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说你有钢铁意志,你来真的?

说你有钢铁意志,你来真的? 第229节

  赵默没有听清他说什么,随口问道,眼睛视线没有离开测试报告。

  “没什么~”

  见他如此,李虎忽然没有了以往对他的芥蒂,一丝感叹在心中想起:“这是一个纯粹的搞科研的人~”

  赵默不疑有它,他脑子里全是在对比这些测试数据,很快便确认道:“可以写报告交上去了~”

  李虎:“……”

  当天晚上,一份报告就到了刘长的手里。

  “果然不愧是赵教授!”

  拿到报告的时候,刘长就称赞了一句,办事速度就是快。

  而等到他看完报告,整个人更是拍案而起:“好!太好了!”

  有效!

  这是他看这份报告得到的唯一结论。

  有这个结论,足够了!

  其它再多的,也仅仅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随后,刘长也顾不得时间很晚了,拿到就去汇报了。

  “哦?赵教授的报告?”

  被打扰的上级没有不高兴,听到是赵默打上来的报告后,脸上顿时流露出了一丝高兴的笑容,第一时间就接过了报告,同时问了句:“是这大半年的成果吗?”

  “是的!”

  刘长连忙应道,跟着又高兴的说道:“赵教授这次是给出了一个大成果,完全颠覆了现有的科学研究领域。”

  “是吗?”

  上级更有兴趣了,然后便仔细的观看了起来。

  报告中,讲述了此次大模型运用的成果,对于研发效率的提升,也提了一个建议,说是时候到了制定大模型相关标准和战略的时候。

  “这个建议好~”

  上级对于大模型对于研发效率的提升、生产力的增长很是高兴,但更高兴于报告最后提到的标准制定,不禁出言称赞道。

  一流强国制定标准!

  毫无疑问,牵头组织设立大模型的世界标准,对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对于接下来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都将起到比大模型的直接作用更大的作用!

  我们制定了标准,不光是我们在这个标准下进行生产活动,别人也在这个标准下生产活动,那我们不仅立于不败之地,更占据头部优势,我们的东西将无往而不利。

  否则,标准被别人占据了,别人只需要稍微调整下,你就将付出巨大代价。

  除此之外,他也高兴于看到了赵默的成长。

  埋头干事是一回事,埋头干事的同时还能抬头看向远方,思虑将来,知道建立标准,打造我们自己的护城河,就更加难得可贵了。

  “我支持赵教授报告中所提到的观点!”

  上级说道,然后在报告上做了相应的答复。

  刘长顿时高兴不已,于是趁这个机会问起了赵默提出的论文先发的请求,询问是否可行。

  上级略加思索便笑着回答道:“这是赵教授的研究成果,想发表相关论文的话当然没问题,不需要询问我们的意见。”

  刘长迟疑道:“这是否会涉及到泄密问题?”

  上级摆了摆手说道:“我们要相信赵教授,他是一个爱国的科学家,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他是心里有数的。”

  刘长听得怔住了。

  似乎,好像,还真是这样。

  他回想了一下赵默一直以来发表的论文,都不存在泄密问题。真正可能泄密的,譬如石墨烯空气电池,赵默根本都没发过相关论文,发表的也只是一篇锂硫电池和一篇似是而非的石墨烯电池,不仅没有泄密,反而存在误导国外科学家的嫌疑。

  这样看,赵默哪里是会泄密的人啊,他更是“战略忽悠局”的科学家!

  翌日,刘长就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赵默。

  得到回复的赵默立即安排了他的学生开始撰写相应的论文,然后他自己则再次进入到了“沉浸”的状态之中。

  和特种钢集团的材料研发合作,既然大模型被确认有效,那就交给大模型和李虎他们去弄,按照制定的进度表去盯着。

  马卫红的合作要求,也被他丢给了团队去弄,他负责盯最后的成果,以及中途有什么大问题他负责协调,其它一概放手。

  赵默回到了五道口,一边教学,一边思考着燃烧的问题。

  他这边刚走,谭凯华主任就跑到了他们团队这边来。

  “你们赵教授呢?”

  谭凯华开口就是问他去哪里了。

  “赵教授回五道口去了~”

  团队中,负责大模型的两人之一,李文博士回答道。

  谭凯华“哦”了一声,转身就要走。

  李文博士连忙叫住了他,问道:“谭主任,赵教授说了,他最近一段时间不会过来了,您如果对我们项目组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和我说。”

  谭凯华转过身来看了他一眼,问道:“我听说你们在材料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全新的高性能材料搞出来了吗?”

