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集美录

三国集美录 第592节

张济接到贾诩的密信,居然真的说动了董卓,董卓命令张济率本部人马,在大将胡轸的协助之下,全力向长安进攻。

吕布亲率四健将在长安郊外与张济军团大战,虽然凭借掌中的方天画戟连败张济麾下数员大将,但大兵团作战并不完全取决于武将单挑,王允麾下长安、洛阳尽皆被董卓烧成了白地,眼下缺钱少粮,可养不起大规模的军团。

张济正是借助大兵团围攻之力,逼得吕布不得不固守长安,空有一身天下无敌的武艺却无处施展。

顾不上收拾并州的残局,林峰在大胜徐晃之后,吩咐人将这几位在战场上被活擒的将领押往邺城,他率领着亲卫营一溜烟儿地向邺城赶去。

打了一个多月的仗,本来

就该好好休息休息,更何况家里琰儿与梅儿尽皆身怀有孕,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啥事也比不得后继有人来得令人兴奋震撼。

郭嘉在林峰临出发之前,询问何时兵发弘农,尽早将南下的通道打开。

林峰犹豫了一下,笑着对郭嘉说道:“说实话,这些战略上的布局并非是我所长,我看你还是与文若及志才商议一番,有了决定再报与我知便了。”

郭嘉点点头,犹豫了一下,凑到林峰身边说道:“主公,你若有空暇,也应当写信与贾诩沟通一番,此人虽然性情阴冷,看似不愿与人多做交往,实则胸有锦绣,不亚于嘉与文若之才。”

“知道了,我回去之后会第一时间给文和先生写信,等他有了回信,我再与你联系。”

粗略地交代清楚,林峰扳鞍认蹬翻身上马,扭头向郭嘉重重点了点头,率大军在马蹄如雷之中迅速南下。

邺城林府之中,老爷子蔡邕不管不顾地扔下平原太守府中如山的公务,快马加鞭跑过来看闺女。

琰儿自幼被蔡邕视为掌上明珠,藏着掖着不想便宜了街上的浪荡子。

蔡邕本以为女儿日后会嫁一位崭露头角的文学新秀,夫妻二人夫唱妇随,平日里诗词应和,情浓时妙笔生花。

不料世上不如意事十之**,琰儿在一次平淡无奇的出行之中,飞来横祸,被南匈奴骑兵掳走,若不是幸得林峰救助,此事必然以悲剧结局。

女儿看上了大头兵林峰,蔡邕挡了几次无果,不得不就坡下驴,捏着鼻子认下了这门亲事。

只是万万没想到,林峰崛起之势一发而不可收拾。

现如今已经是统帅青、冀、幽、并四州的封疆大吏,在大汉王朝之中,论起尊贵来,已然算得上是四五人之下,数百万人之上。

对女儿的眼光越琢磨便佩服的蔡老爷子,安安心心地帮着女婿守着平原城这根本之地,只有女婿过得好,女儿才会幸福。

可是当琰儿自承身怀有孕的家书送到平原之后,蔡邕说啥也坐不住了。

这年月,女人生孩子便相当于过一趟鬼门关,在没有现代医学的辅助之下,难产致死率几乎达到了一半以上。

不光蔡邕坐不住,甄家父子也火烧火燎的从平原冲到了邺城。

甄家现在最为后悔的就是,当初也不知道是抽哪门子疯,答应了把自家小宓儿许配给林峰,这下可好,宓儿年纪尚幼,人家蔡家夫人都已然身怀有孕,宓儿则再怎么抓紧时间发育,也得两三年之后才有可能与林峰圆房。

唉,悔不当初,早知道把家里那几个大闺女都送给林峰就好了。

第427章 整军以待

曹军最终还是全军溃败。

夏侯惇与曹仁逃到赢县之后,方才发觉一路之上都没有看到李典。

“子孝,你可知曼成当初逃往何方?”

曹仁摇了摇脑袋:“下山之时便不曾见到曼成,当时兵荒马乱,林军追击正紧,我军又没有马匹代步,实在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慌乱中也失去了曼成的下落。”

夏侯惇吩咐人迅速派遣探马蓝旗撒出人手去寻找李典,同时派专人秘密前往奉高城,向总指挥陈宫通报源山之战的详细战报。

源山之战以美好开头,却以惨败告终,这是夏侯惇事先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

五万五千余名曹军精锐,逃回赢县的不足三万,即便还能再陆续返回一部分,最终的损失也不会低于一万五千人马。

就连前线指挥官之一大将李典也在大战之后暂时失去了联系,也不知是否殁于战役之中。

这样的结果一旦传回到曹丞相的手里,会引来何等的雷霆之怒,夏侯惇根本不敢去想象。

曹仁在夏侯惇身旁,只能陪着他苦笑,同样也是无话可说。

败得太过于莫明其妙,林峰几乎如同未卜先知一般,进入源山埋伏圈的部队全部都是擅长山地作战的平乱营,同时又有大军绕过源山从曹军背后发起攻击,夏侯惇此时都有些怀疑会不会是战役总指挥陈宫或者总策划荀攸两人中有人叛变,不然如何解释得清林峰因何会熟知曹军的一切布置,并针对曹军的弱点发出了决定胜负的攻击。

两人默然了半晌之后,突然之间曹仁面色剧变,抬头望着夏侯惇失声叫道:“元让,你说会不会其余两路埋伏都已经……”

夏侯惇霍然起身:“不行,我现在就要飞马赶往山阳郡面见丞相,这里的残局就只能仰仗子孝了。”

在源山战役激战正酣之时,太史二爷率慈字营拿下盖县之后,几乎未做休整,便挥军西进,直扑牟县而来。

牟县乃是奉高城的东面屏障,地处平原,城小墙低,并不适合防御战。除了地理位置极佳,从来没有被兵家之人放在眼中。

在太史二爷的心中,也从来没有把攻打牟县当成什么目标,离开盖县之后,他就已经开始琢磨围困奉高城的战略战术。

泰山郡的首府奉高城位于汶水河南岸,西面靠山北面临河,仅有东门及南门两门可攻打,可谓是易守难攻的典型。

况且由于龟山及汶水的存在,团团围困也不现实,围困奉高城及控制西山南水两处,没有十万左右的兵力根本不可能形成真正密不透风的包围,这才是攻打奉高城最为令人头疼之处。

太史二爷立功心切,一路之上催促慈字营加急行军,每日披星戴月,天不亮便出发,日不落不扎营,跑了个两头不见太阳。

也幸好慈字营作为林军里主力中的主力军团,士卒们平日里顿顿能吃饱,天天都有肉,营养还算跟得上,换成其余部队,闹不好没等敌人前来攻打,如此连日的急行军,先把自家给跑死了。

一路疾行,这一日远远望到一处山脉,太史二爷手搭凉篷远远眺望,同时开口询问身旁的军机参赞:“前方可是临乐山?”

军机参赞尚未回话,远远有探马飞速赶来。

“启禀统领,前方临乐山脚下有敌扎营拦路。”

太史二爷顿时兴致大起,连赶了两天路,早就已经憋得浑身难受,就盼着赶紧遇到敌军,好好厮杀一番活动活动筋骨,却不料正瞌睡便有人给送枕头,居然真的遇到了敌军。

“何方旗号?”

首节 上一节 592/9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真是大昏君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