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说你有钢铁意志,你来真的?

说你有钢铁意志,你来真的? 第372节

  到了匡先涛办公室,匡先涛也没和他说太多,只叮嘱他道:“现在木已成舟,虽然我一百个不同意上级这样操作,很想一走了之撂挑子,但EAST团队不能散,这么多年的心血不能浪费。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尽量配合他,同时不让他乱来~”

  徐威听着就很反感,这话其实就是告诫他别乱来,于是忍不住说了句:“你放心好了,我没那么没脑子。”然后便生气的转身离开了。

  匡先涛顿时满脸无奈了,张了张口想说什么,却什么也没说出口,最后只剩下一声长长的叹息:“哎~”

  他很想说你知不知道我多少个夜晚没睡好觉,就是在操心这事?

  但想想还是算了,说出来没意义了。

  心血不能白费!

  这是他现在剩下的唯一一个信念了。

  另一边,赵默全然没有考虑这些,送走那位副部长后,他只剩下了一个念头,尽快实验,取得他想要的数据。

  当天下午,赵默让匡先涛把EAST研究所这些年研究的资料全部搬过来给他看。

  对于这个要求,匡先涛立即照办的同时也怔了一下,因为这种路数还是比较稳妥的。

  每到一个地方就仗着自己的身份地位开始指手画脚,往往干不成事。

  能干成事的,往往都是每到一个地方就先说多听多看,等看完了听完了思考之后再来指手画脚。

  这叫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匡先涛原以为赵默年轻气盛,自身能力又强到离谱,此番跑过来他们这边会第一时间就“烧火”,没想到赵默竟然先调查。

  一时之间,他心中对于赵默的感官立即有了一丝变化。

  “就先看看~”

  匡先涛到底还是保持着警惕。

  “91年6月接收的大毛T-7部件,开始了改造~”

  “94年12月,首次获得了等离子体……”

  “03年10月正式更名为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07年通过了国家验收,当时就获得了稳定的、可控的具有大拉长比的偏滤器位形等离子体放电,最大电流0.5ma~”

  “10年实验实现了150万摄氏度偏滤器长脉冲等离子放电,最高等离子体电流达到了1兆安~”

  ……

  匡先涛搬来的资料很多,赵默抓大放小,把细致的一些资料全部让他带来的六名学生去看,有问题的汇报给他,他自己则纵观整体。

  通过整体的浏览,再大概翻阅了一下自己认为需要注意的一些更细致的参数,赵默对于EAST的现状渐渐的有了大概的了解。

  而对于他的六名新学生来说,这一次毫无疑问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实践学习的机会。

  要知道,在学校里,他们学的最多的是理论。哪怕五道口资源雄厚,对于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也非常深入,也有一些实践学习,但又怎么比得上EAST这个国家级别的科研工程?

  这里的资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座知识海洋。

  能吸收多少,多少就是有用的。

  赵默给他们这个机会,他们无不非常的兴奋,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着高兴、激动的笑容,迫不及待的就翻阅起资料来。

  当然,他们也知道,导师给了他们机会,其实也是一种考验,考验他们对可控核聚变的认识和研究有多深。

  说不定什么时候,导师问他们问题。

  资料一直看到了下午四点钟,赵默看完了他关注的那些点,略微思考后便将资料放在了一边,拿起纸和笔开始撰写资料。

  解决完了杨米尔斯方程组后,他发现了引力和暗物质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了暗物质方程和超导机理,更重要的是智慧等级升级到了LV9。

  他不仅破解疑难杂症的能力更加厉害了,学习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也更加的厉害,而这也是他有着自信向内阁自荐去完成可控核聚变这个永远五十年的工程的原因。

  顷刻间,无数的灵感从他脑子里生出,沿着手臂,从笔尖流出,流转到了A4纸张之上……

第393章 改造EAST装置

  托卡马克,是大毛子的语言,Tokamak音译过来的。

  其实这个Tokamak是由环形(toroidal)、真空室(kamera)、磁(magnit)、以及线圈(kotushka)几个词组合而成,是大毛子库尔恰托夫研究所的科学家在五十年代提出来的,然后1958年就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托卡马克装置T-1。

