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576节

  “是!”司马懿颔首,道:“梁国在荆州不过七万人而已,想要分作三路防御,再进攻武关的话也三万不到。可如果此番进攻武关的,不是梁国人呢?”
  徐庶似乎猜到了什么,但是他却也不太肯定,于是问道:“你的意思是说?”
  “武关往北是哪里?长安!此番陛下东征,长安本就是兵力空虚之时,如果吴国调派大军进攻武关,文将军能挡住吗?一旦敌军攻到长安城下,对于当下局势的影响有多大?”
  “很有可能使得陛下放弃东征,兵马西调,更有可能会导致整个战局崩盘!”徐庶皱眉,道:“可如果真的是吴国,周瑜不选择长安,而是要将咱们的兵马调出益州,再乘机攻益州呢?要知道,对于吴国而言北面战局对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威胁。而益州一旦落入他手中,整个大江以南都会成为吴国的地盘。实力此消彼长,经历了灭齐之战的我军想要尽快灭掉吴梁只怕不太可能给。甚至还有可能从而落入被动局面,长安对我们重要,益州对我们同样重要!”
  徐庶说的话也并不是没有道理,一旦吴国取得益州那么极有可能会从而逆转整个天下的局势。彼时晋国也将会陷入被动局面,灭齐之战后实力大损的晋国,在新兴的吴国面前将会彻底失去霸主的地位!
  “如果长安被攻下呢?”司马懿道。
  “长安被攻下,我们只是放弃一场战争,虽然有可能会全线崩盘。但是我们还有凉州军明州军尚在,此二军回援也能够稳住局势。可益州一旦崩盘,结果可想而知。这个赌注太大了,我们不能太过冒险。”
  司马懿还想要劝解,可是徐庶却已经止住了他:“我可以坐视长安被攻下,但却决不能将益州拱手让人。传令下去,可从两面进攻梁军,声援文聘。”
  “诺!”
  梁邹城,府衙。
  这里已经能够看到济水对面的晋军大营,一场空前的大战即将在这里掀起,刘备知道决战终将会来临,特别是现在连陈诩也攻不破东路沮授的防御情况下。
  “报!我军已在南岸登陆,大皇子殿下率军向乐安前进。此行被晋军水军袭击,损失兵马近五万人,其中大部分被俘虏。”
  “嗯!”刘备颔首,渡过一个海峡直接损失了五万人。比起被困在蓼城要好太多,比起从千乘过来可能的全军覆没也更好。
  十五万人,尽快做出部署的话也能够稳稳当当的防御一段时间。
  只要等到自己的精锐兵马抵达,战局就另当别论了。
  “报!”
  又是一声报令刚传来,只见一个军侯快步入堂:“梁国皇帝陈诩亲率大军无法突破齐军的封锁,转道绕过泰山向莱芜一带绕小道前往齐郡!”
  “嗯!”
  刘备转身,向着殿下候着的戏志才道:“一切按照原本的打算行事便是了,咱们的精锐兵马即将抵达东莱,十日时间便可以完成防务接替,最后十日无论如何也要拖王辰一拖。”
  “诺!”戏志才抱拳,道。
  却说另一边的晋国大营。
  中军帐中,王辰负手而立,在这帐中来回踱步,听着各地呈报的战局情况。
  “郝昭能够守住,这一点朕放心,也让他曹子孝放心。告诉曹子孝,最好能够入颍川,直接威胁汝南!”
  “诺!”
  “梁国动手了,必然会从武关下手!”蔡琰道:“可是我们在长安的精锐已经尽数调到了这里来,关中没有精锐驻守。长安一旦受到威胁,只怕……”
  “这事儿朕清楚!”王辰颔首道:“没什么威胁!武关三万人,益州又有元直在,南人不可能兴风作浪。文聘的能力,你们不相信,朕还是相信的。”
  庞统似乎也沉浸在了太多的胜利喜悦之中,似乎也没有看出这个问题所在,连连颔首道:“陛下说得不错,说得不错!”
  “行了,现在刘备的军队已经集结了。咱们不能让他们完全在济水散开,一切按照计划行事,咱们可不能拱手将这先机送出去!”
  “诺!”众人抱拳,道。
  
