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三国练神功

我在三国练神功 第46节

  郭嘉对此倒是不怎么意外:“造反倒是还不至于,只不过是欲行霍光故事罢了。”

  “霍光!?”

  王景和王凌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

  霍光是谁啊?

  那可是大司马霍去病异母弟,还是汉昭帝上官皇后的外祖父!

  而霍光做过什么事?

  乾纲独断,废立二帝!

  且不说霍光究竟是忠臣还是奸臣,毫无疑问他是一位连皇帝都能够废立的大权臣,而霍家的势力也在霍光当政时期达到鼎盛,甚至连汉宣帝的发妻皇后许平君都敢毒死,在霍光死后,霍家甚至还打算谋反。

  可王凌觉得此事还有不合理之处:“汝南袁氏想做霍光,大将军岂会答应?”

  这时候,王景幽幽地说了一句:“若是何进死了呢?”

  “嗯?”

  王凌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大将军位居要职,身穿曜日天光金甲,有官气护体,纵使武道四极和玄宗五象这种级别的强者都难以行刺。更兼之大将军位高权重,近侧必有高手护卫,天下间谁能杀得了他?”

  郭嘉先是看了王景一眼,随后轻声笑道:“倒是有一个方法,可以让大将军自蹈死地。”

  王凌不信:“什么办法?”

  “这天底下只有一个地方可以压制大将军身上的护体官气,无视曜日天光金甲的防御,并且还能让大将军失去身边的高手护卫。”

  “你的意思是……皇宫?!”

  王凌皱眉,可随后又反驳道:“这一点,大将军又怎会不知?所以他才屡次拒绝入宫的啊。”

  郭嘉轻蔑地笑出了声:“若是有一个让大将军绝对不会怀疑的人,亲自邀他入宫呢?”

  王凌瞬间就想到了这个人是谁,惊叫出声:“何太后!?”

  郭嘉点了点头:“比起男人,女人总是更容易感情用事。想要说动大将军犯蠢这当然不容易,可何太后不过一居于深宫之中的妇人,出身屠户之家,见识浅薄。如今丧夫寡居,唯一的儿子偏偏又性格怯弱,难以担当大任。在这种情形下,她的心中必然不安。而一个人越是不安,就越容易误判局势,被他人诱导着做出错误的决定。”

  毫无疑问,郭嘉所说的话,直指人心。

  王凌听完心情沉重,若让袁氏的谋划成功,那对于汉室而言,毫无疑问会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而在这时,王景也开口问道:“奉孝,你认为太傅袁隗的谋划能成功吗?”

  郭嘉闭目沉思了片刻,随后才分析起来:“我若是袁隗,为制衡何进手中的京营兵马,必想办法引边军入洛。此后再制造恐慌,威吓十常侍寻求何太后庇护,此举可利用人心的猜疑布下死局。只待何进一去,再行废长立幼之事,那么七年之内,汉室天下便尽在袁氏掌中了。”

  此时的刘协只有八岁,刘辩十三岁,按照汉朝皇帝十五岁就可以亲政的传统,对于想要成为权臣的人而言,毫无疑问立刘协比立刘辩更划算,因为这是最简单不过的数学计算。

  而何进之所以选刘辩,完全是因为他没得选。

  毕竟刘辩是他的妹妹何氏所生,是他的亲外甥,只有刘辩继位,他何进才能名正言顺地以外戚身份掌权。

  “所以奉孝认为,袁隗会赢?”

  “若是袁隗能够掌控边军的话,那么他确实必胜。”

  “如果他掌控不了呢?”

  “那……汉室恐将危矣。”

  郭嘉语气微沉,显然想到了那个武夫当权,天下血流漂橹的可怕后果。

  王景也是幽幽一叹:“所以说,汝南袁氏这是在进行一场惊天豪赌。”

  “赌赢了,那便是更上一层楼,说不定七年后,还能效仿昔日田氏代齐之法,让袁氏可以取汉而代之,坐拥天下,成为中原新的主人。可若是赌输了,那必会拉开乱世帷幕,引得天下板荡,而即便如此,汝南袁氏也大可起兵于州郡,逐鹿中原。”

  “不管结果如何,付出最大代价的人都非袁氏,而是天下的百姓。可若是得利,却只有世家能够采摘胜利的果实……当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王景熟读史书,因此深知权力游戏的规则,以及最后的结果,所以他才厌恶政治,厌恶权力,下意识地想要远离这片扭曲人性的欲望漩涡。

