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三国练神功

我在三国练神功 第100节

  听到张辽这么说,王景心中更加明白占据河东的重要性,此地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征战天下的人来说,都是一处十分重要的战略要地。

  此前北军的战马,可都是王景花费真金白银从商人手里买的,不仅贵得要死,质量还不咋样,很多都是别的势力挑剩下的。

  如果可以,王景还是更希望能够直接控制战马的原产地,到时候优质的战马,全都落到自己的口袋里,不仅采购的成本低了,质量还大幅度提升,同时也等同于在削弱其他竞争对手的战争潜力。

  而欲得战马,先要得河东。

  欲得河东,先要得此地人心。

  毕竟得人心者得天下!

  王景转眼就想明白应该要怎么去做,他对徐晃说道:“公明,灭韩暹你当记首功,但接下来的战事,我希望你能先放一放,我另有重任交托于伱。”

  无仗可打,就意味着无功可立。

  王景当然不是怕徐晃功高震主才打压他,而是这个战斗之外的任务确实非常重要。

  “公明你是河东本地人,有着身份上的优势,而降卒中尤以老弱居多,就算裁汰出来的精壮,在没有经过严格训练钱战斗力也难以保证。与其让他们上战场送死,不如执行更有价值的任务。”

  徐晃面露不解之色:“不知主公有何吩咐?”

  “安邑和解县,此二城皆已被我军光复,可兵灾战火之下,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如今天寒地冻的,我们总不能放任不管吧?”

  王景的想法很简单,这么多的降卒和俘虏,还有被白波军裹挟的难民,养着吃干饭怎么行?

  想吃饭就去给我干活!

  打仗暂时派不上用场,但是修修房子什么的,总没问题吧?

  徐晃则是眨了眨眼,满脸不可思议的表情:“主公的意思是,要晃带着人去给百姓修建房屋?”

  这事儿过于离谱,以至于徐晃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才好。

  在他看来,军中的将士能够做到对百姓秋毫无犯那已经算是凤毛麟角,军纪很好了,许多朝廷直属的中央军都做不到。

  毕竟朝廷给的军饷和俸禄就那么一点,还要层层克扣,最后落到士卒手里,都不知道被打过多少折扣了。

  因此很多时候,将领为了维持士气,允许麾下的士卒劫掠百姓打打秋风的事情,可谓是屡见不鲜。

  在徐晃眼里,王景的北军已经称得上是军纪严明的王者之师了。

  至于花自己的钱,去给百姓修房子,这种事情还真是破天荒的头一遭,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可徐晃哪里知道,王景这是盯上了被白波军裹挟的这些青壮年劳动力,并且已经将河东当成是自己的地盘了,因而自然是愿意砸钱下去好好经营一番。

  帮助当地居民修缮房屋,是怕他们跑了,没人给自己压榨。

  至于建造房屋给流民居住,又不是真的白送,而是用最低的成本驱使他们建造一些马场,一些农场,好方便王景日后在河东开展屯田,实现战马和粮食的自给自足。

  只是管饭,就让人给他做牛做马,这要是搁后世,王景敢这么干,怕不是得进去吃上几年牢饭。

  可是在东汉末年,王景肯给流民管饭还包住,就已经胜过全天下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以上的世家和豪族了。

  因此作为河东本地人,徐晃对于王景的这个善举可谓是十分赞成:“主公仁义无双,晃替河东万千父老乡亲,在此拜谢。”

  徐晃的亲朋戚友很多都在这里生活,他更清楚被西凉兵和白波军轮番肆虐过后,当地百姓的日子是何等困苦。

  如此兵灾人祸,一个冬天可能就要死掉几万乃至十几万人。

  而王景肯自掏腰包以工代赈,让当地的百姓有了活下去的机会,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都无可指摘。

  徐晃此时也不想着在战场上捞功劳了,他每日都带着手下的降卒和俘虏,开始认认真真地为当地百姓修缮破损的房屋,嘘寒问暖,同时大量招募工匠和劳力,兴建牧场和农场,一副要大动土木的架势。

  除此之外,王景还命人在城外开设粥棚,赈济因为白波军而无家可归的流民。

  连番举措,成功扭转了官军在河东本地的名声,让当地百姓对北军不再敌视。

  不仅如此,王景仁义无双的大名,也通过徐晃的口广为流传,被百姓人人称颂。

  甚至不断有乡勇慕名而来,想要投靠王景,这更加壮大了了北军的实力。

  王景兵锋抵达哪里,哪里就会出现大量的带路党,一时之间,北军和白波军在河东郡的情势发生了逆转。

  现在,轮到白波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了。

  别看白波军的士兵很多都是本地人,可北军能够做到的事情,他们根本做不到。

  光是军纪,白波军就绝对无法保证。

  毕竟是一群靠着劫掠起家的强盗,不允许他们打秋风,难不成要让他们去喝西北风吗?

  而王景赏罚分明,又重用徐晃这样的本地人做将领,因此无论是投降的白波军士兵,还是流离失所的难民,都对其极为信服,更愿意投靠他。

  为什么?

  王景有钱还大方,给得实在太多了!

  而白波军呢?

  他们这群王八羔子只会伸手要钱,真是岂有此理!

  …………

  蒲坂县以北三十里处,有一座尧山。

  此地青山迭翠,古柏盘崖,地势险要非常,易守难攻。

  白波军李乐所部,就屯兵于此。

  “渠帅,解县柳氏,汾阴薛家,还有闻喜裴姓,这三家都拒绝继续为我们提供粮草。”

  “妈的,就知道这些所谓的名门望族靠不住!”

