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421节
“把拳头收回来,才能更有力地打出去。
为夫现在也想明白了,这么匆忙离京,是宫中主动退让。
不然商行有了主心骨,还是能照常运转。
现在商行没被一把火烧了,就已经不错了。”
“可…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
沐楚婷叹了口气。
“从来没有白费的努力。
如今商行关门,恰恰说明之前的努力有成效。
要是没有威胁,谁会去管它?”
陆云逸分好筷子和碗,继续说道:
“路都是人走出来的,商行已经走出了一条路。
等局势稍微好转,商行就能重新崛起……
有时候啊,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想要团结京中百姓,这是必经的过程。”
说到这儿,陆云逸也无奈地叹了口气:
“当然…这些都是漂亮话。
主要还是宫中压力太大,有个宣泄的出口也好。
商行是不是牺牲品,要看怎么看。
等韩国公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准备离京了,商行还会再开的。
真正决战之前,还是要示弱,让敌人放松警惕。
一时的吃亏不算什么。”
沐楚婷听着这些弯弯绕绕的道理,似有所悟,问道:
“韩国公什么时候离京?”
“这要看陛下让步多少了。
让步足够多,韩国公没几天就会走。
要是让步不多…
京中还有得较量,流血冲突肯定少不了。”
“流血?还要动兵?”
邓灵韵惊呼一声,连忙捂住嘴巴。
陆云逸笑了起来,伸手捏了捏她的小鼻子:
“不然为夫整天在京中穿着甲胄干嘛?
热都热死了。
在生死攸关的大事面前,流血在所难免。
说不定现在已经动手了,只是不知道从哪儿开始。”
“那…岂不是可以用谋反罪抓人了?”
邓灵韵眼睛一亮。
陆云逸一阵无语,畅快地大笑起来:
“你这小丫头,要是事情这么简单就好了。
想抓大人物,得先剪除他的羽翼。
等他没有反抗之力了,才能动手。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
想想淮阴侯韩信,把他杀在宫中倒是简单。
可后续的麻烦事,劳民伤财,动摇大汉国运。”
陆云逸看向沐楚婷,朝她挑了挑下巴:
“给咱们灵韵解释解释。”
沐楚婷脸色有些古怪,摸了摸邓灵韵的小脑袋:
“倒像是养了个闺女……”
“哎呀~~~”
邓灵韵猛地甩头,气得脸都红了。
“别生气,姐姐给你讲…
韩信死后,陈豨叛乱,他是淮阴侯的亲信。
汉高祖亲自率军东征讨伐,经过一番激战才平定叛乱。
之后是卢绾叛乱,他是燕王。
韩信稀里糊涂被杀后,
这些异姓王处境越发艰难,就干脆反了。
后来卢绾逃亡匈奴,封国被废。
再就是英布叛乱,他也是异姓王。
韩信、彭越被杀后,他害怕极了,所以也反了。
还是汉高帝亲征,才将他击败。
杀一个人容易,可耗费这么大精力去平息后续风波很难,
稍有不慎就是天下大乱。”
邓灵韵眨了眨大眼睛,似有所悟,明白了一些。
陆云逸解释道:
“咱们大明和汉朝的处境差不多,都是从乱世中崛起。
一众公侯都是乱世枭雄,和那些异姓王一样,
最擅长割据地方、起兵造反。
故元就是这么被折腾没的。
要是咱们陛下也像汉朝那样只杀头目,如今国泰民安的景象可就全毁了。
留下的烂摊子,比让步的代价大多了。”
“夫君和姐姐真厉害…我都不懂这些。”
邓灵韵有些失落,把小脑袋搁在胳膊上。
“这些事想起来太累,不说了!”
陆云逸一挥手,只见雅间的门打开,几名侍者端着餐盘鱼贯而入。
盘中的点心各式各样,精致美观。
“哇……”
邓灵韵又发出一声惊呼。
陆云逸笑了起来:
“一路吃吃喝喝,可比操心京城那些事轻松多了。”
第612章 睹物思乡 故人相见
酒足饭饱,三人离开红柳茶舍时已近巳时初,也就是上午九点左右。
陆云逸满意地抚着肚子,面露感慨。
扬州虽地处长江以北,却堪称江南名城,确实自有一番底蕴。
州界多水,水波荡漾。
走在城中街道,潺潺溪流随处可见,
如同毛细血管般分布,给这座本应喧嚣忙碌的城池增添了几分清净自然。
陆云逸带着二人漫步,迎着微风,发丝飘动。
“灵韵啊,江南之地你都去过哪些地方?”
“去过苏州府、湖州府,对了,还去过松江府。”
邓灵韵眼中闪烁着亮晶晶的光芒,满怀憧憬地说:
“那时娘亲还在,她带我去看各地的丝绸作坊。
尤其是苏州府和松江府,那里的作坊好多”
邓灵韵在身前比划了一个大圆,以表示数量之多。
陆云逸微笑着点头:
“那里的百姓生活得如何?能丰衣足食吗?”
邓灵韵连连点头:
“极好!百姓们丰衣足食,只是做工有些累,但起码不会挨饿。
娘亲那时还说,要是应天也能生产丝绸就好了。”
陆云逸对此深表赞同,转而看向沐楚婷:
“岳父大人这次回云南,打算把白糖打造成云南都司的招牌。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