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骑砍:汉匈霸主

骑砍:汉匈霸主 第104节

汉军虽有所迟疑,但在战争中对张启的敬仰让他们在战争结束后依然听从张启的命令行事。

不过这也是看在押解俘虏的份

上。

汉军校尉对张启名言,帮他押送俘虏后会不停留的返回辽东。

张启对此也是呵呵一笑,并出声解释,张太守的家眷此刻正在他的部落之中,所以这次除了让汉军帮忙押解俘虏外,更多的还是想让他们把张太守的家眷带回辽东。

听到这话,汉军校尉松了口气,他在踏出长城后脑袋里不断的响起两道声音:“快回去,不可通敌。”以及:“跟张将军走吧,在他麾下驰骋沙场岂不快哉!”

两道声音都快把他逼疯了,好在张启解释了过来,这才让他轻松了不少,不过心底却有了些失落。

不可否认,昨日战场之上,张启的个人魅力尽情释放着,用勇冠三军这句话来形容他一点都不过分。

刀兵之术,射术,骑术,无一不是顶尖,而战后张启他们对伤兵的态度也能说明,张启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与他并肩之人。

汉军校尉自己看的清楚,他手底下那四五百伤员各个都保住了性命,除了几十个特别倒霉的倒霉蛋自此可能残疾以外,其他人都有恢复健全的那天。

而且就算是那些残疾了的,张启也给了丰厚的赏赐,这是他们这些汉军从军这么久以来第一次见到如此对待他们的将领。

说各个倾心有些过分,但是张启的身影已然成了这些汉军军旅生涯之中不可抹去的光辉。

返回乌桓的路很平静,等伊稚斜与於单回到各自部落,部落里的那些破烂事就足矣他们头疼了,所以根本无法分出手来做其他的事情。

这次战役除了一开始通信的游弈军以外,战场上可没有一个游弈军的士卒,张启问过,得到的答复是因为他们的马,所以胡水并没有带着整军加入,而是分出了几伍士卒换上了草原马加入伊稚斜的召集打探情报。

期间游弈军的士卒也问过要不要召集他们过来加入战斗,但是张启想了想以后干脆让他们等到伊稚斜他们完全出兵汉地,然后在呼伦贝尔大闹一场。

所以这次战役期间,游弈军想必在伊稚斜於单两人带军外出的时候在呼伦贝尔玩的很开心吧。

张启有些不厚道的笑出了声,从他起复那天开始,好像一直薅的就是於单的羊毛,现在想来,张启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起来。

十多天,俘虏们被安全的送到了乌桓,此刻的乌桓与往日不在一样,到处都是走动与挥洒汗水的建筑工人。

砖窑开始了生产并且有了产出后,乌桓就开始了建城大业,水泥,砖石,带动了无数个就业岗位,此刻的乌桓就像是个吞没劳动力的巨兽,面对张启带回来的这几万俘虏,胡玲等人非但没有为难,反而一个个都露出了兴奋的神情。

人越多越好啊,自从乌桓开始建城后,胡玲等人才发现,几万人根本填不满乌桓,光是挖取地基需要的人就数不胜数,更何况,之后还要建造城墙。

在胡玲等人与张启商讨的蓝图里,乌桓城的城墙起码有十公里的长度,作为张启的大后方,这座城必须要有足够的内部空间。

西汉不许蓄养家兵,不许吞并土地,但不禁奴仆,所以懂得都懂。

第154章 153竹筋城墙

汉军果真没有停留,接上张毅的家眷后便匆忙返回了辽东,校尉害怕,害怕再待一会自己手底下的这些人就不想离开了,所以连忙撤离。

乌桓开始建城,张启也不想留着他们以及张毅的家眷,所以便让他们离开了,不过临走时,张启让他们带走了牛羊各一万,马匹三千,布帛人参数担,这是他给青花的嫁妆。

面对张启的大方,张广没有犹豫欣然的接受了,在乌桓的这些天,他与青花交谈甚欢,青花不是他预想中的悍妇,反而知书达礼,所以心底的最后一丝抵触没了,对于自己父亲的媒妁之言不在抗拒。

