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之崛起1646

大明之崛起1646 第102节


若十八磅炮能轰开江阴,那么以此类推,用二十四磅炮对付南昌城墙应该非常保险。

“那我便铸数门四千斤重炮来,”他对万元吉道,“这种炮的结构我非常清楚,用铁范铸炮,不用一个月定能完成。”

因为不久之后注定要面临和博洛所率八旗军的一场恶仗,是以即使没有这次铸造铁炮之事,朱琳渼也打算要回一趟龙南,着手升级一下龙卫军的军备,再将后备营全都带出来。否则以龙卫军目前的实力,如果博洛利用人数优势拼命,胜负还真不好说。

朱琳渼深知,这绝非是一支军队的胜负,龙卫军背负着整个大明的前途命运,只能胜不能败!

杨廷麟闻言躬身揖礼道:“那便有劳殿下。我等在此围住贼兵,静候殿下破城利器!”

他一言未毕,便见有军士进帐禀报,说礼部右侍郎陈洪谧陈大人车驾已到十里外。

众人相视微笑,他们早就得到信,朝廷的封赏将至,于是这便来了。

待陈洪谧到了杨廷麟大营,笑道:“恰好陈王和诸位大人都在,却省去在下奔波之苦。下官这便宣旨吧。”

杨廷麟听到“陈王”二字,惊讶地看了陈洪谧一眼,后者却笑而不语。

由于江西接连大捷,故而此次受恩赏的人极多。陈侍郎倒也不急,一个个地招至近前宣旨。

杨廷麟授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少保。

万元吉领兵部右侍郎,文荐佥都御史,总督江西诸军。

赵印选擢升副将……

众人皆是相互施礼恭贺。

待在场诸官员封赏完毕,陈侍郎轻咳一声,对朱琳渼甚为恭敬地微笑道:“殿下,请接旨。”而后便开始宣读今天的重头戏。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王者之笃于亲,爱莫隆于父子。圣人之谨于礼,治尤始于家邦。自尔父陈王闵逝,朕心恻然。幸侄琳渼聪颖纯德,以文驭武,施镇赣平虏之功……

“……朕甚期之。式崇宠秩,授以册宝,以承父爵,封为陈王。望尔躬行不怠,思报朝廷,荣以功授,扶保社稷磐固,尤期永誉……

“临军受封,聊以草草,待朕驾临赣地,必亲持陈王封典,与国以同荣!钦此。”

朱琳渼恭接圣旨,又象征性地接了金册、金宝等一应礼器。这些东西回头还是直接让人送回王府的好,打仗时候带着还不够累赘的。

周围一应官员待陈侍郎将圣旨宣毕,于朱琳渼面前按级别排列整齐,一同施以大礼,同称,“恭贺陈王殿下!千岁千千岁!”

他们中大多人也都猜到陈州王此番定会有不小的封赏,只是没料到圣上竟不顾郑芝龙的颜面,直接复了陈王的亲王爵位,还要日后亲自主持册封仪式,足见恩宠。

朱琳渼忙招呼众人起身,揖手称谢。

随陈洪谧同来的太监此时也走了出来,高声道:“陈王殿下,圣上还有口谕。”

朱琳渼忙又转回身来,跪听圣谕。

“圣上说:陈王私刑参将张安一事甚为不妥,当反思己行。但,打得深得朕心!”

众官员又是一愣,这是皇上给陈王鞭打张安的事情定了调子,也就是说,日后若让陈王抓到劫掠百姓之事,张安就是前车之鉴。而且纵使有再多奏章弹劾,朝廷也不会对陈王有任何苛责。

随后新晋陈王又设宴招待陈洪谧等人,南昌城外的明军官员们自是笑语欢庆。

次日一早,朱琳渼先安排了龙卫军的事宜,吩咐由张家玉和余新负责日常事务,如遇战斗,定要召开全军作战会议,按会议结果进行战斗部署。

而后他便登一条江船,准备顺流而下直达龙南。

正要拔锚,就见江面远远驶来许多大船,密密麻麻气势不凡。为首最高大的帆船有三层楼高,船头立着两排背弓弩的水兵,显然是一个舰队。

待行得近些,又看到船上旗帜招展,上面是一个硕大的“罗”字。

朱琳渼旋即想起昨日杨廷麟提到过,这是广东招安来的水寇罗明受。

他总觉得罗明受这个名字好像有点熟悉,片刻后,他猛然记起以前看过一本明末历史小说上提到过罗明受的名字,在清军围攻赣州的时候,罗明受曾率舰队前往支援。

后来……他一拍额头,忙令石霖亲去告知罗明受,千万不要过于靠近江岸——在历史上,金声桓就是利用赣江枯水期水位较低,派人靠近船队将其一把火烧光。

等石霖领命而去,朱琳渼仍是不太放心,又让亲兵去吩咐张家玉,派人沿岸巡逻,一定要保住罗明受这支舰队。

第109章 解决民生问题

五丈长的哨船沿江而下。

江面上风不算大,故而还另加了六名桨手不停划动船桨,船速倒比骑马快了许多。

罗明受的舰队将赣江“捋”过一遍,是以朱琳渼完全不用担心有清军的战船袭击,连护航的船都没带。

不过相比起后世的大型渡船,这条只有两米多宽的木质帆船平稳性极差,不断地摇晃让他差点晕船。

而原本就不算宽敞的船舱里,还挤进来一位不速之客——江西布政使张沧海张大人。

他是临开船的前一刻才匆忙赶上的,此时正斜坐在朱琳渼下首。

“殿下,何部堂是给了下官死命令,要下官用半年时间使治内的税赋达到建虏未侵之前的水平。”

张沧海小心地看了朱琳渼一眼,“何部堂说殿下有成策助江西消弭兵灾之创,还求殿下能指点下官一二。”

如今隆武朝就只有江西这块政令畅达,是以朝廷上下都盯着他张大人如何施政。他是户部尚书何凯的门生,所以很快便得到了口风,说陈王对江西的治理有良策,于是立刻赶来讨教。

朱琳渼又一次感受到了信息不畅时代的可怕。他上疏说有办法恢复江西百姓的正常生活,等传到张沧海这里,就成了能让江西整体恢复到战前水平。

不过眼下的大明还是个农业社会,能让农民恢复生产,整个社会也就算大致稳定下来了。

他颔首道:“本来此法我正打算上奏朝廷,此时说与你知也好,眼下能实施的倒也只有江西一地。”

张沧海闻言立刻聚精会神地竖起了耳朵。

“其实说来也没什么,”朱琳渼笑道,“不过需要两样东西和一番决心而已。”
首节 上一节 102/7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江山争雄

下一篇:唐朝好岳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