  李乐破口大骂,他本就是绿林出身,还没加入黄巾军之前,就已经聚众呼啸,为祸一方。

  和杨奉还有韩暹不同,李乐的兵力不多,但战斗力却不弱,因为他的手下,有一支五百人的骑兵。

  这些骑兵原本都是马匪,做惯了刀口舔血的营生,都有武艺在手,甚至有些都跨入到了武道第二境界,因此战斗力着实不弱,等闲的地方郡国兵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渠帅,如今我们该如何是好?”

  眼瞅着就要大雪封山,天寒地冻了,若是没有足够多的粮草储备,这个冬天要怎么熬过去?

  到时候恐怕官军还没来围剿,自己这些人都就得原地散伙。

  李乐满脸横肉,面容狰狞,当即便骂骂咧咧起来:“没钱没粮,这是逼老子自己动手去抢啊?看来有段时间没杀人,他们都忘记我啸山虎的威名了。”

  “走,跟我去抢他娘的!”

  “渠帅威武!一起去抢他娘的狗大户!”

  李乐带人下山,心中琢磨着自己这次说什么也要好好给那些人长长记性。

  而在蒲坂县,县衙大堂已然被一群如狼似虎的军士征用,灰色的军衣,黑色的扎甲,一个个杀气腾腾。

  为首的将领,更是身穿明光亮银宝甲,一对剑眉斜飞入鬓,一双虎目精光四射,威风堂堂。

  正是胡骑校尉张辽,此刻的他,是代表着王景前来坐镇,封堵白波军李乐所部向西的退路的,省得他们借助港口的船只渡河,跑去凉州肆虐。

第72章 不安分的南匈奴人【改】

  “校尉,昨夜又有八人想要出城。”

  “人呢?”

  “拷问出消息之后,便都给斩了。”

  “嗯,做得好。”

  胡骑营的士卒夜入蒲坂,随后便立刻从本地的民壮手中接管了防务,对全城实行封锁,目的就是要让城中白波军的探子无法传递消息。

  张辽这一次,打算要给对手来个引蛇出洞。

  “校尉,柳惠求见。”

  “带进来。”

  “是。”

  片刻之后,县衙里便多出了一位衣着华丽,身材略显富态的中年男人,虽然看似温文尔雅,却又透露出一种骨子里的骄傲。

  “见过胡骑校尉。”

  “你便是河东柳氏家主?”

  张辽宝甲在身,兵煞缭绕,眉宇间尽是杀伐之气,柳惠虽炼神修为不俗,却仍为兵煞所慑,心头微微一颤,整个人仿佛被猛虎盯上了一般,顿觉窒息之感。

  儒门名士的思能之力,名气越大确实威能越强,可民心散乱,远不及军心凝聚如铁,因此张辽哪怕年龄不足柳惠一半,兵煞带来的加持也足以让他的实力远超柳惠。

  此时张辽没放话说让他坐,柳惠却也只能站着。

  张辽得王景授意,自然没给这些世家和豪族什么好脸色看:“把你从解县叫过来,所为何事,柳家主想必心中有数吧?”

  柳惠自诩名士,此时也被张辽这番暗含杀机的话给吓得魂不附体,苦着一张老脸,语气恳切地对张辽解释起来:“胡骑校尉,我们柳氏已经与白波军彻底断了联系,此前所作所为,皆是迫不得已,还请明察!”

  世家大族为白波军暗中供应粮食的事情,这事吧,不上秤没有四两重,毕竟流民造反,你不交点保护费,把人给惹急了跟伱死磕怎么办?

  可这种事若是上了秤,一千斤都打不住。

  真要计较起来,这妥妥的私通叛贼,意图谋反啊。

  张辽直接扔出几封密信,丢到了柳惠面前,随后语气淡淡地说了一句:“勾结叛军,这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证据我都找好了,你以为几句狡辩就能糊弄过去吗?朝廷的法度,岂是这般儿戏?”

  这一番话,直接说得柳惠满头大汗,眸光之中再无半点之前的骄傲和轻慢。

  柳氏乃河东名门,历史上到唐朝时更是达到巅峰,出的名人着实不少,比如诗词大家柳宗元,还有典故河东狮吼里的悍妻,皆是出身于柳氏。

  但眼下的柳氏,还未彻底发迹,顶多算是河东本地的名门,虽说也有几分势力和人脉,可面对王景这条过江猛龙,那就压根没法比了,连地头蛇都算不上,顶多只能算是蚯蚓,随手就能碾死的那种。

  且不说王景太原王氏的背景,单单是北军八营强大的战斗力,就足以轻松地碾碎柳氏。

  所以面对张辽毫不掩饰的威胁,柳惠立马就选择了认怂:“北中郎将若有吩咐,柳氏一族必定遵从,还请校尉宽大处理,柳氏绝无造反之心。”

  张辽见柳惠知情识趣,倒也没有过多为难,满意地朝他点了点头,随后才继续开口:“柳氏为河东望族,累世传承不易,只要肯为我家主公效力,些许小错不值一提。”

  “是是是,多谢胡骑校尉宽宏大量,此恩此德,柳家没齿难忘。”

  柳惠抹着额头上的冷汗,心中为逃过一劫而长吁了一口气,随后更是让人奉上了两份厚礼,一份是给张辽的,至于另一份,则是委托张辽代为转送给王景的。

  礼多人不怪嘛。

  眼下这世道,帝朝烽烟四起,遍地流民,柳氏心中很没有安全感,因而现在见并州的太原王氏出了王景这样一位狠人,他也是有心巴结,意图附骥之尾,来个大树底下好乘凉。

  铛铛铛~

  忽然全城警钟长鸣,几名身穿寒光铁甲的亲兵快步走了进来,抱拳向张辽汇报:“校尉,有敌袭!”

首节 上一节 100/1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