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家天下

汉家天下 第57节

“既如此,咱们一块走吧。”

“诺…”

刘非刚刚开口称诺,话还没落地,就听见一声急促的马蹄声。而后,一骑飞奔前往御驾处。

“驾~”

两人站定,向御驾处看去。只见一骑绝尘而来,马上那人背后,红色令旗迎风招展。

“红翎急使怎会此时来御驾处,难道…”刘非惊讶无比,喃喃自语。

刘非的话刚说完,骑在马上那人停下马后,从身后拿出一个信匣,一路高喊入内。

“边关急报!匈奴叩关!”

原来是匈奴人,干的好事。

匈奴,先祖本是夏朝时后氏的后裔,兴起于阴山山麓,他们原先的部落,叫作淳维。

后来山戎、猃狁、荤粥等部落,在夏末商初时,被北迁之夏族淳维兼并为匈奴,世居于北蛮之地。

匈奴人不事生产,以放牧为生,能否吃饱饭,全看天意,经常饥一顿饱一顿。

而长城以南的大汉子民,条件就比他们要好的多。中原地区相较而言更加繁华,各类物资富足。

其中,盐、铁、衣等,都是匈奴人急需的东西。

匈奴人很长时间以来,就一直在边关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秦时建造的长城,就是用来抵御匈奴骚扰之用。

高祖刘邦,曾经想毕其功于一役,亲率二十三万大军北上征讨,消灭匈奴。

大军前期在铜辊告捷,后来想要乘胜追击,至楼烦一带。那时候正是寒冬天气,天降大雪,刘邦不顾刘敬的阻拦,轻敌冒进,一路追到平城,结果中了匈奴诱兵之计。

刘邦被围困平城白登山,长达七天七夜。后来,刘邦万不得已采用陈平之计,用了重金,贿赂匈奴冒顿单于的阏氏才得脱困。

经过此役之后,汉朝不再对匈奴大规模发动战争,对外奉行和亲之策,并且开放互市,对内则是悄悄发展,积蓄力量。

现在的匈奴,在军臣单于的带领下,正值巅峰,不断南下,骚扰边关地区。给长城以南的大汉子民安全,带来不小的隐患。

这次,估计是匈奴人的老毛病又犯了。

想想也是,一旦养成了当强盗的习惯,谁还愿意老老实实在边关交易?

没本的买卖,最为划算。

刘荣、刘非两人,在这暗自猜测事情的原因。御驾处,红翎急使已经把信匣递了上去。

“禀陛下,前方军报,八百里加急!”

红翎急使单膝跪地,双手递上信匣。

刚才还红光满面的刘启,脸色一下沉了下来。座下诸公,也都停下了攀谈,暗道不好,急忙看向来使。

“呈上来。”

该来的总归躲不过,刘启沉声让春陀接过来。

信匣打开后,不等春陀摊开,刘启一把抓在手中,看了起来。

只见刘启看了几眼后,眉头紧锁,额头上青筋暴起,一把扔掉信件,拍案而起。

“可恶,恶贼,强盗!”

说完,一言不发转身就走。一旁的春陀紧跟在后面,连忙劝慰刘启,千万别气坏了身子。

窦太后让潇姬拾起军报,念于她听。只听了没几句,叹了口气,也一言不发离场。

刘启、窦太后走后,众臣不明所以,怔怔的看着消失在远处的两个背影,不知所措。

第70章 紧急商议

群臣不敢去拿军报查看,不由得都望向一向胆子大的周亚夫。

周亚夫哑然失笑,起身离榻,当仁不让的拾起军报查看起来。看后,阴沉着脸色一言不发递给陶青。

群臣纷纷围了上来,询问陶青。

“陶丞相,出什么事了?”

“是啊丞相,陛下一言不发离场,到底出什么事了?”

陶青把军报扔在案几上,咬牙切齿道:“匈奴进犯边关,袭击了代郡,杀死守城官吏一万,掠走人口五万,牛羊无算。”

“而且,匈奴人狂妄叫嚣,要派使臣来长安,再行和亲!”

