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制霸全球,从杀虫剂开始 第34节
其中,在众多香江早报中,程功找到了其中一份名为《信报财经新闻》的报纸。
“振邦,阿仔,快到七点半了,还不去吃早餐去上班?”林永芳从别墅花园餐厅那边走过来提醒道。
“刚刚还不是在等程功这小子。”程振邦笑了笑。
父子俩放下报纸。
程功,程振邦夫妇,坐在那里吃着早餐。
现在有新聘请的那位专职厨师做的早餐。
程家的早餐还是很丰富。
吃完早餐。
程振邦坐车回柴湾的程氏杀虫公司。
程功在林永芳和三位女佣人的目送下,拿起刚刚还没有看完的早报,坐车前往历山大厦。
。。。
历山大厦。
第31层楼。
上午九点。
程功坐电梯上来,已经见到其他职员回公司上班。
程功直接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前些时候,程功已经给克丽丝放了大半个月假,让她好好休息。
此时,程功还以为克丽丝还在度假休息中。
上午九点半。
办公室外的敲门声响起,一开始,他还以为是贝丝等职员。
当办公室的门被推开,进来的人发现居然是克丽丝本人。
“老板,早。”
“克丽丝,你不是还在休息中吗?”
“休息完了。”
程功给她放半个月假期,其实从十月初到现在也差不多十天了。
“这段时间,我先是在公寓疯狂睡了一周,其后又去香江中区的大型商场疯狂购物,发现我的状态已经恢复过来,也就回来公司上班了。”
克丽丝和其他白人还是有些不一样。
她是那种经常处于加班状态的工作狂。
“既然你来了,我有很重要的事和你说。”
看到克丽丝已经给他熟练地泡了一杯咖啡,正准备离开。
“老板,什么事呢?”
很重要的事?
“克丽丝,你先看看这一份报纸。”
《信报》?
克丽丝站在旁边,仔细翻看了那份报纸。
克丽丝来到香江后,其实也有主动学中文,只是她的中文和英文相比,还是差了许多。
如今,克丽丝仔细看完那份报纸,也不太明白老板让她看这份报纸做什么。
《信报》资深股评家“思聪”以‘九龙仓物业开始蜕变,未来十年赢利保持增长’为题,指出九龙仓如能充分利用它的土地资源,未来十年可以出现年增长20%的势头,这只每股市价仅仅13.5港币的九龙仓已极为偏低,将是1978年的热门股。
很明显,克丽丝看后,并没有立刻领会到这个财经新闻背后的重要性。
“老板,不知道你让我看什么内容?”
“你看这里。”
当程功指着资深股评家思聪对于九龙仓那篇股评的点评。
克丽丝又仔细看了一遍。
其实,香江现在的股评家真的不少,特别是1972年香江爆发的第一次牛市,各种各样的股评专家都跳了出来。
不过,更多的只是在骗人投资而已。
“老板,你的意思是?”
“我敢说,这一篇股评说的是真的,但是,真正重视的怕是没有几个人。”
克丽丝没有出声。
程功则看向克丽丝说道:“现在是我们星河投资公司收购九龙仓的最佳时机。”
星河投资公司收购九龙仓?