  EAST前身是接收的大毛子的T-7,已经迭代更新到了第七代了,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不知道超过我们多少。

  当然,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情况比比皆是,大毛子虽然是提出者,也是首创者,后来还是被我们和阿美莉卡超越了。

  T-7除了是第七代之外,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超导材料的托卡马克装置,在当时而言无疑是极其先进的。

  五十年代之后,可控核聚变进入了各国研究的视线,并迅速成为了各国争先研究的焦点,每个国家都想着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国家。

  然而,经过了五十多年的发展,虽然可控核聚变的研究发展迅速,每隔一段时间都有大突破,国际上更是联合起来要建造ITER,但进入到千禧年后,世界科学界依然看不到可控核聚变成功的希望,因为越往前研究,问题就越多,而且越加难以解决。

  就拿ITER来说吧,1988年就启动的计划,到2006年才开始正式启动建设。

  然后到了现在2012年了,反而停了下来。

  原因很多,存在着勾心斗角、经费等问题的困扰,但核心问题还是在于技术。不是关键部件存在质量问题,棒子国和欧盟负责的冷屏部件、真空室部件质量差;就是第一壁材料的选择困难;或者是各种以前没考虑到的问题出现了、考虑到了……

  于是乎,“永远的五十年”这个无奈又苦涩的称呼就这样流行了开来。

  赵默重生前,ITER依然没有建成,一会说2025年,一会又说2030年,反正没个准信,反倒是国内的可控核聚变搞得如火如荼,尤其是EAST,隔段时间就有一个大突破。

  当然,在赵默看来,或者说在绝大多数人看来,今天突破了、明天又突破了这些新闻报道属实没什么大用,因为每次报道突破都说距离成功快了,但一晃几年过去了,又是没影子,距离成功还差得很远。

  反正这样翻来覆去的报道,人们都麻木了,看这类新闻基本都是直接无视了,包括赵默。

  重生之后,赵默没有进入这个领域做研究,而是在夯实自己的基础,因为他知道,基础打得牢,这些研究自然而然就能在某个时间完成,所谓水到渠成。

  乘坐神州神舟九号飞天之前,赵默的想法是等国家从月球上采集土壤回来之后,他再进入到可控核聚变这个领域研究研究,不过也是从月壤中的氦3开始研究。

  直到破解了杨米尔斯方程组,他的想法才豁然改变了,因为他的发现和进步大大超出了他之前的预料,他有了一定的把握提前把这个超级复杂的工程问题给解决了。

  资料的撰写非常的快,赵默基本上是文不加点,没有丝毫的停顿,前面一片坦途。

  大量的数学符号、公式、以及详细的构造图纸出现在了纸张之上。

  一张,两张,三张,四张……

  渐渐的,纸张越用越多,“唰唰唰”的声音瀑布一般流淌了出来,将在会议室内翻看资料的六名学生都惊动了。

  他们纷纷朝赵默投去了钦佩和渴望的眼神,钦佩他的强大实力,渴望看看自己的这位导师到底在写些什么东西。

  六人纷纷对视了一眼,没有一个人敢上前询问,很快便重新低下了头去,继续看手上的资料。

  快五点的时候,匡先涛过来了,他要看看赵默这一天都待在这里干嘛了,也要问问他说的“稍后”给他们资料到底什么时候给。

  从上午稍后到下午五点?

  这也太扯淡了。

  “他该不会是想玩我们吧?应该没这么低情商吧?”

