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332节

  堂上的孙坚干咳两声,示意无碍,起得身来向着堂下而来:“在下乃是大汉破虏将军孙坚!”他向着陈诩恭敬抱拳。
  陈诩并未得寸进尺,当即也向着孙坚拱手,道:“大汉太尉陈诩,见过孙将军!”“太尉言重了,如今太尉可是领着六国大印,无论怎么算这官阶都在孙某之上,乃是孙某的上官。是孙某今日失礼,还望太尉不要往心里去啊!”孙坚飒然一笑,面上哪里
  有丝毫道歉的影子?便好似在说笑一般。
  不过陈诩倒也会借坡下驴,自然不在追究此事。
  其实自己这般作为,也是想要试探试探孙坚,毕竟这江左之主不可能那般没有气量。倒要看看这孙坚会如何反应,自己也好下一步作为。
  众人都落座之后,陈诩并未开口打开话匣子。
  倒是孙坚好似有些迫不及待,但也忍了三巡酒,五曲舞。
  “太尉今日造访,却是叫我江左蓬荜生辉啊。只是不知太尉此行有何要事,又是为哪家皇帝来此?”孙坚看向陈诩,此刻已经酒足饭饱,自然也到了说话的时候。
  陈诩一笑,向着孙坚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下身为陛下臣子,奉陛下之命巡我大汉国土,可又有何问题不成?”
  “太尉见笑了!”孙坚皮笑肉不笑,一开始只以为这陈诩不过是一个毛头小子,能够拿到合纵之盟也不过是被别人利用罢了。
  原本还想给对方一个下马威,却没想到被对方三言两语化去。
  “孙将军适才问我是为哪家陛下来此,只是在下不知这大汉天下又有几位陛下?”陈诩目光直视孙坚,语色也有些沉重。孙坚笑意不减,心中却暗忖道:‘难不成今日还让你这个毛头小子在话头上给我压了不成?’当即便脱口而出:“自从王辰弑君,自称晋王以来,原先皇室宗亲纷纷以正朔自
  立,是为:齐、宋、陈、吴、楚、蜀六国。”
  “更有叛臣不绝,欲要乘机夺我大汉九鼎,又建:晋、辽、燕、赵、越、仲六国。天下十二国分,唯有在下、陶谦及凉州诸臣仍奉大汉正朔,忠心可鉴。”“只可惜凉州诸臣为叛贼王辰所灭,真是叫臣痛心疾首。好在臣以雄兵灭了妄自称尊的刘繇,又派虎狼协助诸国剿灭仲家逆臣。便是如今,任筹备南下攻越,西进灭楚之大
  事,欲要光复我汉家皇室!只是不知,陈太尉此行难不成是要助我灭楚?”
  孙坚的话语之中带着几分凌厉的杀意,面上的笑容也渐渐逝去,唯有那满面的戾气,叫人不寒而栗。
  只是陈诩刀山火海过来,岂有畏惧这假龙之威?但见陈诩站起身来,向着孙坚抱拳,肃声道:“世人皆言孙将军义薄云天,在此国难之时也秉承大汉正朔,忠心可鉴!如今在下前来,又岂敢在英雄面前逞雄,又岂敢在忠
  臣面前比忠?此番乃是封了我大汉皇帝诏书,特来江左表孙将军之功劳,慰孙将军之苦劳。若有得罪,万望孙将军见谅!”“诶!”孙坚听到这,又笑了起来,示意陈诩不必如此,整个人俨然一副上官模样,他向着陈诩道:“玄扬何必如此?本将本就是大汉之臣,自然要尊大汉之尊。为皇帝陛下
  分忧,自然不敢言功。”
  “孙将军过谦了!”
  陈诩向着孙坚恭敬抱拳,从怀中取出一份帛书,上面印有大陈皇帝玉玺:“孙将军,陛下诏书在此,未知可否念与诸人?”
  孙坚皱眉,他不是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若是这诏书之中对于自己有些不利,那是自然不可的。如今江表之地皆是新定,人心不附。
  他示意众人退出中堂,等众人将房门关上之后,他方才将陈诩唤上堂来。
  两相对坐之后,孙坚还是开了这口:“你的意思是要我归顺陈国皇帝?”
  “正是!”陈诩点头,道。
  “你可知道我如今雄踞江表,便是面南称尊也不无不可,你家陛下又能给我什么条件?叫我归顺他?”孙坚面上虽然多有不屑,但是这眼神却有些闪躲,显然是有些犹豫。不过陈诩却是一笑,向孙坚道:“孙将军若是真的想要称尊,早就面南称尊了。如今我大汉虽然遭遇国难,但尚存五国之君,虽如今又贰臣当道,妄自称尊,又能如何?孙
  将军据江表,雄兵不过数万,却又如何抵挡得了我联盟大军?”
