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无上国师,开局给朱棣算卦

大明:无上国师,开局给朱棣算卦 第209节

被朱棣处死,如今方孝儒死了还不到两个月。

方孝儒门下的铁头娃又跳了出来。

虽然他说的是也有部分是事实,廖镛是德庆侯之后。

德庆侯当年被太祖赐死留下了不少的遗产,家境也算的上是殷实。

但其实后面的所得基本上和廖镛所说的辛勤经营没有什么关系。

........ .... 0

在场的基本上家中都有良田千亩,根据大明律法要税一成。

不过朱元璋在位之时,留下有功名者无需纳税。

所以基本上朝中的大臣们也都无需纳税,每年都会把余粮转变为白银。

要是遇到什么饥荒大汉,颗粒无收的情况。

百姓们为了活命又只得把土地卖给地方乡绅,土地兼并愈发严重。

失去土地的百姓只得转变为佃农。

而朝廷按照律法,也不能向这些人收税。

这才导致了明末时期的经济崩盘,区区一个官员家中钱财居然要远超国库的场景。

整改税收,这也是苏晨新政之中的一部分。

只不过苏晨还没有提出来,光是提出了废取八股,天下的世家权贵们都已经急的跳脚了。

要是加上此条,恐怕随便再来个什么朱允炆之类的人造反起义。

必定是一呼百应,新政的事情急不得。

自己有的是耐心。

苏晨朝着廖镛望去,跪倒在朝堂之上的廖镛感受到百官们投来目光似乎很是受用。

根本没有在意朱棣铁青的脸色,继续进言道:

“建文先帝在位之时,厚待我等文人。

若陛下非要废除太祖祖制,动摇国之根本,那臣只得以死明志!”

廖镛语气铿锵,这是在逼宫,逼朱棣做出选择。

要么放弃新政,要么就站在天下文人的对立面下.

218:以死明志!(求订阅)

有了廖镛带头,满朝文武一齐跪倒一片:

“恳请陛下收回成命,臣等愿以死明志!”

朱棣的眉头越皱越紧,脸色十分难看。

他转头看向苏晨,用眼神询问苏晨解决的办法。

苏晨同样异常愤怒,但外表却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你们反对新政?为什么?”

“八股取士,确实为朝廷选取了无数人才,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八股取士能够选取到最合适的人才。”

“廖镛君,你可以想想,你身为一代名将的后人,却拜在一个文人手下,这是否有什么不妥?”

“这……”

廖镛早就习以为常,苏晨的质问让他终于开始认真思考起这个问题。

确实,我是一个武将的后人,我为什么要拜在一个文人的门下?

苏晨看他犹豫的样子,有抬头看了看满朝文武,一些武将也开始向廖镛一样犹豫了起来。

而那些不依靠文官的武将抬起头看向苏晨的时候,眼中多了一份期待。

在这个文人被过度优待,科举方法10严重僵化的时代,他们这些真刀真枪杀出来军功的武将往往不受待见。

现在有人能指出这个问题,众武将都期待着苏晨能够解决掉这个问题,自己这些全凭军功上位的武将就有了出头之日。

满朝文武在此被分成三派:武勋官员、文人门下的武将以及文人。

武勋官员已经被苏晨三言两语拉拢过去,文人门下的武将则是在犹豫。

苏晨继续说道:“八股取士选取出来的,诚然有一些人才,但其中依靠死记书本内容,读死书的庸才也不少。”

“所以,我才要颁布新政,改革科举取士,让科举能够选拔出更多真正有能力治国理政的人才。”

“诸位若当真要为了大明,应该支持我的新政才是,至少应该试行新政,若没有效果再废除也不迟。”

这话一出口,文人当中也有一部分开始踌躇。

苏晨留意着这些文人的表现,心中感叹:果然,文人之中也有一些类似于谦的清流的。

朱棣在一旁听着苏晨的话,也十分佩服:三言两语,就把原本齐心反对变法的人分化瓦解成了四个派系。

接下来,即使是朱棣也知道该怎么做了。

联合武勋将领,拉拢文人武将和文人清流,一起对抗反对变法的文人。

苏晨也是这么做的:“我这次新政,会让武将可以凭借真真切切的军功晋级,不用在文人门下仰人鼻息,能够指挥千军万马的将领,无论是在谁的门下或者是自学成才都能登上高位。”

“文官方面也是如此,无论出身于何种门第,或者只是一介寒门,只要对天下大势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够精通治国理政的方略,哪怕没读过一本四书五经也可位列朝堂。”

两句话,武勋将领、文人武将和文人清流彻底倒向苏晨。

武勋将领心心念念的出头之日终于到来,文人武将也不愿再经历身为武将却要受文人指使的屈辱,文人清流更是欣喜若狂:终于,这一天终于来了!

