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之崛起1646

大明之崛起1646 第122节


“此话怎讲?”

黄道周朝皇后车驾扫了一眼,“若陛下南巡未归,”他这话说得隐晦,意思其实就是若皇帝南逃没跑利索,“当由太子承大统,续领文武百官,以安天下。”

朱聿键一怔,黄道周这是在暗示他不能和太子绑在一起,否则一旦有事,两人都难逃劫难。

他虽心中极不忍和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分开,但也明白黄道周说得很对。身后建虏追兵随时将至,若他和太子都遇害,大明恐怕立刻分崩离析,九泉之下自己还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

“黄阁老觉得如何妥当?”

“前方出闽之路有两条:一是西去长汀,过古城寨出江西。二是南去上杭,出广东。”黄道周道,“臣以为,陛下可与太子各择一道,纵有一路不妥,社稷仍可持稳。”

朱聿键凝神思索许久,古城寨虽近,但虏兵距离那里也近。而去上杭还有数百里之遥。到底哪边更为安全?

他踌躇难决,最后干脆提笔在两张纸条上分写长汀和上杭,折起来抓阄决定。

他用微颤的手捏出一方纸来,交给黄道周,“朕往此处,”又看向木几上另一方纸,“太子往彼处。”

第133章 历史的惯性

朱聿键未等黄道周展开纸条,便先吩咐庞天寿取片丝锦来,抬头却见太监一脸尴尬,他这才省起车马之中哪儿还有丝锦。

隆武一把扯下身侧车帘,正欲要笔,又兀然停下,看了眼自己的右手,猛地将食指咬破,就用手指在布上写下数行血字。

片刻,他又探手道:“庞天寿,玉玺。”

曾皇后见车驾停驻,便抱了太子至隆武车上询问缘由,刚开了车门便见夫君正用玉玺重重拓在一块血浸的帘布上。

朱聿键转头看到皇后,笑着探手接过太子,“来,给我抱抱!哦……乖!”

他怜爱地看着怀里粉雕玉琢的婴儿,用脸轻轻蹭了蹭,又拾起那方血书默默塞入襁褓中,“儿啊,万一父皇……你要孝顺母后,做大明的明君……”

“皇上!”曾皇后急道,“源儿还小,怎能离父皇教诲……咱们,定然都平安无事。”

“对,蕙娘说得对。”朱聿键用粗糙的手指捏了捏婴儿的脸,“等眼前之劫过后,朕与你们在江西相聚!”太子不满地扁了扁嘴,把头缩进襁褓中继续安睡。

“皇上,是上杭。”黄道周将手中纸条示于隆武,“既是天定,则事不宜迟。”

“你去安排吧。”隆武把太子交给曾皇后,“黄阁老,你随皇后前去长汀。”

“长汀?”黄道周一怔,“臣当随皇上……”

“皇后女流之辈,”隆武打断了他,“路上须得有人帮她拿主意。”

“臣……遵旨。”黄道周跪下,向隆武郑重施礼,“圣上保重!”

随后姜正希将兵马分为两部,一队由自己率领,护驾南行,另一队交给黄道周,随曾皇后与太子往西。

……

另一边,李成栋在追赶了一个多时辰之后,总算一箭射中了“隆武”的后心,马上之人应声翻落。

李成栋忙率众围了上来,却无人识得隆武样貌,便有心腹建议带了尸首返回延平找人辨认。

李成栋眯眼思索片刻,却摇头道:“不对,我闻洪旭手下之言,隆武当有个刚出生不久的太子。”他望向周之藩的尸体,“就算此人真的是隆武,那他儿子应该仍在逃遁。”

他令人割下周之藩头颅送回南平县,自己则翻身上马,招呼手下道:“擒住伪太子也是大功一件,都随我夺战功去!”

数百骑兵又呼号着随他继续朝南奔去。

……

朱琳渼率龙卫军入了杉关,便立刻接到隆武的旨意,要他赶至延平迎驾,不得有误。

他前两天刚看到邸报,说博洛攻下了衢州城,正兵分两路南下。

从杉关到南平县的距离要比仙霞关到南平更近一些,加上龙卫军的行军速度肯定快过清军,朱琳渼有绝对的信心能够救下隆武。

此外圣旨还要朱琳渼自即刻起节制福京所有明军,可便宜行事,违者以谋逆论处。

有了这份权力,他更可以一路畅通无阻,遇到不开眼的郑芝龙手下,立刻毙了就行。谋逆大罪,还不是随他处置。

然而等龙卫军出了邵武府地界,刚入延平没走多远,便有两名骠骑兵将一个商贾打扮之人押至朱琳渼面前,说是此人声称有密信要交给陈王殿下。

“您便是陈王殿下?”那“商贾”听过陈王的外貌描述,正与面前的年轻人一致无二。

“正是本王。你到底是干什么的?”

那人先行了礼,又从帽檐中抠出一张纸条,“小人乃是黄阁老所派,在此恭候殿下。这是阁老给您的密信。”

朱琳渼让人取来黄道周起草的圣旨比对,果然是他的笔迹。

信中言明建虏前锋已入仙霞关,为圣上安危计,御驾已向汀州而去,若陈王到达延平附近,当速速南下汀州护驾。

“怎么一点儿都沉不住气?!”朱琳渼打发走信使,将那密信用力塞到石霖手中,心中不禁大急。汀州,这个带着诅咒一般的两个字,历史上隆武就是被李成栋手下乱箭射死在汀州府衙之中。

他费了如此大的力气,扭转了江西局势,又反复叮嘱隆武要出杉关,朝西走。原以为历史一定会被他改写,怎料到隆武竟然仍会死心眼地朝汀州跑!

想到这里,朱琳渼有些恼怒,倒不是因为隆武南下,而是他感觉历史的走向仿佛一直和他对着干!

为何清军渡过钱塘江的时候,历史惯性便失去了作用,而等到他要救隆武的时候,朱聿键逃往汀州的历史惯性便来了。难道历史要如此为难他朱琳渼不成?!

若非历史和他作对,现在仙霞关的守军已换成了他的人,清军根本没机会入闽!

等等!

“若非……清军就不会入闽。”朱琳渼突然感觉像是抓住了什么。难道博洛渡过钱塘江的时间提前,就是为了成全清军入仙霞关?!

这么说,那时历史的轨迹改变,是为了后面的轨迹能够尽量不改变?
首节 上一节 122/7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江山争雄

下一篇:唐朝好岳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