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168节

  汪晨顿时蔫了下来,一屁股坐回椅子上:

  “大人,昨晚我已经去找过秦尚书了,

  他对都水司的治水方案十分赞同,

  但,就是花费的银钱太多了,尚书大人有些顾虑。”

  “多少钱!”陆云逸再次发问,额头上青筋暴起。

  “一千三百九十万两!”

  听到这个数字,陆云逸只觉脑袋“嗡”的一声,仿佛被一记重锤狠狠击中。

  原本端着茶杯的手瞬间僵住,茶水不受控制地洒出,浸湿了桌上的文书。

  他双眼满是不可置信,嘴巴微微张开,声音干涩且带着几分颤抖地问道:

  “多少?”

  汪晨满脸沮丧,重复道:

  “一千三百九十万两。”

  “大人,这还是经过都水司精打细算,尽可能压缩之后的账目。

  修建水库和堤坝,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十分庞大,

  从采买石料、木材,到雇佣工匠、民夫,每一项都需要银钱。

  而且,工程动辄耗时数年,其间的维护、管理费用也不少。”

  陆云逸只觉一阵天旋地转,

  他揉了揉太阳穴,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直直地看向汪晨:

  “现在京中都传,本官为了一万两银子变卖家产,现在你要一千万两?

  朝廷哪有这么多钱?

  就算把皇城都卖了,也远远不够。”

  汪晨急得额头上冒出了汗珠,双手紧握,脸上满是焦急,

  甚至还带上了一丝恳求:

  “大人,以往都水司治水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现在,终于看到了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都水司不想放弃。

  黄河两岸的堤坝,年年修年年坏,不知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若是能够将水彻底治好,功在千秋啊!”

  “汪大人,本官明白你的意思,可你知不知道一千万两是多少钱?

  整个麓川战事打了将近五年,

  双方动用人马过三百万,死伤超五十万,

  这才堪堪花了五百万银子!

  你现在要一千万两,莫说是都水司衙门,

  就算是将整个工部绑在一起,都不够!”

  汪晨小心翼翼地说道:

  “大人,下官听说您和太子殿下关系匪浅。

  太子殿下心怀天下,一直关心黄河治理之事。

  您能不能向太子殿下进言,看看宫中是什么意思?

  说不定太子殿下能说服陛下,拨出这笔款项。”

  陆云逸忽然笑了起来。

  果然,人在无奈的时候会忍不住发笑。

  他总算明白为什么秦逵会不搭理汪晨了。

  这个数字报上去,工部衙门怕是要顶替他成为热搜第一了。

  [震惊!工部明日卖皇城!]

  “汪大人,户部现在连修堤坝的二百万两都没有着落,

  您的一千万两银子,那可太远了,哦对了,还有三百九十万两零头。”

  汪晨低着头,垂头丧气。

  “汪大人,听本官一句劝,

  等户部的银子下来了,也别想着一蹴而就,

  先按照旧有的办法修堤坝,

  然后部分采用束水攻沙,能节省多少就节省多少。

  要让朝廷上上下下都看到,这个法子有用,而且省钱。

  如此,你那一千三百万两才迈出了第一步。

  十五处水库,一百七十余处堤坝,

  可以分段进行嘛,两年修一个水库,一年修几处堤坝,慢慢来”

  到这儿,陆云逸的声音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突然卡住,他愣在原地。

  三日前,他曾与张玉说过,

  若不趁着陛下活着的时候把一些事情办了,

  等后继之君登基,威望大减,什么事儿也办不成。

  眼前的这浩大工程,又何尝不是如此。

  “对呀,没时间了。”陆云逸喃喃自语,

  汪晨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大人,下官如今年过五十,就算还能活二十年,

  这么修下去也见不到黄河彻底治理的一天。

  而且,时间漫长,命运多舛,

  下官在这朝廷中做了二十年官,见过太多波折,

  一些计划胎死腹中,半道而崩,是常有的事儿。

  此等计划,若是不早定下来,恐怕连拿上台面说的机会都没有了。”

  汪晨的声音带着萧瑟低沉,

  他现在不再是权势滔天的都水司郎中,只是一个一心想要治理好黄河的工匠。

  “一千万两,谁敢说啊”

  陆云逸心中暗自思忖,转而看向身前那有些被浸湿的文书,怔怔出神。

  过了许久,他才出声发问:

  “这一千三百九十万两,若是动用屯田卫的军卒,能省下多少钱?”

  “两百万!”

  “那剩下的钱,大头是什么?”

  “是原料,制作糯米灰浆的原料。”

  汪晨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连忙解释道,

  “糯米灰浆作为修筑堤坝、水库的关键材料,粘性强、坚固耐用,

  但它所需的原料巨大,这部分开销占据了整个预算的大头,约莫有五百万两上下。”

  “这就去了七百万两了,剩下的钱呢?”

  “剩下的六百九十万两,主要花费在石料、木材采买,工匠酬金,工程期间的各类杂费上,以及修筑堤坝水库的保养上。”

  “石料和木材”陆云逸摩挲着下巴,陷入思考,

  “这些材料的采购,难道就没有办法降低成本吗?

  比如说,寻找更近的产地,或者与当地的商贾协商更优惠的价格?”

  汪晨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

  “大人,距离黄河较近且石料、木材品质达标的产地,

  价格已经是十几年下压的结果,很难再有大幅下降的可能。

  而若是选择更远的产地,运输成本又会大幅增加,反而得不偿失。”

  陆云逸皱着眉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了沉思。

  石料、木材以及工钱不能动……

  “汪大人。”陆云逸抬起头,

  “没有其他材料可以替代糯米灰浆吗?”

  汪晨苦笑道:

  “大人,这些年来,我们尝试了各种材料,可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要么粘性不够,无法保证堤坝的稳固。

  要么耐久性差,用不了几年就会损坏,反而得不偿失。”

  深吸了一口气,陆云逸拿起桌上的文书扬了扬:

  “这份文书做得不够详细,

  钱花到哪儿、准备怎么花、要怎么花,都要记录下来。

  若是不会,就找户部的算师前来,做一份精细的账目。

首节 上一节 1168/20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