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好岳父

唐朝好岳父 第494节

  同样也认识了一些人,比如说孤独善和卫庆,这两个人可是给舒安留下了不少印象。
  归途的时候,舒安倒是和长孙无垢等人一起了,主要还是李世民并未跟随第一时间回长安。
  “倒是没有想到提醒世民的地方,竟然还真的抓了一条大鱼。”
  舒安不由暗暗感慨,因为有了自己提示,所以李世民便来了一个守株待兔。
  毕竟这未尝不是一个机会,就算是这一些残党没有想到这一个,对于李世民来说也是没有损失。
  不过结果的话还是不错的,真的让舒安说准了。
  这一些人没有想到在洛阳之中也潜藏着一些人,甚至就在洛阳府衙之中。
  正是这样的原因,接触起粮食来,那么就更容易了。
  可惜的早就让百骑看在眼中,之前的时候李君羡有一些失职的地方,现在话新仇加旧恨,自然不能放过了。
  当场就人赃俱获了,正是因为这件事情,所以这一位帝王还是留在洛阳。
  就是希望能够问出一些有用的信息,很显然有一条躲在暗中的毒蛇,无论是谁都寝食难安。
  “这一次倒是要多谢谢亚父了。”
  长孙皇后不知晓什么时候来到了舒安身边,出声说道,话语之中带着一丝感激。
  显然这一位皇后虽然出言影响什么,但不代表不知晓一些事情。
  就比如这一次,长孙皇后和李世民肯定是有过交流,知晓这件事情的。
  “无垢不责怪为父原因导致世民还待在洛阳就好。”
  面对女儿的感谢,哪怕是知晓这是无垢为李世民而感谢的,但舒安还是面色之上露出了温和声音响起。
  一时间在这船上,就算是舒安眼眸也不由有一些恍惚,当初的无垢就算是有什么事情,也不会表面表达出来。
  或者说小时候还有一些傲娇,现在的话也算是长大了,或许说成为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变化了很多。
  
