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耽美小说 > (历史同人)清十四的奋斗史

(历史同人)清十四的奋斗史 第195节

  据说有一次,有一个练醉拳的家伙,喝多了上场,打的太嗨了,对手都认输了,他还不住手,考官上前拉架,结果他连对手带考官一起揍了。

  虽然说,年羹尧长得人高马大的样子,可不代表他就武艺高超。

  “是臣的兄长,将臣的前途给斩了,然后安排臣去兵部,他其实是想收服臣,可惜,臣是个宁愿玉碎,不为瓦全的人,他不给活路,那臣就另找出路。”年羹尧倒是光棍得很。

  “怎么,我哥没帮你?”十四爷觉得四爷不是那种不管年羹尧的人。

  “帮了,当时四爷很忙,臣没有跟他说,何况,四爷要监国,就要不偏不倚,不然会被拿住把柄,而且……臣也想自己努力一下。”年羹尧说白了就是自尊心太强,刚投入四爷门下,寸功未立,就要麻烦四爷,他觉得会让四爷低看了他,何况,他有一点隐秘的,不能宣之于口的心思,他不想让眼前的人失望。

  觉得他年羹尧是烂泥扶不上墙。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本就配不上的人,就更配不上了。

  “那怎么?”十四爷想了想:“你呀,你呀!亮工,有的时候,求助旁人一下,又不是什么大事儿。”

  “臣就不想……。”年羹尧说了半句话,剩下的半句他咽了下去,改了个话题:“去了广州也好,那边的海军正在发展,且海军是皇家海军,跟水军还不一样,有望大展宏图。”

  “嗯,爷信得过亮工,走,吃饭去,爷让厨房准备了好吃的,咱俩喝两盅。”十四爷知道年羹尧的发展好,就不担心他的前程了。

  而年羹尧有他的帮衬,银钱上也不缺,所以他不会贪污腐化,有了钱在手,他也能收买一些下属,为他效力。

  年羹尧被调到了兵部任职,然后派他去广州主持武试的乡试,武秀才过了可就是武举人了。

  再来就是会试了。

  康熙现在对于武将那边很在意,军备上来说,也舍得花钱。

  而十四爷对八贝勒的感觉更差了,宫里的良妃娘娘病了,闭宫不见外人,康熙去了畅春园,只有宫里的几位娘娘,给良妃请了太医,康熙也没有过问一声,不过听说,良妃不太好了。

  八福晋在八贝勒的后院,本来想故技重施,折腾两个格格,但是她们俩有八贝勒护着,八福晋也没辙,而良妃娘娘病了,按规矩,八贝勒要跟八福晋去侍疾,结果,良妃没有见他们!

  哪怕他们递牌子请求入宫,良妃都给回了,只有两个字:不见。

  以前八贝勒并不将良妃当一回事儿,但是现在他吃够了苦头,外家对他亲近自己媳妇儿的娘家的外家,比亲近自己的外家还要好,早就有了微词,现在良妃不好了,八贝勒想表达一下孝心,讨好一下康熙,可良妃不给他这个机会了。

  而康熙去了畅春园,十四忙完了之后也住了过去,毕竟畅春园环境好啊。

  大热天的住着也舒心,还能偶尔带着弟弟们,去捕鱼捞虾的,给康熙添一道菜。

  康熙今天吃个蒜蓉虾球,明天上来一道水煮鱼的,某一日,他在餐桌上看到了野鸭子汤。

  “呦?这东西,可少见啊?”康熙走了过来:“谁送来的?”

  “这个……是十四爷抓来的。”李德全头低低的:“这不是,湖边有一群鸭鸭子吗?”

  “是啊!”康熙记得,湖边的野鸭子群,算是湖边一景。

  是春天那会儿飞来的,那个时候是圣寿,管理园子的人也没敢撵,而且也撵不走。

  “十四爷带着十八爷跟十九阿哥一起,去那里打鸭子,说是试验一下,看十三爷是不是有认真教两位爷的弓箭。”李德全知道,这是十四爷委婉的跟万岁爷提十三贝子呢。

  “嗯,让十三也进来吧,继续住在承露轩,哦,继续教那俩小的弓箭,朕看十八的武艺不错。”康熙坐了下来,尝了一口野鸭子汤:“味儿不错,给十四他们送去了吗?”

