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民国神豪: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

民国神豪: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 第23节

黄胖子走了,没多大会儿,刘顺子又领着于得水进来。

于得水还拎着两封点心,一进门把点心放在茶几上,拱手行礼,“恩公,我知道您什么都不缺,但第一回上您家来,还请您别嫌弃见怪。”

韩枫一瞅,稻香村的封纸,知道于得水下了本,心说他一个穷说书的,买这么贵的点心,等会儿让老白多给他点赏钱。

“你怎么知道我爱吃这个,那我就不客气了,于先生,谢谢你了。”

于得水很激动的样子,“您可别这么说,我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谢您了,少爷,您之前说有事情吩咐我,不知道是什么事情?您尽管说,哪怕您要举兵造反,我也跟着您,给您挡枪子儿!”

韩枫乐了,“别说那么夸张,老于,我问你,你在同行里头,人缘怎么样?”

于得水郑重道:“少爷,我不敢骗您分毫,我于得水虽然没什么钱,但是从来不占人家便宜,平日里同行有个灾有个难,我也从不袖手旁观,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所以人缘不敢说好,但也绝对不差。”

韩枫又问道:“如果让你联络这些说书艺人,你能联络到多少人?”

于得水一拱手,“好叫少爷知道,我在这行里头,是个大字辈儿,徒子徒孙不少,平津两地,能联系上大约有几百号人。”

韩枫非常满意,“老于,以后,你就从我这里支银子,笼络住这些人,你是直接给他们送银子也好,还是请他们吃饭喝酒逛堂子也好,亦或者你们讲交情不讲银子也好,我都不管,我只有一个要求,让这些人听你招呼,一但有需要,就能把我们的消息传递出去,把我们的态度传递出去,并且,是以说书的方式。”

于得水眼睛亮了,“少爷,我明白,欲图大事,必先得民心,说书人走街串巷,正适合为少爷造势!”

韩枫无语了,这老于难道是个造反狂?

“老于,也没有什么大事要图,这首先,就是你们得编一些小段儿,短书,讲扶桑鬼子如何坏,如何杀人如麻,毫无人性,再讲当年岳飞是怎么抗击外敌,百姓是如何奋起抗争的。”

说罢想了想,“至于后面还有没有什么需求,比如我要开工厂,到时候可能要做做宣传,这个以后再吩咐你。”

于得水面色凝重,抱拳道:“少爷放心,鬼子真是坏透了,我回去就写几个短书,让大家去到各处说,与同行们交好所花费的银子,我也会写成账册,供少爷过目。”

韩枫点点头,让他去找白文礼支银子。

第36章 老于是个造反狂?

见完了这两人,韩枫叫来顺子。

“顺子,备车,找个中人!”

刘顺子跑进来,问道:“少爷,找中人买点什么?”

“少爷,咱们要置庄子?”

这年头人们对土地的观念很重,即使是有钱的买卖人,也喜欢在京郊的乡下买地置庄子,你就是再有钱,没有土地,大家也会觉得不稳当。

韩枫起来伸伸懒腰,“置什么庄子,买地,建工厂啊。”

刘顺子不懂少爷为什么要建工厂,但少爷说的肯定是对的,“得嘞,您稍等,我这就让祥子备车。”

出门直奔牙行而去,这牙行也就是中介公司,上回买宅子找的那几个人,就是牙行中人。

没成想到了牙行,接待他们的竟还是上回卖宅子给他的那老头。

老头姓夏,有个绰号叫夏一嘴,之所以有这个外号,正是因为这老头从事牙行买卖多年,做事颇为公道,且善于撮合,什么价格经他嘴里说出来,买主卖主都满意,所以叫夏一嘴。

这夏一嘴见到韩枫过来,乐坏了,心想大买卖又来了。

“哎呦,韩少爷,我说今天大清早起来这喜鹊怎么喳喳叫呢,原来是您来了,快里边请,我这有点好茶叶,咱这乡老巴子也不会喝,您帮着品鉴品鉴。”

韩枫边往里走边说道:“行了,别麻烦,我也不会品茶,找你来,是来做买卖来了。”

