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450节
谁要是破坏大宁人的好日子,必将遭受严惩!”
解缙哆哆嗦嗦地抬起头,
用力抿了抿嘴,想走出人群,却感觉手脚都不听使唤。
一旁的杨士奇高声应道:
“是,大人!”
“嗯,今日就先这样。
让各部头领来都司商议事情。”
说完,陆云逸转身离去,身后的鄂尔泰立刻挺直身子:
“是!”
路上,杨士奇急匆匆地跟上,旁边还有冻得说不出话的解缙。
“大人,说明年就能过上好日子,
是不是太急了万一实现不了怎么办?”
陆云逸停下脚步,看看杨士奇,又瞥了一眼解缙,笑着说。
“有些事不是因为能成,才拼命去做,而是拼命去做了才能成。
人们对承诺,心里总会有个‘可实现性’的考量。
时间越近,越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要是本官承诺十年后过上好日子,明年人都跑光了,
本来能做成的事也做不成了,那还谈什么好日子?”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解缙哆哆嗦嗦地开口。
杨士奇瞬间明白,这是《诗经》中的话,
意思是人们做事往往有好的开端,但很少有人能坚持到最后。
陆云逸有些惊讶地看了解缙一眼:
“不错啊,不愧是大才子,就是身体太单薄了。”
陆云逸走近,捏了捏解缙的衣服,脸色一僵。
“你不穿棉袄?”
“有有失体面”
陆云逸又捏了捏杨士奇的衣服,
他穿得厚厚的,整个人看起来胖了一圈。
“大人,学生穿了两件实在是太冷了。”
“还行,不算太傻”
陆云逸欣慰地笑了笑,然后看向解缙:
“大才子,等你冻死了,本官给你收尸。
其实也不用收,到时候你冻成冰棍,
用羊皮垫子一裹,就送回应天了。”
解缙牙齿打着战,决定回去就穿棉袄!穿三件!
陆云逸一边走一边说。
“之所以给出一年的承诺,
是因为时间越短,不确定性越小,人们越愿意等待。
当然,这也能增加可信度,彰显都司决心,还能激发大家热情。”
“大人,那要是没完成呢?”
杨士奇好奇地问。
“没完成?没完成就再承诺一年呗。”
“啊?”
杨士奇一脸茫然,解缙也哆哆嗦嗦地开口。
“取信于民,无信不立”
陆云逸笑了起来。
“怎么?一年时间,本官还不能让大宁有所改观?难道还会原地踏步?
只要有改善,本官再说一年又何妨?
到时候,就算他们想跑,也得好好想想。
要是明年真成功了,现在跑了岂不是白等一年?
所以,很大可能他们会再等一年。
一年又一年,就这么等下去。
付出了这么多,他们自己就会说服自己再等一年肯定能成!
到那时,你要是赶他们走,反倒成了他们的仇人。”
“啊?”
杨士奇和解缙呆立在原地,
身后跟着的都司官员们也面面相觑。
这话,听起来怎么这么有道理呢?
“大人.英明”
杨士奇憋了半天,只能用这句话来表达心中的佩服。
“行了,想要留住人,就得把事情做好,打铁还需自身硬嘛。
姚同辰,回去后召集一些精通农事的军卒。
给各部首领讲讲甘薯该怎么种。
让他们先有个盼头,少惹事,安稳度过这个冬天。
当然,要用心教,
可别等到来年开春,大家还不知道怎么种,那就闹笑话了。”
“是!”
文书姚同辰高声应道。
陆云逸又说:
“对了,士奇啊,城内的宣传工作,你得多费些心思。
要是草原人不识字,就让人在城里大声宣传。
宣传标语你们自己拟定。
一定要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核心就是一点:“来了大宁,就是大宁人。”
杨士奇若有所思:“是!”
第623章 大宁,变天了
第二日,大宁城各处都贴上了红底黑字的标语。
尤其是在城北草原人居住之地,以及在城南明人居住之地!
[大宁城门开,草原朋友来,来了都是大宁人!]
[草原风,大宁情,来了咱就是同根生!]
[草原汉地路相通,大家同做大明雄!]
就连都指挥司衙门外原本干干净净的外墙,也贴上了这类宣传标语。
这让路过的诸多官员脸色怪异至极。
这是在搞什么名堂?
不少人面露讥讽,嘴角微微上扬。
难道仅凭这些看似幼稚的话语,
就能笼络草原人的心?简直是笑话!
然而,这一举动确实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
往来的行人商贾,无不对这一景象感到震撼。
震撼并非源于标语内容,
而是张贴标语所展现出的决心。
一直以来,都司对城内两极分化的现象避而不谈,甚至装作充耳不闻,
仿佛只要不提及,问题就不存在。
但今日,都司的一系列行动,勾起了许多人的心绪。
至少,都司开始有所作为了。
尤其是城北的草原人,
在听闻明年就能种地,且能收获足够粮食后,表现得格外平静。
即便有个别闹事的,也会被部落或街道自行压制。
大家的想法很简单,反正现在是冬天,距离开春没几个月了,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