  李德全眼角都抽了一下:“十四爷打了八十多只野鸭子……。”

  康熙一愣:“这么多?”

  “是,那野鸭群起码上万只,十四爷八成是被惹毛了。”李德全小声的道:“十四爷带两位小阿哥去玩儿,结果野鸭子飞过,好像被野鸭子在头上拉了……咳咳。”

  康熙都能想象的到,他十四儿子气的跳脚的样子。

  “所以他就打八十多只野鸭子,小孩子脾气。”康熙又问:“他送了人?”

  “送了,还给宫里头送了二十几笼的活鸭子,估计宫里头都能喝到野鸭子汤。”李德全笑着道:“恐怕能好好的解解馋。”

  康熙哭笑不得,不过十四爷这么闹腾,他倒是觉得更舒心了。

  而十三没想到,他人在家中坐,竟然还能有好事儿找上门,康熙让他去畅春园避暑,这是一个释放的信号,信任的意思。

  康熙对他一直都是不闻不问,但是恢复了他的贝子爵位之后,也没有怎么样他。

  可是十三感觉的出来,康熙对他还是防备的,这让十三很是担心。

  幸好,十四从中掺和,让他们父子俩的感情,不至于那么僵硬。

  现在能去园子里避暑,也是让外人注意到,他十三贝子,那也是有过救驾之功的人。

  虽然一进去就被十四拉着去打野鸭子,但是晚上他也喝到了鸭子汤。

  “我让人给敏嫔娘娘也送了一笼鸭子,每天吃一只,汤鲜味美。”十四爷抱着大碗喝汤。

  “谢谢,十四。”十三爷是真心实意的道谢。

  “我们兄弟,不用客气。”十四爷一摆手。

  “那我明天可不去跟你射鸭子了。”十三爷果然不跟他客气了。

  “啊?”十四爷瘪嘴:“我还想喝鸭子汤呢,吃烧鸭子。”

  这野鸭子瘦,没有家鸭那么肥,但是吃着一点都不柴,肉质紧实,啃着有嚼劲儿,煮汤喝也很美味,尤其是用野鸭子,和竹笋熬汤,很新鲜。

  还有野鸭子蛋,虽然小,可是好吃啊。

  “你呀,还是没有经验。”十三爷当天晚上,带着侍卫们,抹黑用渔网撑着,将野鸭子一罩,就抓了一大堆,野鸭子太多了,还有很多小鸭子,所以十三也不斩尽杀绝,只是抓了一些,送去了御膳房那边,每日做那么几样鸭子菜。

  十三这边走的是平常路线,诚贝勒那边可不平常。

  好不容易趁着八贝勒后院闹矛盾的时候,他狠狠的刷了两把存在感。

  他主持修缮的《功臣传》和《全唐诗》都完事了,他又提议修建一本《全字典》和《清文鉴》,其实这就是《康熙字典》的雏形。

  但是他提起来,这就是他的功劳。

  还有《历代题画诗类》,也要编撰。

  诚贝勒上蹿下跳的厉害,也不知道哪儿得了康熙的青睐,康熙竟然赏赐了诚贝勒一个园子!

  诚贝勒得了承泽园。

  不过随后,康熙赏赐了雍郡王四爷圆明园;五爷是北边的碧翠园;七爷是水木园;八爷是路傍园;九爷是蔚秀园;十爷是彩霞园。

  十一爷是琉璃园;十二爷是翡翠园;十三爷的就是朝阳园;十四爷的是碧玺园。

  一群园子都在畅春园周围,有的修好了,有的刚修建一半。

  而诚贝勒十分鸡贼的在康熙召集了皇子阿哥们“排排坐分果果”的时候,他就当场提了:“儿臣恭请皇阿玛幸临承泽园,让儿臣能接待皇阿玛,以尽天伦之乐。”

  “可!”康熙点头了。

  四爷懊悔,没有早一步邀请康熙去自己的圆明园,要不然也不会叫三哥拔了头筹。

第190章 又是一年过去了

  诸位阿哥们都有了园子,其中只有十四贝勒的碧玺园装修完了,直接可以拎包入住,不必担心什么。

  其他的园子,多多少少还得修。

  十三贝子的朝阳园,更是只修建了一半,这得花钱修缮啊!