  匡先涛脑子里是生出了一些恶意的想法。

  但很快,他就知道他误会了。

  从会议室门口一路走进来,赵默都伏案写着,并没有注意到他的到来,走近一看,已经写了一迭的稿纸了,大概有三十多张吧,显然是聚精会神的在做着自己的事情。反倒是赵默的那六个学生,虽然在认真的看他搬过来的资料,但六个人都不约而同的注意到了他的到来,陆陆续续的朝他看了一眼。

  走到赵默近前的时候,匡先涛迟疑了一下,没有叫醒赵默,而是探头瞟了一眼,好奇赵默在写些什么东西。

  下一刻,他就看到赵默右手边旁边迭着的那些稿纸中,最上面一张赫然画着一个简易的超导磁体结构,标注了超导极向场磁体、超导纵场磁体和支撑结构三个模块;以及一个托卡马克装置主机,标注了外真空室、内真空室、超导磁体西酮等几个模块。

  两个装置旁边,都有着一些参数。

  其中一些参数,非常的眼熟,应该是来自于他负责的EAST装置。

  还有一些参数非常特别,有些违背了常理。

  匡先涛回过头再看去赵默画的超导磁体结构以及托卡马克装置主机,这才发现这两个装置的结构都和EAST有着许多的不一样,像是一台改造过后的EAST。

  匡先涛猛然一惊:“他要改造我的装置?”

  这样一想,匡先涛的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眉头紧皱。

  他最怕的就是赵默对EAST装置动手脚。

  要知道,EAST装置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造,几乎到了现阶段国内科学技术水平能够达到的工艺极限了。

  他不认为一个刚来这里,看了他们一些资料的人就能够对EAST装置进行有效的改造!

  而不能进行有效改造的后果会是什么,是个人都能想得到。

  后果一定是破坏性的!

  下意识的,匡先涛就准备出声打断赵默,警告他不要瞎搞。

  但还没来得及开口,一直伏案疾书的赵默忽然直起了身,伸了个懒腰,把手上的笔放下了,停下了工作。

  下一刻,赵默见到他站在自己面前,脸上立即流露出了笑容,同时开口说道:“匡所长,正好你在这,这些资料我让人去复印一些,你安排分发给团队的人吧,争取今天看完它,明天上午我们就这些资料开个小会,然后就要开干了~”

  说着的同时,他朝自己一个学生招了招手,示意对方过来,然后把桌上刚刚写完的资料全部迭在一起,交给对方去复印。

  匡先涛嘴角一抽:“所以,赵教授上午说的资料,是刚刚写出来的?”

  他刚才还在想赵默写的东西是干什么用的,毕竟那资料一看就是整体设计方案,虽然是在EAST装置上改造,但一样变动极大,极有可能是以后的设想。

  他万万没想到,这些刚刚写出来的资料就是赵默口中的“稍后”给他们看,明天要会议讨论的资料!

  这可真是让他大吃一惊~

  “是啊~”

  赵默笑着点了点头,大概猜到了他的一些心思,不过也没说破,随后看了看时间,已经到了五点了,于是转移了话题说道:“匡所长,晚上我会在这边呆到十一点,有问题欢迎大家来找我讨论。另外,我还有一些事情要和匡所长你讨论讨论~”

  匡先涛没有回答这话,而是皱起了眉头问道:“赵教授,我刚才看了一下你写的东西,你这是准备对EAST装置大动手术吗?要知道,EAST装置刚刚经过改造升级,这个时候再改造,万一出了问题谁能负得起这个责任?”

  赵默淡然一笑道:“大动手术倒不会,只是稍微调整下罢了。至于出问题、负责任,这点匡所长多虑了,我会跟进的。”

  还没开始,匡先涛就来泼冷水警告他,那他也用不着客气。

  匡先涛神色一滞:“……”

  行吧,你是两院院士、是研究中心主任,出了问题你兜着就是了。

  他懒得多费口舌了。

  不一会,资料复印完了,两名学生抱着厚厚的两大迭走了过来,每一份资料都装订成了册子,方便携带和翻阅。

  随后,两人跟着匡先涛出去分发资料了。

  五点半,赵默等人在匡先涛的招待下在食堂吃了饭。

  只是休息了半个小时后,赵默他们便回到了会议室,赵默还拉上了匡先涛,找他聊EAST装置这些年碰到的一些问题、一些细节,同时等待着EAST团队其它成员有没有什么问题询问。

首节 上一节 372/4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华娱:我竟成了资本大佬

下一篇:刚会五雷正法,整蛊主播上门打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