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家天下

汉家天下 第138节

“每日朝议不断,朕呢,也不敢有丝毫放松。”

“在此期间,大舅仗义执言,朕深感欣慰,舍此便宴,答谢大舅。”

“此觞酒,朕与大舅共饮!”

栗贲一饮而尽,愤愤不平:“陛下提起这事,臣心中这无名之火,就按捺不住!”

“满朝公卿,出言者廖廖!”

“连平素深受君恩的太尉、丞相,都三缄其口,闭口不言!”

“陛下是大有为之君,却成了那孤家寡人。”

“别人有顾忌,不敢吭声,臣是陛下大舅,自家人。”

“大舅我不出手,谁来出手?”

“就算因此得罪了这满朝公卿,又待如何?”

刘荣忍不住喝彩:“大舅高义!”

说罢,面色暗淡:“大舅你也看出来了,这满朝公卿,皆为黄老之臣。”

“他们,顽固不化,冥顽不灵。”

“每日所思,皆为无为。”

“可我汉室天下,岂能如此下去?”

“且不说北方匈奴,不断蔻边,肆意杀戮我大汉子民,祸患无穷。”

“就说那南方诸国,哪个没有帝王之志,心存反叛?”

“他南越王,虽然派兵援助汉廷,可大舅可知,赵胡向朝廷称臣,转头回国就称帝。”

“国内呢?”

“诸侯各王,心怀鬼胎,不时作乱。他淮南王刘安的例证,不就在眼前吗?”

“朕,心力交瘁呀!”

栗贲关怀道:“陛下无忧,有臣在一日,臣便一日为陛下尽忠,为陛下解难!”

刘荣深受感动,喃喃道:“大舅之心,朕深感欣慰。”

放下羽觞,刘荣思索道:“上次大舅得了无妄之灾,替那直不疑挡了灾祸。”

“朕曾说过,早晚还是要重用大舅。今日,朕决意,这御史大夫一职,还是非大舅莫属!”

栗贲嘴唇蠕动,老泪纵横,起身拜道:“臣,谢陛下!”

栗姬笑意连连,对刘荣点头:“荣儿你,这才对嘛。不管怎么说,你大舅始终是自己人。”

“于公于私,他都会站在你这一边。会为你,排忧解难。”

娇哼一声,栗姬不屑哂笑:“不像那窦婴、韩安国,食君之禄,只知保全自身。”

“危难时刻,不见了踪影。”

又喝了几觞酒,刘荣说道:“这朝中大臣,行为有失检点,于礼不规。朕让卫绾招了儒家方正大儒,准备建设明堂。”

“规划礼制。”

“改改这混乱的局势。”

栗贲尚未开口,栗姬反问道:“此事为何不让你大舅去做,交给他儒家人士干什么?”

刘荣哑然失笑:“母后有所不知,克己复礼,是他儒家,一直以来的夙愿。”

“不妨,让他们深知礼仪之人去做。当然,大舅这边,儿臣会另任重任给他。”

“哦,是吗?”

“荣儿你,打算让你大舅如何做?”

栗姬询问道。

刘荣笑着开口:“母后您知道,朝廷划归天下,设有郡县。郡县之内,皆有邸,附有官员。”

“他们,负责传达朝廷旨意,传檄天下。”

“儿臣想,不妨将邸官的工作加大。”

“朝廷设置有司,置邸为报,告知天下人。”

纸张,少府正在制作,且工艺日渐娴熟。刘荣前些时日,就曾示意少府,采用流水作业的形式,进行制纸。

效果斐然。

除去分发、奖励学有所成者外,积压不少纸张。

用作制造邸报,足够使用。

所缺,不过活字印刷。

而这道工序,也并不复杂,刘荣已经吩咐少府去做,正在研发。

待活字印刷做成,便可付印,发动舆论,为以后造势,减少负面影响。

“儿臣,称之为邸报。”

“邸报刊登朝廷大事,与天下人知。”

“这件事,儿臣觉得,非大舅莫属。”

启用儒家人士,建明堂,只是事情的开始。以后造势,发动舆论的地方还有很多。

将邸报分发天下,告知国民,掌握舆论主动权,尤为重要。

毫不夸张的说,谁掌握了舆论,谁就掌握了天下的话语权。

著书立说,宣扬教化,不就是为了如此?

栗贲正色道:“陛下所言,真知灼见。臣,极为赞同。这件事,就交给为臣吧!”

……

广内殿

次日正午时分,单丘禀报,卫绾求见。“陛下,关内侯领了几人,求见陛下。”

卫绾,好快的速度。

或者说,好焦躁的心思。

刘荣轻笑一声,心里感叹。

“让他们进来。”

“诺。”

不多时,以卫绾为首,带领两个儒生,进到殿内。

“臣卫绾,拜见陛下。”

刘荣将一臂搭在桌上,饶有兴趣看着卫绾,眼中满是笑意:“你这次前来见朕,还带了两人。”

“关内侯,不给朕介绍一下吗?”

卫绾再拜,道:“禀陛下,这两人皆是当世大儒,一人为王臧,一人为赵绾。”

王臧、赵绾,正值壮年,精神抖擞,眼中满是热切,看向刘荣。

“庶民王臧,拜见陛下。”

“庶民赵绾,拜见陛下。”

第162章 活字印刷

这两人皆是,当今鲁国大儒申培的弟子,深得他的真传。

“朕知道,关内侯已是当今大儒,学问通晓古今。能被他举荐,想必你们两位,定当非凡。”

客套一番,几人开始交谈。

刘荣就建造明堂一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眼下朝廷,礼崩乐坏,君不君,臣不臣。”

“毫无章法可言。”

“朕要你们,制定礼法。”

“改易服色、规定朝廷公卿车马、府邸等一切行为。”

“查有典,行有据,事有规。”

这事儿,难不倒他们。

“陛下放心,臣来时已经和两位大儒,商量好了。臣已写了奏章,请陛下御览。”

卫绾从袖中掏出奏章,递给刘荣。

刘荣心中一乐,看来他们这是有备而来呀!

这样也好,省的再大费周章。

……

三人走后,刘荣动身前往少府,去看一看,少府活字印刷,做的怎么样了。

马上就要建造明堂,制定礼仪,发动舆论,必不可少。

如果说汉匈之间必有一战的话。

那么,改变黄老无为的国策,就是战争前,新思想与旧思想的激烈碰撞。

这是国之大本。

更是刘荣探路的基石。

“传旨太尉、丞相,还有御史大夫,让他们都来,一同前往。”

刘荣准备动手前,召集三公,和他们通通气,让他们心里有所准备。

长安城外,少府造纸处。

少府造纸处,因为纸张的需求量大,占地面积不小。

首节 上一节 138/5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开局直面朱元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