  “暂时还没有。”

  李文先是摇了摇头回答道,然后解释了一句:“是利用大模型研究材料的做法成功了,目前正在用大模型筛选我们需要的材料。预计快了,下个月底就应该可以完成。”

  “大模型?下个月底?”

  谭凯华听怔住了,脸上随即流露出了震惊的神情,脱口问道:“有这么快吗?”

  大模型他知道,赵默团队用大模型分析火箭发动机、分析材料、分析燃烧,这些他都是知道的。

  半年过去了,一直没动静,他都有些失望了,甚至以为他们失败了。

  磨刀不误砍柴工,但磨刀也不能磨这么久啊?

  他可是知道赵默制定了两年完成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研制任务的目标,现在半年过去了都没动静,这未免令人着急。

  有时候,他都很佩服赵默,居然一点儿也不着急,反而像个没事人一样,沉浸于自己的研究当中,像个“教书先生”。

  今天刚听到这边有了进展,所以他连忙跑过来关心一下,询问进度。

  没有想到,他现在竟然听到了这样一个回答。

  下个月就可以完成材料研制?

  这磨了半年的大模型的效率不要太高!

  “应该可以吧,我们是按照现在的效率来评估的。”

  李文被他问得有些不自信了,他可不是赵默,不能对自己百分百有自信,所以面对谭凯华这样一位航空航天方面的前辈,难免心下发虚。

  说完,他甚至迟疑着说了句:“谭主任,这个进度慢了吗?赵教授也是确认了的呀。”

  谭凯华:“……”

  什么话这是,我是问是不是太快了,你反过来问我是不是慢了?

  我说的话没那么难以听懂吧?

  还有,什么叫做赵教授也确认了的,我比赵教授很差吗?

  “不慢,不慢,你们忙吧~”

  他缓缓说道,然后便转身离开了。

  对方都是年轻人,做事啊说话啊什么的,都和他们有代沟,所以得理解,所以他也不好说什么。

  “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不得了,没准他还真能办到这事~”

  走的时候,他脑子里想到了当初赵默决定推动大推力火箭发动机项目时的说辞“在方案落地的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当时他认为赵默这说辞简直是异想天开,现在回过头看,不是赵默异想天开,是他低估了赵默这个年轻人的能力。

  ……

  “……方程的解是否永远存在?是否能从任何起始条件开始,对任意流体进行无限的描述?分解成两个问题,一个是解的存在性,一个是这些解是否有边界……”

  五道口,办公室内,赵默合上了有关介绍以及试图证明NS方程的书籍,然后站了起来从窗户眺望远方。

  物理学家将湍流的形成描述为平稳流动的涡流,然后这个涡流中形成了更小的涡流,更小的涡流中又进一步形成更加嬉笑的涡流,这个过程循环往复,各自运动,又相互作用。

  但是,为什么明明平稳的流动会分解成湍流呢?

  湍流的流体变化是不是能用数学全部描述出来?

  这个数学模型的解到底是什么呢?

  “存在性~”

  “光滑性~”

  赵默的嘴里,一直念叨着这两个词,脑子里闪过无数的数字和数学符号、物理符号以及一条条正发生湍流的小河流。

  LV8的智慧构建了许多的数学模型,或者不断切割分类,或者聚合又分散,试图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证明NS方程解的存在性和光滑性。

  那些在NS方程上做出了种种努力的前辈们的经验和见解,都在他脑子里缓缓流淌,然后徘徊。

  但是,赵默依然没有找到头绪。

  他发现,要解决这个问题,似乎单纯的靠闭关学习没有了用处,因为前面没有了路。

  “灵感吗?”

  赵默看向了属性面板中“一次灵感机会”,但下一刻就直接关闭了属性面板,系统触发的越来越少,这种难得的奖励用完了就不一定有了。

  砰砰砰~

  一阵敲门声响起,然后一个声音传了进来:“赵默?”

  是杨婵的声音。

  赵默回过神来,连忙走过去把门开了开来。

  杨婵提着一个保温盒站在了门口,见到他的刹那,把保温盒往上提了提,一脸笑容的说道:“吃饭喽~”

  赵默一怔,看了看手表,时间竟然到了中午十二点半了。

  “咕咕咕~”

首节 上一节 229/4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华娱:我竟成了资本大佬

下一篇:刚会五雷正法,整蛊主播上门打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