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三国练神功

我在三国练神功 第20节

  而退出安全距离的王景,找了一处高坡停驻,方才气喘吁吁的问道:“敌军可曾追来?”

  许岚语气鄙夷:“有必要这么贪生怕死吗?”

  王景没有理会许岚的鄙视,自顾自地摇头说道:“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我今日若是死在这里,别说鸿毛了,怕是鸡毛都不如。与其死得毫无价值,不如留得有用之身,未来建功立业,名垂青史。”

  许岚被王景的厚脸皮给打败了,嘴角抽搐道:“你这不还是贪生怕死吗?”

  两人争执间,王凌也打探消息回来了。

  “彦云,舞阳情况如何?”

  “危若累卵,护城大阵最多还能坚持住一天。”

  在厉鬼的冲击之下,护城大阵被不断削磨,必然难以持久。

  王凌这些时日来,在城中与荀肃共事,对其高洁的品性极为敬佩,因此很不甘心地看向王景:“二哥,当真没有办法了吗?”

  王景看出了他的心情,但还是摇头:“人力有时而穷,这就是战争,彦云你日后若是成为一军主帅,切忌不可感情用事。”

  对于荀肃的人品,王景也很敬佩。

  但敬佩归敬佩,王景没打算陪他一起赴死。

  眼见王凌还是心情低落,王景便拍了拍他的肩膀:“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大不了以后为舞阳令报仇便是了。”

  第二日,经过连夜猛攻,舞阳的护城大阵已经岌岌可危。

  王景在舞阳城外不断寻找战机,时不时地就抽冷子搞偷袭给黄邵来一下,扰乱黄巾军的步调,总算没让黄邵一鼓作气拿下舞阳。

  只是效果其实非常有限,黄邵毕竟人数众多,又擅长黄天道法,区区几百骑兵,根本威胁不到他。

  王景眼看舞阳城即将陷落,心情也是略微有些沉重:“算了,尽人事听天命,能多拖一会儿是一会儿,反正我已经尽力了……”

  而就在此时,派出去的斥候急奔而回,兴奋地冲到王景面前:“司马,朝廷的援兵到了!”

  王景闻言也是露出狂喜的表情:“此话当真!”

  片刻后,如雷的马蹄声响彻大地。

  在黄巾军与汉朝的地方郡国兵以及豪强武装反复拉扯了三个月之后,朝廷的平叛部队终于抵达颍川。

  下军校尉鲍鸿率领三千精锐,又募集了万余新兵,以风雷之势席卷而来。

  曾经追随车骑将军张温讨伐西凉叛逆的鲍鸿,对于如何剿匪显然很有信心,更何况他这次可是带着杀手锏来的。

  黄巾军阵前,因为鲍鸿的出现而慌乱不已:“渠帅,官军的援兵到了!”

  “来的真不是时候!”

  黄邵强压心头怒气,为了稳住军心,他只能再次取出一张天符,捏在手里,同时大声怒喝道:“慌什么!朝廷的官军而已,我们有大贤良师在,鲍鸿之流,不过土鸡瓦狗罢了!”

  而在另一边,王景也率军去找鲍鸿回合:“见过下军校尉!”

  “哈哈,王司马不必多礼。”

  鲍鸿出自平阳鲍氏,先祖鲍丹曾位列九卿,与太原王氏关系算不上好,却也不曾有过交恶,因此对待王景,鲍鸿的态度还算不错,捋着胡须笑道:“神采飞扬,英气奕奕,太原王氏又多一俊才矣。”

  “校尉谬赞了,景愧不敢当。”

  “哈哈,你率兵平叛,四处奔波,如何当不得?”

  寒暄一番后,两人很快聊起战局,王景自然是希望能保下舞阳城的,因此给鲍鸿透了底:“贼将黄邵引兵攻打舞阳,就战不下,已军心疲敝,此时出击,可谓是趁他病要他命,景愿为先锋,为校尉开路!”

  鲍鸿急于立功,并且没把黄巾军放在眼里,因此并未拒绝。

  双方当即合兵一处,直接绕到黄巾军身后,打算来个前后夹击。

  久战兵疲,朝廷官军锐气正盛,黄邵为了稳住阵脚,只得再次施展法术,召唤万千厉鬼,组成军阵。

  霎时间,两军阵前,阴风阵阵,鬼气森森,晴空尽被殃云笼罩,变得漆黑一片。

  “校尉,小心黄邵,他能以傩舞驱赶厉鬼作战!”

  “呵呵,区区鬼道法术,不值一哂。”

  鲍鸿目光轻蔑地扫过鬼潮,对那些面目狰狞恐怖的厉鬼视若无睹,只因在西凉,他早就见过比眼前恐怖一百倍的人间炼狱。

  鬼,永远没有人可怕!

  只见鲍鸿迎风而立,双手捧起一份卷轴,语气恭敬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此言一出,鲍鸿手中卷轴顿时冲天而起,绽放万丈红光。

  煌煌天光,照临大地。

  王景的双眸中,仿佛看见了一片血色的山河,光芒本不该有重量,可照在人的身上,却仍给人一种如社稷之厚重的感觉,双肩瞬间变得沉重起来。

  山河社稷图!