第九百七十九章 宿命对决三
  
  第九百七十九章 宿命对决三
  如今的局势对于晋国而言是一片大好,几乎没有花费太大的代价便连破齐国大河及漯水防线,如今阻挡在这晋军前面尚且还能算作防线的也唯有这济水方向了。一旦这里被突破,齐国极有可能会全线崩盘。
  乐安城外,齐国的大军正在集结,准备搭乘船只顺着济水之上,以最快的时间内完成集结。
  庞大的军阵使得不少看到的人都心生胆怯,这样的规模纵然是有心来犯只怕也无力应敌。这是齐国在这片大陆上仅剩的力量,一旦他们被摧毁,也预示着济水防线的全面崩盘。
  只是天有不测,纵然这庞大的军列无可战胜,但也总有人想要来撩拨。
  大地上忽然挂起了不一样的风,卷动着纷飞的雪向着南面席卷而来,齐军士兵们也架不住这风雪的吹打,三五成群的取暖,或是将双手放入了宽大的衣袖之中。
  苦的是外围的士兵,因为要负责警戒他们只能在这风雪之中硬扛着。
  北面的大地之上,一支军队驾风而来。
  士兵们面上都用布巾遮着或是覆着面甲,只露出双眼,身上的风雪因为马匹的速度而被劲风吹散。
  手上虽然戴着皮质手套,但是依旧无法抵挡住冷气的侵蚀。
  龙腾祥云的大旗招展,带领着他们在这雪原上快速穿行。
  纵然天气这般的恶劣,但是士兵们的眼神极为坚定,因为他们是大晋的儿郎,大晋精锐的飞云骑!
  中军处,王昀率军亲征,塞外十年的成长使得他在用兵之道上急速成长,原先任性的皇太子已经在他身上消失干净,剩下的只有稳重与沉着。
  一声敌袭震长天,外围的齐军儿郎还未来得及反应,铺天盖地的箭矢便已经吹散了风雪,将他们钉死在地上。
  齐军士兵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飞云骑已经开始突阵!
  分离的马槊将摇曳的雪花一分为二,槊锋反射的寒芒落在黑光甲上,令人胆寒。
  只是喝杀声从齐军阵中响起,长枪士兵们快速结成枪衾向着突阵的飞云骑扑杀过来,如此快速的反应,结阵几乎都是在冲击的过程完成。
  枪骑兵对阵枪衾,留给双方士兵反应的时间不足十步。
  而这十步在疾驰的骑兵眼中不过一瞬之间,双方撞在了一起。
  枪衾推翻了冲阵的骑兵,锋利的长枪不断结果冲击的战马和士兵。
  但是比长枪还长的马槊也刺穿了无数士兵,巨大的冲击力更使得枪衾大阵被撼动。
  因为没有反应的时间,双方前阵几乎是以命换命的方式开始,几乎只是一瞬间前阵的尸骨便垒砌了起来,而枪衾大阵在带给骑兵恐怖的死伤之后并没有得到维持,反而是在这种近乎自杀的冲击之下瞬间被破。
  一切都是一瞬间的事情,而这一瞬间却带走了太多的生命。
  后面冲击上来的骑兵没有丝毫停留,哪怕马蹄之下是呻吟的战友,他也别无选择。突破枪衾之后,骑兵快速杀入阵中,前阵当即形成混战。
  “让儿郎们顶住,一定要将敌军骑兵尽数拦截在前阵。后阵的士兵不要再登船了,用船只马上搭建浮桥,备好火油,让后阵的士兵快速撤往南岸。南岸有咱们三个大营的军力,敌军断然不会在攻击我之前渡河。”
  大皇子在城楼上远眺,向着身边的人吩咐道:“焚烧乐安城,不留一粒米给敌军。浮桥搭建完毕之后,各部向后边战边退!”
  “诺!”副将抱拳,向着城下快速跑去。
  大皇子也转身领着亲卫下城楼,不过另一位副将却问道:“殿下,如今敌军来的人数并非很多,我等?”
  “废话!咱们在乐安的兵力不过九万人,余者已经上船了。敌军就算是王昀所部,也不止九万人!这不过是他们的前锋,咱们再不走,难道在这里等着敌军尽数过来吗?这根本就不是什么袭扰,如果我没猜错,王昀的大部队将在半个时辰之内进入战场!”
  “末将明白了!”