夏一嘴把他让到里边坐下,还是让伙计奉了茶,然后问道:“韩少爷,这回买点什么?还是要买宅子?您还别说,最近啊,又有不少好宅子挂出来卖,就是那王府也有一辆座。”

韩枫道:“我没事儿买那么多宅子干嘛。”

夏一嘴赔笑:“瞧您说的,谁还嫌弃宅子多啊,这都是传家的玩意儿,老辈儿人不常讲吗,有钱了,就得买宅子置地。”

韩枫拿起茶碗喝了一口,别说,还真挺香。

“嗯,你这茶还真不错。”

“哎呦,您喜欢就好,等会儿拿上一包带家里去,再有啊,这水是玉泉山的水,当年乾隆爷就喝这个,一大早水车送来,回头我让水局天天往您府上送。”

韩府用的也是玉泉山的水,这倒不是韩枫讲究这个,主要是京城的井水苦水多,甜水少,洗洗衣服还行,喝起来就有点涩,有钱的人家一般都从外头买水。

韩枫摆摆手,“不用你送,不过你还说对了,买房子置地,我不买房子,但今天来要置地,夏老板,在城外有什么土地能买的?离城越近越好!”

夏一嘴听出话音儿来,“敢问,您买这地,是要置庄子种粮食,还是要开货栈做买卖?”

韩枫摇摇头,“都不是,我啊,要盖几间工厂。”

夏一嘴点点头,“原来是盖工厂,怪不得韩少爷是做大事的,这买地的用法都跟旁人不同,这样,既然是盖工厂,那就不能离城太远,不然工人上工不便,产出来东西也不好往外运不是?”

韩枫心想这中介还挺专业,什么都懂一点,不由得点点头。

那夏一嘴继续说道:“要我说啊,这地方最好放在外城,内城肯定是不成了,机器轰鸣,左邻右舍也不愿意,这外城就不一样了,土地有的是,还有那民宅,不过是推到了整平就是。”

韩枫来兴趣了,本来他想的是在京郊乡下办厂,可就如夏一嘴所说,这年头可没有什么高速公路沥青马路,工人上班不方便,货物运输也不方便,要是能建在外城,那自然是最好不过。

但是又疑惑道:“夏老板,这外城虽然不比内城人烟辐辏,但也少不了人家吧?我盖工厂用的地方可不是一亩两亩,少说也得百八十亩,外城有这么大的地方?”

夏一嘴听他说到这个,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少爷,要是在以前,那自然是没有,可现在是什么年月啊?天天过兵打仗,再加上遭灾,外城的人多有卖房子到乡下避难去的,就算不因为这个,庚子年遭的那场兵灾,外城很多地方到现在还没缓过劲儿来呢!”

这样一解释,韩枫就明白了,这外城,本来就是穷苦人家住的地方,天下不太平,穷人自然就少了活路,因此许多地方都破败了。

庚子年的时候,八国联军烧杀抢掠,外城有的地方被焚为焦土,因为不缺地方,所以那些人家也没有在原址重建,纷纷搬到别处去,很多地方就这样空了下来。

“行,夏老板,要是有地方,你今天就带我去看看。”

夏一嘴高兴道,“得嘞,我这就伺候您过去,您请,您请。”

两辆黄包车并行,直奔外城而去。

因为韩枫说他要用百十亩地,所以夏一嘴直接领着他来到一处废墟前。

“少爷,您看这地方,原来是一片宅院,后来让炮火打塌了,原主人迁到别处去了,这地一直挂着卖,但没卖出去。”

这地方其实离城郊已经很近了,但好歹没出城,周围已经没有什么民居,一副荒废气象。

“这里要卖的地有多少?”

“少爷,您用百八十亩是够够的,这里要是都圈起来,有上千亩呢,原本就是一条街,后来荒废了人都搬到别处去?”

“这地方都委托你在卖?”

夏一嘴乐了,但还是问道:“少爷,您不说用百十亩吗?那眼巴前这一片就够了。”

韩枫却道:“既然有这样的地方,那索性就一次都买下来,以后万一要扩建什么,也方便。”

“哎呦,少爷您豪气!小老儿干这买卖一辈子了,就没见过您这样的手面儿!不瞒您说,这片地方也有委托给别的牙行的,但您要是要这地,我就给您跑跑腿,把地契凑齐了,不让您费事!”

