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好岳父

唐朝好岳父 第193节

  .........
  整个舒府的庭院只剩下了舒安淡淡响起的话语,随着这话语众人脑海之中仿佛出现了一个盛世大唐的情景。
  ......
  正当李世民向舒安请教的时候,宫廷之中同样发生了一件关于舒安的事情。
  那就是长孙皇后接待了从利州归来的母女三人,特别看到了武顺乖巧样样俱到的模样不由点了点头。
  而另外一边杨氏母女三人面色之上可是十分忐忑,哪怕是长孙皇后身上没有多少的威势,不过长久以来身上自带的尊贵,还是让她们感受到了差距。
  在见礼了之后,长孙皇后就有着不少兴趣看着眼前的三人,当然主要目光还是放在武顺身上。
  终究是出身武府,为了进宫,杨氏还是咬牙置办了一件服饰,要知晓杨氏从利州带回来的钱财可是不多。
  甚至还变卖了不少之前的嫁妆,不过了为了两位女儿还是值得的。
  杨氏能够感受到长孙皇后对于武顺十分满意,这就足够了,要知晓现在长安之中她们能够依靠的就是这一位皇后。
  现在老爷的话远在利州可帮不上忙,至于以前一起同朝为臣的人员基本上都是人走茶凉了。
  至于两位一大一小女孩则是恭敬站在一旁,不过长孙皇后一只手则是招了招武顺。
  小女孩看到了长孙皇后相招,面色之上不由有一些紧张,不由看向自己的娘亲。
  此时的杨氏面色之上可是十分喜悦,不由小心翼翼点了点头,要知晓长孙皇后做出这样亲昵的举动代表意义可是不一样。
  长孙皇后牵着武顺的小手,随后声音缓缓响起。
  “亚父一向简朴,去了侍候的不要铺张浪费。”
  “还有亚父经常会做一些看起来的奇怪的事情,不过你遵守就好,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惊喜。”
  ......
  曾经关于这一位亚父的记忆一一浮现在长孙皇后的脑海之中。
  关于这一位亚父的不喜欢和喜欢以及作息都一一说了出来。
  小女孩面色之上露出了一丝严肃点了点头,将皇后交代的事情都记住。
  另外一旁的杨氏看着这一幕面色之上笑容更深了,因为很显然小丫头这是被皇后看上了。
  还有就是安玄公父女情深,这一位皇后一边说一边脸上之上的笑意可是没有隐藏得住。
  果然传闻可信,要知晓哪怕是杨氏都没有见过安玄公,唯一知晓的事情就是年纪不小。
  不过在这一个时代,年龄根本不是关注的重点,虽然仅仅是侍女,但也不错了。
  长孙皇后在交代完了事情并没有留下母女三人,主要原因是她有一些累了。
  原本想要留下几人的想法也就消散了,毕竟算一算时间的话,只剩下没有两三个月孩子就出声了。
  
