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好岳父

唐朝好岳父 第113节

  此时他进入战斗之中,开始忘记了舒安的身份,不过这样正合舒安的心意。
  两人这一次的交锋倒是让一些学生对于舒安有了一个准确的认知,特别一旁的苏烈,这一次看得更加仔细。
  “若非我认识这是老爷的话,那么肯定是会以为修习武艺几十年的老拳师。”
  苏烈内心默默感慨,在他舒府那一段当护卫的日子之中,虽然有看过演练过拳法,不过当时的他并没有在意。
  因为在他看来,当初那慢吞吞的拳法似乎没有一点杀伤力,更像是自家老爷的游戏之作。
  只不过想到了这里之后苏烈面色之上不由有一些火热,而此时随着两位学生示范之后,这一些学生看向舒安的目光不由有了一些变化。
  面对这一些异样的目光,舒安面色之上笑意更浓了,随后声音缓缓响起。
  “无论日后你们走上文武之路,一副好身体同样都是必要的。”
  “而这拳法被我命名为长生拳,取名为长寿养生之意,经过验证之后,对于一些修习武艺的暗伤同样有着不少的帮助。”
  “诸多武将到了晚年之后都逃离不了病痛的梦魇,而这长生拳正是有着活血疏通经脉的功效。”
  .....
  随着舒安话语的响起,倒是让不少人眼前一亮,特别是出身将门程处亮等人,对此最有感悟。
  其中秦琼就是一个例子,虽然还没有年迈,但是早年留下来的暗伤,已经在纠缠着这一位沙场名将。
  当然除了这一些人之外,其他学生同样眼眸之中闪烁着兴趣。
  “接下来,会传授你们这一道拳法,日后每一天晨念都要演练一次。”
  舒安看到了这一些反应之后内心点了点头继续出声道,这一些学生并不像刚来的时候,还什么都不懂。
  知晓自己该问,什么不该问,正是这样的缘故,舒安倒是省下了很多心思。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那一位喊自己舅爷爷的小丫头,此时也是在学生之中。
  正一板一眼看着他,仿佛在等待他接下来的动作,这并不由让舒安有一些好笑,这一位小丫头算是将自己当成了学生中的一员。
  不过舒安并没有在意,虽然这个时代女子能够读书并不多,一般只有富贵之家才能够识字,而且读得基本上是《女诫》。
  此书是基于古礼与儒典,阐述女子修身齐家之道,教育妇女柔顺之礼。
  但是这一位小丫头说不定能够给他一个惊喜也不说不一定,要知晓哪怕后世之中同样有着诸多的学霸是女儿身。
  在一些事情之上,女子处理确实是比较细腻,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小丫头认为自己能够照顾自己了。
  舒安便安排了一间和这一些学生比较远的房间给了这一位小丫头,毕竟男女还是有别。
  舒安深吸了一口气之后,先是准备将长生拳从头到尾打了一遍,然后再将一招招传授给这一些学生。
  这一次的苏烈则是紧紧看着舒安,因为他感觉这一次拳法之上似乎有了一些什么。
  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仿若看起来十分顺畅,本该就是如此。
  “返璞归真!”
  当舒安的拳法落下了之后,苏烈眼眸闪烁呢喃道。
  要知晓这算是练武之人想要达到的至高境界,然而他竟然在这一位老爷身上看到了。
  实际之上苏烈不知晓的是,一法通万法通,原本舒安的字已经达到了返璞归真的境界。
  加上长生拳在系统传授之下也到了大师的地步,距离这一个境界同样是差一步而已。
  舒安熟悉了长生拳之后,一次演练之下同样向着返璞归真的路在走,现在已经有了初步的效果。
  这一些学生并没有看出那么多门道,只觉得这一位院长这一拳法似乎看起来赏心悦目。
  “此为长生拳,同样根据养生创造而出,接下来你们跟着一招一式来学。”
  当打完了这一套拳法之后,舒安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具体功效如何的话,那么只有亲身体验才知晓了。
  “苏烈,你同样也学一学,对于你有着不少的好处。”
  “是,院长!”
  .......
  
