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制霸全球,从杀虫剂开始 第276节
当然,按照他得到的资料,钮壁坚最早提出怡和集团和香江置地相互控股是在1980年的9月。
现在才刚刚1979年1月。
很明显,这足足提前了一年多八个月。
“志明,他们不会是针对我来的吧?”
“老板,确实是。可能是因为你一系列的收购,真的把钮壁坚,鲍富达这些英资高管给吓到了。特别是这次你收购香江电灯集团,动辄动用二十多亿港币,这种情况下,他们怎么可能不害怕不忌惮你呢?”
程功真的没想到,就因为自己花巨资增购香江电灯集团,让怡和集团的大班钮壁坚给吓到了。
实际上。
程功觉得很正常。
在他前世,差不多时期,先是李加成吞掉和记黄埔,其后是1980年6月,包裕刚吞掉九龙仓。
其后,市场上立刻传出李加成和包裕刚对怡和集团,香江置地感兴趣。
特别是当市场传出李加成觊觎香江置地,一直想吞掉这一颗被誉为地产上的皇冠,当怡和大班钮壁坚得知这个消息,怎么可能不害怕呢?
如今,李加成没有吞掉和记黄埔,包裕刚也没有吞掉九龙仓。
但是,程功去年一系列收购,特别是在吞掉香江电灯集团的情况下,钮壁坚,鲍富达这些白人高管确实是害怕了。
不过,最让程功惊讶的是,钮壁坚最终还是采取了相互交叉控股的模式,让怡和集团和香江置地相互交叉控股,这样抵御程功或者其他资本的觊觎。
“曹志明,他们具体是怎么实施的?”
“具体实施?老板,从现在来看,怡和集团应该是发行新股,或者是把一部分值钱的资产来和香江置地交换股份,而香江置地也通过发行新股给怡和集团。按照我得知的消息,怡和集团内部准备让两大上市集团相互持有对方40%左右。”
相互持股40%股份?
程功发现,还真的是和他前世的时候几乎一样。
不过,现在则是比起他前世足足提前了一年多而已。
此时,程功则是在想,当时的情况下,怡和集团和香江置地的情况确实非常严峻,除了怡和集团第一大股东约瑟克家族只是持有10%怡和集团股份,而怡和集团也只是持有20%香江置地的股份。
这样算下来,如果没有通过这种办法来保住控股权,到时以李加成,包裕刚等为首的华资,胃口确实是越来越大,特别是他们背后还有汇沣无限量贷款的支持下。
但是,为什么他前世的时候,李加成和包裕刚最终都没有能够吞掉怡和集团,香江置地。
其实,这里面有很大原因的。
第一,在程功看来,李加成和包裕刚确实是得到汇沣的支持,但是,资金方面是有限的,并不是真的是完全无限量。
这也就导致这两大华资想凭借自己的资金和汇沣的资金来吞掉香江置地和怡和集团,基本上不可能。
第二,在外界看来,当时李加成和包船王关系非常不错。特别是李加成帮助包船王吞掉九龙仓,包船王帮助李加成吞掉和记黄埔,这两大华资已经有非常好的合作基础。
可惜的是,实际上,两家只是表面上合作,实际上,在程功看来,李加成并没有真心和包裕刚合作收购香江置地或者怡和集团。
具体原因是什么?
