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156节

  在时局已然如此,关东联军过不了函谷关。咱们在这弘农,再怎么打也没有任何意义了。以我之见,咱们不如就此罢兵。”
  “我要并州与河东!”
  话都说开了,王辰自然也没有什么好伪装的了,当即便与董卓明言。
  “什么?”
  董卓好似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没有想到王辰竟然这般直接。
  “我说撤军可以,并州与河东得交给我来管,你一应不得插手!”王辰很明白现在的局势,就算不把这话说开了,并州与河东都在自己的手上。之所以要这么说,实则是在想董卓表明一个意思,将来这官要怎么封,要怎么才能让自己名
  正言顺的统领并州与河东。
  “我当是什么事儿!”董卓大喜,道:“如此便这般说定了,我自当表奏朝廷,安排一应巨细。既如此,咱们也就罢兵吧!”
  王辰点头,算是同意了董卓的话,但又道:“很好,就此罢兵,你过你的逍遥日子,我自为朝廷镇守边陲!”董卓颔首,话锋一转,道:“公振,事到如今这天下只怕并无咱们想象那般简单了。我意与你结为盟好,共同进退。你我乃是这天下数一数二的大势力,若是咱们两家联合
  ,天下谁敢不从?”
  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王辰都没有想过。现在确实是这般情况,自己与董卓是这天下最大的两家势力。便是此番争斗也是两家之间,其他诸侯不过是敲敲边鼓罢了。如果联合起来,这天下确实没有人敢于反抗自
  己。
  不过,董卓废帝弑帝名声在外,自己却如何都不敢与他沆瀣一气。
  此番撤军,自己也是迫不得已,不然如何不将那长安城攻下?
  不过话既然说了出来,王辰不得不虚与委蛇。
  见王辰并没有那个意思,董卓也就不了了之。
  最后,王辰将这酒一饮而尽,向着董卓抱拳,道:“仲颖今日可将军队撤回函谷,我且在此休整五日聚拢士卒,第六日撤军北归,如何?”
  “嗯!”董卓并未拒绝,在他眼中王辰现在已经不可能与自己再战了。
  而自己也是时候要调整部署,以防万一了。而他更相信,王辰绝不是暴虎冯河之人,必然明白当下的时局。
  
第二百五十二章 挥军北归
  
  陕县,中堂。
  王辰将手上的天子诏交给了曹操与孙坚,城头上也传来了董卓撤军的消息。
  不用说,二人都知道王辰定然是与董卓达成了什么密约。
  孙坚面目有些呆滞,他似乎不敢相信自己一直为之努力拼搏的一切,便这般消失不见了。
  原本靖除国贼的理想与追求,瞬间崩塌。
  曹操也坐在位子上愁眉不展,不知该说些什么。
  这时候的曹操还不是后世的那个奸雄,他还有自己的理想,也还有自己的追求,心中还装着那个腐朽不堪的朝廷。
  “将军!此时撤军,便好似乐毅功败垂成啊!”孙坚心有不甘,虽然前番被董卓的军队杀败,但是他依然斗志满满,希望王辰能够坚持下去。
  曹操也点头赞同,道:“将军,此时更当趁董卓大军后退之际,集结所有力量倾力一击,或可成事!”
  但是王辰却自有自的考量,他起身向着二人抱拳,道:“二位以为我王辰是那种贪生怕死之人吗?”
  “将军首倡义兵以伐不臣,又何是惜命之人?”孙坚抱拳,道。
  “既然如此,我便与二位明说了吧!”王辰叹了口气,道:“关东诸军已经后撤,现在我等新败于此,而左右两翼又有董卓十余万大军,可战否?”
  这话一出,二人更是气愤:“此众愚人,坏大事也!”
  听到了这个消息,二人便不再催促王辰出兵了,只是气愤的坐了回去。
  “实不相瞒二位!”王辰向着二人抱拳,又道:“二位是明白人,当初我十几万大军南下,可为何打到后面越打越少,在河东反攻之际便只有区区三万人了?”
  “将军无粮!”二人同时道。
  王辰点头,叹道:“往常用兵,粮草一应由朝廷调度。只是此番南下,却并无余粮。打到后面,只能越打越少。但凡是有粮食,我如何不想继续打下去?”“可是现在呢?咱们不仅缺粮,关东二十四万联军已经撤了,就算我们能够在此时击破董卓,但是又能够过的了函谷吗?又能够过的了董卓新设在华阴的关卡?彼时,前有
  雄关,后有郭汜追兵,不过死路一条罢了。”
  “将军,难道就这般放弃吗?”孙坚很不服气。
  “撤!”王辰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现如今大势已去,我等在此坚持下去也没有任何意义。奉命撤军,以图再战吧!”
  “将军的意思是?并不打算与董卓善罢甘休吗?”曹操问道。
  王辰颔首,道:“董卓鸩杀陛下,这笔账我迟早会与他算清楚。只是如今却没有足够力量西进了,唯有厉兵秣马以待再战。”
  “将军彼时只需派人传书,便是千里我等必当奉召!”二人抱拳,道。
  “那多谢二位了!”王辰向着二人抱拳,曹操自不用说,只是不知道孙坚还能不能活着回到长沙。
  只可惜现下自己却并不在乎面前二人将来的命运,毕竟这历史已经被激流搅乱,不管如何且看看再说吧。
  若是孙坚能够活着,说不定将来还会多一个劲敌。
  “我与董卓达成一致,他今日撤军去函谷道,我等在此用五日时间收拢残军再回。”
  “诺!”
  收拢的残兵的事情并没有拖延多久,在董卓大队刚刚撤退,王辰的残兵便从四面八方涌入了陕县。
  一时间,兵马从原本的一万两千人飙升到了两万四千人。
  相较于王辰残兵的快速归队,曹操二人的兵马却明显没有那么快。
  又这般等了三日,直到第四日夜里。
  一队兵马打开西门,披着夜色向着茅津渡口赶去,趁夜渡河。
  翌日一早,等众人察觉王辰不辞而别,只留下徐荣数千人断后的时候,王辰大队早已经过了下阳城。
  “吴山是个好地方!”王辰道:“将来咱们南下,还得指望着他。不管如何,且在这里屯上一个营的兵马,暂交给李韵都管。”
  “诺!”赵云抱拳,道。
  “着云长领军两个营屯守解县,以防御左冯翊可能会出现的敌人。其余兵马尽数北调,上表杜畿为河东郡守。”
  “师兄,二哥本就是解县人。按照师兄的话来说,这岂不是衣锦还乡了?”赵云大喜,道。
  王辰倒是没有心事纠缠这个话题,心中总算是明白了原本轨迹中曹操为何要将皇帝攥在手上,董卓为何挤破脑袋也想要去洛阳了。
  有个皇帝在手上,让谁当郡守州牧还不算是自己一句话说了算,谁又敢反对?
  看来等这关中事变的时候,无论如何还算是要将皇帝攥在手上才是。
  “是啊,云长本是解县人。由他镇守解县,必定事半功倍了。”王辰点头,道:“只是不知道张燕去了何处?”
  “师兄,张燕现在领兵在河内据守,意图要乘机收揽河南尹。”赵云道:“只是这人反复无常,我倒是希望咱们过段时间便将他踏平了。”
  “话不能这么说,张燕之所以反复无常也是因为时局所迫。此番咱们既然打算歇兵,那么就得好好休息休息,不能太过莽撞。”
  说到这,王辰倒是对这陕陌的大败有些想法与理解。
  在他眼中,自己原本百战百胜的精锐之所以会从陕陌溃败,大多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没有信仰。
  但是现在自己不可能在这个时代掀起什么信仰来,不过倒是可以凭借着这一战的教训革变一下军队,将这只军队打造成一直彻头彻尾的战争机器!‘看来这雄兵养成计划还是得实施了。毕竟打天下靠的军队,想要坐稳天下也得靠军队。现如今这天下的局势,便是将来我一统天下了,还是得面对许多外族的困扰。此生
  征战,不能止于华夏!’
  他总算是找到了自己回太原后,第一步要做的事情是什么。‘现在,左手有那么多军科。既然现在自己即将掌控并州与河东,只等这事儿敲定的时候,就开始着手解锁左手的军科了。无论如何,一定要打造一支庞大的铁军出来,也希望左手的军科与政治系统不让我失望。’
  