原来是匈奴进犯,怪不得陛下如此生气。

匈奴人经常入侵的地方,都在长城附近。其中,代郡、上郡、辽东、云中、拢中等地都是匈奴人经常出入的地方。

……

刘启一言不发上了车辇,御驾缓缓而行,往长安方向前行。紧跟着,窦太后同样如此。

刘荣见状,心中有些黯然。

大汉经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国内快速发展。福库充盈,民生安定。只是有一桩事,长期压在心头,使人喘不过气来。

这件事,就是北方的邻居:匈奴!

屠我子民,掠我人口,杀我大汉忠良!

这样的事,不是偶然,而是常事。

在这种情况下,人人谈匈奴而色变。

“太子殿下,您觉得,”抬起下巴往刘启那边努努嘴,刘非小心问道:“会是什么事,竟让父皇和皇祖母都这般模样?”

刘荣沉吟道:“孤猜想,可能和我们的邻居,有关吧。”

刘非满脸不忿,冷哼道:“若是父皇应允,臣弟第一个愿意提兵,为我大汉,诛灭匈奴!”

对于刘非的话,刘荣笑而不语。

自己这个皇弟,勇武非常,满腔热血。对于行军打仗,非常喜爱。

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谈交战的时候。

刘荣估计,刘启最终还是会选择和谈。

不是刘启不想打,而是没办法打。匈奴之地,全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汉军的步军、战车面对飘忽不定的匈奴骑兵,没有半点优势。

除非,大规模饲养战马。

以攻对攻,以机动对机动。

在奔袭运动之中,消灭它的有生力量。

刘启回了长安,刘荣他们自然不可能还在这闲情逸致的看风景。于是,回去告知了众人。

众人听了刘荣的猜测,尽皆叹了口气,兴致全无。相互行礼过后,分别乘坐车驾,打道回府。

……

刘启回到未央宫时,已是酉时初刻。烦躁不安的在殿内踱步,心里仿佛憋着一团火。

匈奴人不断叫嚣,步步紧逼,没完没了的骚扰,让刘启烦不胜烦。

刘启停下脚步,交代春陀。

“春陀,叫太尉和丞相过来,朕有话说。”

“诺。”

春陀就要转身传话,被刘启叫住:“这太子,回来了没有?”

“禀陛下,太子已经回来了,正在栗娘娘那。”

眉头一皱,刘启不满的说道:“朝廷出了这么大的事,往后宫跑什么,告诉他,一起过来听听。”

春陀心中惊讶无比,却没有表露出来。

“诺,仆这就去叫太子。”

按常例,太子行冠礼后,方可听政。陛下此时让太子旁听,由此可见,太子深得圣心。

戌时四刻,宣室阁。

周亚夫、陶青一路交谈,来到殿外。正要解剑,远远的看到,春陀亲自为刘荣在前面带路,缓缓而至。

两人心头猛然一震,下意识对视一眼,眼中的震惊,怎么也止不住。

连忙解下佩剑放到兰锜(放武器的架子)上,两人迎了上去。

“臣周亚夫,见过太子殿下。”

“臣陶青,见过太子殿下。”

按理说,丞相是三公之首,太尉次之,要打招呼也是陶青先开口。

不过,周亚夫是个大咧咧的性格,先声夺人,并没有谦让的意思,率先开口。

陶青知道他就这个脾气,虽然心中略有微词,只是眉头一皱,便无奈的释然了。

刘荣笑着回礼,道:“见过陶丞相、周太尉。”

周亚夫疑惑道:“太子殿下前来,是…?”

刘荣还未答话,身旁的春陀不咸不淡回了句:“回太尉的话,这次商议匈奴问题,陛下特邀太子殿下前来旁听的。”

周亚夫恍然大悟,点头表示明白:“原来如此,太子殿下先请。”

刘荣笑笑,谦虚道:“不妨事,孤还要解剑,太尉先行就是。”

周亚夫只是点点头,不客气的说道:“既如此,那就臣先行一步了。”

说完,转身就往里走。

陶青见状,连忙打圆场:“太子切勿见怪,太尉他…就这个脾气。”

刘荣眯着眼盯着周亚夫背影看了一眼,不以为意的说道:“丞相哪里的话,太尉是真性情,孤怎么会怪罪于他?”

说完,解下高祖斩蛇剑,放到兰锜上。

陶青没有随周亚夫一同进殿,而是等在原地。等刘荣将剑放好,这才恭敬的慢一步跟在后面,一同前往。

首节 上一节 57/5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开局直面朱元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