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晋升工程师开始

四合院:从晋升工程师开始 第499节

在她看来,贾家绝户了。

一连几天,她都打不起精神,想想棒梗生死不明,秦淮茹更是难受。

要是棒梗真没了,贾家绝了后,几十年后她可不敢去见贾张氏和贾东旭。

几天吃不下饭,秦淮茹大病了一场。

相比秦淮茹的自我伤感,傻柱倒是无所谓,他觉得生个孙子和孙女都一样。

反正陶秀容带来的兴海兴河两个双胞胎小子懂事的很,一样能当孙子养。

院里的林祯一家却很高兴。

刘媛媛也是在六月份分娩的,诞下一个大胖小子。

林国当爸爸了,林祯当爷爷了。

再加上太阳能工厂的第一批300台太阳能热水器按时交付,林祯一家可谓是家庭和事业都蒸蒸日上。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

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速度终于达到理想效果,现在二号车间每天可下线20台。

照这个速度,到入冬的十月底,就能把百万订单给彻底的交付了。

由于香江那边的二级代理商太给力了,广告宣传的效果也好。

导致第一批的300台太阳能热水器在开售前就被预定完了。

所谓的香江试水,根本没有探到水底在哪。

南洋的几个二级代理商纷纷抱怨生产速度太慢,导致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香江的二级代理挣钱。

百万订单刚交付了十分之一的货,他们就开始追加订单了。

这些二级代理商都有着敏锐的市场观察力,知道太阳能热水器肯定能让他们大赚一笔。

再加上娄半城许诺的风险保控,他们不怕打水漂。

全都把自己的订单翻了好几倍。

本来有十四个二级代理商,每家两百多台的订单,现在全部加订到每家一千台。

现在订单的总数达到14000台,金额达到了五百六十万美刀。

不但林祯高兴,外贸的领导更高兴。

这两个月里,由林祯的建筑公司和公家扶持的建筑公司一起日夜不停的建造。

已经又建成了一个3号车间和4号车间。

跟一号二号一样,这两个车间里,3号是专门生产集玻璃管管的,4号是负责镀膜组装的。

现在车间已经建好,就等着第二机械厂把设备给造出来就能投入生产。

到时候的生产速度至少还能翻一倍。

除了两个新车间之外,还把简易应急用的仓库给重新建造了。

现在上面对林祯是百分百扶持,毕竟这是实打实的真赚外汇,不是靠着赔钱换外汇。

林祯现在除了催生产,其它的什么都不用管。

原材料和半成品配件方面,全部有外贸的领导帮忙催着呢。

现在林祯不缺市场和客户,也不缺原材料,缺的是生产力。

这天林祯正在车间里指导前线的真空玻璃管镀膜工艺。

忽然尤凤霞着急的跑了过来。

“哥,我爸打电话过来了。”

“哦?尤叔打电话有什么事吗?”

“他没告诉我,说让您过去,听他那语气好像真有点事。”

林祯急忙放下手里的工作,跟着尤凤霞来到办公室。

“尤叔,您找我?是原材料出什么问题了吗?”

“不,制造玻璃管的各种原材料都有上面催着呢,不会出问题,找你可能是我有点敏感了,最近出了一件让你不高兴的事。”

林祯心中一动,“哦?什么事?”

“南方可能会出现一个太阳能热水器的彷造厂家。”

林祯眉头一皱,对于国内会出现彷造太阳能热水器的事,他早就有了心里准备。

毕竟这个产品,自己只是提的超前了一些,并不是极其高端的产品。

真正的技术难题只有两个,一个是双层壁真空玻璃管的生产技术,一个是真空管的吸热镀膜技术。

偏偏这两个技术,一个在几年前就已经由南方玻璃厂研发出来。

另一个虽然是自己提出的,但此时的内地还没有知识产权专利的保护概念。

虽然申请了国际专利,但这种技术在内地被分享也是在所难免了。

因此太阳能热水器被彷造,那是早晚的事。

只不过林祯没想到会那么快。

自己这第一批产品刚发货,就已经有彷造的了吗?

“尤叔,是不是有人从你们那大批进原材料了?还是你们地方的领导决定建造一个地方上的太阳能工厂?”

尤远山道:“这边在外贸的协调下给你积极运送原料,还真没时间建造太阳能工厂,是有港商准备来我们这投资,申请了一笔建厂扶持金,我们这的领导很看重这个项目,估计会向上面申请补贴的,毕竟这个投资商不像你那么有钱。”M..

