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115节

  尤其是坐在靠近上首位置的曹国公李景隆。

  本来郁闷万分,无论如何也说服不了这些老顽固,

  但现在见陆云逸前来,

  他眼睛猛地亮了起来,连忙抬手招呼:

  “云逸,这边!”

  听到呼声,陆云逸快速扫视过偏厅,与寻常的军事会议大差不差。

  中间是一个巨大沙盘,上面摆放着红蓝两色棋子,

  在一旁还有一张巨大地图,上面标注着北平以及西安两座军镇,还有一些纷乱复杂的箭头,这代表着行军方向以及粮道。

  屋内众人则汇聚在一张巨大的长桌上,分立两旁。

  他一眨眼就看到了许多熟人,

  晋王朱、曹国公李景隆、魏国公徐辉祖、开国公常升、全宁侯孙恪、都督耿忠以及几位佥事。

  可当他看到桌案另一旁众人时,脚步不由得放慢了些许。

  申国公邓镇、南雄侯赵庸、平凉侯费聚、吉安侯陆仲亨、济宁侯顾敬、靖海侯吴忠,以及马上就要袭爵的郭振。

  双方对坐两边,屋内俨然盘踞着一股令人压抑的气息。

  虽然李景隆一侧有三位国公,但气势上明显要比另一旁矮一头。

  只因,不论是赵庸、费聚还是陆仲亨,都是洪武三年封爵,是军中的老资历。

  平凉侯费聚以及吉安侯陆仲亨还是淮西二十四将。

  赵庸更是不用说,水师第一人。

  他们前前后后掌握军权三十年,是军中数得上号的大佬,

  能够压制他们的,整个大明朝文武百官,现在只有四人。

  宋国公冯胜、韩国公李善长、信国公汤和、颖国公傅友德。

  陆云逸看到他们,都不由自主的感觉矮了一头。

  他脚步顿了顿,轻轻叹了口气,还是迈步进入其中,朝着在场众人拱了拱手,最后在李景隆一侧的末位坐下。

  即便他已经坐到了角落,还是有诸多眸子投了过来。

  申国公邓镇首当其冲,发出了爽朗大笑,调侃道:

  “我那侄女可是对你昼思夜想,牵挂得紧啊,何时去见见?”

  突如其来的调侃,非但没有让屋内的气氛缓和,反而愈发凝固,仿佛要滴出水来。

  陆云逸迟疑了片刻,笑着开口:

  “回禀申国公,在回京当日我等已经见过了。

  那时我与大将军等人在醉仙楼喝酒,邓姑娘被侍卫捉了起来,最后才搞清楚,原来都是误会。”

  “哈哈,有误会不要紧,说开了就好,日后说不得还能成为一家人,到时随你折腾。”

  申国公邓镇放声大笑,坐在他身旁的几人也罕见地露出笑容。

  此话意思谁都听得明白,这是在出言拉拢,而且给出了许诺。

  陆云逸浑身紧绷,很快便露出笑容: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至于儿女情长,实非当下所宜,还望申国公体谅云逸这拳拳报国之心。”

  原本有所缓和的气氛,顷刻间凝重!

  南雄侯赵庸歪了歪头,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匈奴?东汉窦宪大破北匈奴后,匈奴便亡了,难不成,你说的是南匈奴?”

  几乎所有人的瞳孔骤然收缩,看向陆云逸,期待着他的回答。

  匈奴作为整个中原王朝的敌人,在场的诸多武将都熟知这段历史。

  东汉公元四十八年,匈奴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

  南匈奴归附汉朝,与汉朝关系较为密切,逐渐内迁开始民族融合。

  北匈奴则继续与汉朝为敌,不时侵扰边境。

  二者一内一外。

  陆云逸微微欠身,神色不改,沉稳说道: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不论是南匈奴还是北匈奴,都是匈奴。

  北匈奴被打垮,南匈奴虽然归附汉朝逐渐内迁,

  但魏晋时,五胡乱华,匈奴趁势而起,大地生灵涂炭。

  此乃逆党怀刃于怀,待机而发。

  卑职是大明武将,亦是大明百姓,

  于我等百姓而言,不论是南匈奴还是北匈奴,没有区别,都是敌人。”

  燕王朱棣眼中爆发出浓浓的欣赏,猛地握紧拳头。

  答得好!

