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三国之最强帝国系统 第662节

  孙权将书案掀翻,在这朝堂之上大发雷霆,只是群臣跪拜无人敢言。
  “说啊!说话啊!”孙权怒目指着众人,呵斥道:“说!人呢?”
  “陛下,解烦敢死二营被困在陵阳。吕将军被困在龙川,陆都督正在丹阳整备兵马。”
  “朕知道!”孙权呵斥一声,道:“传令,让陆逊迅速抵达吴县。传令左右,朕将撤往无锡!”
  “陛下,不可啊!”张昭急忙出来,向着台上的孙权恭敬一拜,道:“如今这时候当真是撤不得,一旦撤到无锡,使得吴县陷落那么国中必乱!必乱啊!”
  “乱?乱又如何?朕若是死了,这吴国就灭了!”孙权面色渐渐冷了下来:“荆州命脉已落入晋军手中,方今四面百万晋军围困,朕处于四面楚歌之中。不走,难道等王辰来杀吗?”
  “陛下!”张昭再拜,道:“如今局势之危,亡国一夕之间。撤去无锡,也不过是饮鸩止渴。留在吴县,却又是坐以待毙。陛下何不自退皇位?纳降表一封与王辰,王辰必然念在昔日与故主之情义,厚赐陛下啊。”
  孙权犹豫,只是此时,却闻一声急报传来。
  “报!陛下,陆都督大军被阻挡。国中各大豪族及山越作乱,道路不得通。”
  “陛下,当速速决议啊!”张昭见状再拜,道。
  孙权依旧犹豫,不知进退。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归一五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归一五
  龙川,吴军营寨。
  孤山之上,四面八方尽是晋军,南征的吴军也在末路穷途的当头。
  “北归之路已被晋军阻绝,咱们现在损失惨重,已经没有再打下去的必要了。”吕蒙长叹一声,他把玩着手上的配剑,端坐在这帐中,眉头紧皱,多有哀愁。
  “投降?”帐中的来回踱步的将军道:“不可能,现在绝对不能投降。我父亲在江夏战死,今日岂能降了杀父仇人?”
  “公绩,有些话我不知道该不该与你说。但是一直错下去,也不是一回事。现在咱们手上还有三万弟兄,我不能因为我的过错而带着三万多弟兄一起去死,明白吗?”
  凌统驻足,疑惑的看向吕蒙,道:“何事?”
  “其实,如今的败局是我们自己一手造成的!”吕蒙看向凌统,道:“本来我们不需要面对什么晋军,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现在咱们应该在考虑如何灭掉王辰,而不是在这里。”
  “你说什么?”凌统似也想到了什么,他看向吕蒙,等待着他的答案。
  吕蒙叹了口气,道:“世人都说陛下雅量,世人皆言陛下聪慧。实际上并不是如此,昔日大都督北伐,陛下派人送我一封密诏,让我相机行事。我也不知道那样会害死大都督,如果给我从来一次的机会,我情愿回到国中,让陛下斩我首级,也绝对不会下达那个命令,妄愧了大都督对我的栽培啊。”
  说到这,他苦笑不已,似在自嘲,自嘲自己的忠诚反而将自己效忠的国家推向了灭亡的边缘。
  “你说什么?”凌统似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快步上前,大手拍在书案上,喝道。
  “我说,陛下下令让我相机坏了大都督北伐之大计!”吕蒙低头,道。
  “混蛋!”凌统抬起手来,怒斥一声便要打下,但悬着的手最终还是放了下去:“陛下为何要如此?”
  “我不知道!”
  “你说!”
  “我说了我不知道!”吕蒙歇斯底里,道:“现在我不想咱们的弟兄在流血了,明日天命晋国北路大军便要抵达,梼杌营三万精锐,咱们抵挡不住,必死无疑!我不能再让弟兄们死了,所以投降吧。”
  “咱们不能……”凌统连说话的底气都没有了,他们凌家人死余杭大族,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只是这话还未说完,便闻副将快步入帐,奉着一份北方送来的血书:“将军,朝廷冒死送来的帛书,请将军务必在今日北上。余杭……余杭……”副将看着凌统,语塞。
  “余杭怎么了?”凌统心下焦急,喝问道。
  “将军的族人造反,为晋军开了城门……”
  “不可能!”凌统暴喝,道:“不可能!”
