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说你有钢铁意志,你来真的?

说你有钢铁意志,你来真的? 第259节

  女编辑莉莉安笑嘻嘻的说道:“是的,就是那个被华夏媒体同行称赞为神奇教授、史上最年轻大学教授的赵默。”

  “好吧,他竟然会给我们投稿~”

  黛博拉博士耸了耸肩,脸上逐渐流露出了饶有兴趣的神情,自言自语道:“N-S方程不存在光滑解?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新闻,不管是数学界还是物理界,我想都会因为这篇论文发疯不可!”

  黛博拉和《Nature》的编辑们一样,别看是干文职工作,但其实基本上都是理工科的高端人才,来自于各个专业,对于各行各业的一些问题基本上都是知道的。尤其是对于那些未解之谜、前沿理论和成果,都非常关注。

  N-S方程是物理上的大难题,同时也是数学上的大难题。

  N-S方程解的存在性和光滑性问题,一直困扰着物理和数学界,难倒了无数的物理大神、数学大神,是千禧年七大难题之一,而且是七大难题中排名靠前的一个。

  谁解决了N-S方程,谁就是物理和数学两大领域内当之无愧的大神之一,足以和爱因斯坦、波尔、高斯、黎曼这些大神其名。拿菲尔茨奖、诺贝尔奖根本不是难事。

  黛博拉立即看了起来,一字一句的看,看得非常认真。

  刚开始,她还看得进去,比较浅显,但看了不到两分钟,她就看得有些吃力了,因为通篇论文都是用数学符号写的,赵默是从数学的角度来解这个方程,而不是从物理的角度,这让物理专业毕业的她深感头疼。

  很快,黛博拉就放弃了认真看完看懂这篇论文的决定,做出了只看完和大概看懂的决定。

  然后,她看的速度就快了起来,头也不疼了。

  十分钟后,论文看完了。

  黛博拉大概看出来了,赵默没有全面解析出N-S方程解的存在性和光滑性是否存在,而是论证了在n≥3的三维情况下,N-S方程会爆炸,然后大概得出了N-S方程的存在性和光滑性可能并不存在的结论。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以前是论证了n≥4的情况下吧?”

  黛博拉回过神来后,喃喃自语了一句,然后又联想到了一件事:“赵教授怎么会在这个时间点写出这篇论文来的?难道是在研制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的过程中发现的?”

  想了一会,她大概想通了,应该就是这个原因了。

  也只有这个原因,才能解释得通赵默怎么突然会去研究N-S方程。

  赵默作为近年来声名鹊起的科学家,黛博拉是有过了解的,也看过赵默之前发表的一些论文,不管是数学、材料、还是通信等等,其实都是和数学有关,但和流体运动无关,和N-S方程无关。

  也只有火箭发动机和N-S方程有很强的关联性。

  “只是,这篇论文不太适合发表在《Nature》上呢~”

  黛博拉沉思良久,最后抬起了头,缓缓看向了莉莉安,笑问她道:“莉莉安,伱认为可以发表在我们《Nature》上吗?”

  《Nature》的定位是自然科学,关注的是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

  作为副总编辑,黛博拉更要权衡利益,毕竟《Nature》是要赚取利润的,要赚钱的。所以,它也是一本网红期刊,要走流量的,而赵默的这篇论文偏数学。

  数学是什么?

  数学几乎和流量绝缘,没人会为数学问题花真金白银买单!

  所以,在《Nature》上,更多的是生物和化学、医学、人工智能等等这些。

  莉莉安听得一怔,然后便意识到了这点,想了想后回答道:“如果论证没问题的话,当然。这篇论文侧重数学,但其实是一个物理问题,而且还是热度极高的N-S方程问题、是刚刚研制出一千吨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的华夏神奇教授撰写的。”

  “是啊,论证没问题的话~”

  黛博拉脸上露出了笑容,随即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没错,我现在就发给同行们去看看吧~”

  她明白了莉莉安的意思,流量教授和流量N-S方程,两者结合在一起,《Nature》如果刊登了这篇论文,销量肯定是不愁的。不管是在欧美还是在亚洲,无数人会为买单。

  特别是华夏、小本子、白象国、还有阿美莉卡,她毫不怀疑这篇论文发表后,这些国家的民众会慷慨解囊。

  当天,黛博拉就把论文发给了数学和物理界的一些大神去审稿,阿美莉卡院士斯瑞尼瓦桑,著名流体力学专家和物理学家;约翰牛院士、剑桥教授克斯维尔等等,以及陶泽轩,甚至还大胆的发给了威腾教授。

  嗯,就是那个拿了菲尔茨奖,打了无数数学家脸的物理学大佬威腾。

  黛博拉对此并不抱希望,毕竟威腾大佬日理万机,而且傲气得很,很难会搭理她的审稿要求,她只是存了个念想,万一威腾大佬回复了呢?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第二天,黛博拉偶尔看看这些大佬有没有回复她,也时不时的问莉莉安跟进的进度。

  第三天的时候,黛博拉一上班的时候就查看大佬们的回信,原以为又是没有结果的一天,结果一点进去,她就看见了陶泽轩的回信。

  陶泽轩:“很天才的论证,我仿佛曾经在梦中见过。”

  黛博拉顿时大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一丝喜色:“太棒了,过稿了!”

