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好岳父

唐朝好岳父 第187节

  “现在天下太平了,竟然连一口肉都吃不上,哪怕是最便宜的贱肉同样如此。”
  .......
  当初程咬金可是一句又一句真诚的话语,加上不要面子,哪怕是李世民都招架不住。
  要知晓李世民典型吃软不吃硬之人,在安玄公的提点之下,程咬金自然是融会贯通了。
  知晓了这件事情该如何去做,所以才有此时李世民咬牙切齿一幕发生了。
  程咬金是喜笑颜开离开了宫廷,但同时这件事情同样在传出去了,虽然没有传到整个长安,但还是引起了不少侧目。
  特别是不少大臣都在考虑是不是试一试,然而想到如同程咬金那般不要脸面,他们似乎有一些做不到。
  “我是不是也要试一试。”
  这一些人放下不脸面,但是尉迟恭可不一样,面色之上不由露出了一丝思索呢喃道。
  要知晓程咬金的这一举动可是引起了连锁反应,除了那一只精兵以及李世民的左右禁军,其他士卒基本上都差不多。
  现在倒是好了,李世民这一答应算是破坏了这样一个平衡,不过程咬金说得确实有道理。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原因便是李世民的底气足了,若是没有钱财的话,那么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果然还不等李世民对程咬金咬牙切齿,收到消息的诸多武将已经一齐来到了宫廷之中。
  “陛下,难道我等麾下士卒不属于大唐的一员。”
  “为何那一个程胖子增加伙食费,而我等没有。”
  “身为将帅,若是不能为士卒争取利益,我等又有何资格回军营。”
  .......
  虽然不像程咬金那般不要脸,但是这一些人可都是代表半个大唐军队,哪怕是李世民都不可能忽视。
  而且剩余的那一些军队想必会闻风而动,想到了这里之后李世民不由感到有一些头疼,之前算是有一些考虑不周了,有一些轻率了。
  “这件事情容朕好好考虑!”
  要知晓若是增加一卫率的话,那么李世民倒是不觉得有什么,毕竟不过多出两三万贯支出。
  当初程咬金的话语确实打动了他,这一些士卒都是和他一路征战的老兵了,竟然连一口肉都吃不上。
  最多也就喝喝肉汤而已,这可是在李世民在心头之上狠狠来了一拳,要知晓李世民同样是从马背上起家,对此自然是感同身受。
  在李世民出声之后,这一位代表各个卫率的将领才退去,不过这件事情并不代表就这样结束。
  还要看看陛下如何处理,若是不能一碗水端平的话,那么他们就算是抛下脸面也要争取一番。
  在众多将领走之后,李世民面色之上倒是有一些难看了,这件事情的话没有想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若是有后悔药可以吃的话,那么李世民当初说什么也不能答应程咬金的请求,只不过为时已晚。
  “陛下,这件事情调查清楚了。”
  不知晓什么时候,李君羡出现在李世民身边面色之上有一些诡异出声道。
  要知晓程咬金的举动可是给了李世民很大的疑惑,毕竟关于士卒伙食这一个问题早不提出来晚不提出来为何偏偏是这一个时候。
  因为时间算是过去了不久,在利益驱动之下,蹴鞠场已经开始向着整个天下风靡了。
  自然有着诸多人加盟其中,关于长安之中权贵养蹴鞠队伍的风俗同样让长安各地富商乡绅效仿。
  要知晓诸多有蹴鞠天赋的百姓纷纷脱颖而出,可以说间接多了一条产业出来。
  而对于寻常百姓来说的话就是多了一条出路,比如长安之中有一名蹴鞠天赋的农家子弟就引起不少人的轰抢。
  甚至一个月达到了十贯钱的价格,可以说对于寻常百姓这就是一个天价。
  在那一些权贵眼中,十贯钱并不算什么,相反若是能够为自己争一些面子,则是值得的。
  特别是现在权贵之间则是开始流行起蹴鞠之间的比斗了,这还是李世民和李渊两人带起来的风波。
  不过同样促进了蹴鞠的发展,而这一段时间之中,李世民同样拿到了蹴鞠的收益,足足有着十来万贯。
  尽管这是因为第一次加盟的费用,但也足以惊人,至于那一些不交的人,怕是失了智,敢在李世民头上动土,以及和长安大半权贵为敌。
  基本上那一些人下场自然不好,有了这一些前车之鉴之后,蹴鞠的推广更是顺利。
  然而李世民这一些钱还没有捂热,程咬金就找上门了,这自然是让李世民有不少警觉了,便吩咐百骑探究一下。
  “可有什么情况?”
  李世民面色之上有一些阴霾出声道,显然在如何应付这一些将领而烦心。
  “陛下,程国公在进宫之前确实有一些异常。”
  李君羡犹豫了一会出声说道,事实之上在增加士卒伙食费这一点他是赞成的。
  不过他同样清楚,现在的大唐需要用钱财的地方还是太多的,若是由国库来出肯定不可能。
  那么最有可能还是从陛下口袋里出来,只不过这一些话他只能隐藏在心底。
  在开口了之后,李君羡也将程咬金因为蝗虫的事情去安玄公府邸的事情说了出来。
  然而在听到了安玄公府邸之后,李世民面色之上不由一黑,他总算知晓是谁在他麻烦了。
  想到了这里之后,李世民内心又有一种无名火起了,他说程咬金怎么知晓他有钱了,原来是这老家伙透露的。
  李君羡在说完了之后就小心翼翼站到另外一边了,不敢直视这一位面色之上阴晴不定的陛下。
  许久之后李世民终于冷静了下来,随后声音响起。
  “去舒府!”
  ........
  
