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第425节

或许她应该去找她。

她慢慢地将竹条放在了桌案上。

或许,她确实不应该再去找她。

那天夜里,顾楠背着她这些年写的那些书卷,离开了这里。

她将斗笠待在自己的头上,提着无格。她也要去关中,去做一些她没做完的事情。

汉武帝时期,武帝用董仲舒之言以尊儒术,罢黜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以是朝堂之上,多盛儒生。同时也多有提拔布衣出身的治学儒家之人。

因如是,朝堂博士治以儒学,世间布衣皆学孔孟。

相反的另外的百家之说则是多有冷落,许多学说甚至因为无有后人而来有了传承之危。

于后人说,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其实此话是有些重了的,与汉武帝说,独尊儒术是有,罢黜百家则无。

作为一个国家自然需要一个统一的思想和统治制度,如此可以巩固皇权。

在西方通常都是以宗教作为手段,承蒙先祖所创,中国古往进来所用的统一思想一般都和宗教无有关系。

法以治统,儒以治世,道以治民,不同的时间段这几种不同的政治思想都可以互相交替。在汉武帝年间他无疑只是选择了儒术而已。

但是选择儒术不代表罢黜百家,就汉武帝个人而言,他不一样在将法家用于朝堂?

而朝堂之上整治的两家之说也是多为法家和纵横家。

法家作为一种统治思想,不得流传于民间,所以被禁止在民间修行。而纵横家呢,被视为动以唇舌,扰治不安的学说被罢黜。

至于其他学说其实都算不得被整治了,而真正的苦处就在于朝堂上大多都提拔学习儒术的儒生,如此一来大多数的人都跑去学儒术了,其他的百家之说就少了不少后人传承,多也就销匿了。

其中墨家就是一者,墨家思想与统治者思想是不契合的,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墨家多是站在弱者的立场争取利益。

也是因为如此对于统治者来说,墨者的思想并不适用用于朝中,墨者难为官,其思想也太过兼爱,在人世道上也难存,使得墨者难为贵。

而在汉朝,墨家的声望也降到了最低,这使得这一学说之人根本不受人待见。

不能为官,不能为贵,还不受人待见,学习墨者的思想,就是终一生的苦修。

但凡是有些志向或是私求的都不会学习墨家,这人间又何来的没有私求的人呢?

如此想要在这时候传承这一道的学说,恐怕真是要是不食人间烟火,没有所求,没有志向的闲人才可能得以成道了。

不过这世间又哪里找来什么不食人间烟火,没有所求,没有志向的闲人呢?

“哒哒哒。”

天上的小雨将行人的身上衣衫打湿,雨是不大,但是沾湿了衣裳就是难受了,行人们的脚步纷纷快了几分,想要躲开这些扰人的细雨。

道上的一个人也正匆忙地抱着一个书箱子在街上跑着,她将书箱抱在怀里,该是怕那雨打湿了里面的书文。

看模样,像是一个游学的学子,穿着一身白色的衣裳,头上带着一个斗笠。

那人看着普通,但是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一些奇怪之处,她的脚步踏过地上的积水不会使得水花溅起,甚至只会泛起微微的波纹。

她跑进了一个屋檐的下面,才是停了下来。

“晦气。”抬头看了一眼天上的雨,顾楠低声骂了一句。

将书箱放在了一旁稍干燥一些的地上,在屋檐下也就淋不到什么雨了,拍了拍身上的水渍。

她从关外出来,所做的事也就是拜访各地的百家之人求学,将他们的学说得记。

据她所知在汉朝之后许多的百家学说都流失了,其中有很多先人的贤论,若是都是失传实在是可惜,所以她是准备记下,以让这些东西能有后人。

这也算是她一个人少能做上的一些事。

她算不得贤才,治不得国,也治不得世,但是也希望能做些什么能对后人有些用处。

第二百七十章:百家先生的书箱

如今的百家学说都不封闭,一般只要有人上门求学,都会教导,交流,甚至有些还会打开书库让顾楠进去学习。

可能其中也是因为已经少有人来求学,他们私心上也不希望自家的学说失传吧。

在如此的时候,他们所教的都很少藏私。

竹简的体积太大,顾楠将从前写的竹简都重新抄成了纸本,即使如此,如今也是写了许多了。

至于用的纸,自然都是问一些比较富裕的百家之人借的,她这手中也没有钱财买不起这么金贵的东西。

说起来也是有一些惭愧,抄别人家的书,用的还是别人家的纸。

咳咳。

一路上拜访许多百家之人,其中也时常打听一些其他百家的情况。

多番打听她才找到了这里,听说可能是还有墨家学说在此流传。

结果还没有找到什么墨家之人,天上就先下起了雨。这时候的纸张是很脆弱的若是被雨水打湿恐怕就是报废了,所以顾楠才是万分小心,半箱子的书,她可不想重新写上一遍。

方才跑来的时候都是用内力护着那些书才没让箱子湿了。

运起内息于身上,只见顾楠身上的衣衫冒起了一些水汽,没过多久,衣衫和头发便是全干了。

这般做是很消耗内息的,甚至可以说是浪费,不过顾楠用着倒是随意。
首节 上一节 425/7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东汉末年枭雄志

下一篇:大秦之铁血帝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