  汉武帝以倾国之力所打造的镇国神器!

  哪怕鲍鸿手中的阵图只是副图,但也足以临时调用大汉的王朝龙气,大展神威。

  龙气乃众生愿力的集结,一国气运之汇聚,横压天地,破灭万法。

  只听一声威严莫测的龙吟,黄邵的黄天道法瞬间被破,而他本人也七窍流血,身受重伤地从祭台上跌落。

  众人还在震撼于山河社稷图的强大威能时,王景首先想到的却是痛打落水狗:“走!随我去取黄邵狗头!”

  “杀啊!”

  山河社稷图一出,官军士气攀登到了顶峰。

  而相对之下,黄巾军则是军心大乱。

  王景趁乱杀入,直接在敌阵中撕开了一道口子,向着黄邵杀去。

  黄邵遭受法术反噬,如今根本无力反击,眼看着王景的刀光就要落下,他绝望地闭上了双眼:“我命休矣!”

  叮~

  正欲砍下黄邵头颅的七星刀,却被两根手指轻易捏住,不得寸进。

  “大贤良师!”

  神秘面具人的出现,让濒临崩溃的黄巾军士气再次得以恢复。

  而王景抽刀急退,惊疑不定地看着眼前之人:“你是张角?”

  “不是。”

  “但他们都叫你大贤良师。”

  “大贤良师只是一个称号。”

  “哼,装神弄鬼,吃我一刀!”

  王景收刀蓄力,正当大家都以为他要拼死一战之际,王景一个后跃飞身上马,直接脚底抹油,跑了。

  开玩笑,两根手指头就能捏住自己刀尖的强者,不跑留下来等死吗?

  神秘面具人看着王景潇洒离去的背影,并未选择追击,而是施展先天一炁大手印,阻击官军,让黄巾军的精锐主力能够重振旗鼓,撤离战场。

第14章 虎贲破阵刀

  轰轰轰~

  先天一炁大手印威力绝伦,整个战场霎时间飞沙走石,狂风呼啸,官军的攻势随之受阻。

  若非王景当机决断,这段时间好不容易刷黄巾军拉练出来的几百精锐,怕是在这一波的进攻中就要直接全灭。

  “二哥,发生何事?黄邵人呢?”

  “被救走了。”

  “那我们不追吗?黄邵的人头可是大功一件!”

  “你是不是傻?那神秘人手段了得,我们过去除了送命还能干啥?”

  王凌看着地上的一道道巨大掌印,也是有些后怕,可对于跑掉了黄邵这条大鱼,他还是很不甘心:“难道就这么算了?”

  王景一脸咬牙切齿,气急败坏道:“怎么可能算了?敢截我的胡,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把这个场子给找回来。”

  向来是报仇不隔夜的王景,哪里会善罢甘休:“走我们回去搬救兵!”

  眼睁睁看着煮熟的鸭子飞了,王景自然也不甘心,但刚才一交手,他就知道那个神秘面具人恐怖到了极点,自己这点实力绝非对手。

  但自己打不过,可以摇人啊!

  出来混,能打有个屁用,当然是讲实力啊!

  王景一路马不停蹄地赶回舞阳,得知鲍鸿已经进城,便跑去县衙求见见,而且一开口就是危言耸听之言:“校尉,大事不妙了!”

  “王司马何出此言?我不是让你去追击黄邵的吗,他的人头何在?”

  鲍鸿眉头一皱,还以为王景这位豪门公子哥作战不力,想要找借口为自己脱罪。

  然而王景的话,却是让他极度震惊:“你说什么?”

  “我遇到了一个自称大贤良师的绝顶高手,黄邵就是被他给救走的。”

  “这不可能!张角的尸骨都被扬了!”

  鲍鸿显然不可能相信这么荒谬的话,张角想要斩龙,却被大汉的王朝龙气反噬而死,这是众所周知之事。

  那可是大汉四百年的国运之龙啊,就算是神仙来了都得死,更何况张角这个还没成仙的道士了。

  “此人应当不是张角,可他的实力很强,且精通黄天道法。属下如今担忧的是,他很可能有意要整合汝南黄巾的势力。若是让他成功,这一仗可就难打了。”

  王景并未添油加醋,仅仅只是合理的推想,就足以让鲍鸿不寒而栗。

  如今的汝南黄巾,不过土鸡瓦狗。

  究其原因有二。

  其一,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缺乏统一的指挥和调度。

  其二,缺少类似张角这种中流砥柱一般的绝顶高手。

  若是王景推测为真,那汝南黄巾的威胁程度就与之前截然不同了。

  十几万叛贼,哪怕其中大多数都是老弱病残,可一旦形成合力,立刻就会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豫州与洛阳近在咫尺,豫州出事,帝都洛阳的满朝文武们怕是睡觉都不安稳了。

  鲍鸿身为主将,更是不敢迟疑,当即亲自率兵追击。

首节 上一节 20/1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