第三百章 打破的平静
   舒府
  按照往常的时候,舒安这一个时候到而了悠闲的时候,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咸鱼了。
  当然他的年龄的话用咸鱼来形容并不能算妥当,反倒是养生更为契合一些。
  后世的时候虽然有着不少延迟退休的例子,但实际之上很多人五六十岁都已经退休了。
  而现在舒安就是处于这一种状态之中,至于书院算是一个例外,舒安准备在这一届弟子传授完之后,就开始放手书院的事情。
  毕竟这一届可是不少农家弟子,这一些人突出者倒是可以去科考。
  至于成绩一般者就留在书院之中沉淀一两年再说。
  这一些农家子弟起步还是太晚了,哪怕是舒安给李世民建议科举的改制,也不见得这一些弟子能够占据多少便宜。
  正是这样的缘故,不如多沉淀两三年的时间,毕竟这一些人的年龄并不算高。
  薛仁贵只有一个,做好自己便足够了,对于这一些子弟他并没有要求太多。
  没有例外,回到长安的平阳公主同样准时出现在了舒府。
  两人倒是下起了一盘象棋,象棋起源于秦汉时期,这一个时代象棋早已经普及,虽然没有围棋影响力,但也算不错了。
  当然两种棋类舒安倒是都会一些,毕竟琴棋书画,作为这一个时代的标配,自然都会涉略一点,不过今天下的是象棋。
  然而这一盘象棋并没有走完,因为李世民似乎有一些风风火火的赶来,可是让舒安和平阳两人面色之上都不由一愣。
  至于李世民看到自己这一位亲妹妹面色之上同样愣住了,原本想要质问的语气,现在一下子又缩了回去。
  当然内心之中对于舒安可是有一些咬牙切齿,自己亲妹妹的事情他自然清楚。
  虽然平阳每天来拜访自己老师,看上去似乎没有多少问题。
  毕竟师徒两人之间多年没有见了,所以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在李世民的眼中可就不一样,只可惜观音婢最近因为肚子不小的缘故,所以还没有和平阳细说这件事情。
  现场的气氛倒是有一些尴尬了,好在舒安率先反应了过来。
  “世民,坐!”
  “来福,去多拿份冰饮过来。”
  舒安眼眸闪烁出声道,对于这一位帝王在私下之中他同样没有多客气,反而是如同对待普通人一般。
  至于这大热天的话,舒安虽然苍老,但偶尔还是喝一些冰饮,不过次数的话倒是不多。
  当然对于现在不过二十多岁的李世民以及平阳而言,冰饮才是最合适的。
  更不用说是这一个时代了,来福在听到了老爷的话语就快速离开了,仿佛生怕慢一步一般。
  因为自家老爷对于这一位陛下没有敬畏,可不代表他也是如此。
  他仅仅是一位小小管家而已,还想要多活两年时间。
  所以来福可是很有自知之明,而另外一边的话李世民可是没有丝毫的客气。
  仿佛舒府是自己家一般,直接拉过一张了靠椅坐下。
  倒是平阳眉头微微一皱,不过舒安面色之上倒是没有任何的变化,这才是真正的李世民。
  现在也就表面城府而已,看上去似乎比起之前成熟许多,不过在舒安面前还是有一些稚嫩。
  毕竟岁月阅历这一点之上,李世民注定是比不过舒安的。
  正是这样的缘故,舒安对于这于这样的李世民并不陌生,当然他面色之上同样有一些明悟。
  李世民为何有一些怒气冲冲而来,肯定是因为之前程咬金的事情了。
  想到了这里之后舒安面色之上不由露出了一丝玩味的笑容。
  李世民坐下了之后仍然一言不发,目光放在了眼前这一局象棋之上。
  目前属于自己妹妹那一边的红方象棋之上露出了一丝败势。
  只不过另外一方黑色象棋似乎不在意局势一般,仿佛温水煮青蛙一般。
  当然李世民同样看出了更多,那就是这一位亚父的棋力,已经达到了一个恐怖的境界。
  看似随心所欲的布局,李世民则是看出了这一些布局之后隐藏的杀机。
  自己这一位妹妹虽然在辽东之中读了不少的军事之书,有着几年的征战经历,但象棋之上却还是输了亚父知晓几筹。
  “世民想必是为了士卒伙食而来吧。”
  舒安面色之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出声道,一边出声一边还随意移动了棋盘之上的卒棋。
首节 上一节 187/6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之崛起1646

下一篇:三国之黄巾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