  以大明百姓为基,便立于不败之地。

  不仅是朱棣,魏国公徐辉祖眼中也闪过些许异色,在陆云逸身上来回打量,眼中生出赞赏。

  甚至,费聚与陆仲亨都一脸欣赏地。

  先前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今日见其人,人比名更盛。

  随即,浓浓的惋惜便浮现在他们心头,这等好苗子没有在他们麾下,

  反而因为立场不同而针锋相对,着实可惜。

  南雄侯赵庸没有再讲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看向长桌最前方的晋王朱棡以及燕王朱棣,示意他们继续。

  等到晋王开口后,屋内的气氛有了明显的缓和,

  但显然,所有人都有些心不在焉。

  这一点李景隆也有所察觉,他将视线从军报文书上的一个个繁琐数字上拔出来,

  茫然地打量四周。

  唉?发生了什么?

  直到会议草草结束,他还是百思不得其解。

  当一众公侯站起身相继离去后,

  他才得空蹿到陆云逸身旁,低声问道:

  “咋了?怎么感觉他们都心不在焉呢。”

  “没事,玩去吧。”

  李景隆很快从这种茫然无措中抽身而出,转而兴冲冲地又凑近了些,

  “云逸啊,赚钱的买卖能不能带上我啊。

  三轮车和自行车我也看了,的确是好到不能再好的物件,比马车可方便多了。

  但那东西太便宜了,若是朝廷发卖,可能就那么两三钱银子就能买到。

  到了那时候,车马行的生意可就不好做了

  李景隆有些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

  “你看我家大业大,每月养儿养老都要花上不少钱,若是车马行的生意断了,那我可就要过拮据日子了。”

  陆云逸先前还有些心绪沉重,一直在想着与人对敌之事,

  但现在听他这么说,突然笑了起来,觉得没心没肺的也很好,感受不到这些朝堂争斗。

  “燕王刚刚与我说过,也想参与此事,此事虽然是我提议,但还是朝廷的生意。

  能不能参与其中,曹国公还是去问问太子殿下吧。

  若是我今日答应了你们,等明日那些公候反应过来,还不知多少人要找上门来。”

  见他拒绝得如此干脆,李景隆愣了愣,不过很快也反应了过来,连连点头:

  “对对对,分钱的人多了,声音也就杂了,到时候说不定会搞得一团乱麻,还是人少点好。”

  显然,李景隆已经将此事当成了自家生意。

  在他看来,太子殿下与陛下不可能不答应他参与商行之事。

  陆云逸倒是没有那么乐观,太子府给出的名单上,初期只有那么五六人,都是能对京畿之地有着巨大影响的大人物,

  有他们在,这件事才能顺利推行下去。

  而身旁的曹国公,虽然位置显赫,但还年轻不能服众,能提供的助力有限。

  宫中能不能答应还真不是准数。

  仔细想了想,陆云逸提醒道:“就算是不能参与到商行的买卖中,也可以做相关的配套,同样赚钱,而且影响力同样有。

  比如通过车马行到乡下收些蚕丝瓜果蔬菜,做运输。

  又或者.跑一些长途生意,都是赚钱的买卖,还能笼络人心。”

  李景隆一愣:“不是要用自行车与三轮车连通吗??”

  陆云逸嘴唇微抿,语重心长地提醒:

  “曹国公,三轮车与自行车只是个由头。

  只要能将摊子拉起来,用三轮车与用马车有什么区别呢?

  都是将村里的东西运到城里,相比于其中暴利,上浮的一些成本算不得什么。

首节 上一节 1115/20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