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娱乐:我在音乐圈混成治愈系教授

娱乐:我在音乐圈混成治愈系教授 第254节

林曜走录音棚,开始编曲。

花海的曲子,尤其是前奏,超好听。

当林曜开始编出曲子时,石子岩和谢环都惊了。

那动听的旋律,那唯美的前奏……给人一种像是走进了一个童真的世界里一样。

在那满是稻香、像是动漫里的蔚蓝天空般、田野里充满嬉笑的声音,一下就坠入了童年……

好像我们小时候,一大群人围在一起做着小游戏……

“这前奏,也太好听了吧?”谢环皱眉问:“不是说这首花海是情歌吗?怎么曲子这么……唯美?很像是我们小时候的旋律。”

小时候的旋律,那是怎样的旋律?

或许就是现在这种旋律吧?

而石子岩,则在惊叹:“我好想看看以后的音乐年代啊,我想知道,林曜老师的作品,究竟能够火几年,是五年,还是十年,甚至是五十年、一百年?”

石子岩此时此刻的心情,旁人难以理解,只有年纪越大,才越有这样的感慨。

不仅是词,连曲的水平都这么高,连着几十首作品爆火。

如果再过个几十年,是否还会有人记得林曜?

是否会有人想起,曾经的那个音乐年代,是属于林曜的舞台?

是否会有人想起,曾经那个年代,一个叫林曜的音乐家,完成了先辈们都完不成的十二冠。

那是一个昌盛到极致的音乐时代。

也是独属于他的时代。

那些无数高光时刻,被颂为传奇,经典永流。

而石子岩,不怕自己被后世的音乐年代遗忘,他现在更怕的是,林曜这样的传奇人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淡去人们的视线,然后被淘汰……

那将会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林曜不知道石前辈此时此刻在想些什么,简单编好曲子后,才出声道:“我已经编好曲子了。”

一直震惊的谢环,忍不住开口了:“才几分钟就编好曲子了?你之前就已经提前编好了?”

“嗯。”林曜站起身来:“我写词的时候,一般都有提前编好曲子的习惯。”

谢环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反正不能把林曜老师当成同类来看待就对了。

要是当成同类来看待,自己会被打击到不想再碰音乐。

比如自己的学生张同。

退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其他一些音乐制作人,也想有那种写词先编曲的好习惯……可也得有那个能力提前编好曲子才行啊。

好多人都是一遍作词,一遍完善这首词的曲子,然后再慢慢打磨。

林曜倒好,曲子就跟不要钱一样。

他还是个人吗?

在谢环不知道该表达些什么的时候,录音棚的门被推开,周杰走了进来:“林曜老师,歌词我记好了。”

“那就开始录制吧,这首歌的音调我是这样……”

林曜开始给周杰讲述这首歌曲的音调。

没有音调,就不知道该怎么唱。

而且这首歌的难度,不亚于《青花瓷》。

不对。

应该说,周董的歌都挺难唱的。

正好周杰那种音色很符合,唱功也在线。

记住以后,周杰开始走进棚内,准备先唱一遍试试效果。

像石子岩、谢环这样专业的音乐制作人,看了歌词,又听了曲子,还知道了音调,能够猜出《花海》成品一个大概。

这时,谢环才理解这首歌为什么是情歌了。

有时候一个人听到一首歌,就会回忆起儿时的那些事情。

一般这种歌曲,都会承载着无数人的童年,被奉为经典。

现在,如果有人问谢环,童年的旋律,是怎样的一种旋律?

他会告诉别人,花海,就是童年的旋律。

它既是成年人的情歌,也是儿时的情歌……

第259章 录制完成

在录制过程,林曜一直在教周杰一种比较另类的唱法。

如果不用那种“岛式唱腔”来唱,《花海》就算录制出来,也不会很好听。

岛式唱腔+吐字不清=耐人寻味。

石子岩和谢环全程震惊。

这种唱腔,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

“林老师,这是什么唱法?”石子岩忍不住走过来了:“之前光看词的时候,总觉得唱起来有点奇怪,没想到现在唱起来,居然会是这么好听,加上绝美的前奏……”

那种感觉,石子岩都说不上来,林老师这种才华,简直了。

“是岛式唱腔……”林曜不知道该怎么说,原本他以为这个世界也有这种唱法。

可听石前辈这么一听,也许这个世界还没有出现这种唱法。

要知道石前辈活了一把年纪了,有些唱法就算不会,也应该听说过。

“岛式唱腔?”谢环都听得入迷了:“我现在的心情,就跟林曜老师当初发布那首粤语歌一样,光看歌词,如果用普通话来唱,总觉得有点奇怪,谁知道开口就给我来了一个大反转,太惊喜了。”

这首花海和那首粤语歌,给谢环的感官其实是差不多的。

刚才看歌词的时候,谢环也在期待着,林曜老师会用哪种唱法来让歌手录制。

又或者是用其他的华国方言进行录制?

谁知道,唱的时候还是用普通话,只是采用了更柔和的方式。

不愧是能写出这么多拿奖作品的人,牛逼!

随着花海录制完毕,石子岩和谢环、周晔,还坐在林曜身后的位置里。

他们怔怔出神,在思考着某件事。

林曜走过去喊了两声,他们才回过神来。

谢环起身追问:“录制好了?”

林曜点头:“嗯。”

谢环走到调音处:“我可以听听成品吗?”

林曜没有拒绝。

几人听完一遍之后,首先以石子岩的反应最大:“曲和词都达到了一个无可挑剔的地步了,比以往的作品都更要耐人寻味。”

谢环最激动:“果然是越到后面,歌曲的质量就越顶。”

说着,他就一直盯着林曜的脑袋,把林曜看得头皮发麻,弱弱问了句:“谢环老师,您一直盯着我脑袋干啥?”

谢环叹道:“好想看看你这小脑袋是用什么做的,为什么每次出新歌,质量都这么顶?为什么?为什么?”

说着说着,谢环就急眼了:“妈的,果然不能用常人的眼光看你,会气死人。”

林曜摸摸鼻子,在心里说了句:因为我开挂。

但是他表面却不会这样说,随即挤出一缕笑容:“我相信谢环老师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一样可以的,加油。”

谢环:“……”

我特么都三封了……还怎么努力?

再往上走一步,就是四封了。

谢环是没有自信能够在有生之年完成四封了。

因为太难。

他就差那条十二冠的封神路。

他深知自己没有这么多高质量的存货。

所以他才会如此的羡慕林曜。

不过,十二冠这条路,他不仅佩服林曜老师,还很佩服自己的老师。

老师曾经连续走了三次,最高纪录是十一冠,如果当时没有被拦截。

音乐史上第一人,可能就是自己老师的。

不止是谢环这样觉得。

连林曜都很敬佩石前辈。

自己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而石前辈,是真的靠实力打到十一连冠的地步,实力真的是极强。

如果石前辈再年轻个十岁,也许会有更多的精力再走一次十二冠之路。

又聊了两句,谢环这才去安排新歌注册上架的事,还有宣传方面。

加上音乐协会那边,答应了华国音乐协会的张会长,要免费帮林曜的歌宣传十次。

可不是小推荐,而是全网大推荐。

算算时间,现在才五月十八号。

距离月底,还有小半个月。

足够音乐协会和词曲协会花最多的资源去宣传了。

首节 上一节 254/3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儿子,你才念小学,怎么成首富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