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之崛起1646

大明之崛起1646 第139节


黄鸣俊有些惊讶,“殿下的意思是……难道会有人弃官而逃?”

朱琳渼当然不能明说就是为了防止堂堂监国大人自己弃城逃跑才这么做的,只能点头道:“大敌当前,难保人心思变。”他随即又想到一招,接道,“另当昭告天下,唐王监国誓与天兴府共存亡,与阖城百姓同守都城,身死社稷亦自不惜!以教天下万民安心。”

这个时代的人都极重声誉,这番话传扬出去,自会为朱聿奧大涨面子,纵然不是他自己所言,他也不可能也不敢说没这回事。

但等到他想要逃跑的时候,这些话就会成为绑住他的绳索。除非他想被全天下人耻笑,否则绝不敢离开天兴府半步。

“好!”黄道周抚掌道,“监国若闻此言,定会盛赞陈王殿下知其所想,发其心声!”

朱琳渼暗自撇了撇嘴,心说若唐王听了这些话,恐怕会想打人才是真的。

至晚膳时分,姜正希吩咐人随便造了饭食,就在巡检司中招呼众人吃些东西。

朱琳渼初时心中各种事情堆在一起根本无心它顾,此时将大事大致谋划妥当,这才注意到一旁郑成功的身上脸上似乎又添了几道伤痕,忙询问他何时受伤。

“哦,劳殿下动问,这是前几日平常永年叛乱时不慎所伤,无甚大碍。”

朱琳渼点头,他刚入城的时候听说了常永年投敌开城之事,不过仅是粗略问了一下,此时说起,他正好向郑成功详细了解了一番经过。

“……具体情况便是如此。”郑成功很快讲述了一遍那几日发现常氏异样,又设计伏击努山一事,“后来末将审问那常永年的心腹马忠,方知他们竟以为末将是要降虏,为了防止与他们争功,这才于皇后面前谗言,将末将圈禁起来。说来也算万幸,若非如此,他们恐怕已寻机将末将暗杀了事。”

朱琳渼闻言便是一愣,对啊,不止是明臣,便是建虏恐怕大多也都以为郑成功定与郑芝龙一心,已叛大明。

这里面似乎有可以利用之处!他猛然间眼前一亮,若此计可成,那么围仙霞关而救福州的策略又能多了几分胜算!

“有大木充作奇兵,大事可期!”他立刻兴奋地拍了拍郑成功的肩膀。

在黄道周前往巡检司的同时,庞天寿在马天韦——就是曾拿出柑橘给隆武的那个小太监——的搀扶下,缓缓下了床来。

他已近花甲之年,上次随隆武遇袭,受伤不轻,接连昏迷了两日,又将养过好几天,这才能在人搀扶下勉强走动了。

他在小太监的服侍下穿好了衣衫,随即便吩咐马天韦道:“快扶我去给皇后殿下请安。”

两人至府衙后堂,尚在屋外便闻低声抽泣。

待得曾皇后宣进,哭声方止,庞天寿在门口处便附身跪倒,头深扎在地上,颤声哭道:“老奴死罪!老奴愧对皇后殿下,老奴没能守好皇上啊……”

曾皇后稳住了情绪,让白大戚去扶庞天寿,“虏贼残暴,非公公之过。公公起来说话。”

庞天寿在两名太监的搀扶下巍巍站了起来走到皇后近前,和她稍叙了几句,又见曾皇后面色苍白,双眼布满血丝,忙劝道:“皇后殿下万不可过于悲伤。如今太子殿下即临大位,还需您从旁主持才是,若您因伤心过度致使身子骨……”

曾皇后闻言眼中又有泪光,深叹了口气摇头道:“我不欲源儿做帝王,这大明江山飘摇,能安稳活着便好。明日我便与源儿去江西,这皇位,哎……任谁做吧。”

第153章 权力中心

庞天寿微微皱眉,示意旁侧太监宫女退开,探身低声道:“皇后殿下,您这可是真心话?”

“自然是的。”曾皇后望向窗外,“便如圣上,一心成为有为圣君,却连自己的儿子也没得抱几次,便已……我只盼着源儿就做个普通百姓,耕几亩地,取个好女子,能和儿孙安稳过一生便好。”

庞天寿表情严肃,再进半步,声音愈发低了下去,“皇后殿下此言差矣!您可记得……”他几乎一字一顿道,“扶苏、刘荣、杨勇之辈?”

曾皇后闻言瞳孔猛然一缩!

她熟读史籍,这几个名字怎会不知。扶苏是秦始皇长子,本当其继位。赵政死后,赵高和李斯篡改遗诏,令胡亥登基,同时矫诏将扶苏赐死。

刘荣是汉景帝之子,曾被立为太子,后被废为临江王,刘彻代之成为太子。刘彻登基后没几年,便寻了个侵占宗庙土地之罪将其逼死。

杨勇是隋文帝长子,同样先被封为太子后遭废黜。在他亲弟弟杨广即位后不久即被赐死,连同他的十个儿子也一同被杀。

庞天寿见皇后表情,便知她已明白其中利害,又最后补充了一句,“自古以来,有几多废太子可得善终耶?”

曾皇后是个深明事理的聪明人,先前因悲伤隆武离世,加上本能中对幼子的保护意识,致使其失去了冷静思考的能力,才做了那么个决定。

现下庞天寿已提醒得这么透彻了,她立刻便清醒过来,对!若放弃皇位,无论是谁登基,又怎可能放过源儿?

此时太子已是她全部的精神寄托,她绝不容许他生活在危险之中。一瞬间,她的眼神就变得坚定起来,绝不能离开福建,不能离开天兴府这个权力中心!

作为一个太子,他的面前只有两条路——得到权力而生,或失去权力而死。

“庞天寿。”

“老奴在。”

“你仍任新君的掌印太监,服侍左右。”她的身体仿佛再次充满了力量,站起身吩咐道,“克日随我同回天兴府。”

“谨遵皇后懿旨。”

曾皇后旋即想起黄道周和陈王等人此时正在巡检司议事。那里有内阁首辅和大明眼下最有战斗力的军队统帅,以及一名大学士、两位将军,他们这次会议几乎就能决定大明未来的走向。

她对白大戚道:“备车,摆驾巡检司。”

“皇后殿下,这马上到晚膳时间了……”

“不吃了,这就走。”

巡检司里,众人吃罢晚饭,继续议事。

朱琳渼继续道:“浙江方国安那边似有反正之意,当派人与其联络,待取下仙霞关,便让他举兵驱除盘踞浙江的建奴。若有机会,可与杨阁部一同荡清广信虏军。”

杨廷麟自南昌之役结束后已升任内阁大学士,如今得改称阁部了。

“我方才思量,虽有陈王殿下‘围魏救赵’之策,然天兴府时下守备仍过空虚。”黄道周一旁皱眉道,“莫说虏军,若有民乱、盗匪之流都难应对。”

朱琳渼点了点头,“天兴府确实需要有所防备,甚至博洛有可能派出轻骑偷城的可能。”他望向黄鸣俊和姜正希,“黄阁部和姜总兵麾下共有马步兵两千余人,我再抽调二百龙卫军骠骑兵,由黄阁部率领先行返回天兴府驻防,当可无虞。”

黄鸣俊一直建议增强福州防御,自是没有意见。

姜正希原本还打算同朱琳渼去仙霞关夺取些战功,听闻要回防天兴府,却有些遗憾。但转而想到自己伤势不轻,随即也就点头不再多言。
首节 上一节 139/7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江山争雄

下一篇:唐朝好岳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