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170节

  沈清大喜,面上更是激动万分,没有什么能够比的上被自己主公认可更能够让他兴奋的了。
  他向着王辰抱拳,不知该说什么。
  只能向着李韵徐荣抱拳,道:“希望二位将军能够多多提点!”“某自当全力以赴!”二人也非是那种计较的人,既然王辰安排了二人辅佐他,自当会全力以赴。
  
第二百七十四章 风雨来前
  
  讨论完毕了张燕这边的事情,众人又坐回了这中间的议桌。
  王辰喝了一口清茶,方才道:“要不了多久,匈奴各部的儿郎就将齐聚阴馆大营,约莫有五万人模样。”
  “主公,这匈奴各部愿意交人了?”公孙彦惊道,想不到自家主公在着手对付张燕之前已经将这边关大患给处理掉了。
  原以为王辰还会等一段时间再对匈奴人动手,却没想到这各路军队刚刚赶往驻地,王辰便腾出手来解决了匈奴人。
  “既然他们不愿意出这五万匹马,那么我就只能将他们的人调动了。唯有如此,少了这五万人,咱们治下的匈奴也再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王辰轻笑着摆手,这就是为什么当初自己要问匈奴人要三万人的原因。
  唯有用这三万人作为实验,在确信能够通过某些手段改变他们根深蒂固的想法之后,才能够从这里着手。
  八万匈奴骑兵,这几乎已经是并州匈奴的所有能力了。
  当然,这中间并不包括自己放在南池的屠各部。
  这八万机动性极强的轻骑便是放到塞外,也能够形成一股可怖的力量。有了这些人,手上的这副牌就是越打越好。
  以往,都是塞外的人进入中原掠夺。
  现在这情况似乎也该改写了!“要不了多久,咱们手上便有十八万人了,虽然各地都有军屯,也有匈奴人负责三万人,但这十五万人也是极其庞大的消耗。虽然这日子是可以过,但咱们要想把这日子过
  好,就不能勒紧裤腰带。”
  王辰知道急速扩充的军队往往代表着自己的势力将会极具掠夺性与侵略性,因为他要的不仅仅是空间,还有人口。
  只有越来越多的空间,越来越多的百姓,才能够维持一直庞大职业军团。
  而想要维系这么一支军团,那么关中的沃野他就势在必得。
  “公明!”
  徐晃,这个原本轨迹中极善于带兵的将军。此番整训匈奴人的军队,便需要这种治军有方的人。
  他起身向着王辰抱拳,道:“主公,末将在!”“此番五万匈奴大军再阴馆大营集结,需将咱们雁北一个营的兵力与之混编,中间我也会将演武堂的二十个试生调给你充作军官。这六万人的整训工作,便交给你了。一定
  要给我随时待命,等候我的调遣,明白吗?”
  “主公放心,末将定在三月内将这六万人整训完毕,彼时无论是南征北伐,皆能一战!”徐晃向着王辰抱拳,他信心满满。
  王辰点头,看向郦横,这个老狐狸总是喜欢信口开河,不过在自己面前也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当初那三万匈奴人便是他去做的工作,而现在自己给了他一个宣慰使司,又有不少娴熟的帮手。
  现在再让他去做这五万人的工作,应该会事半功倍吧?
  “叔仪!”
  郦横面带喜色,听到王辰唤了自己的名字急忙站起身来,向着王辰抱拳道:“主公,郦横在。”
