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唐朝好岳父

唐朝好岳父 第65节

  不过说者无意,听着有心,李世民内心此时内心则是惊涛骇浪,因为他突然想起了十年之前的事情。
  那个时候的父皇还在为是否反隋而犹豫不决,而自己亚父说的正是自己十几年前便推断出了隋亡于二代。
  当时的亚父还让不少人出来作证了,一开始他以为这是亚父劝诫父皇起兵的借口。
  哪怕是李渊当初也是这样认为的,不过谁都没有揭穿,然而现在回想起来,似乎有着一丝不同。
  特别是根据长安的传闻,当初这是安玄公和自己师弟说出来的推测,知晓的人并不算是太少。
  还是有着几位的存在,现在这几位都是道门的有名的天师,哪怕是李世民内心也不由嘀咕了起来。
  不过李世民第一时间想到的并不是其他事情,而是让他一直耿耿于怀的一件事情。
  这一位便宜岳父当初不会看出了他日后有真龙之姿,所以不让女儿嫁给自己吧。
  虽然李世民这一个猜测只是突然冒出来,但是越想觉得越有道理,同样内心不由气愤了起来。
  难道朕就这么不受待见么,不过这件事情只有自己亚父清楚了。
  这个时代哪怕是李世民都有不少的迷信,否则历史之上就不会有信任方士记载的长生之术了。
  “让人关注一下长安的动态,特别是有关亚父的消息,另外暗中派人去查证一下那一些传闻的真实。”
  李世民思索了一会之后出声道,对于一位帝王而言,他仅仅是好奇而已。
  毕竟之前都有一位袁天罡在前,也没见得怎么样,现在多加一位亚父并不算什么。
  当然若是可以的话,他倒是将自己内心的猜测证实一下,这已经成为了他心中一个执念了。
  “是,陛下!”
  李君羡点了点出声道,事实之上哪怕是他对于这件事情同样有着很大的兴趣。
  ......
  舒府之中,舒安面色从容,自从让王玄策代课之后,他就有一段时间没有去书院了。
  当然主要还是目前这件事情让他上心了,毕竟旱灾已经开始了,那么蝗灾同样不远了。
  不过他若是说出这个消息的话肯定不会有人信,哪怕他之前是名闻天下的安玄公。
  这可是有损他的威名,虽然但之后蝗灾过后,这一切都会弥补回来的,但对于舒安而言并不是想要的。
  他要是的是受灾的这一些人能够从内心将他当成圣贤一般存在,若是在蝗灾之下饿死的话,那么还有什么用处。
  “老爷,有人来算卦了。”
  来福来到舒安的身边说了一句道。
  舒安眼眸一亮,这算卦自然不是找他算卦了,而是找李淳风算卦。
  虽然有着一个不靠谱的招牌,但是还是有一些人也注意到了李淳风是袁天罡的徒弟。
  这自然是让不少人上心了,或许自己可以试一试了,抱着这样的想法还是有一些人。
  李淳风对于舒安而言可是重要的一环,加上他穿越的事情都有,这算卦并非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若是李淳风能够打响自己的名头的话,那么对于他而言同样是一个加快影响力的方法。
  “施主,这一次春闱你定然高中举人,而且排名在最后三十人之中。”
  舒府门前,李淳风看着眼前这一位寒门士子眼眸闪过了一道精光出声道,话语之中带着一丝胸有成竹。
  “不知晓李天师需要多少卦钱。”
  这一位士子面色之上带着一丝喜悦说道,就在前不久长安地区的春闱开始了。
  他自然前去考试了,只不过现在还没有放榜,自然让这一位士子有一些着急了。
  所以便心中一动想找道士或者和尚算上一算,在听完长安传闻之后,这一位士子便灵机一动。
  虽然这招牌确实有一些特别,不过这一位士子并没有多想,毕竟不要忘记这是袁天师的徒弟。
  还有安玄公的师侄,若是一点本事都没有的话,那才是有问题了。
  而他得到的结果显然不错,只要高中了就好了,哪怕是排在后面也没有事情。
  “等待结果出来的话,卦钱全凭心意,若是不中不收钱。”
  李淳风面色之上带着一丝神秘微笑说道,一副得道之士的模样,更是让这一位士子更加的信服。
  不过两人的这一番互动并没有让其他人错过,在这一位寒门士子走出了不远之后,便被人喊去了。
  很快聚集在舒府的士子们便了解这一卦的内容,面色之上不由带着一丝惊奇。
  要知晓他们最关心的事情自然便是这一次科举了,只不过为何这一位道士能够如此肯定,还算出了排名的方位。
  在算完卦之后,李淳风算是完成了一天一卦任务返回舒府的时候,舒安同样提出了这一个问题,他对于李淳风如何算出这一位士子的前途同样好奇。
  