可能是李加成或者包船王都有各自算盘。
特别是李加成,当时在非常有机会和包裕刚合作吞掉香江置地的情况下,李加成偏偏放弃了,而是选择把持有的香江置地股份出售给怡和,并且花了二十多亿港币从香江置地收购了香江电灯集团,从而也让李加成吞掉了香江电灯集团。
也就是说,可能从一开始,李加成的目标就是香江电灯集团,至于和包船王所谓合作吞掉香江置地或者怡和集团,可能是在施压怡和集团。
从这一点上来说,李加成和包裕刚就不是真正合作。
而第一次,李加成和包裕刚最有机会吞掉香江置地,也就是在香江置地负责百亿港币,偏偏放弃了。
还有第二次,也就是怡和集团,香江置地再次遇到重大危机。
但是,外界只是传出李加成和包裕刚,甚至联合其他华资共同狙击香江置地,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能够成功。
这一次合资的华资资本最多,但是,程功收购的可能性更低。
而在期间,1984年的时候,亨利.约瑟克的弟弟把钮壁坚和鲍富达赶跑后,成为怡和集团兼香江置地新的大班后,他当时对香江的华资已经感觉到恐惧,开始把怡和集团在香江注册地迁到百慕大。
虽然怡和集团,香江置地还是香江的上市公司,但是,实际上,说明约瑟克家族和怡和集团的高管已经怕了香江的华资。
一直到九十年代初,这两大集团在香江退市,其后在伦敦和新佳坡上市,目的就是不想再让香江的华资觊觎。
可以说,他前世的时候,香江华资以李加成和包船王为首,是唯一两次最有可能狙击和收购怡和集团,香江置地的机会。
可惜的是,第一次的时候还是有机会,第二次更是不可能。
在程功看来,李加成和包船王两次收购香江置地,都是表面上的合作,但是,都不是真正出力。
这种情况下,又如何吞掉那两大上市集团呢?
程功在那思考,他知道,如果自己要收购香江置地或者怡和集团,他绝对不可能和包船王或者李加成这种人一起合作。
这种人,如果你是弱者还好,但是,如果双方都是强者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出现强强联合。
甚至,可能背后给你捅一刀也是有可能的。
这一点上,确实是正如程功说的那样。
还是在他前世,李加成和包船王的多次合作,让外界觉得这两大华资关系很好。但是,事实上,包船王在1983年被检查出得了肺癌后,即使在M国做了手术,并且用最好的医药治疗,但是,一直熬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时候,他身体越来越差。
此时,李加成看到包裕刚差不多可不行了,直接就在商业场上给包裕刚捅一刀,导致包裕刚至死都不敢相信李加成居然还敢那样做。
所以,在程功看来,他多次见面的那个包船王不简单,是詹培忠说的笑面虎,至于李加成更是不简单,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家族和财富而已。
看到程功在那不知道想什么,曹志明说道:“老板,如果现在怡和集团和香江置地真的相互交叉控股,怕是我们想再吞掉这两大上市集团很难了。”
程功有些惊讶。
曹志明居然还有替他吞掉怡和集团,香江置地的野心?
这可不简单啊!
“志明,难道你想替我吞掉这两大集团?”
“当然,不仅仅我想,怕是星河投资公司上下都想。”
程功则是摇摇头说道。
“现在时机还不到。”
“第一,此次我们刚刚吞掉香江电灯集团,已经动用大笔资金。即使现在从星河游戏公司获得大量的营收和盈利,但是,暂时无法支撑来收购这两大集团中的任何一家。”
虽然可以从汇沣借贷,但是,现在程功已经从汇沣那里借了不少贷款,这些都是要偿还利息和本金的。
“第二,现在怡和集团,香江置地在香江总督府和Y国的影响力还是很大,我们能够吞掉九龙仓,和记黄埔,甚至香江电灯集团,但是,如果想吞掉怡和集团,香江置地,怕是总督府和Y国那边,这一关还是过不去。”
毕竟,作为香江四大洋行之首的怡和洋行和全球最大地产集团香江置地,影响还是很大的,程功一个华资就想那样吞掉,Y国和香江总督府必定不愿意的。