而张婵临走时却幽幽的看了几眼张启,她清楚的知道,自己父亲说的那个俊才就是他,可惜自己没有被人看上,反而是让对方嫁了妹妹过来。

汉军与张广等人的离开让乌桓高速运动了起来,特别是带回来的这四五万的俘虏,短暂的休憩一晚后就被人安排投入到了劳作之中。

挖掘地基,这是乌桓城城墙的地基,不宽,只有两米,这是外墙混凝土的厚度。

在胡玲与张启的商讨中,乌桓城城墙厚十二米,高十四米,其中城墙的厚度采取了包夹的方式,既两段内外墙中间包夹一段泥土墙。

而内外墙的混凝土厚度就是各两米,中间包夹八米的泥土墙。

没有相应的浇筑设备,所有内外墙采用阶段式施工,两米两米得往上修,这样也让中间泥土墙的填埋也方便不少。

挖掘地基出来的泥土可以直接往内侧堆积,到时候第一阶段的两米城墙建成就可以直接夯实。

这样的高度建筑,其中的需要的骨架不可缺少,用钢筋太过奢侈,张启目前也造不出来,所以采用竹筋,虽然这样做会降低城墙的使用年限,但却可以让混凝土城墙有着远超于这个时代城墙的强度,而且还便宜。

竹子,这对这个时代的东北来说并不少见,现在这个时代还处在温暖期的末尾,相较于寒冷期都还有小品种竹子生长的东北,在这个时代更是品种繁多。

什么是温暖期?简单来说就是这个时期,北方宜居,而南方闷热多瘴气,这个时代,就连鱼米之乡的洞庭湖还属于蛮荒之地,长沙更是用来流放官员的去处。

王帐内。

张启看着这些天所记录的支出用度记录。

胡玲以及几个管理者在一旁站立。

良久,张启合上了记录本:“这些天都做的不错,虽然食物的消耗量变大了,但这也是因为工作强度的提升导致的。”

“现在我的重心还不在这里,所以乌桓还得你们操持,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保证你们的后勤。

都是从神国出来的,想必你们也清楚粮食对于我们来说从来不是问题,所以继续放手去做吧,只要能维持住治安问题,以及

卫生问题,其他的我来处理。”

张启的话让胡玲等人松了一口气,在张启外出的这月余时间里,乌桓的食物消耗提高了一两倍,本来储存的粮食加上牛羊的生产足够乌桓度过寒冬,但随着城墙工作的开始,食物便变得只够维持两一两个月了。

而这次张启带回来了四五万的俘虏让粮食的消耗在此陡增,不得已,胡玲只得带人过来问询张启。

不过君上的眼光始终是长远的,面对粮食的消耗,他全盘接受,这让胡玲等人这些时间有些绷紧的心放了下来。

“不过。”

张启将记录本抵还给了胡玲,随着一声‘不过’让这几个人的心又被抬了起来。

“自给自足也是重要的,乌桓作为面对汉地与匈奴的关键点食物的产出有些疲敝我能认可,但疲敝不代表完全不能产出。

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除了要完成城墙的建设以外,伱们还要安排人手出来进行渔猎,这片大地这么好的渔猎资源不能白费。”

胡玲等人的脚后跟不由的靠在了一起,一个标准的立正姿势站好,随后纷纷应‘诺’!

他们走了,张启坐在王帐内听着外面的嘈杂之声,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他完成了从无到有的积累,如今更是有了加入角逐的资本,心中涌起一分豪情。

外面那些号子声,吆喝声如今在他耳中化作激昂的鼓点,振奋着他的心。

“下一步,增加兵卒的数量,逐渐蚕食辽东辽西,获得更多的人口,增加权利等级以获得更多的骑砍统兵数,手中最大的王牌依旧是那些无声的战士,有他们在,在难打的仗都存在一线生机!”