  要说这个齐国大皇子刘浚倒也是一个能人,每每算计必有言中,奈何却每每都不得意。
  经他传令,济水之上也很快搭建了十余座浮桥,后阵的士兵也纷纷通过浮桥向着南岸前进。
  而前阵的士兵还在艰难的抵抗。
  高处,王昀用铜镜打量着敌军的动向,下令道:“传令全军快速突击,不惜一切代价推进到济水边上,将敌军浮桥击毁!”
  “诺!”徐桐抱拳,转身挥动旗帜下令。
  眼瞅着晋军的攻势越发猛烈,大皇子更是亲自坐镇中军,确保大军前阵完全阻挡敌军,同时调度军队向后徐徐退去。
  晋军纵然攻势猛烈,却很难取得较大的进展。
  双方一个猛攻,一个边战边退。
  眼瞅着便要到这济水边上了,但新的问题却又出现了。
  “不行,得有人在对岸挡住敌军才是!”大皇子眉头紧皱,大军不可能完全边战边退,必须要有人能够将敌军控制在一箭之地以外才行。
  “末将愿率本部兵马在此!”旁边的一员副将当即便抱拳,道。
  “不行,人多人少都不行,只要几百人。”
  “末将愿率五百人在此!”副将坚定道。
  “好!”大皇子颔首,向他道:“马上去选五百死士,一定要将敌军拦在一箭之地外,大军完全后撤之后,你等便可后撤。”
  “诺!”
  疾风舞雪,五百儿郎高举手上奇特的长柄刀,看模样似长柄朴刀,却又不知为何。
  他们一个个连干三碗壮行酒,卸掉了身上多余的甲胄,矗立在场任由寒风吹打。
  随着副将一声喝令,儿郎们纷纷跟在其身后向着敌军冲杀过去。
  宽大的刀刃下斩马腿,上斩骑兵,这个带着必死决心的五百儿郎很快便将前锋不对换了下来。而他们构建的刀墙一时间竟难以突破,晋军的飞云骑在这样的打法之下一时间也有些手足无措。
  前阵将军苏则令旗挥下,前阵的飞云骑迅速改变作战方式,向后与敌军拉开一段距离,同时箭矢齐下扰乱了敌军阵型,方才转而再次突破!
  只是这一切完结之后,虽然撕开了这五百人的防线,但是敌军却已经完全渡过了济水。
  “追击!”
  苏则一声令下,前阵突破的飞云骑纵马向着浮桥疾驰而去。
  
第九百八十章 宿命对决四
  
  第九百八十章 宿命对决四
  晋军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放箭!”齐军的箭矢好似一条黑龙向着晋军吞噬而去,但是在这马甲和马盾的阻挡之下,收效甚微。
  南岸之上尚且布阵的齐军士兵已经跃跃欲试,前阵的士兵结成枪衾,严阵以待。
  “殿下,下令吧!”身旁的副将抱拳道。
  大皇子没有说话,只是紧盯着前方的疾驰而来的飞云骑。
  马蹄踏在这木板之上,飞骑上桥使得这浮桥一阵摇曳,好在士兵们控马技术非凡,倒也没有人落下水中。
  推进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终于到了济水中部,只是大皇子依旧没有采取任何命令。
  前阵的齐军士兵已经将枪衾推进到了河岸,等候着命令。
  眼瞅着双方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即将要撞在一起的时候,晋军忽然吹响了收兵的号角!
  而大皇子也猛然挥手,喝道:“动手!”
  随着喝令四起,无数燃烧的火油纷纷被齐军士兵掷了出去,大火立即便阻断了晋军继续前进的道路,只是恰好晋军骑兵在这大火之前勒住马匹。
首节 上一节 576/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领主

下一篇:兵魂回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