至于收购香江电灯集团的影响力明显要小许多。
“老板,那我们眼睁睁看着他们通过这种相互交叉控股的模式来抵御我们的狙击?”曹志明又问道。
“当然不是,他们要那样做,当然是怕我们了。但是,我们当然不能什么都不做,就那样看着。虽然我刚刚说了现在吞掉那两大集团的时机,无论是资金,还是政治影响力各方面还不到时机,但是,这段时间,他们在采取相互交叉控股模式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在悄悄买入香江置地,怡和集团的股份。”
也就是说,程功只是没有对那两大集团进行立刻收购,因为没有那么多资金,在政治各方面考虑也不行的情况下。
但是,可以先从这两大集团里面悄悄买入股份。
等到怡和集团,香江置地遇到第一波危机,也就是1983年上下,到时也就是程功狙击这两大集团的最佳时机。
“志明,现在看怡和集团和香江置地相互交叉控股,看似短期之内确实是可以抵御我们的收购。但是,长期来看,这绝对是一个危害。”
曹志明,贝丝目光都看向程功。
“这是一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略失误。其核心危害在于,它将两家巨头企业捆绑成一艘“连环船”,一损俱损,严重牺牲了集团的财务健康,战略灵活性和股东利益。”
“第一,资金效率低下,巨额资金会被冻结。”
两家大集团相互持股,需要动用巨额资金来锁定对方的股权。
这笔庞大的资本本可以用于更具生产性的用途,如投资新项目,开发新市场,升级技术或提高股息回报,但是,却被冻结在单纯的股权防御上,导致资本回报率大幅降低。
除此之外,为实施互控而投入的资金部分来源于借贷,这增加了集团的整体负债水平,在经济下行时期利息负担会变得异常沉重。
“第二,风险联动,抗风险能力不升反降。”
两家集团互控结构,本意为共同抵御外部风险,但是,实际上却创造了一个内部风险传导通道。
当其中一家公司陷入困境时,会立即拖累另一家。
事实上,当时1983年香江地产市场崩溃,置地公司巨亏逾13亿港元。
由于其业绩惨淡,通过持股关系,直接导致怡和集团的利润也大幅下滑。
不但如此,防御结构反而成了放大器,将置地的风险毫无保留地传递给了怡和。
其后更是导致香江置地产生的长期和短期加起来的债务超过百亿港币,和当时的陈松靑的佳宁集团产生的债务是差不多的,都是百亿港币窟窿。
如果不是西门.约瑟克求助香江全部银行,在几十家银行借贷的借助下,即使是香江置地也会和陈松靑的佳宁集团一样破产倒闭。
除此之外,这种结构使得整个集团更容易受到单一行业周期波动的影响,无法实现风险分散。
。。。
曹志明,贝丝目光看向程功。
“志明,所以说怡和集团和香江置地相互交叉控股,只能避免一时而已。当然,这一段时间,也正好是我们消化已经收购那些上市公司,并且尽可能从星河游戏公司等获得更多的资金,等到那个时候,即使这两大集团相互控股,我们有足够多的资金,而且在政治方面已经没有任何影响下,我们到时是吞掉怡和集团,甚至香江置地的。”
此时,曹志明是真的被惊讶到了。
刚刚他在得知钮壁坚要让怡和集团和香江置地相互控股以抵御程功对他们可能得狙击,曹志明确实是担心起来。
倒是没想到,老板早已考虑清楚了。
“志明,他们要交叉就交叉,我们私下一直在买,能买多少就买多少。”其实,当时李加成,包裕刚等人私底下也是一直在买这两大集团的股份。
可惜的是,他们根本就不是真正合作。
现在不一样,程功可不会像李加成和包裕刚那样的表面合作,他到时要依靠自己和星河投资公司吞掉这两大集团。
第318章 程功的喉舌《南华早报》(3/5)(求订阅)
下午四点半。
办公室座机响起,贝丝拿起接听。
“老板,是南华日报的记者想对你采访。”
南华日报?
在香江十多家主流媒体报刊里面,南华早报是香江及亚洲影响力比较大的中英文报刊,甚至,最早1971年,这一家报刊已经上市,成为香江最早上市的一家报刊。
上一篇:狐妖:长生修仙从诸天共享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