张启眯着眼睛其中神采奕奕,片刻后,他走出了王庭去往了乌桓的粮仓。

让胡玲安排人观摩,重点是那些俘虏,在祈祷声中,在厚重的祷言里,张启凭空消失,随后伴随他出现的是数不胜数的粮食谷物。

为了让乌桓能够全身心投入建设,张启这次除了预留了三百万第纳尔应急以外,其他的第纳尔全都扫空,带出了足够十万人食用一个月的粮食。

足够十万人食用一个月是什么概念,假如一个人一天消耗一斤粮食,那十万人就需要消耗十万斤,一个月,三百万斤,一千五百吨。

这些粮食堆积起来就像是一座山,让那些被俘虏而来的人彻底被天神的教义洗脑,无需怎么传播,亲眼见过的他们现在比任何人都要信仰天神。

张启为乌桓再次上了一道保险,让俘虏们有可能造成的危险降到了最低。

完成这些,他风轻云淡的在一众信徒们的崇拜目光中离开了。

剩下的交给胡玲他们即可,安排人将粮食入仓,胡玲他们不笨,安排的多是俘虏,亲眼见过以后,再加上上过手,他们今后就已然成为了潜在的张启子民,只要工分攒够就能够恢复普通人的身份。

而离开后的张启在回到王帐之后,再次进入了骑砍世界。

刚刚他在筹备粮食的时候,已经有人像他禀报了,船坞的三桅帆船。

成了!

第155章 154,大航海时代

三桅帆船这个项目开始多久了?

张启有些记不清了。

只记得那时候好像才刚刚入主鲜卑。

而此刻,外界已经快到十月份了,马上又要迎来大雪。

外界差不多一年,而这对于骑砍世界,已经差不多二十四年了。

当初的那批匠师如今已是两鬓斑白的老者,而最早跟随张启并被选中加入船坞项目的狼崽子,如今也都是三四十的年纪。

张启本以为这个项目会经历两代人,没想到在有了汉代船匠的加入后,这个项目在短短几年骑砍时间中就被完成了。

船坞。

张启大步而入。

周围站着差不多两三百人,这些都是最先开始三桅帆船项目已经后续陆陆补进的人手。

看着他们的容貌变化,张启不由的正了正衣襟,挺拔了腰杆。

“大家。”

“辛苦了!”

一句辛苦了,道尽了这些人这么多年来的日复一日的钻研。

回望当初,船坞里有人顿时热泪盈满了眼眶。

“为君上!”

“死得其所!”

三百多人,整齐而喝,他们生活在这里,早已将这作为了家,而张启就是他们的家长,虽然从目前的年纪上来讲,张启比他们要年轻,但是曾经,他们也作为一个幼童,在张启身前玩闹过。

作为船坞的管理者以及领头者,杨迪生很不适时的破坏掉了场中的气氛,来到张启身前,他躬身一礼道:“主人这边请,新造的帆船已经试航完成,如今已经停靠。”

张启拉住了杨迪生的手臂:“带我去看看。”

三百多人跟着张启的脚步来到了船坞外的码头,两艘大船靠在那里,有一艘张启知道,就是靠堆料完成而且根本航行不了的初代船,而另外那艘无论是船体还是漆料都显得更正规的帆船就是船坞二十多年的成果。

‘三桅帆船!’

真正的海船,可以进行环球航行的海船!

张启激动的看着已经完成了试航的帆船,这才是大业之基,有了这个,这个世界就已然不是陌生的了,数不尽的财富,数不尽的高作物良种都会传入这片大地。

海洋,陆地,天地之大,但任由张启驰骋!

“试,试航结果如何?”

太过激动,张启说话竟然结巴了一下。

杨迪生没有说话,而是招了招手,让一名汉朝的船匠来说。

那人拱了拱手,有些拘谨的道:“禀君上,大船航行一切正常,不过”

“不过什么?”

张启最怕听到的就是‘不过’‘但是’这几个模糊不清的词句。

首节 上一节 104/2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亮剑:开局成为汉奸,反手端掉鬼子司令部

下一篇: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