第三百零九章 决心,等待
   御书房之中,李世民面色之上浮现出一丝笑意,显然内心已经做好决定。
  从亚父回来之后李世民又待在了此处,可以说当初亚父的话语给他留下了太多的震动。
  特别是以战养战的策略,哪怕是李世民内心都有着不少的心动。
  “现在的大唐固然强盛,但那仅仅在你在世的时候。”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周边的这一些异族若是有颠覆大唐的能力可不会手软。”
  “难道有一日你还将这一些事情留给后人么,甚至那个时候已不在以大唐之名的华夏。”
  这最后简短的几句话可是让李世民铭记,哪怕是现在他依然能够清晰记住当时亚父所说的每一个神态。
  似乎有着不少叹息,仿佛是看到了遥远之后的未来,正是这样的缘故,李世民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
  这是决定大唐国运的决定,不过李世民最后坚定了自己的内心。
  “亚父的方法可行,朕同样不能落后!”
  李世民眼眸闪烁轻声呢喃道,他同样相信这一些大臣有着不少的启发。
  事实之上不仅仅是李世民在思索,这一些重臣同样在思索舒安的话语。
  赵国公府
  长孙无忌眼眸闪烁,对于这一件事情一开始他是反对了,毕竟这是一开始就制定好的国策。
  休养生息,不轻易动刀兵,毕竟好不容易才安定下来几年的时间。
  然而面对这一位老师所说的话语,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至少对于整个大唐有着很大的好处。
  而且长孙无忌同样从其中看到了诸多的利益,毕竟其中自己老师曾经讲过了异域诸多新奇的东西。
  其中每一样东西都是一方产业,不说这一些,单单是在安南圈一块地种植稻米,都足以收获诸多的粮食。
  哪怕是到时候粮价大跌,但是还是有着诸多的利润,所以长孙无忌自然想要插一手。
  最为关键是作为了解这一位陛下的人,长孙知晓陛下肯定是不会放过这一次机会的。
  这是大唐成为中心之国最有机会的一次,也是长孙无忌之前从自己老师第一次听到这一个概念。
  文武全盛,又有源源不断的后辈涌出,机会只有这一次,长孙无忌甚至猜测这一位老师那一双眼眸仿佛看透了未来。
  要知晓曾经可是有着诸多人不信任自己老师的话语,后来都一一证实了自己老师话语的正确。
  正是这样的缘故,众人之中改变立场最快的就是长孙无忌,比起李世民来说更加的果断。
  甚至已经开始为日后的利益而思索了,这安南在长孙无忌眼中已经是大唐之地了。
  尽管没有任何的仇恨,但这一个天下本来就是弱肉强食,所以长孙无忌根本没有太多的负担。
  于此同时,杜如晦和房玄龄这一对好友同样是在一起思绪,相对于杜如晦的沉默,房玄龄还是偏向之前的想法。
  只不过房玄龄最后还是叹息了一声,虽然他有着不少的反对,但也知晓大势已去,至少他一个人的意见已经无足轻重了。
  经过安玄公一番诉说,无论是陛下还是自己这一位好友以及长孙无忌想必内心的仙法已经改变了。
  至于原本的那一些武将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原本就是对于以武立国最为兴奋的人。
  另外一旁的杜如晦同样内心复杂,不过比起这一位好友来说的话,杜如晦就果断许多了。
  在犹豫了一阵之后,杜如晦还是选择相信自己的老师,原因很简单,自己老师没有错过。
  哪怕是他也无法看清楚大唐会如何走向,不过大唐一定会越来越好。
  就如同老师所说,一旦战事开启的话,那么大唐一定要拿回更多的东西。
  长安之中诸多人这一天一夜可是过得不算好,哪怕是武将一方同样如此。
  能够跟随李世民身边的这一些武将,自然都是心腹,耳闻目染之下,他们更清楚这一次的意义。
  关乎他们着日后的地位,要知晓除了开国时候,或者有外敌入侵的时候,武将的地位才会突显。
  然而寻常时候可比不上这一些文人了,毕竟一位武将若是没有军功话,哪怕是混个二十年的时间,最多就是校尉而已。
  想要踏进朝堂根本没有半点可能,想比之下的话,文人二十年的时间,踏入朝堂并不算难事情。
  甚至能力突出一些的存在,十年时间就足够了,甚至成为权柄一方的人物。
  而武将基本二十年的时间已经磨去了心中的沟壑,没有几年时间体力同样开始走向下坡路。
  这样的话没有几年都要退下了,可以说这一些武将自然想要战功了,当然除了自身之外,还有就是为自己子嗣铺路了。
  毕竟除了自身嫡子之外,可还有不少子嗣,说不定能够在混一个爵位。
  没有道理他们这一些子嗣会输给那一些寻常百姓出身的武人,所以自然是关注这件事情。
  正当长安都在等待这一位帝王做出最后决定时候,舒府之中的舒安倒是十分悠闲。
  有着弟子相伴,加上算是解决了一件事情,他自然是十分惬意了,至于李世民如何选择根本不在他关注之中。
  “老师,大唐会选择您说的这一条路么?”
  李秀宁眼眸闪过了一丝犹豫出声道,话语之中带着一丝期待。
  出身行伍的平阳倒是十分期待自己老师所说的能够实现,只不过有一些可惜的是,回到长安之后,战场的事情和她没有多大的关系了。
  这一次哪怕是她都没有想到自己老师有着如此大的筹谋,连她都有着不少的震惊。
  “会的,肯定会!”
  面对这一位弟子的问题,这一次舒安的话语,则是肯定的回答。
  从李世民来到舒府的那一刻起,舒安就知晓了李世民的选择,但李世民离去了之后,他已经肯定了这回事李世民的最终选择。
  当然舒安也是微微叹息,因为这件事情牵扯到的人和物太多,还有时间之上同样是一个问题。
  不知晓他有没有机会活到大唐征服亚洲的时候,要知晓后世华夏周边环境可是一般。
  
第三百一十章 曾经想法,第一步
   可以说回到了这一个时代,舒安自然是有马踏中南,扬鞭鸭绿江的想法。
  然而随着他年龄渐渐逝去,这一个想法算是有一些无法实现了,只能靠着李世民去实现了。
  安南也就是越南,在中南半岛之上,这有一个目标倒是好实现,但是鸭绿江的话就没有那么容易。
  因为辽东之地的异族还是不少,现在东北可是没有那么平静,可惜的是若是他再年轻二十岁也不会如此着急。
  另外一旁的李秀宁听到自己老师的话语面色之上同样露出了一丝情绪点了点头,同样她也感受到了自己老师话语之中叹息。
  一时间李秀宁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眸之中带着一丝黯淡,这一次回来,她发现自己老师苍老了好多。
  想到了这里之后李秀宁内心十分犹豫,但最后又不知晓如何开口。
  “这件事情秀宁就不要烦恼了,世民会做好一切的。”
  舒安的声音继续响起,话语之中带着一丝关切,不要小看李世民以及这一些重臣。
  只要他提出一个方向就足够了,如何去做的话这一些人肯定会做好准备的。
  ..........
  第二天太极宫,李世民停歇几天的朝议重新回到了朝堂之上,此时的李世民面色之上带着一丝属于帝王的自信。
  底下知晓一些内情的人面色之上露出了一丝情绪,他们知晓这一位帝王肯定是有了决策。
  坐在龙椅之上李世民扫过了在场大臣一眼,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出了一件事情。
首节 上一节 193/6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之崛起1646

下一篇:三国之黄巾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