  “这五万人便交给你了,我只需要到时候能够看到这些人能够如那三万人一般,令行禁止,希望这一次你能够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
  “主公放心,臣必当给主公一个非常满意的答复。彼时,这五万人必定会成为主公之爪牙,但凡主公扬鞭所指,这些人必定会不避刀俎,慨然赴死!”
  郦横对于这事儿倒是胸有成竹,毕竟是自己的老本行。
  王辰点头,示意二人坐下。
  这事儿几乎都已经安排完毕了,他方才向着一直无话的杨娥问道:“杨娥,东营的营闾已经入驻完毕了吗?”
  杨娥听到了那一声熟悉的呼唤,缓缓抬起头来看向他,站起身来向着王辰欠身,俏丽的容颜上多了一分喜色,道:“禀主公,东营的营闾已经入驻完毕。”
  “嗯!”王辰点头,道:“你一介女子,没事儿便不要去那营闾之中,免得被军士们误会了。”
  “谢主公!”杨娥行礼,坐了回去。
  “报!”
  就在这事儿都已经安排完的时候,只见一个亲卫走到门前唱了一声报,却不敢擅自进来。
  燕回走了过去,显然是去了解情况了。
  “既然已经没了什么事情,大家便散了吧。只是没有任务的诸位,这段时间少饮酒,时刻等候待命。”
  “诺!”众人起身向着王辰抱拳,缓缓退出了白虎厅。
  此时燕回也走了回来,向着王辰抱拳,道:“主公,府外来了两人,名唤国渊、邴原,说是想要拜见主公。”
  听到这两个名字,杨娥却止住了脚步,又走了回来。
  对于这两个名字王辰并不陌生,都是原本轨迹里赫赫有名的高士,也不知是谁将这二人请来?
  抬起头来正要与燕回说,却见杨娥去而复返:“怎么了?还有什么事儿吗?”对于女孩子,王辰少了几分威严,多了几分和气,便是这声音也变得柔和了许多。杨娥欠身,向着王辰道:“主公,这国渊与邴原乃是我动用辽东的关系,游说二人前来的。前番主公命我等寻访名士,这二人可都是青州赫赫有名的高士,只是没有想到他
  们来的这么快,叫我还未来得及秉承情况。”
  “嗯!”王辰点头,向其柔声道:“这二人我知道,只是与之一起的应该还有一个管宁吧?怎么此人未曾来此?”杨娥欠身,道:“这管宁与华歆、邴原等人皆是好友,此番不仅我们在想办法招揽,便是青州牧刘备也在想尽办法招揽。管宁不仅推辞了我等的召唤,便是对于刘备的招揽
  也是不屑一顾,此我正欲上奏主公,想请主公调用绣衣使暗杀管宁。此人乃是管仲厚待,一生学问惊为天人,若是为他人所用将会成为主公最大之祸患!”
  对于管宁这种高士,王辰是非常佩服与敬佩的。
  纵观原本轨迹,之中这管宁是为数不多的又大学问而又不愿涉足官场的人,这种一心搞学问,而又胸怀大才的人死值得敬佩的人。
  这种人就算不奉自己招揽,将来也能够为自己的事业添砖加瓦。
  “不用了,让他活着吧!这种高士,生就应当为人所敬,不能毁伤分毫。”
  “诺!”杨娥欠身,又道:“只是那华歆好像奉了刘备的召唤,根据线报来说,他好像已经过了琅琊,准备拜入刘备帐下了。”
  “嗯!”王辰摆手,对于这个华歆他也是知道的,只是没有想到如此之人竟然拜在了刘备帐下,这倒是让他好生奇怪。
  看来将来少不了一个劲敌了!王辰起身,向杨娥道:“此番留意,你辛苦了。只是伯侯曾与我说过一个人,叫荀文节,此人无论如何也要给我留意住,尽可能将他劝导到我帐下来,不然将来或成心腹之
  患!”
  “嗯!主公放心!”“走吧,去会会这个国渊与邴原!”
  
