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600节

  第一千零二十章 赴会下
  河上,也就是如今的汉江。
  小船逆流而上,船头一个半百将军长髯垂腹,正在船头负手傲立,丹凤眼平视前方,大有一览天下的威势。
  他的身后,一个亲卫扶着一口青龙偃月刀侍卫。
  齐国大皇子奉着以北热茶出来,呈给关羽,道:“将军单刀赴宴,果有英雄气概!”
  关羽轻松一笑,将热茶接过向着大皇子道:“有些时候不是某想要如此逞英雄,而是时局所迫罢了。若是田都督当真想要杀某,某便是带千百人去也回不来。”
  大皇子坐在船舷,道:“上将军倒是想得很好,在下也不愿再起刀兵。打下去,苦的是百姓。彼时自然会助上将军劝说田都督,上将军放心便是。”
  关羽没有接话,他一边饮着热茶一边看这烟波渺渺的河面,这一世他已不是上一世那个孤傲的关羽,从他的双目之中早就少了几分傲意,更多了几分睿智。
  他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他也不会贸然前来。
  就算最终出现了纰漏,他一点都不害怕,一旦自己出现问题张辽的军队会快速摧毁敌军侧翼部队,自己统策的正面军团将会由王昶率领渡河。
  那时候,将会是齐国最后一丝力量湮灭的时候。
  河岸边,田豫特意选择了一个较为偏远的地方会面。
  一上岸,关羽并未让亲卫随行,而是自己带着青龙偃月刀与大皇子在齐军士兵的带领之下登上亭中。
  “关将军当真是豪气干云,竟单刀赴会,如此信任在下!”田豫迎接出来,同时又向着大皇子行了一个君臣的大礼。
  这一幕便是刻意做给关羽看的,只是关羽却当做没有看见一般,在戏志才的指引下入了席。
  各方落座,关羽径直开始话题,道:“遵照你的吩咐,将你皇子带了过来,咱们是不是可以议一议尔等归一的事情?”
  田豫笑道:“那是那是,既然关将军如此爽快,在下自然也不能绕话了。我等将士对于贵国皇帝陛下给出的条件,不是很满意。”
  “条件可以谈!”关羽道。
  “贵国皇帝陛下任命我太子殿下为齐王,这事儿大家都满意。但是对于其他的皇子并没有敕封,这事儿就不对了。”田豫道。
  “贵国先皇遗子有十八,若是人人都封王的话那又得另当别论了!”关羽眉头轻皱,道:“我想田都督应该知晓,便是我国中宗亲皇室封王之人都寥寥无几,如此要求是否太过了?”
  “他们本就是王,既然贵国想要劝降,为何不保证他们的王爵?”田豫也毫不让步,道。
  关羽却是沉声道:“他们以前是王,可是他们现在的皇帝都成了王了,还能是王吗?按照我大晋的律法,想要封侯都极难,广越子循之辈战功累累,便是如今战死沙场之后他们的后代方才得以封侯,这是原则问题!”
  场面因为关羽的坚持,一时间陷入了僵局之中。
  田豫的面色也渐渐垮了下来,如果连这点好处自己都争取不到的话还不如战死罢了。
  “田都督,关将军,不知道可否听在下说一句?”大皇子插话,道。
  他这一插话方才使得场中的僵局稍稍缓和了许多。
  “殿下请讲!”田豫抱拳,道。
  大皇子道:“诚如关将军所言,晋国封侯封王的条件都极为苛刻,能敕封吾弟为齐王已是浩荡天恩。如今我兄弟姐妹尚多,若是个个封侯封王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都是俗世富贵罢了,皇帝赐给的一切已经足够让我刘家好好过下去。我们也不求王侯,只希望贵国皇帝确保我兄弟姐妹能够过衣食无忧的一生便好了。”
  “大皇子!”田豫急忙道:“如何能够如此退步?”
  只是大皇子却抬手止住田豫还要说的话,向着关羽问道:“这一点,不知贵国能否保证?”
