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耽美小说 > (历史同人)清十四的奋斗史

(历史同人)清十四的奋斗史 第281节

  这不正常,权贵们能有闲情逸致种田么?

  还不是随便掠夺老百姓们的土地,然后雇佣佃户种东西,粮食其实在京中最不值钱。

  因为京中的粮食就没断过。

  这也是为什么,一有天灾人祸,百姓们就往京城跑的原因。

  “行,我要铺子,自己不做买卖,租赁出去也行。”九爷道:“反正都是下金蛋的母鸡。”

  九爷做买卖的眼光,绝对比十四爷强。

  十四爷占得就是个先知的那点便宜而已。

  九爷做的买卖才是传统的买卖,目光长远,利润源远流长。

  俩人同时行动,因为是“亲戚”么,也没压价,如今京中很多人家都在处理产业,为了堵户部的窟窿,当时借钱的时候爽歪歪,还钱的时候就难了。

  很多产业都是贱价处理的,不然都卖不出去啊!

  常宁亲自见了他们俩,他看的是十四:“当年是王叔教子无方。”

  “王叔,欠债还清,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十四爷没对常宁笑,他只是淡淡的道:“何况,侄子看在纯禧大姐姐的份上,不会压价。”

  常宁一愣神,他对那个庶出的女儿,已经不太记得了。

  多少年都没有家信往来,那个女儿现在什么样子,他都想不起来了。

  只知道女儿带来的荣耀,以及蒙古每年送来的仨瓜俩枣儿。

  其实也不多,终究是女儿的一份心意,王府好像也没有专门给女儿送过什么东西,更别提支持了。

  九爷就比十四爷吊儿郎当很多了:“王叔,你这产业侄子接手了,你缓过来了,还可以赎回去,这段时间就当是侄子给您打工了。”

  说的比唱的都好听,可谁都知道,这产业交出去了,再回来那还能剩下什么?

  恭亲王府还款的速度很快,真金白银的还回了户部,恭亲王府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偏偏这个时候,恭亲王常宁,病逝了!

  没熬住啊,病逝了。

  康熙知道之后又有点不自在了,好像是自己逼死了亲弟弟似的,十四买了不少田地,给他送地契来了:“儿臣想着,看看周边贫苦的百姓们,皇阿玛,京郊周围都是权贵们的地盘,这不太对啊,哪儿都缺不了百姓,儿臣知道,当年您刚登基的时候,咱们满人跑马圈地,占了很多肥沃的田地,可是这么多年了,也该还给百姓了吧?儿臣买了不少,就以皇阿玛的名义,分一些给京郊的贫民们吧。”

  这种儿子花钱,给老子做名声的事情,十四爷没少干。

  康熙有点不好意思:“你常宁王叔……?”

  “常宁王叔说,不想欠着户部国库的钱,去见皇玛法。”十四爷道:“儿臣认为常宁王叔,是真心要还钱的,儿臣跟九哥也帮了一把。”

  “朕知道。”康熙点头。

  恭亲王常宁病逝,还是是在这个时候,很多人都满心的惶恐,皇帝连亲弟弟都威逼致死了吗?

  为了银子?

  谁还敢不还银子?

  不过随后康熙下了圣旨,命令礼部按照规矩厚葬常宁,常宁的儿子满都护继承了常宁的爵位,不过满都护非嫡出又不是长子,所以被降等,封为僖郡王。

  不过恭亲王府照常住着,这算是康熙给的照顾了。

  此次事情过后,又有不少人家还了钱,户部的银库又满了几个,这个时候,快到端午了。

  曹颙也到了京城,他一来,还的钱就多了。

  曹家,孙家和李家,快五百万两银子,一口气还清了,曹颙一来就还钱,晚上就去了雍亲王府拜访。

  正好,十四爷跟年羹尧都在,算是给他接风洗尘。

  “还了钱,奴才这心啊,终于落了地。”曹颙不能多喝酒,但是在雍亲王府,他喝了三杯下去,高兴地都有点手舞足蹈,失态的程度了:“奴才,谢四爷,十四爷,年大人!”

  曹家欠债巨大,康熙想尽办法都没有补回来,还是十四爷的办法好,分家,分族,分宗。

  然后抄家……最后,他凭借自己的能力,以及上头给的恩赏,终于为家里头弥补了这个巨大的窟窿。

  这就像是悬在他们家头上的一把利剑。

  现在这把利剑没有了,他们家的人,终于可以昂首挺胸的做人了,再也不用操心欠债的问题了。

  所以曹颙高兴地把自己灌醉了!

  “好了,知道你高兴,我说曹颙,你好歹也是个主政一方的人了,这酒量怎么这么差啊?”年羹尧都无语了。

  “我不能喝酒,在外滴酒不沾,不然就会被那些人抓到小尾巴的年大人。”曹颙成熟了很多,但是对自己人还是很信赖:“可是在两位爷面前,年大人,我高兴,高兴啊!”

  雍亲王就看着他耍酒疯,倒是十四,偷偷的吃雍亲王跟前的砂锅煨鹿筋,觉得入味的不得了。

  曹颙来了京城,很多人都闻风而动,因为曹颙有钱啊!

  大家都知道,这最近几年海禁开了,南边儿的人都赚飞了,曹颙去南边儿,才几年啊?一口气就能还了三家的欠银。

  可见他搂钱的能力有多强了!

  甚至有不少人家还打算送女儿、孙女儿的给他做妾呢。

  结果他进了雍亲王府!