第二百七十五章 天赐之才
  
  将军府门前,国渊与邴原正来回踱步。
  二人身上风尘仆仆,显然这一路过来没有怎么休息。他们面上的表情复杂,也不知道王辰究竟会不会看上自己?
  这不远千里而来,在此若是吃了闭门羹,还不被人贻笑大方?
  很快,便见三人径直从府中出来,当中一人年轻俊俏有一种迫人的气势,一看便是长期掌兵,位高权重之人,不用说自然是王辰。
  而其身边稍后些跟着两个人,那长得高大威武,面目可憎的不用说自然是王辰形影不离的亲卫将军。
  只是另一边的女子穿着华贵得体,肌肤胜雪,不仅长得清秀,更有几分惑人,这难道便是王辰传说中的美娇妻,颜如玉?
  二人对视一眼,显然都已经了然于胸。
  “子尼、根矩,未知二位造访,王某未曾远迎,还请恕罪,恕罪啊!”
  这刚一出门,王辰便拱手抱拳,满面歉意的向着二人迎来。
  二人急忙还礼,道:“将军哪里话,我等草民能见将军威仪已是三生有幸,何敢让将军迎接?”
  “诶,此番是王某失礼了。”
  王辰飒然一笑,便要引着二人入府。
  此时,那邴原许是太过激动,失了方寸,竟然又向着杨娥行礼,道:“这位便是将军夫人了?果然如传说中那般倾国倾城,今日原三生有幸能慕尊容,在此拜见。”
  这话一出,杨娥原本白净的面上更是飞起两朵红霞,心中小鹿乱撞,不知该如何回应,只得求助般看向王辰。
  王辰也没有料到邴原会突然来这一手,当下竟呆住了。
  倒是燕回这个莽汉笑了起来,没忍住插话道:“俺家将军夫人在内院呢,这乃是俺家杨司掌,乃是俺们宣明司有名的巾帼。”
  “啊?”邴原此刻极为尴尬,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想不到这还没入府就认错了人,这第一印象算是崩了。
  眼见气氛越发的尴尬,王辰急忙开口岔开话题,道:“快请入府吧,也别都在这站着了。”
  说罢,便上前拉着国渊与邴原的手欲要向府内而去,同时向杨娥道:“杨娥,你也来吧,毕竟这二位可是你的人游说来的。”
  “诺!”杨娥欠身,跟随在后面向着府内而去。
  只是这玉指却是紧紧捏在一起,都快渗出汗了,也不知心中想着什么?
  入了议事厅,王辰请二人落座之后,安排了宴席,王辰这才回到了主位上。
  随着一道道菜肴上来,众人的话也从原本的家常回归到了正题上。
  “二位不远千里赶来,此王某甚是欣慰。万望二位能够留在此处,襄助王某。”王辰敬酒,面上多是渴求。
  二人也将酒樽高举,向着王辰道:“将军放心,我等来此便是要拜将军为主,为将军之大业献上绵薄之力。”
  “能得二位贤士相助,王某大业可曾也!”
  三人饮下一樽酒,颇有相见恨晚的模样。
  又是几番掏心窝子的话,三人更是感慨万千,当下便拜了主公。
  “主公用人,能不计出身与身份,使得人尽其才,便是杨司掌这般巾帼也能掌权行事,我等实在佩服。”
  “是啊,我等在辽东时候身边友人便劝说我等西进并州。只是却未曾想,这竟然是杨司掌一手操办的,渊实在是佩服万分。”国渊也是感慨连连,确实令人难以想象,要说自己被一个女人耍了那自然不是,却没想到一个女人能够在晋阳这千里之外操控自己身边的朋友,使得自己不远千里前来投
  奔。
  此,不可谓不令人战栗啊。
  不过,这既然拜了主公,该做的事儿还是得做,不拿出点真本事来对方只怕还不把自己当回事。
  二人对视一眼,当即便将这怀中的早就备好的策论取出,奉给了王辰。
  王辰当即便将二人的策论展开,阅览了起来。邴原的策论侧重点主要在与人才的培养上,着重的讲述了应当如何进行管理,应当如何教学的问题,显然说的是头头是道。当然了,也对并州将来的发展与规划定下了一
  个结论,那就是必入关中,雄踞旧秦龙兴之地。
首节 上一节 170/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领主

下一篇:兵魂回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