  关羽颔首,道:“你可以去长安看看,我家陛下对你宗室如何?一生富贵,衣食无忧自然是能够确保的!只要他们不违我大晋律法,一世富贵自然可给。”
  “好!”大皇子颔首,向着田豫道:“昔日父皇自决于皇宫之中,贵国皇帝陛下已经做得很好了,允许我父皇以天子之礼下葬,更允许我父皇迁入汉家陵墓,保存我汉家宗庙。如此作为,如此胸襟让在下佩服不已。”
  “诚如贵国皇帝陛下所愿,希望田都督解下刀兵,让我大汉百姓不再饱受战火荼毒。如今在此,我便做一回主,让田都督下令全线兵马投降。”
  “殿下!”田豫急道:“别的田豫不争,但是殿下的侯爵在下一定要争!昔日这太子之位本就该是您的,这齐王之位也该是您的。”
  “算了!”大皇子喝道:“为一人权势,又何苦再起刀兵?又何苦再让百姓遭遇战火荼毒?又何苦再造万千孤魂?如此的权势,我宁死也不愿染指分毫!”
  “可……”
  大皇子抬手打断了田豫,道:“田都督,你本有安邦定国之能,如今何不将你的这些才能用到该用的地方?去往晋国,襄助皇帝终结这乱世之争吧!”
  “殿下!”田豫急呼道。
  “都督,莫以小义而失大义啊!”大皇子道:“为能者,当为百姓着想。而非是一家之臣,当为天下百姓之臣!”
  “也罢!”关羽也看不过去了,叹了口气,道:“这样吧,我担保为贵国大皇子取一千户侯爵。如何?”
  “关将军不必如此!”大皇子摇头,道:“亡国之人,愿听皇帝安排!”
  说罢,他起身,向着田豫道:“田都督,下令吧!”
  田豫紧攥着手上的酒樽,他无数次想要掷出去逼迫大皇子同意,但是他更了解那样只是逼迫大皇子去死而已。
  诚如大皇子所言,要为天下百姓之臣!
  他最终还是放开了这酒樽,苦叹道:“既如此,末将领命!末将领命!”
  “明日,便请贵国军队渡河,我军将尽数解去甲胄兵器!”大皇子向着关羽抱拳,道:“还请关将军现行回去安排,若是将军信得过在下的话。”
  关羽起身,道:“如何信不过?”他拔起偃月刀便要转身离去,如今的齐军已经是绝境,除去投降剩下的只有屠杀!
  而他们也知道,反抗的代价是什么!
  只是大皇子却健步跟上来,道:“在下送将军一程。”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归家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归家
  平舆,沈亭。
  瓢泼大雨正笼罩了整个梁国帝都,山风不绝时而卷来大雨阵阵。
  百姓们春耕不易,这雨下来却无人去那风雨亭中避雨,纷纷向着村落赶去。
  原来这亭外不知何时已经有百十来带剑侍卫在这里护卫,卷来的阵雨将他们的蓑衣打湿,只是这些汉子依旧挺直站在雨中。
  亭中衣着华贵的青年正烤着炭火,他皱眉沉思着,似在等待什么。
  很快,雨幕之中一辆孤零零的马车徐徐驶来,很快被戍卫留意到,示意其停了下来。
  赶车人披着蓑衣,面已被雨冲刷变得刷白,战战兢兢的停在了这风雨亭外。
  戍卫头领上前,向其问道:“丞相可在这车中?”
  赶车人颔首,不敢多言。
  戍卫走到车边,向着车中抱拳,道:“太子殿下请丞相及夫人一叙!”
  “本是清净人,不欲再惹俗世尘埃。劳烦官长与我告知殿下,便说山野村夫归乡心切,不愿再做停留。”
  车中传来丞相沧桑的声音。
  戍卫抱拳恭敬退回亭中。
  片刻之后便见年轻人披上蓑衣亲自来到车前:“恩相难道真不打算再见俊儿一面了吗?”
  “殿下,今时不同往日,在下戴罪之身如何敢叫殿下接见?”