  “将军,晋军距离吴县不足百里,朝中人都在考虑投降,现在咱们扬州早就沸反盈天了。”副将道:“这都是送信人说的,这皇帝的帛书还让吕将军斩了凌将军呢!”
  凌统一把夺过帛书,不看还好,一看面色惨然,心中支撑自己的最后一道力量也崩塌。凌统顿觉无力,一脸的无可奈何,连连叹息。
  “传令各营,降了!”吕蒙再言,凌统也不再阻拦了。
  陵阳,吴军最后的精锐力量。
  随着一通鼓响,早已列阵的双方杀将起来。
  晋军神策营与吴军敢死营杀作一团,随着龙骧与解烦相继加入战场,混战当即掀起。
  倒是这四面还有无数的晋军环绕,但却无人动手,一个个冷眼看着场中的厮杀,静候着结果。
  彭蠡泽上,晋国皇帝所在。
  王辰焚香,看着面前的战事帛书,饮着蔡琰制好的热茶,心情也好了许多。
  “看来咱们是时候给孙权一个选择了,飞鹰传书云长,让他招降孙权。”
  “为何现在要招降孙权?”蔡琰不解,道:“战场上咱们占据了上风,不出意外的话要不了十日时间这一场征战便已经落下。”
  “一日可以解决的事情,何必拖延十日。”王辰道:“孙权虽然昏庸,但是陆逊等人都是明臣,既然能够斩除其臂膀,再将之诛杀,何必又要让儿郎们更多的流血呢?”
  “孙权昏庸?”蔡琰不解,道:“可为何我觉得他却是雅量?”
  “哼!”王辰笑道:“孙权那哪里是雅量,而是没有办法而已!治理州郡,他不得不依仗扬州豪族。征战,他又不得不依仗这些老臣武将。也正因为如此,对于这些人他是既要用,又要疑。所以采用了制衡的法子,不然又如何能够保证这些人不反?”
  “你且看顾雍,昔日便是得学于泰山,按照他们的说法,乃是泰山的门生。我还未与孙权撕破脸的时候,孙权对于顾雍多有倚仗,要靠他来权衡周瑜。可是你看,顾雍和周瑜对孙权的态度是如何的?”
  “孙权用人征询顾雍的意见,顾雍不敢明说,因为孙权无威,明说便是欺主,只能用是否留下来吃饭来决定。而周瑜呢?见了孙权就行大礼,很多时候都表现出唯孙权之命是从。二人以这样的方式来确保和确立孙权的威信,同时明哲保身。足以证明诸多豪族对于孙权,其实是几乎不屑一顾的,而如今周瑜一死,顾雍受排斥,孙权的权力几乎完全被豪族架空了。”
  “不然,你以为咱们这一阵风就能让东吴内族具反?”王辰冷笑,道:“要知道,天下不是每一个人对孙权都无限忠诚的。自立业以来,孙权又做了什么事儿?又立下了多少威信呢?如今,若是绝境,孙权必然会投降。”
  听完王辰的话,蔡琰也觉得有几分道理,当下也不反对这样的意见了,只是问道:“平定孙权之后,你打算如何对待江东的豪族?”
  “这就像是猫,你得顺着捋它的猫,给它一个窝,这样它才会给你抓老鼠。可如果家里面的老鼠没了,该怎么办呢?不可能养着它吃干饭吧?”王辰笑道:“现在先留着,将来自然要一颗一颗的拔掉。然而虽然这样说,但豪族可不是什么好惹的猫,一步不慎便如昔日王莽那般了。所以啊,得一步一步来,耗费点时间而已。”
  “在动他们之前,咱们得让更多的人站到咱们这边。大多数人的利益与我们一致了,咱们再用这大多数人除掉这少部分人。”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归一终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归一终
  吴县,城外十余万晋军围城。
  千里疆域失陷于一日之间,梦醒时分城外敌旗飞扬。
  “陛下,大晋使者已经抵达宫外。”
  后宫,殿内。
  孙权端坐在书案前,他的面前放着一份竹简,其上密密麻麻写着无数文字,落款写着周瑜的名字。
  他颔首,长叹一声,道:“去请来吧!”