  “打,谁又怕谁?”孙坚显然软硬不吃,不过陈诩更明白这不过是在熬价钱罢了。陈诩笑着摇头,道:“孙将军见笑了,是在下嘴拙。至于为何要归顺,我想孙将军比我更清楚。不过,在下也不怕与孙将军透个底。如今徐州已经完全归顺我大陈,孙将军
  既然舍不得放下这既得的权力,那么我家陛下也可以给孙将军等价的交换。”
  “何也?”孙坚看向陈诩,问道。“将军乃是习武之人,更是通晓经义之人。如今的局势我想孙将军比任何人都看的透彻,大晋一灭诸国必然逐鹿中原。如今,我家陛下战据豫、徐二州,为将军挡住了北面
  来的威胁。若是大晋不灭,那么灭顶之灾迟早降临中原,又或是群雄并起,宛若昔日周朝。”
  “所以,只要孙将军归顺我家陛下自然是利大于弊!”
  “这个我自然明白!”孙坚点头,道:“只是不知道你家陛下能够给出什么条件?”
  “世袭吴侯,领扬州牧,提领江左四郡!”
  “这……”孙坚低下头来,如今自己确实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统治。而且,陈国现在整合两州二郡,自然是一个极好的靠山。
  只是一旦归顺,只怕将来稍不留神便会出现其他问题。但是,若不归顺自己在江左的统治必然也不会长久。
  “不知陈国陛下可否会干涉我江左军政?”孙坚再问,道。
  “自然不会!”陈诩当即便应道。
  “好!”孙坚点头,道:“只要你家陛下不干涉,我们可以在名义上归顺陈国!”
  “只需要在我国对外作战的时候,你能够调派兵马,受我将领节制便是了。”陈诩道。
  “好!”孙坚点头,只要陈国不干涉自己,那么孙家迟早也会成长为江左的王,就算自己不行,将来策儿也可以。
  现在,自己更需要的是稳定的发展!
  这个对于自己很迫切,很迫切!二人将这酒樽一干二净,只等选择良辰吉日颁布大陈皇帝诏书!
  
第五百三十四章 全力备战五
  
  河东,一马平川之地。
  两万大军快速在这平原之上驰骋,路过了昔日争霸的战场。
  随着天气越发的寒冷下来,百姓们也彻底闲暇了下来。
  安邑城前,集中了一万人正在进行操演。
  临时的大寨就搭建在城南,这些士兵们部队,他们还称不上是士兵,一个个身穿自己备的衣物,手上使用着昔日汉朝遗留的武器,在这城前操演。
  杜畿之所以在今日将这些人带到这城前操演,也是有自己的用心,好让这些年士兵都算不上的人见识见识这大晋真正的军威。
  很快,南面烟尘滚滚,大地也开始距离颤动起来。
  这些刚刚开始操演的士兵们一个个都放下了手上的活计,一年惊诧的看向南面,不知道哪里究竟出现了什么东西?
  惊诧之余,这些士兵们也开始议论纷纷,就像是在谈论什么话题一样。
  “集结!前方集结,面南列阵!”
  将军不断呼喝着,就差用手上的马鞭来伺候这些人了。
  只是可惜却没有人理会他的命令,所有人都几乎依靠着自己的长枪,自顾自的讨论着,或是带着恐惧看向南方,或是诧异,或是好奇。
  “噼啪!”
  好似干柴被烈火焚烧得啪啪作响,却见将军一马鞭招呼在了一个人身上:“集结!”
  再次高呼一声:“尔等可是忘记军纪了不成?难道要将尔等斩首才行??”
  依旧无人理会他,不过很快,因为两个士兵吃痛动了起来,左右人的畏惧马鞭也纷纷向前战立。
  只是这军阵依旧没有列阵,只有少数的人胆颤的在前方列阵。
  很快,那烟尘越来越近,远处那黑色的猛兽也越发接近。
  这些畏惧的士兵们迅速退回了原本的阵中,若非是背后是城墙的话,还不知道这些人要退往何处?
  “走吧!”城上的杜畿多有几分失望,向着身边的官吏道:“百姓未经过战阵,这才粗粗训练两日,自然不可上得战场。不过倒也无妨,多训练一些时日便好了。”
  “诺!”
