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耽美小说 > (历史同人)清十四的奋斗史

(历史同人)清十四的奋斗史 第193节

  其他的皇子阿哥各有礼物送来,当然,送来的是礼物清单,而礼物已经在京中入了康熙的私库。

  最显眼的就是十四爷,他带着十八阿哥跟十九阿哥,一起给康熙祝寿,还奉上了他们的孝心:一道菜!

  这道菜就是“羊方藏鱼”。

  前头说过的,这道菜跟彭祖有点关系。

  古人认为鱼和羊是天下最“鲜”的食物,而把这两种最鲜的食物同烹则更鲜,所以便有了“羊方藏鱼”这一名菜。

  其实此菜谁人发明不详,但与“彭祖”这个传说中的人物有关,此人姓籛名铿,生于夏代,传说他一生活了七百七十六岁,也有人说活了八百多岁,古时以彭祖为长寿象征。

  传说彭祖善调羹,而且献于尧,深受尧赞美。

  十四估计彭祖既会做汤,肯定也会做菜,他就把“羊方藏鱼”认为是彭祖或他的后代所发明。

  主要是此菜的寓意很好。

  而历史上的彭祖,的确是对汤有研究,汤讲究一个鲜字,所以在菜上也十分讲究“鲜”,把羊和鱼同烹,以为最鲜、更鲜,古汉字“鲜”字也出自“羊方藏鱼”这道名菜。

  其做法是将鱼置于割开的大块羊肉中,加上调料同烹,蒸炖皆可,其味鲜美无比。

  因为鱼鲜羊鲜合成一体,其味更鲜。羊肉酥烂味香,内藏鱼肉鲜嫩。

  但是这道菜的难点就在于,切菜的刀工上,肉要切好,鱼要新鲜,十四爷练习的时候,好几次都切到了小肉爪儿!

  以至于,康熙寿辰的当天,他奉上菜品的时候,爪子上还有刀口没有愈合……一股子金疮药的味儿!

  真是说起来,一把辛酸泪。

  看到十四爪子上还绑着布条呢,康熙抽了抽嘴角:“你这是怎么弄的啊?”

  “切羊肉的时候,没怎么熟练,切着手了。”十四吸了吸鼻子:“皇阿玛,这道菜的羊,是十八弟抓来的,这道菜的鱼,是十九弟捞来的;儿臣负责做,您尝尝!”

  十四爷讨好的将菜放到了康熙的面前:“在刚出锅的时候,儿臣尝了尝,味道还好,咸淡适中。”

  所谓的“十八弟抓来的”羊,其实就是让十八阿哥,去打扫的干干净净的羊圈里头,抓了一只合适的羊出来,让人宰杀干净。

  所谓的“十九弟捞来的”鱼,其实就是让十九阿哥,举着抄捞子,在水塘里一顿捞,捞上来一条适合做菜的鱼而已。

  虽然东西不出彩,但是这道菜,比任何礼物,都让康熙觉得开心:“好,朕尝一尝。”

  康熙真的吃了起来,而且吃了六口!

  这在旁人看来,万岁爷是真的爱吃这道菜。

  “不错,不错!”康熙开心的道:“赏赐十四贝勒,十八阿哥,十九阿哥,一人一套文房四宝。”

  十四爷以肉眼可见的程度,就蔫儿了。

  一言不合就赏赐文房四宝,这可真是大家长的作风。

  “好了,再上次一人两件玩器。”康熙觉得十四儿子真是没救了。

  十四爷顿时开心了:“皇阿玛,我想要那个翡翠的把件,想给十八弟和十九弟弟,求一件金的九连环,上次十八弟的那个银的九连环,被儿臣玩坏了……。”

  “行,行,行!”康熙点头:“快过来坐着,一会儿用膳了。”

  康熙的身边,放着一张桌子,只有三个位置,就是他的三个儿子,坐在一起。

  十八阿哥笑嘻嘻,十九阿哥咯咯乐。

  加上十四爷,一左一右坐了两个弟弟,他就照顾弟弟,顺便等饭。

  当然,皇子阿哥们献上礼物之后,得到了所有人的赞赏,而在康熙身边坐着的人,除了康熙的近臣之外,还有民间代表。

  其中一个就是年岁已经九十九岁了的老寿星,说是老态龙钟,亦不为过。

  而他身边跟着一个九岁的孩子,这孩子是他的玄孙,据说七岁就会背四书五经了,九岁现在已经会作诗了。

  这是他们江南最长寿的一个老寿星,和一个最聪明的小男孩儿。

  老寿星都这么大年纪了,却耳聪目明,康熙的寿宴,他来祝寿,寓意很好,老头儿可会说话了:“草民跟万岁爷一起,长命百岁!”

  “好,长命百岁!”康熙看到这老寿星也很开心。

  但是老寿星开席之后,就西里唿噜的吃上了,那筷子往那五香酱鸡、盐水里嵴、红油鸭子和麻辣口条上叨。

  那什么松树猴头蘑、牛柳炒白蘑等等,他都不吃一口,更何况还有什么素炒的山珍大叶芹啊,明珠豆腐这一类的软菜。

  玉泉酒,一喝就是一大杯的下肚子,吃喝的红光满面,喜气洋洋。

  他身边的玄孙倒是吃得少,但是看的多,一双大眼睛骨碌碌的转。

  “您老吃得慢点,吃点素菜。”旁边的李光地劝了老头儿一句。

  十四爷也忍不住道:“喝口水缓一下。”

  “回万岁爷的话,草民没事儿!”老人家倒是记得规矩,每次跟康熙说话,都喊一句“回万岁爷的话”这六个字:“草民已经九十九岁啦!万岁爷来一次不容易,下次来给万岁爷请安的恐怕就是草民的儿孙啦,不再是草民了,草民这是有吃有喝,将来跟人说,也是吃过御宴喝过御酒的人!”

