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373节

  可当他看到自家板车都已经跑出去了,还是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李武将板车停在朝廷修建的遮阳棚下,

  整个人靠在车上,从怀中拿出一粒糖果塞进嘴里,又喝了一大口盐水。

  随着能量补充,李武的呼吸渐渐顺畅,脸上涨红也慢慢消退。

  “呦,这不是咱们李掌柜嘛。”

  一名车夫同样气喘吁吁地赶了回来,坐在板车上大口喝水。

  不过他没有李武的条件,没有糖吃,也没有盐水喝。

  李武白了他一眼:

  “再这么叫下去,我可真成掌柜了。”

  “都三辆板车了,还不是掌柜?”

  那名车夫咂咂嘴,脸上露出羡慕。

  “还欠着不少钱呢。”

  李武小声嘀咕着,心中还是有些暗自得意,

  没几个月的时间,他就拥有了三辆板车。

  虽然对外说还欠着不少钱,

  但只有他自己清楚,通过给熟客拉货,板车的钱早就赚回来了。

  两个侄子也赚到了钱,

  现在每天干劲十足,正准备买第四辆板车。

  想到这儿,李武眼中满是喜悦,心中暗自欢喜。

  “幸亏听了陆大人的话,没有贸然把全部身家都投进去。”

  想到这,李武眼中喜忧参半。

  最近新出现的三轮车,把城中的新马商行都吓得不轻。

  连带着许多车行都不再购置新车,

  这才使得板车的价格大幅下跌,

  他也趁机买了第三辆车,

  价格比平时便宜了两成银子,还赠送两次修车服务。

  虽然买了车,

  但那三轮车李武也见过,确实是好东西,

  拉着那么多货,随便蹬一蹬就能走,

  比他们这种手拉的板车强多了。

  只可惜,他找遍应天城,

  也没找到哪里有卖的,

  打听了一番才知道,这是军中物件,如今被应天商行拿来使用。

  “这么好的东西,我要是能弄一辆,那每天得拉多少货啊.”

  “这商行也真是的,这么大的买卖,居然不外雇,

  要是能给商行送货,那今年就不愁了。”

  思绪正飘飞间,两辆崭新的板车停好,

  两个虎头虎脑的年轻人凑了过来,在李武面前坐下。

  他们是外甥毕云与外甥洪承允。

  “二叔啊,应天商行那里可热闹了,全是人,还有不少大官,

  整个附近的客栈都被应天商行包下了,

  我送人去的时候,那客栈可气派了!”

  毕云迫不及待地说着,手舞足蹈。

  一旁的洪承允也连连点头,

  只是显得有些木讷,不善言辞。

  说着,毕云从后腰掏出一纸厚厚的文书递过去:

  “二叔,来看看。”

  “这是什么?”

  李武有些疑惑地接过,然后打开一看。

  嗯?

  上面有些字他不太认识,但上面画的图他认识。

  有瓜果蔬菜,这一根根的应该是芽菜,

  层次分明的应该是肉,

  还有圆滚滚的鸡蛋,大一点的鸭蛋,再大一点的鹅蛋。

  “二叔,商行明天开业,

  上面的东西都打折,可便宜了,鸡蛋十个才五文钱。

  菜就更便宜了,五文钱能买三斤,肉十文钱一斤。”

  “这么便宜?”李武有些惊讶。

  毕云连连点头:

  “二叔,明天咱们也去吧,

  一钱银子就能抽奖,万一抽到大奖,那咱们可就发财了。”

  “都是骗人的,哪能让你抽到大奖?

  不过要是东西真这么便宜,倒是可以去买点,

  你们两个小子太能吃了,老子都要被你们吃穷了。”

  毕云摇头晃脑,满不在乎,

  倒是新来的洪承允有些不好意思。

  毕云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

  “二叔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天天唠叨,别听他瞎说。”

  洪承允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多谢二叔。”

  他十分感激二叔给他这个机会,

  不仅能进城,还能一起去社学识字,

  这可比在村里学的那百十个字有用多了。

  李武没有理会他们,而是专心看着上面的图案,

  虽然看不懂,但就是觉得有意思。

  没过一会儿,他就下了决定:

  “行,下午咱们去看看。

  上午都是熟客,天大的事都不能怠慢了他们,这些都是咱们的饭碗。

  下午都是散客,接不接也没太大影响。”

  两个孩子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激动得屏住了呼吸。

  “毕云你有工钱,但也不能乱买,买实用的。

  承允刚来带的钱少。

  想买什么二叔给你付,从这月的工钱里扣。

  还是那句话,刚到京城,多攒些钱,先站稳脚跟再说。”

  “是”

  两个孩子连连点头。

  府东街的应天商行,一切都已准备就绪,

  各个工程队已在陆续退场,

  只剩下最后负责小修小补的百余人,在完善细节。

  商行内,经过三日的忙碌,瓜果蔬菜等一众商品都已就位。

  整个前军斥候部的军卒都感觉浑身像散了架一样,比正常操练还要累。

  但围绕着商行附近的帷幕还没有撤下,

  即便此刻外面人山人海,人们也只能看到大片帷幕。

  不过这也无妨,将半条街都笼罩的帷幕,已经足够引人注目。

  再加上这些日子小卡片的宣传和折扣本的发放,

  几乎整个应天城的人都知道了,

  府衙附近,有大明最大的商行开业。

  人传人效应显著,不少人从城西、城北赶来,就为了一探究竟。

  如今距离商行开业仅剩一日,

  府东街已经被堵得水泄不通,应天府早已提前发布告示!

首节 上一节 1373/20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