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说你有钢铁意志,你来真的?

说你有钢铁意志,你来真的? 第314节

  “是吗?”

  赵默眉头一扬,笑道:“那挺好的。”

  杨婵则问他道:“你这边天天带娃,工作上没影响吧?”

  赵默点了点头道:“没问题的,我精力充沛的很。”

  杨婵“嗯”了一声,忽然脸微微一红,说了句:“老公,我现在已经没问题了。”

  “嗯嗯~”

  赵默先是点了点头,但随后突然反应了过来,忍俊不禁道:“我知道了,不过我刚不是说那个。”

  杨婵剜了他一眼,“呸”的一声说道:“你以为我想说什么?写伱的报告吧!”

  赵默这才哈哈大笑了起来。

  一夜无话,尽是恩爱~

  翌日,赵默神清气爽的去学校了。

  他和训练中心那边请了一天假,全力写报告。

  十二五规划已经到了中期,即将敲定下来,他要搞快点,这样才能赶上末班车,否则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或许要五年后的十三五规划了,那样就延了时间。

  赵默现在写报告已经是信手拈来了,有了想法,有了资料,速度是非常快的。

  在这种大型基础科研工程的建议报告上,往往需要用扎实的理论、详实的数据以及大量的工程数学演算。特别是他现在提出的科研工程,需要用到巨量的数学算法,而且还得是推成出新,在之前那些老去的旧版本工程上更新迭代。这些,对于其他那些不是数学专业的科学家来说,往往是需要很长时间琢磨,然后校正的。

  但对于赵默来说,这部分反而不是困难,都是一蹴而就的。

  所以,报告写着写着,到了这天下午五点钟左右,已经到了收尾。

  随着赵默写下最后一个字,打上句号,一篇长达二十页的、精简的科研工程报告完成了,他长出了一口气。

  这时,他已经饿了一天,蔡斌早上倒的茶到现在都没有喝一口,中间除了上了一次厕所,其它时间都用在写报告上了。

  站起身,活跃下有些发僵的身体,揉了揉有些发软的双手和十指,赵默随即就把报告打了出来,然后拿着去了物理系杨老那边,请他帮忙看看,提点意见。

  到杨老办公室的时候,高能物理团队的高志强教授正好也在。

  一见面,寒暄了几句,赵默还没说出来意,高志强教授就笑着打趣他道:“赵教授,你什么时候回归到我们这边来啊?少了你,高能物理领域已经很久没有热闹过了。”

  赵默一怔,随即扬了扬手中的报告,笑着说道:“我一直在呀,这是我最近的一个想法,正想请杨老、高教授你们掌掌眼呢~”

  高志强听得眼睛一亮,连忙说道:“那可得认真拜读下了~”

  刚才那句打趣的话半真半假,这话就不是了。

  上次LCH开大会,想要邀请赵默过去,还想请赵默作报告,关于希格斯粒子的,但赵默拒绝了,这让高志强感到可惜。当然,他知道内情,所以也理解。

  但是,赵默自从发现希格斯粒子之后,就没再物理、特别是高能物理方面做研究了,这就令高志强想不明白了。

  要知道,物理、高能物理研究的好,不仅科学领域地位高,而且更重要的是干其他任何科学都是事半功倍。

  现在听到赵默这样说,立即以为是赵默有了新的高能研究成果,岂能不感到惊喜?

  “我看看~”

  杨老笑着说了句,从赵默手上接过了报告,然后认真看了起来。

  报告名“关于建设第四代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项目的建议”,顿时让杨老提起了精神。

  一旁的高志强见杨老在看报告,也就和赵默又说起话来,说上次LHC报告的事情,说希格斯粒子验证的事情,又说还是杨老高瞻远瞩,没有上马千亿大型对撞机,否则动辄几年十几年就只是验证标准模型,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实在是太浪费了。

  “……上个月再次发生了液氦泄露,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修好。哎,这工程质量,实在是不敢恭维!”

  说着说着,高志强开始吐槽了起来

  赵默也这时才知道,LHC那边还在验证希格斯粒子的质量,看是否和他计算的一样,然后又又又出问题了。

第330章 赵教授啊,你怎么会没想法呢?

  大型基础科研工程容易出问题,这是必然的。

  工程是实际,实际就是和理论不一样的,是问题多多的。没有问题不叫实际,人们只能尽量让工程往理论靠近,排除种种影响因素。

  越大的工程,问题越多。

  特别是大型基础科研工程,无一不是应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科技、最先进的产品。

  最先进,意味着拥有最强大的性能。但与此同时,最先进也意味着不稳定,否则就是不先进的,已经大规模在社会上推广应用了。

  所以,站在更高的层面看待科学,我们国家的主意、毛主席讲的辩证思维是YYDS。

  当然,没到一定程度,是无法体会这一点的,反而会认为这就是扯淡,科学就是科学,掺杂了政治就是没创新、没未来的。

  赵默最近逐渐理解了这些,不过听着高志强的吐槽,他还是不免感到无语,这容易出问题的大型基础科研工程,也不是这样出问题吧?