第一百七十九章 庆幸,返长安
   随着日子的过去,舒安悠闲教导这一些学生,日子之上十分平静,不过正符合舒安内心的意思。
  哪怕是晚春时节,但是长安郊外的树林依然是精神抖擞,绿意盎然。
  舒安教导时间只不过早上的半天时间,剩余的半天时间,要么享受这温和的阳光,要么就是在溪河边上垂钓。
  而于此同时,关于薛仁贵等人的行程同样传遍整个长安,时间之上很快就确定了。
  一时间不少人聚集等待,无论是为了见一见陛下龙颜,或者是看看这两位少年英杰。
  长安郊外,禁卫开道,李世民的车撵同样缓缓而来,这一位帝王面色之上虽然威严,但是眼眸深处还是有着不少轻松。
  显然是心情不错,这也难怪如此,毕竟此次可以说将这一位老对头颉利又重创了一次。
  自然是让李世民心情不错了,至少短暂时间之内,足以让这一位颉利不敢南下,而且随着这一次重创。
  更是让李世民内心之中有了一丝野心,那就是北征之心又开始蠢蠢欲动,当然这同样离不开之前市税收入支持。
  毕竟建造一条通往草原的直道第一时间并不需要投入多少钱财,而是分批来,当然这主要是没有不想早一点建造完成。
  晚一点同样有晚一点的好处,比如耗个一年多的时间,那么关内百姓的话有饭吃了,能够稳定渡过这一年。
  甚至有关中的百姓羡慕起关内百姓这一些难民,因为修路这件事情上,他们同样想要参与其中,领工钱吃饱饭。
  只不过这件事情优先关内的百姓了,这自然是让这一些关中的百姓羡慕了,甚至有一些人暗暗想道,为何自己这里没有受灾。
  此时的李世民算是春风得意,原来以为这一年上天对于他而言算不上友善,但没有想到自己亚父的参与,竟然让这一些事情化为了大唐的助力。
  李世民感觉最庆幸的一件事情,就是没有阻止这一位亚父返回长安,要知晓一开始听到观音婢的话语,他是有一些拒绝了。
  因为这老不死回到长安不是给他自己找不自在么,毕竟当时两个人关系确实是有一些微妙。
  而且他也不认为这一位亚父对待自己会因为登基之后有什么改变,要知晓当初自己父皇在登基之后,这一位亚父依然没有任何的变化。
  更不用说是他了,所以李世民一开始是有抵触的,好在是最后并没有因为自己内心的抵触而阻止。
  现在看来的话,这一位亚父算是自己福星,无论是什么事情,似乎都和这一位亚父有关系,比如这一次草原。
  提议是自己亚父提出来了,薛仁贵更是不用说了,这一位可是自己亚父亲手带出来的。
  这一次草原情况如何,后面王喜有一封详细的情报奉上,李世民自然清楚主导的人是谁了。
  正是这一位之前让他看走眼的薛仁贵,哪怕是他之前一开始认为这一位看起来有一些书生之气的少年,应该走的文臣之路。
  至于秦怀玉的话,虽然确实有叔宝几分勇武,不过可为将才,不可为帅才,可以说这就是差距所在。
  不过其身份的关系,李世民同样要将秦怀玉当做一个典型,给这一些勋贵二代做一个榜样。
  车撵一直出了长安城五里之外才停了下来,此时薛仁贵等人马并未归来,而李世民则是在车撵之中等待。
  要知晓这世间能够让李世民等待的事情已经没有多少,不过眼前这件事情的话算是其中之一。
  这五里官道之上,同样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士子以及百姓,原本一些人不清楚薛仁贵此行的功劳。
  不过在解释了之后,这一些人才恍然大悟,原来此举可以削弱突厥,并且可以让突厥不会南下。
  这自然让不少百姓兴奋了,要知晓前年被逼签下渭水之盟虽然是李世民的耻辱,但是对于这一些长安的士子百姓同样有一种耻辱之感。
  两旁官道之中有一辆朴素的马车,坐在前头正是舒狂虎,不过现在这一位舒府的护卫队长,现在只是一个马夫而已。
  此时舒狂虎有一些苦笑,虽然自己老爷嘴上说着不来,不过时间到了还是来了,果然老爷还是关心仁贵。
  马车之中的舒安眼眸闪烁,对于舒狂虎的心思他并不清楚,不过他是没答应李世民的邀请,并没有说自己不来。
  这其中可是有着不少的差别,终究之前已经答应了,哪是食言了,但是对于舒安而言,还是要来看一看。
  “踏,踏!”
  时间不知晓过去了多久之后,一道道马蹄声音传来,瞬间让在场以及等待人的精神一震,因为他们知晓,要等待的人来了。
  “人来了!”
  “人来了!”
  一道道声音响起,随后露出的是一双双期待的眼眸,虽然长安之中,薛仁贵和秦怀玉的名声已经响彻了。
  但是依然还是有着不少人没有见过两人,秦怀玉还好一些,毕竟之前可是长安之中的纨绔子弟。
  虽然名声不及程处亮等人,不过还是有一些人熟悉的,至于薛仁贵的话,那么就真的没有人多少人熟悉了。
  事实之上哪怕是回到了长安之后,薛仁贵帮助舒安看守了一阵子时间茶铺,那个时候可没有人知晓。
  这一位看守茶铺的少年会是如今年少成名的存在,而且那个时候诸多人也不知晓此人就是薛仁贵。
  之后的话薛仁贵就在长安郊外书院一边监督书院的施工一边修习武艺兵法,之后回到长安次数并没有多少。
  这自然是让人期待了,想要知晓这一位安玄公的学生有什么出色的地方,竟然能够立下如此的奇功。
  当然在车撵的旁边,还有着朝中的文武大臣,此时同样面色之上一丝期待,他们之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同样没有见过薛仁贵。
  而这一些人之中若说是着急的话,那么自然是秦琼了,经历了之前的噩耗和惊喜,这一位Bin病得不轻的翼国公这一次为了等待自己儿子归来,同样走出了国公府。
  
第一百八十章 帝王之谋,恩宠
   远处烟尘滚滚,但是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哪怕是李世民同样走下了车撵。
  此时的李世民双眸露出了一丝神采奕奕,仿佛有着万丈豪情一般。
  今日朕要让整个天下看看朕是如何对待这一些建功立业的少年,以此来收天下人之心。
  这便是此时李世民的想法了,要知晓虽然科举之中虽然已经改革,但是还是有不少人在观望之中。
  在自己亚父开导之下,李世民同样清楚,现在能够读书的权利大部分都集中在世家的手中。
  所以这样的情况之下,就算是李世民不用世家子弟的话都不成,不过现在一些世家同样有一些顾虑,不肯出世。
  可以说对于这一些世家子弟,李世民既要用,但同时还要防备这一些子弟之后的世家。
  而现在的话算是一个引子,李世民眼眸落在了远方之上,静静等待着从草原归来之人的将士。
  “踏,踏!”
  “驾!”
  震动的声音越来靠近,很快领头的身影已经可以显现,而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薛仁贵,一骑白袍当先。
首节 上一节 113/6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之崛起1646

下一篇:三国之黄巾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