  雍亲王是什么人啊?此次户部坐镇的大神,脸色一板,谁都不敢往前凑。

  另外,曹颙的身边人,也都不出雍亲王府的大门一步,谁叫都不出来的架势。

  还有,曹颙出门办事,身边跟的不是恂亲王就是年大人,这俩人可都是不好惹的……他就没有单独一个人出门的时候,身边永远跟着的人,还是不方便不能随便打发走的人。

  一出门唿啦啦三五百号人,闲杂人等靠近都难,如何求情借银子?

  雍亲王还在户部下了追缴的命令,让人欠了钱的赶紧还回来,给了半个月的期限。

  这一限期,大家都有些慌乱,不少人都还了回去。

  这样一来,债务就回来一半了,雍亲王去给康熙报喜,康熙却做了个决定,他不是赏赐了雍亲王一个园子么?

  他让雍亲王将家眷都送入院子里避暑。

  “儿臣遵旨。”雍亲王也想到了什么,回头就把家眷打包送到了园子里。

  而曹颙以及他的人,都搬到了恂亲王府居住。

  且没有几日,曹颙就连人带东西,直接回南边儿去了。

  走的很低调,没人知道,一直到三天之后才发现曹颙离京了。

  没人敢抱怨恂亲王,因为雍亲王又开始追债了。

  有那老臣哭诉到了十四的面前,十四就看着那老东西,淡淡的道:“欠债还钱,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这位老大人,你家里养了八房小妾,听说前几天才给一个刚出生的小儿子过周岁,你还有什么不满的?你家里有没有钱,爷还不知道?你六儿子为了一个青楼头牌,一掷千金,给个头牌开苞都花了三千两银子,你说你家没钱?谁信啊!”

  那老臣脸色通红,他家是有钱的,可是还了户部欠银,家里就揭不开锅了。

  “还有,你那小妾买个手镯都能花二百两,你说你家没钱?”十四爷可不好煳弄。

第273章 天经地义

  十四爷是干什么的?

  他的买卖不多但是接触的人可不少,他老早就打听过了,几个类似钉子户一般的欠债大户们,他们的日常都是什么样的消费水准。

  说他们家没钱,谁信啊?

  何况,有些人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死鸭子嘴硬。

  这老臣当官二十年,搂了无数的金银,还跟他这里哭穷,当他十四是烂好人啊?

  恂亲王把一位老臣给骂出了府邸,大家才惊觉,这次怕是躲不过去了。

  大家都在四处筹钱,京中的物价都有些浮动了,还有不少田产铺子的都往外卖,宅子更是大减价,大家都在凑钱啊。

  这个时候,就看出财力雄厚的好处了。

  十四爷收购田地,九爷收购铺子,年羹尧就收购宅子。

  不过凑钱一时半会儿的也不可能凑出来那么多,四爷那边也不是非得逼着他们砸锅卖铁,主要是有个态度,这个很重要。

  按照历史进程,这个时候其实太子跟直郡王都会阻挠此事,但是现在这俩人都趴下了,此事就进行的非常顺利。

  可是,直郡王府的欠银,以及咸安宫二皇子的欠银,终究是没有任何说法。

  江南的那三家都还了钱,这两位就……很多人其实都在观望,看雍亲王怎么追缴这两位的欠银?

  结果不用雍亲王去追缴,康熙在畅春园派了两队人马出来。

  一队直扑直郡王府,将王府里的库存银子、贵重的物件儿,都抄了出来,抵给了户部,抵债了!

  不知道直郡王府里是个什么情况,因为康熙派人围着直郡王府,还没撤下来呢。

  那都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

  一队入了宫,直奔咸安宫而去。

  咸安宫里头发生了什么事情,就更没人知道了。

  但是接下来半个月,户部的欠银账上,回笼了两大笔银子,一个是直郡王还回来的;一个是咸安宫二皇子还回来的……这俩人还钱了。

  其他人不管怎么知道的,反正八爷是第一个知道的,户部账面上变了一点他都能听到风声,何况是还上了这么大两笔钱。

  “怎么回事儿?”八爷坐不住了:“老大跟老二都还了银子去户部?”

  “这是万岁的手笔,没看万岁爷派人回宫和去了直郡王府吗?”

  “万岁爷也没那么多银子吧?”

  “但是万岁爷派人抄了他们的家啊!”

  “看来是躲不过去了。”

  大家都看向了八爷,他们是八爷最后的死党了,身家性命都系在八爷的身上。

  以前有九爷支持八爷,他们觉得日子过得松散又富贵,快乐又荣华的,现在没了银子的支撑,大家已经很久不曾在八爷这里拿到什么可观的赏赐了。

  八福晋的嫁妆倒是有不少,可惜八爷不会低头,去花媳妇儿的嫁妆。

  何况八福晋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既没有了安亲王府的后台,也没有了八爷的宠爱,她还没个一儿半女的,只能攥紧手里的那点嫁妆过日子。

  安亲王岳乐前年就病了,很久不曾出门理事,加上八爷的势力遭受到了康熙毁灭性的打击,谁还会往八爷这个无底洞里头投入啊?

  所以安亲王府对八爷府也是淡淡的,八福晋闹出来的事情太多太大了,以前吹嘘的那些都像是泡沫一样消失了,安亲王府根本不在乎八福晋这个外嫁的外孙女儿怎么样。

  八爷也没想到,前头顶着的几个哥哥,这么快就还钱了,连圈禁中的直郡王都还了。

首节 上一节 281/2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陛下今天吃醋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