在场的文人清流,最初都是要为了朝廷做一番事业,施展浑身的抱负的。

可是当他们参加科举的那一刻才发现,卷子上写的是仁义道德而不是文韬武略,朝堂上都是虫豸一般的小镇做题家而不是精明强干的能臣。

他们有一部分曾经试图和这一切抗争,但是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最终站在这个位置上的,都是或多或少向这一切妥协以后的存在。

他们妥协以后,并没有换来施展拳脚的机会,反而是整个畸形的制度变本加厉的异化着他们,要将他们也同化为和这个制度当中的受益者一样的存在。

他们现在很犹豫,即不想和那些腐儒同流合污,也不想失去既得的利益和机会。

今天,能够让他们的理想成真的政策就在眼前,他们当然要不遗余力的抓住。

这些人看向苏晨的眼光变得炽热,他们强烈拥护苏晨的变法运动。

看到支持自己的人已经有了,苏晨浮现出一丝笑意,那么,接下来就可以逐步推行改革的措施了。

“即日起,大明将废除八股取士,由实用的题目取而代之,专门选拔精明强干的人才,诸位,谁还有异议?”

苏晨宣布了自己一再强调的新政内容,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其中多了几分支持的人。

“陛下,不可啊!”

一群真正的文人纷纷出班跪倒,他们才是真正通过这个制度收益的群体,他们绝对不希望新政落实。

苏晨看了看朱棣,朱棣也正好抬起头来看苏晨,两人的目光就此交汇。

彼此一个眼神,就已经明白了相互之间的意思。

既然真正愿意为国效力的人都已经被说服支持新政,这些吸取大明的血液的家伙自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诸位爱卿,反对新政者以及支持新政者可各自列队。”

朱棣克制着自己的情绪,说道。840

满朝文武犹豫片刻,很快开始各自站队。

场上顿时形成了一条清晰地分界线,大约六成的人反对新政,另外四成当中也有一些犹豫不决的人。

这么多人?

朱棣有些寒心:明明国师已经给他们痛陈利害了,却还有这么多人反对新政。看来,我大明的弄臣还真的是不少啊。

这群家伙,花着大明的俸禄,却一步步把大明推入火坑,这种人绝对不能留!

朱棣厉声喝道:“纪纲?”

“属下在!”

纪纲一抖银白色飞鱼服,恭敬地俯首听命。

“在场反对新政者,收押入监牢,家产全部充公!”

朱棣一字一顿,掷地有声的说道。

满朝文武大惊,即使是支持新政者,也没想到皇帝会这么杀伐果断,随随便便就把二百人左右的官员全都抓起来了。

朱棣的话还没说完,他继续说道:“锦衣卫,在各州郡县给我调查,但凡发现对新政阳奉阴违者,和在场之人的下场一样!”

“遵旨!”

纪纲领命,早已时刻候命的锦衣卫鱼贯而入,不由分说直接把朝堂上的文人带走.

219:新科举!(求订阅)

“老王,最近干嘛呢?”

木匠张三发现隔壁老王最近有点不对劲:平日里一到下午就跑到酒楼里,现在却独自在家闷头不知道干什么呢。

张三知道这个邻居老王是个书生名叫王子任,几次科举不中以后就开始卖字画为生,最近怎么突然不摆摊了?

面对张三的疑问,老王长叹一声:“唉——苍天有眼啊!”

“我几次参加科举,次次都对我大明的官宦制度、国家焦点提出了一针见血的关键问题,可是却因为不懂韵律,记不清四书五经的条条框框而落榜……”

说到这里的时候,老王眼角已经泛起了泪花:“现在年近四十,眼看着大明一天一天衰落下去,却不能做出一丁点的改变,我痛心啊。”

老王擦了擦泪水,道:“听说最近圣上终于开窍了,要改革科举制,废除八股取士,我想,就最后考上一考,听天由命吧。”

说着,老王离开张三,朝着科举的公车走去。

科举改革的消息早就在全国各地传的沸沸扬扬,结果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人高兴自己的才华终于能够施展,有人哀愁自己白学那么久的书。

对于发牢骚的这些文人,苏晨也不打算全都赶尽杀绝。

天知道这些人会不会把自己喷成文字狱的开山鼻祖。

苏晨倒是不怕,但苏晨留着他们另有他用。

首节 上一节 209/2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明:鬼背儒圣,吾儿朱元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