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356节
刘思礼眼中闪过疑惑,拱了拱手:
“正是,不知大人是?”
那中年人露出笑容,连忙躬身一拜:
“在下吏部郎中郭阳,见过刘大人,
今日奉侯部堂之命,特来迎接刘大人。”
刘思礼心中一惊,
他一路紧赶慢赶,才提前几日到了京城,本想先安顿一下。
怎么吏部这么快就知道了?
而且居然还派了郎中亲自来迎接。
吏部五品郎中,可不是他这个边陲小地的五品官能比的,
其中差别,没有十个台阶,也有八个台阶。
而且他早就听说,吏部官员傲慢,
就算是外地三司大员进京述职,也要老老实实地自己去吏部报到。
今日这是怎么了?
不过刘思礼也是家底丰厚、见多识广之人。
一番交谈下来,才弄明白。
原来他升的这个官是陛下钦点。
京畿之地的驿站早就把他的行踪层层上报,这才被吏部堵了个正着。
吏部主事郭阳一边带着众人进城,一边说道:
“刘大人,陆大人此刻正在工部衙门。
下官已经派人前去通报,不知您在京城有落脚的地方吗?
下官和您一起去安顿。”
刘思礼拱了拱手:
“多谢郭大人,家中多年前曾在京城购置府邸。
要是郭大人公务繁忙,尽管离去。
等本官安排好,自行去吏部衙门就行。”
郭阳连忙摇头,笑了起来:
“刘大人说笑了,下官前来是受部堂大人之命。
一方面是来迎接刘大人,
另一方面是要告知刘大人一些京城最近的风波和变故,
以免刘大人初来乍到,犯了忌讳。”
刘思礼眼睛微微瞪大,
他还是第一次听说,吏部有这么贴心的安排。
“那就多谢郭大人了,本官也正想了解一些京城的事。”
第586章 人比人气死人,匠学博士
刘思礼的府邸位于大工坊广丰街。
这里同样是权贵居住之地,
但与彰德街不同,居住在此的权贵都是“前朝余孽”。
而刘府所在的位置极为显赫,
几乎处于正中央,是广丰街二十号。
宅院门口极为宽敞,比之后修建的彰德街一众大门还要宽敞,
门口两座石狮子静静蹲坐,散发着威严。
宅子是五进格局,
虽说十几年无人居住,但一直有人打扫。
众人来到这里,只觉一股贵气扑面而来。
直到此时,跟随而来的吏部主事郭阳才恍然大悟。
眼前这位从边陲之地来的刘大人,
或许并非仅仅凭借陆大人岳父的身份。
而是其本身就出身富贵,
眼前这宅院.不用细看也能知道是前朝贵族产业。
刘思礼来到这里后,一直没有出声,
只是站在门口静静凝视,身旁的老仆也心有感触,
收拾东西的动作都慢了下来,同样静静看着。
不知过了多久,管事才轻叹一声,沉声开口:
“老爷,咱们快有三十年没来了吧。”
刘思礼仔细回想,轻轻点了点头:
“二十七年,那时我还小,
依稀记得天下大乱,人心惶惶。
父亲带我回到辽东老家躲避灾祸,
一晃快三十年过去了,世间终于安定下来。”
“是啊,那时老爷您还不到二十岁。”
管事同样面露感慨,花白的胡子在阳光照耀下,
尽显苍白,随风飘动。
一旁的郭阳只觉眉心狂跳,这一番言行感慨。
毫无疑问都将眼前之人指向一个方向——世家。
那些大隐隐于市的前朝世家,说不定还源远流长!
听身旁刘大人所言,其家在辽东?
郭阳心中警醒,一股若有若无的酸楚开始弥漫。
这样好地方的世家,只要积蓄个百年,家中不知会有多少钱财。
而身旁的刘大人,又有多少钱财呢?
还没等他仔细思量,
管事就吩咐人上前,将大门打开。
刘思礼站在门口,看向一旁的郭阳,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开门迎客,刘府二十七年未开大门,今日多谢郭大人相迎之恩。”
不知为何,郭阳这个堂堂吏部主事,此刻忽然觉得有些荣幸。
“刘大人客气了,这是公务,不值一提。”
“请。”刘思礼面带笑容。
二人也不再客套,一同走进刘府。
看到里面的装饰和布局,郭阳心中一惊。
“这布局这些装饰,即便在故元,都算一等一的大户人家。”
眼前的宅院比寻常五进院落还要大不少,
至少映入眼帘的正堂前庭院,就比五进宅子的庭院大一倍有余。
进入府邸,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空旷。
这也符合故元权贵的审美,
因为其祖辈一直生活在草原,
喜欢宏大、空旷,
许多故元修建的建筑、城池,甚至宅院,
都有鲜明特点,就是大。
即便心中有所准备,
郭阳跟随刘思礼来到正堂后,还是被其宽敞程度惊呆了。
南北开间极大,郭阳感觉像进了吏部衙门,
而且挑高也比寻常府邸高一半有余,上方主梁粗大。
郭阳小心比划了几下,应该是比他还粗的名贵木材。
屋中摆放的家具不多,有桌椅板凳和屏风遮挡,而
且大多是充当摆件的样子货。
因为宅院长时间无人居住,
一应装饰和家具都会变得脆弱。
一些无人居住的宅子,摆放的家具大多是耐用实木打造,
即便损坏也不会太严重,到时候再换就是。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