第七百四十章 耽搁,姚简之
   长安,哪怕是缺少了帝王一如既往的繁华。
  那一位帝王又不是不回来,所以长安对比之前依然没有太多的变化。
  不过最近的长安同样是十分热闹,当然热闹的原因,便是洛阳的事情了。
  “早知晓去洛阳看看了,据说有安玄公诗词。”
  “不错,更重要安玄公竟然还在洛阳预测灾祸。”
  “听说整个洛阳城都没有一个人了,这一幕可惜没能亲眼见到。”
  ......
  长安之中诸多人可是议论纷纷,关于洛阳的事情更是讨论的重点。
  当然也有一些逞口头之利的,表面之上觉得遗憾,但实际现在洛阳可没有人敢去了。
  虽然预测天灾的时间还未到来,但万一若是早一点呐,就是在性命在开玩笑。
  正是这样的缘故,很多人虽然议论,但去洛阳的想法是没有。
  事实之上不仅仅是长安,甚至很多地方,对于洛阳现在可是避而远之。
  之前计划要到洛阳的人,可以说现在要么就是转移目标,要么就是等来年了。
  可以说经过这一次闹腾之后,洛阳想要赶上长安是没有任何可能了。
  “可惜了!”
  面对这件事情,回到长安之后的舒安也只能感叹了,在繁华和人命面前,或许不少人会选择前者。
  但舒安不一样,他还是选择了后者,毕竟后世发生几条人命都吸引诸多的关注,更何况现在是几千之数了。
  “在去洛阳这一段时间,可有什么事情发生?”
  舒安不由看向来福出声问道,现在已经他归来长安好几天。
  不过这几天话,他都待在舒府之中,倒是没有人注意到这一位安玄公归来了。
  当然更多人认为安玄公就算是回来,也应该去书院才对。
  可惜的诸多人都猜错了,那就是舒安为了等李秀宁处理完公主府的一些事情,就在长安停留了几天。
  反正现在书院有没有他都无所谓了,当然舒安问起舒府的事情,算是心血来潮。
  “老爷,这里倒是有一封拜帖。”
  来福面色一愣,不过突然想起了什么出声说道。
  事实之上递上拜帖的人太多了,哪怕是来福看得都有一些麻木了。
  但这一封拜帖的话,那么倒是让来福有一些记忆,主要还是老爷和此人有过一面之缘。
  之前来福并没有在意,直到了现在才想起来了。
  “是谁的拜帖?!”
  舒安面色之上倒是露出了一丝兴趣说道,寻常拜帖话,除非是熟人话,那么基本上都是推辞的。
  毕竟之前一些规矩,加上舒安不想被人打扰,干脆就这样处理了。
  “姚思廉大人!”
  来福没有犹豫出声说道,毕竟老爷和此人并不熟悉。
  话音落下了之后,舒安眉头不由微微一皱,许久之后也终于想起了此人是谁了。
  “去回信,明天见一面!”
  舒安沉思了一会之后声音响起,决定下来了这件事情。
  “是,老爷!”
  来福没有犹豫说道,尽管他不明白为何老爷会要见此人,不过都不在意就对了。
  ......
  姚府
  “老爷,安玄公回应了,和您明天约一起见面。”
  管家的声音响起,原本一位靠在躺椅之上的老者,面色之上不由露出了激动的神色。
  “终于能够见上一面了。”
  许久之后,姚思廉眼眸不由露出了一丝迷离,声音响起。
  曾经他和安玄公有过一面之缘,那一次他和安玄公探讨一些关于历史问题。
  哪怕是到现在都依然记忆犹新,或者说这一生他都不会忘记。
  事实之上,姚思廉很早就想要见安玄公一面,但因为安玄公拒绝缘故,所以迟迟未有动作。
  但是今年的话,姚思廉已经等不及了,或者说已经来不及他等了。
  今年的他已经八十岁了,能够活到这一个岁数姚思廉已经满足了。
  然而还终究有事情和心愿未了,所以他终于让人递上了拜帖。
  不过现在的安玄公,比起十年之前刚回到长安时候还要难以见到。
  当初还仅仅只是安玄公而已,现在的话,可是要加上圣贤之名,哪怕是姚思廉都没有把握安玄公会见自己。
  直到现在收到了准确的消息,姚思廉不是一般的兴奋。
  甚至有一些彻夜难眠,在天亮之后,早早便起来了,准备前往舒府。
  当舒安刚起来见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时候,面色之上也有微微动容。
  “简之,何必如此之早。”
  哪怕是舒安也微微叹息出声说道,毕竟让八十老人,如此起早,哪怕是舒安都有一些于心不忍。
  “安玄,终于见到你了。”
  姚思廉面色之上露出了喜悦笑容出声说道,那是一种小孩类似开怀的笑容。
  哪怕是舒安都微微有一些惊讶,当然更多还是疑惑,姚思廉就这么想要见到他么。
  “不知晓简之可有什么事情?”
  舒安的声音继续响起,尽管两人相差十岁左右,但道无先后,达者为先。
  无疑现在的舒安在士林之中的地位自然是不用多说了。
  “确实有一件事情想要请求安玄!”
  姚思廉没有犹豫出声说道,甚至面前之上十分诚恳。
  “何事?!”
  “了解安玄生平,记录下来。”
  .......
  当了解完所有事情之后,舒安不由沉默了下来。
  姚思廉更多成就还是在记录历史上,换一句话来说就是史官了。
  只不过没有想到姚思廉竟然想要记录自己的生平,哪怕是舒安都有一些感慨。
  “不知晓简之为何要如此做?”
  考虑再三之后,舒安还是问出了自己疑惑。
  “安玄可还记得当初说过一些什么?”
  面对这一个问题,姚思廉似乎早有预料不由说道。
  “当初?!”
  舒安轻声呢喃道,似乎回忆起多年之前见到姚思廉的时候,那一个时候他已经大儒了。
  而姚思廉相比之下就差许多了,虽然为李世民做事情,但终究名声不显,毕竟那一个时候的李世民仅仅是秦王而已。
  并非现在的帝王,自然李世民手下的姚思廉更是不出彩的一员,自然不会被多少人记住了。
首节 上一节 494/6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之崛起1646

下一篇:三国之黄巾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