程功从大脑那里的信息可以得知。
现在九龙仓股价最低11.8港币左右,香江的地价不仅没有回落,反而大幅飙升,特别是地处尖沙咀附近的海傍,那里更是寸土寸金,是尖沙咀赫赫有名的地王。
现在怡和旗下的香江置地对九龙仓持股不到10%,虽然是九龙仓最大的股东,但是,持股比例极低。这也就意味着,只要星河投资公司趁机买入20%股份,也就有机会挑战香江置地这个大股东地位。甚至,更有机会掌控或者彻底控股九龙仓。
九龙仓在九龙尖沙咀海傍,新界,港岛,拥有包括码头,货仓,酒店,大厦,甚至还拥有香江有轨电车,天星小轮等资产,其资产非常雄厚。
可以说,谁掌握了九龙仓,谁就掌握了香江最重要的货物装卸和仓储业务。
如果星河投资公司不抢先一步收购,恐怕到时被其他资本捷足先登,星河投资公司再出手,就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其实,程功担心的就是像前世那样被李加成偷袭。
如果历史重演,被李加成抢先偷袭九龙仓,那么他和星河投资公司需要付出的代价就大了。
让克丽丝没想到的是,刚刚结束大豆期货合约的投资,现在老板居然直接提出星河投资公司要趁机收购九龙仓这样的庞然大物。
看着克丽丝那惊讶的表情。
程功说道:“克丽丝,别看现在英资看起来还是非常强大,实际上,现在看来确实是星河投资公司收购九龙仓的最佳机会。实际上,这和现在九龙仓的控股公司香江置地以及其母公司怡和的策略有很大关系,是它们给了星河投资公司绝佳的机会。”
九龙仓当初发展,特别是地产业务,主要依靠不断发行新股筹集资金。
比如,1973年到1974年间,九龙仓为筹集海洋中心和海港城的发展资金,多次发行新股以及送红股,导致九龙仓公司的总股本从990万股猛增到8501万股。
1975年到1976年间,九龙仓又先后发行可换股债券以及附有认股证债券,结果导致九龙仓股价长期偏低,同时大股东香江置地所持该公司的股权比例被大幅摊薄。
九龙仓兴建的大厦主要以出租为主,现金回流极慢,盈利增长率低,这也是导致九龙仓股价偏低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综合各方面来看,香江置地对九龙仓的控股比例实际只有10%左右。也就是说,怡和系,包括怡和及香江置地持有的九龙仓股份最多也就是850万股左右。
“按照现在九龙仓的股价每股在11.8港币左右计算,如果星河投资公司买入20%九龙仓股份,约1700万股,大概花费2亿多一些港币,就足以成为九龙仓最大的股东。”
实际上,九龙仓蕴含的真正价值,可能是当前市值的几倍,甚至更高。
仅仅只要两亿港币就可以成为九龙仓最大股东?
这让克丽丝也感到难以置信。
此时,她看向程功的眼神充满了惊讶。
老板到底是怎么发现这个巨大的收购商机的?
第38章 布局截胡和记黄埔
程功很清楚,如果没有他的出现,这九龙仓收购战,最终恐怕仍是李加成先出手。
那么这里面,也就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
最终成功吞下九龙仓的,并非李加成,而是包裕刚。
包裕刚要吞掉九龙仓,需要李加成将收购到的九龙仓股份出售给包家,而这也就意味着包家欠下了李加成的天大人情。
当然,程功很清楚。他现在考虑的不仅是程功自己要吞掉九龙仓,他更要吞下和记黄埔。
在他前世信息中,若非因九龙仓事件让李加成积累了人情和声望,他想轻易吞掉和记黄埔恐怕难上加难。
“克丽丝,我还有些事想问问你。”
“你说。”
“你在获多利公司那么多年,对汇沣新大班沈弻先生熟悉吗?”
1977年上半年,汇沣董事长还是桑达士。
而在下半年,桑达士退休回伦敦养老,时任汇沣总经理兼副董事长的沈弻接替其位置,成为汇沣新的大班。
获多利公司是汇沣旗下独资子公司,按理说,克丽丝离开获多利公司前,沈弻正是她最顶头的上司之一。
“老板,我只是在汇沣总部见过几次沈弻,但是,对他并不熟悉。”不仅如此,沈弻一直在香港汇沣银行总部大厦办公,而克丽丝大部分时间都在和记大厦那边的获多利公司总部上班。
加之克丽丝只是获多利高级职员,与汇沣总部那边交集不多,对沈弻自然谈不上熟悉。
程功突然问起这个?
克丽丝则感到惊讶。
老板刚刚还在谈论九龙仓,转眼就问起她是否熟悉汇沣新任董事长沈弻?
“那你认识包约翰吗?”
包约翰本有机会出任汇沣董事长。但是,在桑达士任期内,包约翰只是汇沣的副董事长兼董事。
等到桑达士退休,沈弻出任董事长时,包约翰依然担任汇沣的总经理兼副董事长。
也就是说,包约翰始终是汇沣的二把手或三把手。
“我对包约翰先生也只是见过几次,并不熟悉。”
“那你是否知道李加成夫妇和沈弻的关系如何?”
李加成夫妇和沈弻的关系?
这一下,克丽丝更是惊讶。
因为她并没有去关注过,只是听说过一些事而已。
上一篇:狐妖:长生修仙从诸天共享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