  郭嘉似乎看穿了王景的这份心思,出言劝道:“元旭既知兴与亡,百姓皆苦,那更该掌握权力。因为只有掌握权力,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改变这个世道。”

  “这……”

  王景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我可以尽力一试,不过若要我为此付出性命,我可不干啊。”

  郭嘉大笑:“哈哈,贪生怕死,脚底抹油,倒是符合元旭你的性格。”

  王凌也忍俊不禁,出言吐槽王景:“二哥怎么未战先怯起来了?”

  “滚,人死万事休,为了心中的宏图伟业,我更该活着才对好不好?”

  王景才不听王凌的鬼话,反正对他来说,让他为了光明而伟大的事业去奋力前行,可以。

  但是让他为了崇高的理想去死,不行!

  随后,王景又向郭嘉问起了另一件他最为关心之事:“奉孝,对于天子武学,伱知晓多少?”

  郭嘉闻言愕然:“你太原王氏的祖训之中,没有相关记载吗?”

  王景眨了眨眼,开始调取识海深处的相关资料,随后才说道:“倒是有些记载,传闻中,天子武学最早起于姬周,历经文王与武王两代人,才终于创出了《凰天列剑》这一门旷世奇功,并且仗之大败纣王。随后更是东征西讨,列剑天下,横扫中原,讨伐不臣。”

  “哈,好一个春秋笔法啊,不过倒也难怪。”

  郭嘉听完王景的讲述后,摇头失笑,随即才向王景道明因由:“据我了解,你们太原王氏的祖传神功《真阳九炼》,便是天子武学《凰天列剑》的一部分,而琅琊王氏所得的《鸿羽剑经》则是另一部分,分别为炼气篇与炼精篇,至于剩下的炼神篇在哪,我就不得而知了。”

  从郭嘉口中得知如此劲爆的消息,王景也是极为震惊。

  自己所修炼的《真阳九炼》,居然是周朝天子武学的一部分?

  同时他也终于明白了当年王翦为何会担心被秦始皇所猜忌了,不仅仅是功高震主的问题,毕竟秦始皇本身就是当时的天下第一高手,真正能让他忌惮的,是王翦与王贲父子修炼的乃是《天子武学》的前置功法。

  这换谁来不猜忌啊?

  而王氏分家,估计将祖传的功法都分成两部,恐怕也是无奈之举。

  若非如此知情识趣,急流勇退,王氏怕是早就湮灭在秦末的疯狂政斗之中了。

  至于那已经失传的炼神篇章,郭嘉不知道,王景自己却是有所猜测。

  “缺失的炼神篇章,应当是楚国的镇国神功《天维九歌》,就算不是,至少也能作为替代品。而这也解释了为何我修炼《凰羽仙音》时,会引发体内的丹羽圣炎产生奇妙反应,因为蔡邕所作之《凰羽仙音》本就是对《天维九歌》的修补,与《凰天列剑》系出同源。”

  王景瞬间心念百转,想通了许多族谱和祖训上故意隐去这部分内容的用意。

  毕竟属于姬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还敢记录这些事情,那不是对炎汉帝朝的挑衅吗?

  须知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天子武学,只有天子可以修炼!

  其他人别说修习了,怕是仅仅知情,都已经大逆不道。

  而郭嘉能知道这么多隐秘的消息,师承必不一般。

  但是王景却从未见郭嘉提及半句,便也没有刨根问底,毕竟郭嘉想说,自然会说,而他若是不想说,那这天底下,便没人能让他开口。

  郭嘉见王景对天子武学颇感兴趣,便又和他聊起了相关的内容:“所谓天子武学,除了包含精、气、神的修炼之法外,最关键的还是能纳自然之力和国运气数为己用。”

  “炼精者,强壮筋骨精血。”

  “炼气者,借用天地大势。”

  “炼神者,调度万民意志。”

  “如此精、气、神合一,则可伟力加身,天下无敌。文王承天受命,开创此法,武王继承遗志,修成神功,最终才打下了周朝八百年江山社稷。”