  “诺!”张昭抱拳,便要离去。
  “子布!”他叫住了张昭,唤他过来。
  落座之后,孙权将这竹简递给他,问道:“子布,朕今日想了很多。你说公瑾当年到底是对是错?”
  手上的竹简是一封出师表,便是当年周瑜为了进攻关中的表奏,上面详细写明了进攻关中的利弊,以及表述了自己对孙家的忠诚。
  张昭看完之后,也是苦叹一声,心里很不是滋味,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
  张昭顿了顿,道:“昔日先皇驾崩之前,曾与在下说过。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此话中之意,我想陛下也明白。如今晋国势强,百万雄兵于外,又有十倍于我之兵于城下。国中豪族皆反,山越纷起,当此之时已无再兴之可能。此为天数,非人力所能左右。”
  “陛下,如今没有必要再考虑了。不战而降者,亡。战而降者,尊。如今晋国皇帝已经看到了陛下的能力,将来自然能够确保陛下一族,以稳住江东效忠陛下之各族。战,举族尽灭。降,族能全身。”
  “利益权衡,朕都明白!”孙权道:“去将人唤来吧,朕一手造就了今日的结果。”
  “诺!”张昭抱拳,向着殿外退去。
  很快,他便去而复返,领着晋国使臣进来。
  来使并非是一般人,腰悬利刃,身穿甲胄,乃是关羽之子关平。
  他奉着一份诏书,抵达殿前,将之转交给面前的张昭,等候着孙权看完之后,他方才开口,道:“我家陛下说了,如果吴国皇帝愿意投降,其一将确保吴国皇室一族性命周全。其二,至少三千户侯的敕封。您可看好了,这是我们能够给出最好的条件,如果贵国不能接受,我军将会开始攻城,而且确保在三天时间内攻入吴县。”
  孙权看完了手上的诏书,起身道:“条件什么的朕都看了,也确实不错,只是这事儿得容朕三思才行。”
  “没想过你可以答应,日落之前若贵国不能开东门出城投降的话,我军将攻入城中,彼时这事儿又得另当别论了。”
  “好!日落之前,必然给你答复!”
  关平颔首,抱拳道:“忘记告诉你了,贵国南军已投降。陆逊所部被围在丹阳,我军精锐已经抵达阳羡,不出一日时间比啊能够抵达吴县。其他的事情,没好说了,这是我家陛下念在与孙文台旧友一场的份儿上方才给的优待,还望陛下珍重。”
  说罢,关平便抱拳离去。
  时间如水,弹指间,日中的太阳便已经西沉。
  城外的晋军已经开始做出进攻的准备了,而城内的人却还没有丝毫动静。
  随着日落西山,眼看大战将起时候。
  吴县东门豁然打开,投降队列缓缓出来。
  丹阳城,翌日一早。
  使者策马入城,秉承了皇帝的最后的诏令,丹阳降。
  至此,天下一统,四海归晋。
  永和二十一年春,皇帝班师北归。
  历时一年的大战尘埃落定,晋国一统。
  大船随波浮沉,殿中,王辰看着这一串伤亡数字,面色沉冷。
  “兴霸!”
  他苦叹一声,此一战走了太多兄弟。
  只是战争本就如此,生者如斯,逝者已矣。
  “昀儿!”
  “父亲!”殿中王昀抱拳,道。
  “传令下去,追封兴霸为正一品靖海大元帅,永宁侯,食邑八千户。”
首节 上一节 662/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领主

下一篇:兵魂回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