林祯皱眉想了想,也难怪地方的领导会这么做。

首先,此时的内地还没有专利保护的概念。

其次,玻璃管的制造技术就是在南方小城的扶持下研发出来的,人家要做,也无可厚非。

谁都想让自己辖区内的经济快速发展。

有自己成功的先例在,还掌握着双层真空壁玻璃管的制造技术,地方的领导不同意投资才属意外呢。

林祯估计,这位投资商肯定是在香江看到了太阳能热水器的火爆前景。

也许是个没有资格做二级代理的人,才想到来内地投资建厂彷造。

只不过要靠着国家的补贴建厂买设备,就有点太不够意思了,甚至有点诓国家补贴的嫌疑。

“尤叔,您这消息可靠吗?您见到这位投资商没有?他贸然就投资了,对于玻璃管制造和镀膜的技术,他能掌握吗?”

尤远山道:“消息是听领导亲口说的,错不了,这位投资商我没见过,听说是他秘书来内地谈的,这位投资商姓李,在香江做贸易生意的,至于技术,不确定他知道多少,但听说对于太阳能热水器很熟系。”

“也许是在香江见到过实物的,你们那里真要批准的话,我没什么不开心的,早就有心理准备了,他要是真能带动国内的经济发展,未尝不是件好事,我担心他是诓补贴金的,你们最好问清楚他有没有技术,要是一没技术二资金,那就没必要接收他了。”

第526章 管你是谁别想钻空子

尤远山听林祯这么一说,立即笑道:“咱俩想一块去了,还觉得我有些太敏感了呢,看来真有这方面的可能。”

林祯道:“现在刚改开,很多信息不透明,也不对称,就拿这次来说,要不是咱俩的关系好,您也不会特意通知我,估计等到补贴金下来,你们那建完工厂,我都不可能知道。”

“还真是,要不是我特意告诉你,估计等市场上出现第二家太阳能热水器的供应商后,你才能知道。”

“所以,就有被钻空子的危险,不怕他来咱内地投资,就怕他来骗一下就跑的。”

林祯之所以担心这个,不是他多心把别人都往坏处想。

是这种事不新鲜。

曾记得在小时候,大概是九十年代初,林祯所在的家乡就出过那么一场骗了就跑的事情。

他的家乡是个文化古城,有着很多的名胜古迹。

当时有个南方的大老板要在他的家乡投资搞古文化旅游项目。

结果在古迹边搭上一大片架子后就开始申请补贴,补贴下来后,投资商就没影了。

那一大片架子自然也没有开工,在那晾了一两年的时间才拆。

夏天的时候,林祯坐着家里的拖拉机进城卖瓜,每次路过的时候,都能看到荒废的架子。

有了小时候的模湖记忆,林祯自然对这种事多了一分警觉。

恰巧尤远山也是个精明人,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尤叔,这个投资商准备投多少钱,又准备申请多少钱?”

尤远山道:“听说投资50万,再申请50万的补贴,总共100万,能建成一个太阳能工厂了。”

林祯微微皱眉,何止能建成,还能建成一个规模不小的工厂。

79年的一百万可不是几十年后的一套房一辆车能比的。

这位投资商可真想找便宜,尤其是在镀膜机和玻璃管生产线都被自己攻克的情况下。

正所谓头三脚难踢,双层壁玻璃管的生产技术用了十来年的时间才攻克。

镀膜机更是在自己提供完整图纸和大领导的亲自监督下,用了两年的时间才制造出来。

而且第一台机器,林祯多付了20万的研制费用。

如今自己第一批订单还没有完全交付呢,就有准备彷造的出来了,着实让他有点膈应。

要是建个厂造太阳灶,林祯是看都不带看一眼的。

但要彷造太阳能热水器,林祯肯定要查清楚是谁这么能膈应人。

核心技术还在自己手里掌握着,没有镀膜工艺,太阳能热水器就是个摆设。..

而内地能制造出镀膜机的,只有首都的第二机械厂。

自己的十台订单还没有完成,林祯不相信这个所谓的香江投资商能买到设备!

即便能买到设备,镀膜的工艺在自己这边,他也学不到。

集热管采用多层金属粉镀膜的工艺,怎么配比,怎么排序,研发部的工程师和车间技术员都签了保密协议,不是随便就能泄露出去的。

想到这,林祯更对这个投资商感兴趣了,真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镀膜技术。

首节 上一节 499/52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游戏只出宣传片,逼疯百亿玩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