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第165节

其实按照他现在的功劳,封个爵位也足够了。

至少是个二等男爵。

但爵位在大魏已经数代没有新封。

老一代的勋贵,也都在降等袭爵。

京中,以及边军,虽还是勋贵把持。

但这些勋贵们的爵位,却都即将归零。

多是一等子,二等男之类。

下一辈儿的再降两等,就没几家有爵位可袭了。

对于刘昭斩杀倭寇,甄家并无怀疑。

他们与东南倭寇没有勾连,但也多少知道一些情况。

这大半年,确实有不少倭寇消失。

最后成了泉州卫的功劳。

甄家撤回人手,还有一个原因。

就是扬州盐院来了新的巡盐御史。

而且,并没有查甄家的意思。

这才是甄应嘉勉强放心的原因。

起码证明,林如海即使是死前,也没有捅破甄家的事。

甄应嘉着急,准备重新组织出海经营。

没办法,除了这条路,他没得选。

同时,他给都中去信,问候了一下宫中的老祖宗。

只要这位还在,甄家就永远有机会重头再来!

甄家这边忙着重新组建船队不提。

冯一博这边,近几日也准备回京销假了。

这一趟,出来有半年时间。

若再不回去,怕都没人记得有他这一号人了。

林如海的身子虽不至大好,但也再无性命之忧。

他也要和冯一博一起回京。

巡盐御史已经有人接任,他回去要交了差事,回兰台寺任职。

一起要走的,还有贾雨村。

经过王子腾的不懈努力,他终于卸任应天府,要进京补缺了。

得知还冯一博要进京,便提出顺路一起走了。

最后,还有贾琏。

和他在金陵买的小妾。

这些人,凑了两船。

男人日间,或谈论时政,或饮酒行令。

女人则大多陪着黛玉练练瑜伽。

除了黛玉叫苦不迭,倒也各自快活。

第一百二十七章 如饥似渴

众人在金陵码头汇合,上船后一路直奔都中。

白日里。

两船齐头并进,尽收江边美景。

冯一博和林家父女一船,方便随时伺候。

黛玉在香菱的监督下,已经渐渐适应瑜加。

甚至几天不练,就觉得筋骨没有舒展。

不过因为动作不雅,她倒是从没在冯一博面前练习过。

都是躲在房间里,自己练习各种姿势。

冯一博大多时候,都在陪着林如海说话。

黛玉在旁安静倾听。

翁婿二人都是探花及第,倒是有不少共同话题。

林如海不时还会指点他一些为官之道。

很多冯一博只一知半解的东西。

到了林如海这边,都是举重若轻。

很多在冯一博看来复杂的问题。

到了林如海手里,也能迎刃而解。

冯一博每每都觉受益良多。

林家四世列侯,家学之渊源,不是冯一博这样的乡宦子弟能想象的。

尤其对于官场的透彻,简直堪称是大魏官场活字典。

这样的东西,其实也是大族和寒门最大的差别。

大族子弟从小熏陶,很多东西都烂熟于心。

而寒门出身,却只能依靠自己。

很多时候,都是碰个头破血流,也许才能勉强明白那些。

人家从小就习以为常的东西。

冯一博虽有李守中教导,但学到的更多是学问。

很多东西李守中也是明白的,却又与他自己的理念相悖。

自然也不会教给弟子。

如今林如海卸下巡盐的差事,难得有这样的闲暇。

正好调教一下这个女婿,避免他走弯路。

于是,一个有意指点,一个如饥似渴。

虽不至于一蹴而就。

却也让冯一博结合所知,对很多事的看法,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还有旁听的黛玉。

听到精彩之处,眼睛都是亮晶晶的。

还频频点头。

林如海看在眼里,暗自可惜自己没个儿子。

好在看看冯一博,才勉强找到点慰藉。

傍晚间。

船停靠在码头,爷们都聚在贾琏那艘船上。

让人把酒菜搬到甲板享用。

或畅谈时政,或聊聊趣闻。

林如海虽不能喝酒,也会过来凑个热闹。

和贾雨村这个原来的门客,在一边喝茶闲聊。

“雨村先生昔日屈居扬州时,我便知如潜龙在渊,必有起势腾跃之日。”

林如海一边品味香茗,一边笑着和贾雨村叙旧。

“今日再见,果如我所料。”

原本,林如海和贾雨村彼此兄弟相称,

但如今贾雨村和贾家连了宗,论起辈分来和贾琏是兄弟。

却要叫林如海一声姑爷。

所以,林如海没论辈分。

只叫他的别号,还外加一声先生。

这都是在示以尊敬。

林如海是贾雨村的恩主,贾雨村在他面前本就低了一头。

这样的称呼,让贾雨村少了些拘束,心中也多些亲近。

他闻言就笑着,顺着话茬道:

“若非昔日有老东家为我引荐,哪来这一番造化?”

这一声东家,是两人关系的开始。

如今再叫,避免了不同辈的尴尬。

还能显示两人关系的亲近。

其实从贾雨村出任应天府开始,就不是林如海的私人了。

或者说,从贾雨村被引荐到贾府。

首节 上一节 165/7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融合子羽,步入陆地神仙

下一篇:大秦:熊孩子说书,皇帝们求闭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