  “恩相,俊儿自记事开始就一直蒙受恩相点播教诲,如今恩相既然归隐田园,为何却不再见俊儿一面?”太子不愿离去,就静静站在这雨幕之中。
  很快,却闻车中一声叹息,道:“殿下盛情难却,如此唯有叨扰了。”
  车帘掀开,侍卫们急忙上前将油纸伞撑起,扶着诸葛亮与黄婉贞先后下车。
  三人一相见,这太子殿下却悲从心起,双目噙泪,急忙引着二人入了亭中。
  吩咐酒食之后,太子陈俊更是忍俊不禁,悲呼道:“没有恩相,便没有我梁国之今日。也不知父皇为何,竟将恩相免职。我梁国若无恩相,如何应对天下之乱局?”
  诸葛亮飒然一笑,显然对于权势富贵他并未放在心上:“殿下言重了,亮也是一介凡人。梁没有了亮,照样还是梁。”
  “唉!”太子连连苦叹,亲手为二人奉上了酒,方才问道:“恩相此欲往何处去?”
  “吾这一生知己甚少,如今天下能成就我者已无。既然壮志豪情不得偿,也只好回到隐居地方,在这乡间做一个寻常村夫便是了。”诸葛亮苦叹一声,但面上却也渐渐来了神采,道:“这闲云野鹤的生活,倒也是在下毕生所求。”
  “男耕女织,过着寻常日子比起宫中的尔虞我诈也是要好太多。”黄婉贞道。
  “孩儿知晓恩相一生之报复,如今父皇舍了恩相,恩相何不奔晋投吴,任选其一?恩相之奇才,自是能左右天下之局啊!”陈俊坦诚道。
  诸葛亮却是摇头,道:“陛下成就了在下,在下又如何能够与陛下为敌?既此生无缘,在下愿田野终此一生,不再复出!”
  黄婉贞也接话,道:“世俗本非所愿,昔日灭宋之后郎君便欲与我归隐,只是奈何陛下百般请求,郎君方才答应辅佐。如今陛下恩赦我等离去,只愿归隐,不问世事也。”
  又是一番浅谈,也不知过了许久,在这淅淅沥沥的雨中马车再度行驶起来,向着西南方向离去。
  目送着马车消失在了这雨幕之中,陈诩的面色方才渐渐冷了下来。
  适才乖巧学生已经消失不见,剩下的唯有如雨一般的冷厉。
  “殿下,为何不曾动手?”
  但见亭外转来一个官员,其后更跟随着一大队刀斧手。
  陈俊舔唇,似还在思量。
  “殿下,如今江东大都督周瑜久卧病榻,诸葛亮此行必然是前往江东。其人鬼才,若是让其渡江,将来必然是我梁国心腹之患也!如今殿下已失先机,不可再失。”
  陈俊来回走了两步,道:“派一队人跟着,如果他真的是想要归隐田园便算了。如果他心存异志,便派人当即截杀!”
  “记住!”他转过身来向着那官员交代,道:“看模样他是想要回南阳,不出南阳不管他,出了南阳直接格杀!”
  那冷厉的面容与他的年龄格外不同,又有几人能在这样的年龄作出这样的事情来?
  “诺!”
  车中,诸葛亮似也松了口气。
  他握着黄婉贞的手,二人眼中都露出了庆幸。
  “适才要是说错一句话,咱们便走不了了。”黄婉贞庆幸道。
  “人呐,当真复杂!”诸葛亮感慨,道:“昔日你劝我渡河前往晋国,我未曾听,如今归家之路却也杀机重重,只是陛下与我还有嘱托,我不能这般去了。”
  “难道你真的打算就这样了吗?”黄婉贞凝视着诸葛亮,道:“你的才华,我很清楚。如果陛下再启用你,这天下如何也另当别论。”
  “二国人才凋零,强晋虽灭齐之战损失惨重,但惊才艳艳之辈数不胜数。吴梁被灭是迟早的事情,如今陛下与和,不出十年,梁国必灭!”
  诸葛亮说着也叹了口气,道:“行了,走吧。不管将来的路如何,只要有你在身边,哪管成功与失败呢?人这辈子,重要的是有一个伴儿,一个懂你的伴儿。”
  黄婉贞靠在他的肩膀上,低声笑了起来。
  春上,南阳。
首节 上一节 600/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领主

下一篇:兵魂回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