“价钱呢?”

“少爷,不瞒您说,您要是在乡下,那十块八块就能买一亩地,但这地方虽然偏了点,可毕竟是外城,少说也得二十来块。”

韩枫看了看这地方,少说得千把亩,也就是六十多万平米,在后世就跟个大学校园这么大,于是开口道:“就两万大洋,多了没有,能不能办下来?”

夏一嘴想了想,“那小老儿就斗胆为您办这项差事了!”

第37章 买地

让夏一嘴抓紧时间去操办此事,韩枫又回了内城,到美最时洋行采购机器。

毕竟系统只给了机械厂管理精通,但韩枫只会管理,不会研发,不过等到第一批机器采购过来,依靠他强大的管理技能,就能组织工人进行模仿和复原工作,到时候就能用上自己机械厂产的机器了。

韩枫不光想要卖布,还想卖机器,因为如今卖机器甚至比卖布还挣钱!

如今华夏的印染业有三大基地,分别是“上天青”,也就是上海,津卫,青岛。

就拿排名最后的青岛来说,也有三万余名工人,九千多台机器!

而上海滩就更厉害了,后来有个叫王启宇的,在上海成立了达丰染织厂,光资本金就高达五十万两,机器更是无数。

所以印染业的各种机器在如今的华夏有着不容小觑的市场。

而卖布的利润不算特别高,但必须要做。

因为这是民族工业跟列强资本战斗最惨烈的区域!从来英吉利等列强觊觎华夏庞大的布料市场,痛恨华夏一直以来作为棉纱出口国赚取了大量外汇,于是大举斥资入侵布料市场。

面对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民族工业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奋起反抗,掀起一次又一次商战,最后竟然互有胜负。

可扶桑人取代德意志强占胶东之后,开始用各种卑劣手段进入中国布料市场。韩枫知道,在历史上,到今年年底扶桑人就会接管青岛,先在四方村建立了内外棉股份公司青岛分公司,之后几年,又开办了大康、钟渊、富士、宝来、隆兴五家纱厂。

通过压榨华夏工业、强取豪夺华国人产业,扶桑印染厂一度占领了庞大市场。

而韩枫,就是要打的他们片甲不留。

毕竟商战,打的是资本,是策略,是经营方法,是产品质量,韩枫有信心能打赢他们。

到了美最时洋行,有在门口穿西装打领带的业务生迎候,见到一个打扮像是富家公子哥的人过来,连忙迎进去。

美最时洋行是德意志在华的最大洋行,这家洋行一开始是做国际贸易,后来也开始买卖军火,生意做得很大,人脉深厚,在各大城市都有办事处。

“叫你们大班过来。”

大班就是洋行经理,后世把老板桌叫大班台就是这么来的。

“先生,这,您有什么需要可以跟我说,我们有专人会接待您的。”

这业务生见过不少韩枫这样的公子哥儿,他们很喜欢采购一些新鲜玩意儿,但是也就是图一乐,买不多。

韩枫瞟他一眼,“上万大洋的买卖也跟你说?”

服务生连忙躬身道歉,“对不起先生,您别生气,是我不对,我这就去叫经理。”

韩枫不想跟他一般见识,摆摆手让他去了。

克里斯滕是德意志人,不过他在华夏这片土地上已经生活超过十年了,他甚至已经习惯了豆汁儿焦圈这种早点,每日上班穿着西服,下了班就换上长衫,到处逛。

不过你以为他真的热爱华夏,那就错了。他让自己融入进来,是为了找到更多商机,把更多德意志商品倾销进来。

此时,他正在办公室自己发脾气。

“那些该死的英吉利人!简直坏透了,又抢我的买卖!我们早晚要发动战争毁灭他们!”

实际上算算日子,德意志马上就会发出战争总动员的命令了吧?

“先生,外面有位顾客,说有上万银元的买卖要和您谈。”

克里斯滕原本因为被打扰而很不耐烦,听说有生意,心情顿时愉快起来。

连忙迎出来,邀请韩枫进了办公室,又亲自端上一杯咖啡。

首节 上一节 23/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都市:开局女反派逼女主嫁给我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