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工程兵

大秦工程兵 第140节

  这还能再写吗?

  写啥呢?

  辛辛苦苦的写下去,是不是最后还是一样的结局呢?

  写了还有什么意义呢?

  于是迷茫、傍惶、焦燥、苦恼……

  书友们以为士兵失踪了几个月,其实是宅在家里苦思有什么出路呢!

  历史吗?

  有个创意,写几千字。

  科幻吗?

  有点想法,写几千字。

  末世吗?

  喜欢殭尸,再写几千字……

  不怕书友们笑话,士兵写了很多个开头,还是不同类型的。

  如果要用什么话来形容的话,就是像只没头的苍蝇似的到处乱窜。

  这里要感谢下编辑田七大。

  最终还是在田七的帮助下成功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写了这本书。

  这书也不轻松,改了一遍又一遍又一遍……至少改了十几遍吧!

  每次都以为没法改了,但回头一看发现居然可以改。

  不仅可以改而且还是大改。

  不只是大改还是全部推翻重写!

  最后改得连我自己都不相信这是自己写的书了……与之前所有书的风格都有些不一样,也难怪许多老读者会以为士兵换号用马甲。

  但我相信这改变是正确的,也会坚定的往这条路走下去。

  因为这是一次尝试,一个创新,一种挑战。

  人不能墨守成规的不是?

  总是要挑战自己、突破自己才能有一个新的起点。

  过程当然很困难,也很痛苦。

  但没办法啊,要吃饭、要生活不是?

  哪个人又是容易的?

  其次要感谢的就是继续支持士兵的书友们。

  这本书刚上传的时候马上就有些老读者发现了……士兵不敢说,怕被人打,所以偷偷的开。

  直到最近不得不把老书完结才撑不住了去交待声。

  然后又有许多老读者跟过来。

  真心感谢!

  不多说什么了,明天下午两点准时上架。

  士兵能做的就是保证质量尽量多更。

第一百二十八章 变数

  魏王假说的还有几分道理。

  秦军的确擅长野战,燕军守城也确实是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甚至魏王假心里还有个小算盘:

  魏兵只需要守城就好了。

  等楚国援军赶到了,秦、楚两国在城外大战岂不更好?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魏国既保存实力又可以击退秦军,何乐而不为?

  然而这些也仅仅只是“理想”而已。

  首先魏王假这一开始就放弃所有主动权将希望寄托在城池防御的战术明显过于被动。

  正如之前所言,大梁坚城之所以称之为坚城不仅是大梁城本身,更因为大梁附近水网密布易守难攻。

  往常都是内外结合互相增援的防御。

  魏王假这么一让,实际上就是将大梁颇有特色的动态防御给让出去了。

  其次,此时的魏王假肯定不知道秦军要水淹大梁。

  如果他知道便是再昏庸也不会选择收兵不出。

  秦军若是不攻城,那二十万大军摆在城里又能起什么作用呢?

  等水来淹吗?

  再次,魏王假聪明楚国又岂是笨蛋?楚国会傻呼呼的替你魏国血仗而让魏国坐收渔人之利?

  要知道这可是魏国,对魏国才是有切肤之痛。

  不过楚国还真有一个这样的“笨蛋”。

  楚国将军叫项燕,他在秦军自燕国那收兵起就大概猜到秦军意图了。

  他对楚王负刍说:

  “嬴政大胜之下收兵回城绝不是因为燕王喜送上太子丹的人头。”

  “他必是另有所图。”

  “若微臣所料不差,嬴政定是要先去攻魏。”

  “如此一来,魏国便危矣!”

  楚王负刍初时并没有把项燕这话放在心上,听听也就过去了。

  不想一段时间后就听说秦军南下……楚国虽说地处东南但一直关注六国战事,各国都有楚国的探子,他们会将重要情报以最快的速度送往楚国。

  所以魏国的使节还没到,楚国就已经知道了消息。

  楚王负刍诚心赞道:

  “将军大才,如今秦军当真发兵攻魏了。”

  “将军以为魏国能否挡住秦军?”

  项燕摇了摇头,回答:

  “大凡国力衰退都与君王恶癖相关。”

  “这魏王假爱狗如命,据闻每卖出一条狗便许其生撕一名活人以做怀念。”

  “魏国百姓乃至将军都生不如狗,这魏国又如何能保?”

  项燕这分析的是。

  魏王假的昏庸之处就在于把狗的地位看得太高了。

  他卖狗并不是为财,而是为了宣扬他养狗的名声……若是把如此凶猛的魏獒全关在獒宫内,外人又怎能知道魏王假养狗的本领?

  反之,若卖出去后能看到自己养的狗在外威风凛凛,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于是魏王假也卖狗,且这魏獒还是王公贵族的首选。

  只是魏王假卖狗的标准十分苛刻。

  买主必须非富即贵,而且还要亲自见面多番考察,确保买主能将獒养好才卖。

  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魏王假将狗卖出那一日还有个仪式,便像项燕说的,让狗生撕一个活人让其饱餐一顿当作送别。

  这就不是死几个人的问题了,而是魏国百姓甚至贵族都活得没尊严、觉得自己活得不如狗的问题。

  反观秦国,却是只要努力只要立功就能晋爵,甚至还能升为贵族……

  这一来一去差别何止千里。

  因此别说是秦军攻魏了,就是没有攻魏,魏国都有不少百姓偷偷越过边境逃往秦地。

  在这情况下,魏国又如何能挡得住秦军?

  楚王负刍皱眉问道:

  “那该如何是好?”

  “秦已尽得韩、赵之地,燕国也被打得无力还手。”

  “齐国又一直与秦苟合。”

  “若是这魏国再为秦所灭……”

  “秦就能得到大片富产粟米的耕地,那么下一个就是我楚国了!”

  楚王负刍还算看得明白,这魏国的存亡对楚国来说可不仅仅是唇亡齿寒这么简单。

  魏国这块富庶之地如果被纳入秦国版图,马上就会成为秦国进攻楚国的粮食基地。

  项燕想了想,就回答道:

  “大王说的对,所以我等只能援魏。”

  “为今之计,微臣以为我军应先移师于陈。”

  “待魏国求援时,我军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陈(今河南淮阳)原本是楚国的都城,因为过于靠近边境担心遭到敌国进攻所以于十余年前迁都寿春。

  楚王负刍点头道:

  “有理。”

首节 上一节 140/4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牛吏之帝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