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秦工程兵

大秦工程兵 第334节

  沈兵不由奇道:

  “泰山?”

  “难不成是还有齐国流寇没有清除?”

  泰山属原齐国地界,所以沈兵第一反应就是让他去剿匪的。

  但扶苏却摇头说道:

  “非也,是父皇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

  沈兵“哦”了一声。

  他知道封就是祭天,禅就是祭地。

  封禅的就是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祭天地的仪式。

  其实祭不祭是无所谓,而是嬴政想向天地汇报一下他的功劳,表明自己已经功德圆满该赏什么给他差不多就可以赏了。

  之所以要在泰山封禅,则是因为古人认为泰山是天下最高山,泰山之颠也就离天上的仙人最近。

  呃……沈兵想说天下最高的山是珠穆朗玛峰,要离天更近的话应该到那去。

  不过如果这么说只怕会引火烧身……以现在的条件,想登珠穆朗玛峰不是找死吗?

  所以沈兵最好还是把嘴闭严实了。

  其实嬴政在泰山是碰到了头疼的问题。

  从古至今没几个帝王举办过封禅仪式的,当初就连齐威王想封禅都因遭到管仲的劝阻而没能成行……这封禅可不是一般的帝王就可以,而齐威王原则上还只是诸候,凭什么封禅?!

  因为长时间没有举行封禅仪式,所以没人知道这东西要怎么弄。

  嬴政甚至把儒生、方士等全都集中在一起商讨,却是各说各的争论不休。

  有的说是要步行上山,有的说可以乘车,但为免惊到仙人必需用草裹车轮,还有的说要几步一拜,仪式方面也是千奇百怪谁也不服谁。

  其实嬴政若是只找其中一派比如儒生,或是让方士定夺都不会出现这问题,随便忽悠编排一下这程序就出来了。

  然而偏偏嬴政又想集思广义,邀了几拔人想研究出一个“最正确”的方案,于是就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了。

  这时嬴政就想到了沈兵。

  在所有方士和儒生中,嬴政其实最相信的就是沈兵。

  因为有句话叫“天机不可泄漏”,越是高人就越不会说出自己的身份。

  沈兵就没说出自己的身份,而方方面面又证明沈兵与神仙有一腿,这甚至还经过实战的考验……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要封禅当然要沈兵拍板。

  不过又担心明问会让仙人不悦,于是就将扶苏和沈兵一同唤来……其实把扶苏唤来也有其道理,他是大秦的继续人,当然也要陪同。

  这可苦了沈兵和扶苏。

  从五原到泰山可是两千五百里,就算日行两百里的话也要十余天。

  不过嬴政已考虑好了这些,他已令沿途驿站备好护送的兵士、马匹、酒水以及御手。

  所以沈兵和扶苏全程都可以在车上睡觉不用操心,甚至还享受点餐的待遇……快到饭点时就跟御手说一声,御手自会让亲卫骑快马赶到前头让人准备。

  原本沈兵还以为这是沾了扶苏这个公子的光,后来与扶苏说起才发现扶苏也感到奇怪,他以前也从没有这享受。

  沈兵哪里知道,这其实是扶苏沾他的光……神仙派来的,那还不好生侍候着?

  最终沈兵和扶苏第十天就赶到了泰山脚下。

  沈兵在客栈里碰到的第一个人就是那马商……在扶苏被下人叫走时这马商就出现在沈兵的门前。

  “沈兄,好久不见!”马商笑呵呵的朝沈兵拱手道:“许久没尝到沈兄所做的美食,甚是想念!适才听闻北地大将军到此,这才冒昧前来拜访。”

  沈兵一听,还真是,这段时间忙着北地的事务都没弄点新玩意享受下了。

  “簪袅也是来参加封禅大典的么?”沈兵问。

  马商“诶”了一声:

  “吾乃区区一草民,又如何有福份参加封禅大典。”

  “据闻大将军在北地欲大片养马,可莫忘了我呀!”