  但下一刻,她就怔住了,然后老脸一红。

  这论文又不是她写的,这么高兴做什么。

  当天以及第四天的时候,黛博拉陆陆续续收到了其它同行的评审回复,从数学上来说没有问题。

  黛博拉于是把赵默的这篇论文列入了即将发售的新一期《Nature》准备刊登的文章当中。

  到了第五天,《Nature》即将刊印的前一天,黛博拉都没有看到威腾大佬的回复,正失望不已时,邮件忽然弹了一封一个提示出来,名字正是威腾大佬。

  “很有趣的论证,我认为结论是对的~”

  看着威腾大佬的回信,黛博拉顿时高兴不已,拍着桌子大声喊道:“莉莉安,快,把这句话加上去,还有前面的,我要在论文的前面看到它们~”

  ……

  第七天,新的一期《Nature》发布了~

第271章 放心,这一次我不会打报告了

  10月中旬,航天那边召集了一群人开闭门会议。

  这一次,他们邀请了赵默。

  之前做方案调整时,考虑到赵默不是他们体制内的,所以并未邀请他,以至于赵默提个方案直接把他们讨论的方案给打了回来。

  没办法,这次只能邀请赵默,然后集体讨论赵默提出方案的可行性。

  赵默欣然前往,然后被刘长要求做第一个发言。

  赵默也不客气,当场做了发言,讲述了自己对航天未来的想法和一些设想,重点是月球基地和载人登火。

  航天那边的方案,他看过,前世也看到过实际过程。

  载人登月是基本完成的差不多,一步一个脚印,走的很稳,先搞空间站的同时绕月探测,然后走鹊桥中继,接着无人采样返回,最后空间站建成、搞载人登月。可以说,前世的战略距离圆满完成只一步之遥。

  至于火星探测部分,赵默没有看到太多,仅仅只是看到了祝融车登陆成功,后续的火星采样取回还停留在纸面上。

  火星探测毕竟太遥远,紧迫性和重要性远没有月球探测来得那么紧急和重要。

  哪怕是阿美莉卡,对于火星的探测也只是做到了和我们一样的程度,派了台火星车上去,然后没然后了。一直说的2024年前火星采样返回的事,赵默重生前是提都没提了,不知不觉就没影了……

  至于马教主喊得震天响的载人登火,听他吹牛皮笑笑就行了,谁当真谁傻逼~

  按照前世的步奏走,当然没有问题,稳得一批。

  但是,现在有了一千吨这么大单台推力的火箭发动机,为什么不快点、再快点呢?

  发展速度要的就是争分夺秒,要的就是让敌人反应不过来。

  猛打猛冲猛追!

  趁现在阿美莉卡还没反应过来,一把甩开它,为后面的争锋积蓄优势,让它投鼠忌器,我们腾挪的空间和时间都会大上很多。

  以前是没有条件,动力问题一直没解决,航天发展的速度不得不慢。现在已经解决了,当然要快快上马。

  “……大家都在说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现在动力问题得到了解决,月球基地的建造我认为是时候提上日程了。解决了月球,火星探测将不再是太大的困难。”

  赵默最后说道。

  他脸上的神情淡然自若,嘴角扬起淡淡的笑容,看着平平无奇,但说话的语气和话里面的内容却是无比的从容和自信。

  与会的所有人,听着他这番话,无不有着强烈的这种感受。

  “倒是一以贯之的自信!”

  刘长暗暗点了点头。

  “这年轻人很强势啊~”

  航天那边阮民面无表情,心下叹了口气。

  这不是他第一次和赵默一起开会了,之前搞大推力发动机时见过一次。当时他就觉得赵默的行事作风非常硬朗,不达目的不罢休。现在是第二次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推力发动机成功带来的影响加持,他感觉赵默不是硬朗,而是变成了强势。

  他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但他知道古语有云:过刚易折。

  一个从未遭受过失败打击的年轻人,堂而皇之的给大国航天发展提出“激进”的方案,如果采纳了,无疑是充满了巨大风险的。

  但可惜,这事不已他的意志为转移。

  他转头看了一圈,除了头发花白的院士、航天专家们个个眉头紧锁之外,与会的年轻专家、院士们无不流露出了震动、惊喜和若有所思的神情。

  甚至是刘长,他都看见对方脸上流露出了期待的神情。

  毫无疑问,刘长倾向于赵默的方案。

  “我还是倾向于原先的调整方案~”

  “赵教授的方案也不无道理,我计算了一下,可行性也是极高的~”

  “我之前就说我们的计划太保守了,所以我支持赵教授的方案~”

  “我坚决反对如此激进的方案!”

  ……

  随后,与会众人开始了激烈的议论。

  赵默是来者不拒,几乎复制了一遍当初强推大推力发动机立项的场面。

  当然,这一次赵默的支持者明显变多了,他得到的助力多了很多,面对的压力小了很多。

  当天,方案并没有最终定下来。

  赵默预计,激烈的议论还需要持续好几次。

  反对的还是很多,不乏著名院士。

  赵默对此倒是完全没放在心上,工作而已,畅所欲言嘛。

  哪怕是钱老,以他那么大能力那么大威望,所做的每个决定都是一样有反对者,所以现在这场会议不足为奇。

  他看了一眼,令他意外的是和他较熟的李栋院士竟然也是反对者之一。

  开了一个上午,闭门会议宣布暂时结束。

  散会的时候,刘长拉住了要走的赵默,对他说话道:“赵教授,事关重大,需要多轮磋商才行,急不得。”

  赵默怔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真正要说的,不禁笑道:“放心,这次我不会打报告给了。”

首节 上一节 259/4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华娱:我竟成了资本大佬

下一篇:刚会五雷正法,整蛊主播上门打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