  城下,那黑潮越发接近。
  很快,所有人便都看清楚了那黑潮究竟是何物。
  原来竟是一支奔驰的骑兵!
  很快,到得近前,骑兵也缓缓放低了速度。
  等到了近前之后,这两万甲胄鲜明,缄默肃杀的士兵叫面前的民兵们心生敬仰或是畏惧不敢直视。
  城门轰然打开,却见杜畿领着官吏策马出来。
  越过了这民兵大阵,赶马到了近前。
  “季仁!”
  杜畿向着领军的王勇拱手抱拳,道。
  “伯侯!”
  王勇还礼,目光从这一万人身上扫过:“怎么?在这城前训练军队吗?”“王上有令,我等也不得不从啊。如今东面战事吃紧,河内已经沦入敌手,我河东也是首当其冲。王上命河东训练三万劲卒,安排前往箕关守备。如今已经完成两万训练,
  这最后一万刚好被我接手,倒也难训啊!”杜畿自嘲般笑着摇头,道。
  “倒是苦了你了!”王勇一笑,道:“王兄让我来时问一问你,现在太原究竟是什么情况?”
  “太原?”杜畿沉思片刻之后,向着城内一引,道:“莫不入城好好详谈?”
  “不了!”王勇摇头,道:“我也是想要听一听你的意见,还要日夜兼程赶往太原。如果太原真的没有任何问题的话,兄长也不会让我领精兵两万回去了。”
  “嗯!”杜畿点头,道:“如今的太原,用王上的话来说就是四个字,暗流涌动!”
  “有具体知道是哪些人吗?”王勇目光之中杀意闪现,看向杜畿,问道。
  “不清楚。”杜畿摇头,道:“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王上麾下暂时已经分作两派,一派是我等老臣及寒门士子,另一派便是那几大世家拉拢的世家子弟。”
  “也就是说如今的太原,兵变是迟早的事情?”王勇皱眉,没有想到如今太原竟然出现了这么多的情况。“也不一定,王上前方虽然在兖州战败,如今又丢了河内一郡,但是送来的粮草足以安抚饥民,渡过难关。这些世家子弟虽然躁动,主要是因为王上征伐在外,而世子尚未
  成年,太原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镇守!”杜畿道:“不过既然王上将你派了回去,自然能够震慑各家。”“原来如此!”王勇点头,道:“这些世家真是叫我有些烦恼,原以为兄长称王之后这些人会老老实实,却没有想到这些人如今竟然如此不安分!真是气煞我也,恨不得现在
  就将这些人斩杀干净!”“诶,季仁切不可如此!”杜畿急忙劝解道:“如今的王上大量任用寒门士子,已经触怒了这些世家,早有微词。太原不似其他州郡,世家已经被斩除得差不多了。而太原的
  世家几乎未曾收到波及,一旦有变只怕兵马还会不少!”
  “若是迟早会叛的话,何必在乎早杀晚杀?”王勇道。“季仁,不是不可以杀。若是真的要杀,现在是最好的时机!”杜畿眼中也透出几分杀意,向着王勇道:“你切要记住,王上将几位将军以养伤的名义送往晋阳必然是有动手
  的意思。”“而如今天下大势正在急速变化,虽然各国联军叩关,但却踌躇不前。看似有撤军的可能,只是我以为却又更大的恶战在后面。所以,王上此行只怕也有让季仁灭掉这些不
  牢靠的世家的打算。毕竟精锐不可能永远都据守在太原城,将来还是要有所调动的。”
  “嗯!”王勇点头,道:“兄长与我说,在晋阳给我留下了几个大臣,让我外事不决问孟醒,内事不决问子尼。只是不知这世家之事,是内事还是外事?”
  “世家若乱则是内乱,自然是内事!”杜畿并未因为王勇的话而产生妒忌,毕竟也不是三岁小孩了,如今重臣外调,本就是一场恶战即将到来的昭示。
  更何况这段时间诏令不断,只怕即将到来的恶战只会比先前的战斗更为激烈吧?
  “如此,便谢过了!”王勇向着杜畿抱拳,道:“只是如今要务缠身,我且先行告辞了。”
  “季仁在走之前,最好不要声势太过浩大,尽量走小路吧。”杜畿道:“也不要急着入太原,在此之前可与二位大人商议商议才是。”
  “伯侯可有什么计策?”王勇问道。
  杜畿一笑,计策自然是有的,不然大王为何安排季仁来自己这里问询?
首节 上一节 332/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领主

下一篇:兵魂回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