  沈兵一拍脑袋,还真是,怎么把这马商给忘了。

  于是有些抱歉的说道:

  “簪袅原谅则个,北地确是急需经商往来,若簪袅不嫌弃,当可到北地助我!”

  不过马商似乎只是随口一说,对这话题并不感兴趣。

  他接着问道:

  “大将军可知这封禅该如何进行?”

第三百六十三章 天外有天

  沈兵想也不想就回答:

  “封禅之事,又哪是我等能议论的。”

  “何况沈兵孤陋寡闻,自是不知。”

  马商眼神中略带失望,心道……难不成是胡人的威胁还未消除?

  可河套已顺利拿下,有沈兵在又哪里需要担心匈奴?

  原来嬴政以为沈兵五原一战大胜匈奴之后就该“大局已定”了,于是就可以求得长生不老药了。

  可如今看来事实并非如此。

  接着马商又转而问:

  “如此,大将军以为我等还需担心北地胡人否?”

  沈兵想也不想就回道:

  “当然,胡人又岂是那般容易驱逐的?”

  “我等还要联合西域才成!”

  嬴政奇道:

  “西域?那又是何处?”

  这是嬴政头一回听到这名称。

  沈兵只当他是个马商,往后西域经商也需要他经营,于是就拿出地图在两人面前摊了开来,指着西部地区说道:

  “自西套往西,经河西走廊便至西域。”

  “此处有包括月氏在内三十六国……”

  嬴政吃了一惊:

  “三十六国?居然有三十六国之多?”

  也难怪嬴政吃惊,在他的想法里……其实不只是他的想法,中原各国绝大多数百姓都以为天下就是中原这片地,外面就是蛮夷,哪会想到天外有天西域还有三十六国。

  沈兵回道:

  “正是,西域三十六国也倍受匈奴欺凌。”

  “于是我以为我等应联合西域一同应对匈奴!”

  嬴政想了想,就说道:

  “可是……大将军在北地已屡战屡胜,为何还要联同西域一同应对匈奴?”

  沈兵叹了口气,回道:

  “簪袅有所不知,匈奴自小以游牧为生,骑射功夫极为强悍。”

  “我之所以能在北地大败匈奴,一是托皇上鸿福,二则占有城池之利。”

  “我军不擅骑战,若是北上进入草原与匈奴作战,只怕力有未逮!”

  嬴政心下暗自点头。

  沈兵这样嬴政很容易相信。

  因为若是换一个人在北地接连取得大胜之后,都会威风凛凛的将自己狠夸一番,甚至还会有轻敌之心不把匈奴放在眼里。

  然而沈兵却是极为慎重,且分析的有理有据,容不得嬴政不信。

  另一边,嬴政也明白为何沈兵“不知道”如何封禅了。

  在匈奴未定且西域还有三十六国时,处处都有危险到处都是敌人,又怎会是封禅之时?

  若是寻常人面对这情况,只怕就要开始沮丧了。

  但嬴政却是越想越兴奋,暗道:

  是了是了,上古便有七十二王在泰山封禅,最后一位是八百年前的周成王。

  有如此多的明君贤帝,又有谁能长生不老了?

  想要长生不老又岂是那般容易的?

  这七十二之所以封禅也无法长生,只怕便是不知中原之外还有西域吧!

  天可怜见,派出使者让我嬴政知道还有西域三十六国。

  随即嬴政又皱起了眉头。

  这中原六国都耗费这许多年才统一,要是西域三十六国……

  于是嬴政又问了声:

  “这西域三十六国,比起中原来又是如何?”

  沈兵又哪里知道嬴政的心思,于是照实回答道:

  “除月氏颇有些实力外,合其三十五国之力只怕都不及中原一国。”

  “且各国纷争不断无法统合,这才让匈奴有可乘之机。”

首节 上一节 334/4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牛吏之帝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