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481节
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件,轻声说道:
“大人,这是邹大人送来的信件。”
陆云逸接过信件,将其缓缓打开,
看着上面那歪歪扭扭的字迹,露出一丝冷笑,随后沉声道:
“明日让张怀安入城,来都司见我。”
“是!”
冯云方神情凛然,声音坚定地回答道。
翌日,与都司达成协议的朵颜三卫,
从四面八方调来了漫山遍野的牛羊。
那场面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边,
成群的牛羊将整个都司城北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然而,城北的百姓对此却并没有丝毫生气。
原来,就在今日早晨,
都司给城北百姓发放了一些小猪仔以及粮食,
并且做出了郑重许诺,
若是明年夏天,小猪仔能够顺利长大,健健康康的,
百姓就可以凭借一头猪来换取两头羊,
即便不想换羊也没关系,都司会用钱财收购他们手中的猪。
此刻,道路两旁聚集了不知多少百姓,
他们对着那些小羊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最终,大家得出了一个结论,
这些牛羊就是都司明年要给我们的!
一瞬间,原本情绪暴躁的城北草原人,此刻也都安静了下来。
想想明年开春种甘薯,夏天拿猪换牛羊,
还不用自己花一分钱,只是出些力气、操些心思,
这世上哪有这般好的事!
不过,即便不少人心中还是有些怀疑,
拿不准都司是否真能兑现承诺,
但他们还是选择了相信,决定试一试。
杨士奇与解缙此时也站在路边,
他们二人实在无法忍受牛羊身上那难闻的气味,纷纷捂着鼻子。
解缙皱着眉头,嘟囔着鼻子嘀咕道:
“这是在搞什么?
居然拿猪换羊,朝廷这么做岂不是亏大了吗。”
经过几日的相处,杨士奇与他已经颇为熟络,
虽然他自己也不太明白这么做的原因,但这并不妨碍他出言调侃:
“大绅兄不是有《太平十策》吗,
快拿出来看一看,这是哪一策。”
解缙脸色一黑,不过他还真的仔细思索了一番,
确实在《太平十策》中没有找到相关记载。
见他这副模样,杨士奇提醒道:
“大人既然这么做,就一定有他的谋划,
只不过短时间内还看不出来罢了,咱们等着就是了。”
解缙知道他说的大人是谁,于是追问道:
“若是没有用呢?”
“不可能,依我在军中这几个月观察,
大人从来不会做无用之举,任何行动都有其背后意义,
更何况是现在这般大张旗鼓地做事。
上一次如此大动干戈,还是应天商行的事情,
那时候整个应天的人都知道了,
事后也证明,商行运作极为成功。
只是如今这养猪的事.
倒是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难不成大人要盖猪圈,以后在北平卖猪?”
杨士奇若有所思地喃喃自语,
很快他就否定了这个可能,他清楚事情一定没有这么简单。
“你怎么不去问问?”一旁的解缙开口道。
杨士奇瞥了他一眼,视线又重新回到那些牛羊身上,摇了摇头说道:
“还是先自己想想吧,有些事情一旦知道了答案就容易墨守成规。
但偏偏治军与治理地方,
都不是能墨守成规的事情,
不能养成这种先画靶子再射箭的想法。”
解缙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但心中骄傲还是让他没有出声称赞。
与此同时,都司内也有不少人对此事心存疑惑,却无人敢去发问。
刘黑鹰则没有这般顾忌,
他夹着一摞文书,一溜烟就来到了陆云逸的衙房,
一进门就火急火燎地问道:
“云儿哥,先前不是说好的卖猪仔嘛,
怎么突然变成发猪仔了,还搭进去粮食和羊!”
陆云逸从堆积如山的文书中抬起头来,
露出半个额头和两个布满血丝的眼睛,疲惫地说道:
“是黑鹰啊,坐,事情都安排好了吗?”
刘黑鹰一边走一边拉开椅子,连连点头道:
“已经安排好了,可到底为什么要发猪仔啊?”
陆云逸将手中的纸笔放下,捋了捋散落在额前的头发,若有所思地说道:
“这事儿该怎么跟你说呢?
有些复杂,你先给我倒杯茶。”
“好嘞。”刘黑鹰屁颠屁颠地去倒茶。
接过茶水,陆云逸抿了一口,这才缓缓说道:
“草原人与中原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一个种地一个放羊。”
这个答案刘黑鹰早就知道,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这就对了,种地得先开垦荒地,之后还得精心打理,种下庄稼后更要悉心照顾,讲究的就是一个团结。
一个家团结起来,一块地才能种好。
一个村子团结起来,一片地才能丰收。
几个村子团结起来,一个县才能繁荣。
而草原人呢,他们讲究个体的勇敢与坚韧。
只要个人勇武足够强大,就能拥有足够多的牛羊。
至于如何照顾牛羊,全靠老天恩赐,有草有水就行。
要是牛羊都死完了,那就去打草谷,去抢。”
顿了顿,陆云逸继续说道: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
来到大宁城后,我发现双方虽然共处一城,
但却貌合神离,彼此之间泾渭分明。
就像是两个并不相爱的男女被强行捏合在一起,
虽然同处一个被窝,但各自心里却想着各自的事情。
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身体力行,
做出实际改变,先前制定的方略也得跟着调整。
大明人不可能去放羊,但草原人却可以来种地,也可以养猪。
上一篇:三国:夫人,我乃正经人家
下一篇:皇帝替身,这后宫真香!