第二百五十三章 未闻曲名
  
  晋阳,王家。
  已经很多年没有回来的王辰总算再次进入了这府邸,庞大的军营在晋阳城外连绵不绝,看来他是打算在这晋阳城久住了。
  步入许久未曾见得的中堂,这里每一个亲人他都还曾记得模样,只是却看不到了五叔的影子。
  也不知现在五叔如何了,本来打算来了这里好好登门与五叔说道说道,但是却又害怕不敢去。
  许是五叔也已经讨厌自己,不想见面吧?
  王柔王泽二人看透了王辰的心思,王泽并未说话。
  倒是王柔却是一声长叹,鬓角花白再无了以前风光,他拍了拍王辰肩膀,依旧像是长辈般慈爱,可却多少流露出难忍的悲戚。
  “你五叔走了,是去年冬天的事儿。那时候你与季仁都在前线,便没有知会你们。”
  这话好似晴天霹雳,直让王辰浑身僵直木若呆鸡,一股浓浓的悲意袭上心来,若非是强行忍住,那眼泪便要夺眶而出。
  五叔死了?
  他心中愧疚无比,如果不是自己杀了王颜丰,五叔也不会郁郁而终。
  只是此时再怎么自责也没有意义了,人死不能复生。
  或许是因为五叔的消息,使得王辰在整个家宴上并没有半点心思。
  除去已经十六的王昶叫他有些意外之外,便是那祁县来的王凌他也提不起一丝兴趣来。
  家宴早早的散去,虽然所有人都尽欢了,但王辰依旧显得有些落寞。
  兰庭小院,夜。
  听着此起彼伏的虫鸣,王辰一脸木然的斜依在床上。
  房中颜如玉正在为独孤信温习,看来这匈奴人的孩子对这汉家文化还是很向往,一副孜孜不倦的模样。
  方才一岁多的王昀在这床上玩弄着王辰的头发,嘴里支支吾吾的说着:“爹爹.”
  只是王辰却无心逗他,此刻的他正沉浸在一种难言的悲伤之中,只能任由王昀在旁边玩耍。
  没过多久,颜如玉便让奶娘与下人带走了王昀和独孤信。
  侍女们将房门关上,为颜如玉卸下了头饰。
  “王郎,怎么了?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怎么愁眉苦脸的?”
  颜如玉坐到床上,关切的问道。
  突如其来的关心,在这悲伤时候更催人泪下。
  王辰强忍着挥退了所有侍女,斜依在床上,示意颜如玉过来躺在自己臂弯中。
首节 上一节 156/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领主

下一篇:兵魂回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