第一百零二章 分析,心思缜密
   面对自己师伯李淳风并没有任何的隐瞒,声音缓缓响起。
  “师伯,就在前两天,这一位士子实际之上早就偷偷看了摊位几眼。”
  “师侄就让府中的护卫帮忙问了一些情况了,知晓了这一位士子出身,以及往年科举的成绩。”
  “虽然每一次都落榜,但是几篇文章都写得不错,虽然比不上榜上之人,但也有几分自己的特色。”
  “所以师侄便判断,这一位士子的成绩应该足够考中举人,但是成绩应该不会有多好。”
  每一句分析都井井有序,十分有条理,倒是让舒安有一些刮目相看。
  李淳风看起来老实的样子,事实之上是一位心思缜密的人,通过一些东西推测出一些结论。
  难怪能够成为历史之上有名的算术大家,哪怕是舒安也不得不感慨,似乎能够成为有名的道士,在天文和数学之上都有着不小的成就。
  比如自己那一位师弟袁天罡同样如此,不过舒安的问题并没有结束。
  “若是算错了该如何?”
  舒安的声音继续响起,毕竟这算卦存在算对就有算错。
  “师伯,您不要忘记了,之前那招牌,而且我仅仅是新出山而已,只不过无名小卒而已。”
  李淳风面色之上没有变化回答道,倒是反将了舒安一军。
  毕竟之前招牌可是舒安放上去的,就让李淳风更加没有心底负担了。
  错了的话最后是他学艺不精而已,也丝毫不影响什么,他李淳风的名字并不值钱。
  “小狐狸!”
  舒安眼眸闪过了一丝光芒出声道,内心对李淳风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这一位师侄可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算是道貌岸然的人物,当然这一个词有一些不妥当。
  不过也证明李淳风内心厚黑着,是一位聪明人,不过舒安倒是喜欢这样的聪明人。
  “多谢师伯夸奖!”
  李淳风面色不变说道,不过内心他同样有一些疑惑,不明白这一位师伯的用意在哪里。
  一开始的他以为是考验,只不过随着长安流言四起之后,李淳风就否定了这个想法。
  然而面对任何人他都可以看透三分,毕竟自己老师在相人之术也有一些造诣。
  只不过落到了这一位师伯之上就摇了摇头,他丝毫看不出这一位师伯是什么样的人。
  第二天
  “听说有一位士子让那一位袁天师的弟子算了一卦。”
  “确实如此,据说算出的卦象是高中举人,排名在倒数三十以内。”
  “这一位小道士不知晓算得准不准,不过看在袁天师和安玄公面上倒是可以给几分信任。”
  “反正春闱的结果,还有三天就出来了,也不差这三天的时间,不如我们也去算一卦,据说不中不要钱。”
  .....
  长安之中关于李淳风算卦的事情就传开了,毕竟之前关于安玄公的传闻,还是有提到了李淳风的名字。
  自然让李淳风这一位小道士有了不少的名气,原本之前还没有在意。
  不过这一次倒是引起了不少人关注,毕竟科举可是关系到了整个长安士子。
  只不过李淳风每天只算一卦,这一次又多了三位士子,其中一位被判定落榜,另外两位李淳风都算出能高中举人。
  一位给出了七十名开外,百名以内的判断,还有一人给出了前三十的判断。
  三天的时间,判断三个人,哪怕是长安宫殿之中的李世民也有所耳闻,虽然表面之上仿佛不知晓这件事情一样,但实际之上同样有着不小的兴趣。
  不过哪怕是他都不知晓这一次科举排名情况,要知晓他对于这一次科举可是投入了不少。
  不关注是不可能的,但正是如此,才要确保科举的公平制度。
  采取都是遮蔽姓名改卷的方式,根本没有人知晓考生的名字,这一切李世民都是采用舒安所讲的方法。
  甚至为了考生卷子泄露等等,还专门派禁卫亲自看管,而且一旦被查出舞弊的话,终生不得录用。
  若是有朝中官员参与的话,轻者官削三级,重者直接贬为庶民,可以说这一次李世民是下定了决心。
  外界的议论纷纷并没有牵扯到李淳风的生活,在舒府的生活他倒是十分惬意。
  每一天好饭好菜,闲暇之余还能看看舒府的藏书,哪怕是李淳风也暗暗感叹,这一位师伯的藏书真不少。
  事实之上李淳风不知晓的是,在战乱的时期,舒安借机收购了不少的藏书。
  要知晓一些家族为了避免受到牵连,都举家逃命了,一些藏书都带不走,自然是便宜了舒安。
  书籍毕竟在战乱的时候,确实不是有太多的作用,原本舒安就有藏书的习惯,加上战乱收集,比起一些大家族也不差哪里去。
  正当此时,长安官道之上,一群穿着破烂的百姓正缓缓向着长安方向而来,一位位百姓面色之上青黄不接,双目无神,仿若没有任何生机。
  这一些人正是关中赶来的流民,靠着一路之上吃着树皮花草,终于靠近了长安。
  哪怕是他们都不知晓支撑下来的,只不过关中大旱,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长安了。
  就算是在长安当乞丐也好过在关中,要知晓现在关中诸多百姓已经活不下去了。
  “阿娘,芽芽好饿。”
  一道有气无力的稚嫩声音响起,声源之处是一位穿着破落补丁衣服的小不点。
  “在等等,等到长安之后我们就去投奔舅爷爷去。”
首节 上一节 65/6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之崛起1646

下一篇:三国之黄巾天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