  “奈何分封之下,天命非一家,国运非一户,及至战国时,七雄为了对抗周朝的天子武学,纷纷创出了属于自己的镇国神功。虽威力不及全盛时期的天子武学,却也足以裹挟国运民意而自保。倒是那些未能创出镇国神功的国家,即便强如春秋五霸,也有二国消亡于历史长河之中。”

  很显然,对于这部分的历史,很多都属于秘密,知道的人并不多。

  尤其是镇国神功相关的部分,哪怕是秉笔直书的史官,也不得不以春秋笔法隐去关键内容,无论是秦朝焚书坑儒,还是武帝时把太史公给阉了,说穿了都是想要巩固自身的统治,免得底下的人总是抱有别样心思。

  而眼下的中原各地,仍有不少封国存在,这些都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若是有人图谋不轨,暗中修炼镇国神功,想要对抗朝廷,这还得了?

  不过这些秘密,其实世家的顶尖高层都心知肚明,毕竟内容不允许立于文字,却挡不住世家内部口口相传啊。

  王景之所以不知道,只因为他还年轻,又是家中次子,因此才未被王允告知这方面的消息。

  而郭嘉虽出身寒门,却有着不凡的师承,反倒是对此知之甚详,至少了解到的内容,比王景详实不少。

  “至于炎汉帝朝的天子武学,其实并非自创,而是得自祖龙,名《五帝龙拳》。夏朝君主称‘后’,商朝君主称‘帝’,周天子称‘王’。及至战国,诸侯大多僭越称王,尊周天子为‘天王’。唯祖龙雄才伟略,其统一中原之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以无上天资和气量,自创了一门天子武学,这便是《五帝龙拳》的由来。”

  “五帝者,五德与五气之主宰也。”

  “龙拳者,龙为国运,拳为权柄。”

  “因而五帝龙拳之真意,便是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以皇帝至高无上之权柄,镇压天下不臣者,为世间竖立大秦的纲常和秩序。”

  “五帝龙拳一出,拳意承载仙秦帝朝的强大国力,因而可以横压当世,六国君王莫有能挡者。最后就连隐门派出的刺客都暗杀失败,至此神州一统,仙秦帝朝定鼎江山,开万世先河。若非祖龙最后死于非命,大秦也不会二世而亡。”

  王景有种三观都被震碎的感觉,虽然他已经接受了这个三国有神功的事实,可天子武学的存在还是让他大呼“卧槽”。

  但是仔细想想,又觉得十分合理。

  毕竟世界归根结底,依旧是赤果果的丛林法则,谁的拳头大谁就有道理。

  汉室的拳头若是不够大,凭什么坐拥四百年国祚,压得天下强者俯首低眉?

  “如此说来,若先帝没死,他才是我们大汉的天下第一高手?”

  面对王景的问题,还不待郭嘉开口,王凌便一脸理所当然的表情说道:“这还需要问吗?先帝在位之时,手持江山社稷图,以真龙天子气催动五帝龙拳,伟力加于一身,天下谁人能敌?”

  “……”

  王景最后还是接受了刘宏活着的时候是天下第一高手的这个事实,毕竟天子武学的存在,已经超出了他能理解的范畴。

  这压根就不是一门可以讲道理的武学。

  所以王景问出了另一个他关心的问题:“那眼下的洛阳,谁是第一高手?”

  郭嘉似早有准备,笑着回答说道:“自然是剑圣王越,他受封帝师,又持有斩蛇剑这一社稷神器,可借大汉国运加持。帝道之剑,威能莫测,即便是天上的仙人下来,王越也可一剑斩之,他不是第一,谁是第一?”

  斩蛇剑,又名赤宵,乃是刘邦的佩剑。

  此剑本为凡铁,刘邦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得于南山,后伴随着他斩白蛇起义,最终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登基称帝。

  经炎汉帝朝的国运祭炼,赤宵早已蜕去凡铁胚胎,诞生出了剑意真灵,进而得以位列十大名剑之一,也因此而被尊奉为帝道之剑。

  当然,此剑威能无匹,却也非常人所能驾驭,唯有九五之尊,天下共主,才有资格将之挥动。

  王越虽是武道四极之一,得剑圣封号,却照样是不够格的。

  不过灵帝刘宏生前,不惜消耗一部分国运,亲自赐予王越的帝师尊号,才让他有了勉强驱动斩蛇剑的能力。

  可即便如此,也足以镇压天下间的所有强者了。

首节 上一节 46/1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