  “行了,让老人家尽管享用就是。”康熙觉得老人说的很对,九十九岁的人了,还能有几天活头?

  不过这个老头儿倒是真的会说话:“万岁爷的儿子很孝顺,知道给万岁爷做菜呢,孝顺!好孩子。”

  他都九十九岁了,十四爷也觉得老头儿是个国宝,亲自执护倒酒:“谢谢您老的夸奖,给皇阿玛做一道菜而已。”

  “那不一样啊!”老头儿语重心长:“草民的儿子就不给草民做饭。”

  “高祖父,曾祖父都八十了。”旁边的小孩儿正经的道:“最小的曾叔祖父也七十了。”

  十四爷嘴角抽了抽:“爷争取将来,七老八十了,也能给皇阿玛做个菜。”

  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要下厨?别胡说了!

  后世那些人这个年纪都退休了。

  何况古代人还是“人生七十古来稀”呢!

  这个别致的万寿节,过得很开心,康熙收获了大量的财富,而万寿节之后的第二天,曹颙出手了。

第188章 圣驾满载而归

  曹颙再次约了大盐商们:“又到了一批海盐,是细盐哦,惊喜吧?来,看看你们怎么分?”

  他已经不是说什么买卖了,直接就分货。

  且态度强硬的很,他们可是偶遇供销合同在,不买海盐他就另外找人接手这一批细盐。

  “有多少?”杨老板已经没有了先前的嚣张跋扈,气吞山河的架势。

  “比上次翻了一倍。”曹颙道:“而且都是细盐,雪白雪白的细盐啊!”

  杨老板吐血的心都有了。

  其他几个大盐商也是一脸的菜色,他们已经伤筋动骨,但是还得吞下这一批细盐。

  要是前几批是细盐,这几批是粗盐,他们就不会吞了。

  可是这会儿,不吞下来,就要失去这个货源,他们两三代人才把握住的盐业来源。

  源头要是失去了,他们也就失去了掌控盐业的大权!

  所以,他们拼了命的要吞下这些盐。

  “好!”杨老板点头了,其他人也都决定,破釜沉舟。

  然后,曹颙又收到了一笔钱,这帮大盐商们回去就开起了小会:“这么下去不行啊!就算钱我们可以动老本儿,可仓库也要爆了。”

  盐业的仓库修建是很讲究的,必须地势高,防水效果好,不然盐一遇到水,那可就化了。

  “是啊,这么收下去,我们会爆仓,现钱也没多少了。”

  “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海盐?”

  “是啊!”

  十几个人凑在一起,不管是哪儿的大盐商,都愁眉不展。

  “不能这么下去了,这么下去我们会被撑死的!”李老板提议:“不如跟小曹大人说一说?”

  “别忘了,我们签了合约书,还有十四贝勒作保人。”他们可以对曹家,甚至是曹颙本人,不屑一顾,但是十四贝勒可不成,如今三万大军就驻扎在这里。

  一个弄不好,倾家荡产都是轻的,要是沦落到流放千里,甚至是抄家为奴的下场,真的是死都死不瞑目啊。

  “现如今,只能硬撑下去,我就不信了,我们盐商之富,还买不下那么多海盐,他们就算是日夜不停的熬盐,能煮多少海水。”杨老板咬牙切齿:“等我们买尽了海盐,看他们还有什么办法出盐。”

  他还以而,海盐是来自海边煮盐的老办法,实际上,海边儿那可不是煮盐,而是晒盐。

  曹颙准备了两年!

  第一年做准备,第二年产盐,第三年,他这边卖盐那边就源源不断的生产。

  他打算一下子,撑死这帮大盐商们,然后是盐商们,之后是小盐商们,最后,他干脆直接跟盐贩子们联络,盐价肯定会下来。

  大家吃得起盐,就有力气干活儿,就能多赚一点钱。

  大盐商们正焦头烂额的时候。曹颙就在第二天,又找了他们来:“还有一批盐,马上到货。”

  “噗!”

  “噗!噗”

  “噗!噗!噗!”

  好多人都喷了口里的茶水。

  几个带头的大盐商别说喷水了,连喷血的心情都有了:“怎么又来了一批?”

  “没办法,万岁爷去看过了海军,他们就疯了,玩命的倒腾海盐,好证明海军很能干。”曹颙顺手就把这个黑锅,丢给了海军去背。

  反正他们海军都在海上呢,这帮人想找也找不到。

  “好,我们收!”已经有好几个人咬牙切齿了。

  好几个人脸都白了。

  回头这些人开始跟钱庄借款,抵押他们的祖产。

  其实就是田地,江南的田地,可是很值钱的,都是上等的水田,出产的可是水稻,冬天还能种植一茬冬小麦。

  一年两茬儿的庄稼,古代只有粮食才是硬通货,布匹其次,最后才是铜钱,银子和金子。

  一般的百姓家里头,就是这样的规矩。

  而盐商们所拥有的田地,才是他们的根基。

首节 上一节 193/2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陛下今天吃醋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