属于名利双收,比起当时另外一个潮商大佬廖宝珊还要风光。至于当时李加成才刚刚依靠塑胶产业发展起来还差远了。”
即使到现在颜成坤在潮商商会里面,依然也是大佬级别的人物,可能他没有加盟程功的公司之前,他和颜成坤打招呼,颜成坤不一定会是正眼看他。
不过,这些年,颜成坤年纪大了,到时不及以前,特别前几年,李加成和他的长茳实业集团快速崛起。
许多潮商都觉得李加成很快也就取代颜成坤在香江潮商商会的地位和影响力。
程功看向詹培忠说道:“像公共交通专利权这些,如果不是有这些身份和地位,想拿到专利权,并且垄断香江的公共交通,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你说的颜成坤是这样,九龙巴士那个邓肈坚也是那样。”
邓肈坚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是很大的,无论是总督府,还是在日据时期,都需要用到他。
只是,现在进入到七十年代。
香江英资开始衰落,华资崛起。
怡和集团连九龙仓都保不住的情况下,如今这两大巴士集团原来创始人的影响力自然也算不上什么了。
第216章 无限量贷款特权(3/5)(求订阅)
程功从脑海的资料和现在詹培忠,曹志明那里的了解可以得知,香江这两大巴士集团股价和市值长期低迷是有多种原因的。
其一。
香江总督府和交通部门对两大巴士集团的打压。
一个是票价的限制和巴士公司利润的限制已经规定在一个范围。
一个是香江总督府和交通部门对于两大巴士集团的经营服务态度不满意,原来是希望引入水平更高的英资进行合资,遭到两大巴士集团股东强烈反对。
其二,那就是长期不分红。
不分红的公司,投资者不愿意买入投资。
另外,在程功看来,这两大巴士集团真正的宝藏是它们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土地,现在已经越来越值钱了。
按照现在九龙巴士的市值来看,现在是市值5亿港币,但是,程功推测九龙巴士在九龙和新界的土地价值,即使按照现在土地价格来评估,至少也有10亿,甚至15亿港币。
如果等到1980年,香江低价更高,九龙巴士持有那些土地价值可能就达到20亿,甚至30亿港币。
至于中华巴士大量土地是在港岛上,持有土地面积可能没有九龙巴士多,但是,港岛的土地更值钱。
这种情况下,中华巴士持有那些土地的价值,也可能是现在中华巴士市值的四倍,甚至五倍。
但是,现在无论是九龙巴士的邓肈坚,还是中华巴士的颜成坤,他们都不清楚,都不愿意拿出来自己开发或者和其他地产商进行开发。
在程功看来,但凡这两大巴士集团愿意做到让公司分红,或者拿出这些土地来开发,市值和股价至少都会翻一两倍。
偏偏他们都没有做到。
以至于在1980年先后遭到郭德胜家族的新鸿基地产,罗氏家族的百利保公司觊觎。
“这两大巴士集团真正赚钱,并不是它们垄断香江的巴士交通,而是它们这些年持续积累的土地。”
土地?
程功刚刚说出来。
麦理思,詹培忠,曹志明都是非常惊讶。
他们刚刚和程功说那么多,确实一时之间没有想到这些。
现在程功直接点破后,三人的神色立刻不一样。
“其实,这两大巴士集团和青洲英坭一样,都是拥有大量优质土地,不懂得或者是不舍得拿出来开发,才导致市值和股价过低。不过,香江的聪明人还是很多的,如果他们看破这些后,到时必定狙击这两大巴士集团。”
“老板,那我们星河公司?”詹培忠立刻兴奋问道。
自从在收购完和记黄埔,其后詹培忠负责的事务,也就为程氏制药公司做准备。
如今,程氏制药在下个月必定上市的情况下,他现在也没有其他什么事做。
“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比其他资本抢先一步,现在我们虽然已经看破,其他资本可能还没有反应过来,如果等到其他资本反应过来,或者说这两大巴士集团的大股东反应过来,到时我们再想吞掉这两大巴士集团的难度就大了许多,收购的资金也要多许多。”
詹培忠,曹志明发现还真的是那样。
只要其他资本还没有反应过来,两大巴士集团的大股东也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们私下就可以悄悄狙击两大巴士集团的股份。
等到两大巴士集团的大股东,甚至其他资本发现的时候,那个时候已经迟了。
“克丽丝,我们星河还有多少可以动用的资金?”
程功在伦敦金,纽约金,芝加哥黄金,还有大豆期货上的收益是不少的,但是,一直在九龙仓,青洲英坭,和记黄埔上的持续收购动用了大部分的资金。
虽然对于这三大集团已经进行分红,回血了一部分,但是,还是远远不够。
“老板,我们账上还有不到两亿港币。”
星河投资公司的账上不到两亿港币?
这一笔钱在香江作为流动资金,现在不多也不少,特别是现在星河投资公司总部要养的人并不多。
上一篇:狐妖:长生修仙从诸天共享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