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第387节


沈奇取得的成就确实非常卓越,配得上新增的2000万点学霸积分。

数学13级晋升14级的条件一已经满足,沈奇手握近3000万点学霸积分。

条件二要求沈奇获得5个A级(含)以上的数学奖项。

在真实社会中,沈奇拿到了菲尔兹奖、拉马努金奖、克雷研究奖、数学突破奖、福特奖、陈省身数学奖、钟家庆数学奖等七个奖项。

其中菲尔兹奖是S级奖项,拉马努金奖是A级奖项,其他五个是B级奖项。

条件二的完成进度为2/5。

条件三,是沈奇未来一段时间需要重点攻略的领域,他自己单刷的实力非常强悍,带出牛逼的学生对他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

菲奖已经到手,再拿三个A级奖项对沈奇而言易如反掌。

美国数学会的会长也来到了巴西利亚,他邀请沈奇返回美国之后,参加美国数学会组织的柯尔数论奖、斯蒂尔奖的颁奖仪式。

柯尔数论奖、斯蒂尔奖在系统的设定中,均是A级数学奖项。

沈奇现在的身份是菲奖大佬,人家求着他去领取其它的小奖,沈奇去了是给面子,不去属于菲奖大佬正常的傲娇属性。

证明了黎曼猜想,建立了全套的黎曼zeta函数素数分布理论体系,获得了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沈奇功成名就。

这就完结了吗?

不,这才刚刚开始。

沈奇还想着冲击14级、15级,体验“无敌多么寂寞”到底是怎样一番滋味。

前几天沈奇跟其他数学家交流时也说过,黎猜、霍猜、庞猜、伯斯戴猜、等等猜属于个案,大一统才是数学未来的出路,也是物理学未来的出路。

七个数学千禧难题中,四个带有“猜”字。

黎猜、霍猜、庞猜、伯斯戴猜这四个“猜”是纯数学问题。

不带“猜”字的那三个难题不是纯数学问题,它们是跨界难题。

P对NP问题、N-S方程、杨-米方程,沈奇认为它们或许更难攻克,被攻克之后的意义更为重要。它们对人类是终极福利还是终极灾难,攻克了才知道。

13级也只能攻克一个黎猜了,沈奇闲着没事的时候脑补过其他几个难题,没有头绪。

学无止境,沈奇才22岁,他的学术生涯还有几十年。

领取了菲奖后,沈奇和他的团队成员在国际数学家大会的报告厅门口合影留念。

刚拍完照,普林斯顿那边传来消息,费佛曼主任亲自给沈奇打电话:“奇,祝贺你获得菲尔兹奖,你可以跟女朋友在巴西多玩几天,返回普林斯顿之后,你或许会很忙碌。”

沈奇笑道:“我一直很忙碌,习惯了。”

费佛曼:“普林斯顿的教授比讲师更忙碌,所以祝你在巴西玩的愉快。”

沈奇:“教授?”

费佛曼:“是的,奇,不久之后,我们应该称呼你为沈教授。”

306章 团队的力量

沈奇获得菲尔兹奖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回国内,他的名字在网络热度指数上排名第一。

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沈奇的名字,查到的资料显示:

沈奇,男,民族汉,中国著名数学家,主要研究方向:数论。

主要研究成果:黎曼zeta函数素数分布理论体系。

主要奖项:菲尔兹奖、拉马努金奖……等。

国际国内数学界普遍认为,沈奇是数论大师,他最杰出的贡献是证明了黎曼猜想,并继续延伸拓展,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黎曼zeta函数素数分布理论体系。

沈奇在巴西逗留了几天,明天他和他的团队将返回美国。

“实际上,数论并非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沈奇接受斯普林格出版集团《数学家》杂志采访时,如是说。

《数学家》杂志的记者说到:“然而你最突出也是最有名的研究成果出于数论,因为黎曼猜想。”

“研究数论,证明黎曼猜想,建立黎曼zeta函数素数分布理论体系,完全是一个偶然。”已经拿到菲奖的沈奇,他在记者面前透露了一些心路历程:“我女朋友是研究数论的,有时我会和她一起聊聊数论问题。”

“所以你是因为爱情,证明了黎曼猜想?”记者问到。

“一半因为爱情,另一半是因为我觉得黎曼猜想比较有趣。”沈奇笑了笑,随即正色道:“我读研读博选择的主攻方向是数学物理,辅研代数几何,我没有忘记初心。”

“当然了,和我的小嗜好数论相比,我在主攻专业和辅研专业上,并未做出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将是我未来几年努力的方向。”

“沈博士,我们继续聊聊你的小嗜好数论吧。之前你说过,一旦黎曼zeta函数素数分布理论体系被合理构筑,另外一个关于素数分布的著名难题哥德巴赫猜想,将在不久后被完全证明。”

“是的,我说过这话。”

“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能给个预测的时间范围吗?”

“既然是小嗜好,就不要限定完成期限了。我提供了素数分布的一些理论支撑,我期待全世界所有的哥德巴赫猜想爱好者,向这个著名猜想发起进攻。而我也会利用业余时间,发散式的研究哥德巴赫猜想。谢谢,谢谢你的采访。”沈奇结束了和记者的谈话。

次日,沈奇、欧叶、玛丽、乔纳斯、穆勒、法尔廷斯、龚长伟等人前往机场,准备返回美国。

沈奇获得了菲尔兹奖,团队成员的名字亦出现在全世界数学家面前。

“看来大家都有收获,奇,你回去之后就是教授了。”穆勒对沈奇说到,“不用经历副教授,22岁的正教授,奇,你将成为普林斯顿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比当年的陶更年轻。”

普大数学系的代表人物陶哲轩年仅24岁就当了正教授,不过不是普林斯顿的教授,陶哲轩24岁时被UCLA聘为正教授。
首节 上一节 387/6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总裁爹地好厉害

下一篇:天才律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