  隔三差五的出问题?

  这还怎么做研究?

  时间跨度之长,着实令人无语。

  两人聊了一会,除了关于高能物理方面的事情,高志强教授又聊起了超导相关的话题。

  高志强首先问赵默知不知道小本子东京大学最近的一些关于超导的科研成果。

  “不知道!”

  赵默先是摇头,然后笑问道:“难道他们搞定了常温超导不成?”

  “咳咳~”

  高志强顿时被呛到了,哭笑不得道:“当然不是了,如果他们搞定了常温超导,那整个世界的格局都变了,现在还有平静可言吗?”

  说完,他介绍了一下他知道的科研成果。

  赵默这才清楚是怎么回事。

  原来东京大学教授十仓好英发现了一种全新的铁基超导结构,实现了60K以上的高温超导,同时还发现了界面超导模式,也就是在特殊基片的表面生长薄薄的一层原子层。这些都发表了论文,发表在《Nature》上,给“铁基超导”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让这个领域再次爆火起来。

  “就这?”

  赵默心中暗道一声,知道这些成果的确是突破性的,但对于一个后来者,他更知道这些成果不过是通往常温超导路上的一些刚起步的台阶罢了,甚至台阶都算不上。

  二十年后,常温超导依然遥遥无期。

  别说常温超导了,哪怕是高温超导,也是依然昂贵、使用条件非常高!

  当然,赵默不会因此否定,所以高志强介绍完之后,他只笑了笑,点头说了句:“挺不错的。”

  而听着他的回应,高志强顿时无语:“……”

  不是,什么叫做挺不错的?

  这种可以称之为重大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在你这里只能算是挺不错的了吗?

  好家伙,自打搞定了一千吨推力火箭发动机,拿了菲尔兹奖,现在要求是越来越高了啊!

  一时之间,他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下去了。

  赵默见他不说话了,脸色有些不对劲,隐隐察觉到了一些他的想法,不过也没解释,而是转而问道:“我们这边有哪些团队在研究这一块啊?”

  高志强还有些没缓过劲来,勉强答道:“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赵贤院士的团队研究的比较深入,其它的还有燕大的韩林教授团队等。”

  赵默继续问了句:“也是铁基超导吗?”

  高志强点了点头,回答道:“主要是,不过也在尝试其它的材料。”

  赵默点头表示了解了,心道:“虽然是小本子西野熊的团队率先发现的铁基超导,我们在这方面的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他们贴金了,但大家同一起跑线,这也是一个工程问题,倒也不用担心什么。更何况,最终的常温超导结果多半不再这个方向。”

  铁基超导,含铁的化合物,2006年发现的。

  当时小本子西野熊团队本意是研发新的应用在显示器上的材料,就像他发明铟镓锌氧化物一样,没想到成功发现了铁基材料的高温超导超导特性,一举将原本沉寂已久的超导领域再次推到了前沿,出现了爆火状态。

  后来者,在铁基超导上做研究的做出了成果的,说是在西野熊的研究基础上添添减减也是没问题的。

  据赵默了解的,西野熊也因此是每一年诺贝尔奖的评选热门,虽然每一年都失败了。

  “看这个趋势,大家都比较乐观,未来二十年内有望实现常温超导~”

  高志强随后说起圈内的讨论。

  “……”

  赵默有些无语,摇了摇头道:“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在理论还没有搞清楚前,像这样盲目的靠一种一种材料尝试、不断的掺杂去做实验,未来二十年内肯定搞不出常温超导的。哪怕是用上AI大模型去做实验,也是搞不定的。”

  高志强惊愕不已:“呃……”

  他没想到赵默如此悲观。

  正想说话时,杨老的声音在旁边响了起来:“什么搞不定?”

  两人转头看去,杨老已经把论文看完了,正揉着眼睛询问他们。

  赵默笑着解释了刚才两人的讨论。

  杨老点了点头,先是把报告递给了高志强,然后笑问赵默道:“理论都是根据现实来的,我不认为一定要有理论才能实现常温超导,还是小赵你已经有了想法了?”

  赵默顿时汗颜:“杨老,我没想法啊。”

  杨老开玩笑说道:“你可是赵教授啊,怎么会没想法呢?伱应该有想法的啊。”

  赵默:“咳咳,真没有!”

  “真没有?”

  杨老认真的看着他问道。

  “真没有!”

  这一次,赵默回答的也很认真,语气斩钉截铁。

  杨老奇怪的看着他说道:“不应该啊,小赵你一向来很有想法的啊。看你这份报告,我都不知道你这段时间竟然思考了这么多,想法多到我都不敢想了,不仅把工程的方案设计了,还把新的算法也给搞定了,把光源亮度演算到了亿亿倍?”

  赵默:“……”

  大佬,您这是批评呢还是赞扬呢?

  他有种想高兴又不想高兴的情绪了。

  “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魔都那边不是刚建好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吗?”

  高志强的惊讶声音帮他圆了场。

首节 上一节 314/4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华娱:我竟成了资本大佬

下一篇:刚会五雷正法,整蛊主播上门打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