  于是,皇子阿哥们就开始折腾园子,十四爷不用修缮,就高高兴兴的搬了过去。

  碧玺园是离康熙所在的清溪书屋比较近的一个小园子,地方不大,但是风景秀丽,遍植枫树,初春是嫩黄,夏天是绿色,秋天是红色的,等到了深秋初冬,又是金黄色泽的样子。

  所以这个园子叫碧玺。

  说的是这里的景色,如同碧玺玉石一般美丽。

  碧玺园周围其实就是个人工培植的枫树林,然后种了一些风景树,整个碧玺园,是一个椭圆形,有三处建筑,一个碧玺堂,是园中最好的建筑,给十四阿哥做会客的地方。

  一个碧霞栖,是给十四爷住的地方。

  另外一个叫碎邪金,是用膳的地方。

  碧霞希跟碎邪金都是碧玺的另外称唿。

  在中国“碧玺”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清朝。

  因为是远洋来的宝石,清朝的古典中曾有相关记载:“碧亚么之名,中国载籍,未详所自出。清会典图云:妃嫔顶用碧亚么。滇海虞衡志称:碧霞玺一曰碧霞玭,一曰碧洗;玉纪又做碧霞希。今世人但称碧亚,或作璧玺,玺灵石,然已无问其名之所由来者,惟为异域方言,则无疑耳。”

  《和汉三才图会》中的碧玺,是用狻麑阵净化的宝石之一。

  同时,这碧玺也是一品和二品官员的顶戴花翎的材料之一,也用来制作他们佩戴的朝珠。

  据说,碧玺也是慈禧太后的最爱,因此在慈禧太后时代,碧玺在中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独揽朝政的慈禧太后除了对翡翠情有独钟外,还对颜色丰富多彩、变幻万千的碧玺万分宠爱,是位十足的碧玺迷。

  清朝慈禧太后的殉葬品中,有一朵用碧玺雕琢而成的莲花,重量为三十六两八钱,以及一个碧玺做成的枕头,当时就值七十五万两白银。

  而如今康熙年间,这碧玺还是珍贵的宝石。

  十四贝勒得了碧玺园,众人其实都有些羡慕嫉妒的,毕竟十四那里不用修饰就能入住,康熙可是连里头的摆设都给配齐了。

  碧玺堂是待客的地方,多宝阁最下边的地方,摆着一个半米多高的碧玺盘龙柱,隔壁是半米多高的翡翠凤凰磐,两个是成对的;倒数第二层是八个多宝阁,分别摆着佛家的八宝,不过是用金子打造的!

  倒数第三层则是摆着文房四宝,是古物。

  再往上就是一对儿青铜爵,据说是西周的古物呢。

  十四的书籍也都置办了一套,搬了进来,东西不少,不过,忙碌的是马连英他们,十四爷倒是不用亲手搬东西。

  十四爷还没等安顿好,九爷就跑来了:“听说了吗?”

  “听说什么啊?”十四爷莫名其妙。

  “有人朝户部借银子了。”九爷道:“还有人跟我那里借银子。”

  “怎么都在借钱啊?”十四爷瞪眼睛了,他们真的那么穷了吗?

  九爷瞪了他一眼:“还不是因为,南边盐商垮台了,连带的很多幕后之人也都没钱可搂了。”

  实际上,谁都知道,南方的盐商垮台,是康熙的手笔,如今盐税翻了三倍上交了上来,以前盐商们逃税漏税,他们不是不知道,可是盐商们都把官员们喂饱了。

  官员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现在一个个噤若寒蝉,谁让万岁爷抓了他们这么大的一个漏洞呢?

  江南的官场,现在可是人人都岌岌可危。

  十四爷提议的“高薪养廉”,貌似康熙还在考虑之中。

  “那九哥缺钱了吗?”十四故意打岔。

  “你九哥什么时候缺过钱。”九爷很有自信:“不过你玩儿的那一把,太大了。”

首节 上一节 195/2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陛下今天吃醋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