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第413节


因人而异吧,长期不跟异性保持正常的互动关系,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拉尔夫说到:“实际上我曾短暂交往过一位女朋友,不到一周,我们分手了。”

沈奇问到:“为什么呢?”

“因为宗教信仰,我拒绝婚前xing行为。”信教爱国的拉尔夫是美国好青年,他很快将话题转移到李超代数上,这是他的课题任务:“沈教授,关于超群的弗罗贝尼乌斯核不可约表示的结果,团队中的耶鲁成员有他们的观点,我们产生了一些分歧,课题进度因此暂缓。”

“细节,我需要更多的细节。”学生遇到问题,老师解决问题,这是沈奇的职责。

拉尔夫递给沈奇两份资料,一份代表他的想法,另一份来自耶鲁,《线性李超代数及其超群的研究》这个项目,由普林斯顿、耶鲁联合推进。

沈奇翻了翻资料,眉头略微皱了皱,说到:“拉尔夫,这个问题有点棘手,你先喝杯咖啡,给我点时间分析一下。”

“好的。”拉尔夫第一次看见沈奇露出这种表情,心里不免有点紧张。

看来他也是人,并非无所不能的神……拉尔夫坐在沙发上喝咖啡,他看着墙壁上挂着的高斯、欧拉、牛顿、阿基米德四位大数学家的画像,心说,他们也不是神,他们是接近神的人。

沈奇走到黑板前,思索片刻之后持粉笔开始推演。

约化李代数的经典理论指出,每个不可约模的投射覆盖有Z-过滤。

李之后的代数学大家是布饶尔、汉弗莱斯、霍尔姆斯和中野重雄,他们先后完善了李代数及Lie理论。

去年和沈奇一同获得菲奖的澳大利亚数学家威廉姆森,他在此领域做出了新的贡献。

当代中国最出名最权威的代数学大师是席瑞华院士,他在代数群及量子群这个细分领域做到了世界顶尖。

普林斯顿和耶鲁联合推进的《线性李超代数及其超群的研究》项目,当然不是泛泛而谈的充数之作,它的学术价值极高。

沈奇通过拉尔夫提交的资料发现,拉尔夫被耶鲁那边怼的不行了,关于超群的弗罗贝尼乌斯核不可约表示的结果,拉尔夫陷入了死局

拉尔夫纠结于布饶尔型的互反律,但他又不具备汉弗莱斯严谨到变态的逻辑推演能力,霍尔姆斯和中野重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威廉姆森、席院士洞察一切的感知力。

这个李超代数的课题推进到现阶段,已经超出了沈奇之前圈定的学术论证范围,拉尔夫搞不定了,必须师傅沈奇亲自出手,为拉尔夫指明新的方向。

330章 传授

“OK,我想到了。”

沈奇在黑板上写到:

令Xr+(T)={λ=∑m+n,i=1λiεi∣0≤λi-……}

……

“这是……代数群模的加强版?”拉尔夫猛然站起,双眼死死盯着黑板。

“是,但不全是。”沈奇继续他的推演,考虑到模范畴,他做了一个线性映射处理,得到有限维具阶化代数。

“我认为这里存在一个条件,以满足无穷小群表示范畴中的互反律,最终给出超群的弗罗贝尼乌斯核不可约表示的结果。设m≠n(modp),则St1是投射u(g)-模,因此T(μ)是投射u(g)-模。嗯,这更像是一个引理,我需要证明这个引理。”沈奇回头对拉尔夫说到,眼神中闪烁掌控一切的睿智。

“那……请开始你的证明吧,沈教授。”拉尔夫被沈奇的强大气场所震慑。

“稍等。”沈奇走到书柜前,取出一本文献查询。

拉尔夫:“……”

“李代数,复变函数,群论,它们的纲要镌刻在我的灵魂中,但我记不住全部细节,所以有的时候我也需要查点资料。”沈奇说到,他对拉尔夫笑了笑:“你刚才在想,原来沈奇也是个普通人,他并不是无所不能的神。是的,没错,我不是神,我只不过是比普通人更专注于我的事业,专注才能专业,专业深度决定事业高度。”

“沈教授,你说的太好了。”拉尔夫肃然起敬,也暗自心惊,你怎么能洞察我的内心活动?

查询完毕霍尔姆斯-中野重雄方法中的几条结论后,沈奇对黑板上的引理做出了相关证明。

这个过程持续了十几分钟,沈奇写,拉尔夫看,两人很专注,一个传授知识,另一个吸收知识。

沈奇敲了敲黑板:“在证明过程中,我运用到了霍尔姆斯-中野重雄方法、布饶尔模型和汉弗莱斯定理,全都是现有的理论,并没有提出任何一项创新发明。创新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我们大多数时间做的是综合运用和理论重塑,某种意义上来说,综合运用也是一种创新。”

“是的。”拉尔夫重重的点头,他露出了醍醐灌顶的畅快表情:“最关键的是外尔群的运用,其中点作用依然定义为ωv=ω(v+ρ)-ρ,所以我们得到了其权空间维数是1,即Q1(λ)为限制不可约g-模L1(λ)的投射覆盖。”

“很好。”沈奇开始擦黑板。

“等一下,沈教授!”拉尔夫赶紧掏出手机,想要拍照。

“别拍了拉尔夫,没有必要。”沈奇继续擦黑板,很快擦完了一黑板的数学符号:“看来你没能彻底理解我所说的综合运用,它的精髓在于内置逻辑而不是外置形式,逻辑是无法被拍摄下来的。”

“我……”拉尔夫感到羞愧。

拉尔夫这个同学吧,脚踏实地不玩虚的,但悟性稍微欠缺一些。

于磊能说会道,看上去有那么一点点的浮躁,但他的悟性强于拉尔夫,思维具备发散性。

接触久了,沈奇越来越熟悉两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术优劣势,极度严谨的人或许缺乏丰富的想象力,思维天马行空的人往往无法证明自己灵光乍现提出的猜想或预测。

人无完人,因材施教,这是对老师的考验。

沈奇说到:“你可以重复我的思考逻辑,但请不要复制我的证明过程,拉尔夫,我给你一些新的提示,从另一条途径出发,以交换超代数为依托,综合运用矩阵元素、弗罗贝尼乌斯态射、baby威尔玛模,完成刚才那个引理的证明。”

“注意我所提及的数学工具顺序,如果你率先使用baby威尔玛模,将白白浪费时间。我对你的要求或许有点高,我认为这是有必要的,因为你是普林斯顿的数学研究生,你本科同样就读于普林斯顿。”沈奇对拉尔夫提出殷切希望,作为一名数学导师,最重要的是“导”,而不是“灌”。

晋升数学14级的条件三,要求沈奇指导一位学生,该生在沈奇的指导下取得长足进步,学生发表数学四大期刊论文的那天,就是沈奇的条件三任务完结日。

沈奇该出手的时候自然会出手,但如果什么事情都帮拉尔夫做完了,那就算不上指导,任务无法完成。

压力好大……拉尔夫汗流浃背。

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谁没点压力?

有压力才有动力。
首节 上一节 413/6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总裁爹地好厉害

下一篇:天才律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